藍 俊 李明華
(貴州護理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貴陽 551300)
隨著社會對醫學人才需求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學生投入到醫學院的學習當中,但是高校學生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無法對疾病產生全面的了解,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學生會常常的誤以為藥理學是一門偏理論的學科。案例教學法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成功的將藥理學從一門偏理論的學科轉變成了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藥理學專業的學生在實習之前都不會有臨床診斷的經驗,所以需要更多的案例來豐富自己對于疾病的了解。這些都是需要在課堂上完成的,案例教學法在各大醫學院的普及在未來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
案例教學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案例進行分析,將學生作為課堂上的主體,教師主要起的是輔助作用,將學生的思維引導在正確的道路上。學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時,不僅可以豐富自身對疾病的理解,還可以考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將所學到的知識具體運用在案例里面。案例教學法雖然實踐性比較強,但是教師在運用的過程當中也需要注意幾個重點。
第一,選擇典型案例。案例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案例一定要與課程知識相聯系,并且最好選取比較典型的案例,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相結合,才能達到案例教學法的效果。正確的案例選擇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藥理學專業的學習熱情。
第二,選擇針對案例。學生的臨床診斷經驗不夠,選擇的案例必須要與學生所了解到的病癥有緊密的聯系,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課程相關知識相結合,針對性的選擇符合的案例,從而達到提升課堂質量的目的。案例的選擇也不能太多,這樣容易導致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產生邏輯混亂的現象[1]。
第三,選擇時效案例。根據當時社會上的熱門醫學事件,來對案例進行選擇,這樣會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積極的參與討論和思考。學生對于當下熱門的案例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在理解方面就會非常簡單。
就目前而言,我國對于人才培養十分的重視,對高校人才的培養有了更高的要求。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除了要對理論知識有所掌握之外,更加需要注重的是實踐能力的培養,要培養出應用型、創新性的護理人才。對于案例教學法而言,是一種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藥理學教學的教學對象大多數都是護理人員,在今后的實踐工作中,也需要長期奔在藥物應用的第一線,對于藥物的療效要有非常深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藥物當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十分重要,將案例教學法進行應用之后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日后的護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對于學生而言,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到藥理學教學課程當中,能夠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于理論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部分學生也能夠通過案例教學法找到自主學習的動力,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對于教師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教學能力。首先,教師必須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其次,在備課環節,教師必須要精心的準備,讓每個環節都有著緊密的聯系;第三,教師必須要在教學完畢后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最后,教師之間可以多進行溝通,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吸取不同的教學經驗。
教學對象:將我院2020級藥理學專業1班的學生作為實踐對象。
藥理學專業的教師一定要有非常專業的理論基礎,而且對于課本的鉆研非常深入,最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書本的理論知識相結合,有針對性的選擇典型的案例。將案例做成課件在多媒體上進行展示,也可以通過云課堂將選擇的案例提前發給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方便教師在課堂上更順利的授課。
教師對案例的選擇可以充分的展現出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而且所選用的案例不能因為課程的需要而刻意偽造或者刪減,要有整體性和真實性。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取適當的案例進行教學,盡量不要選擇太過復雜的案例,這樣不僅起不到教學的效果,還有可能打擊到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除此之外,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這是促進學生學習熱情的主要途徑之一[2]。
除了對于案例的選擇,如何將案例成功的導進課堂教學中也是案例教學法的重點。
主要的教學導入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課前導入。課前的導入主要是針對于已經有了一定理論基礎的同學,通過所學的知識對案例進行適當的分析,延伸出本節課所要學的新知識。
第二、課中導入。課中導入是各大藥理學專業當中用的最為廣泛的一個導入法,主要是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初步掌握之后,用于活躍思維的。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根據所學內容現學現用,對所選案例進行分析。
第三、課后導入。課后導入法主要是作為下一節課的延伸或者是階段性的復習所設計的。
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除了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之外,最主要的還是依靠自己的思維將所學理論知識與教師所選案例進行結合。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的出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就是案例教學法的魅力所在。
通過對案例的不斷分析,學生會發現很多關于醫學問題的答案并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在學生進行討論思考的過程當中,將傳統的被動灌輸式學習方式轉變成了主動思考學習的方式,這也符合當前新理念下的教學方式。教師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想法給出不同的建議,不扼殺學生的想法,教學起的是引導作用,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是案例教學法的最終目的[3]。
為了能夠實現新時代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師要從以下兩個關鍵點進行教學。
一般來說,教師在選擇案例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當前崗位的需求以及學生實際的理論水平。在臨床上,應該選擇常見病癥作為分析對象,最好是能夠貼近現實生活,只有這樣才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接觸到臨床學科以及疾病的病例,主要是介紹藥物的作用以及不良反應,在護理和用藥指導上要突出護士的作用。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案例的趣味性,讓學生對藥理學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藥理學相對來說是比較乏味的學科,為了能夠達到該目標,需要慎重的選擇案例。一般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分析:①病例分析,病例分析在案例教學中應用的比較多,通過對臨床的分析,討論疾病所需的藥物。一般都會選擇臨床比較常見的病癥,讓學生在分析病癥的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采取相應的措施,直到患者科學用藥;②處方分析,在處方分析當中,教師可以在眾多的處方當中選取有疾病代表性的處方,這些處方部分是合理的,部分是不合理的,讓學生在藥物、劑量、用法當中分析處方是否合理,并提出自身的用藥建議;③圖片、視頻分析,使用PPT展示準備好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觀看圖片和視頻,并對護士的操作和用藥指導進行評價,給出自己的建議。
對于案例教學法而言,并沒有受到傳統教學法的限制,而是對很多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和組合,是新時代應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方法。主要可以將其分為三種方式:①討論式,討論式是案例教學法的核心教學方式,一般是由學生準備、小組討論、集中討論、評價組成。學生準備時,主要是對教師選取的案例進行獨立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小組討論時,小組成員各自提出自己的觀點,從而得到一個最終的觀點。集中討論時,由各組的組長進行匯報,教師參與到其中一期討論。總結時,各組需要對自我進行評價,之后由教師進行總結;②板報式,板報主題由教師或者共同商討擬定,譬如感冒用藥須知、鎮痛藥的使用方式等等,小組之間查閱相關的資料,并對其進行討論;③角色扮演,該方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一般由教師指定情境,該情境是模擬臨床治療和用藥指導,譬如“貧血的用藥指導”,“糖尿病用藥指導”等等,由小組表演的方式將其呈現出來,必要時還可以邀請專家作為課堂的評為,對學生的行為和表演進行評價。
在案例教學法應用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對課堂的節奏進行嚴格的把控,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和學習氛圍,保證課堂教學目標能夠成功實現。在評價總結緩解當中,要通過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包括學生自評、教師點評等等,課堂完畢之后,教師還要學會課堂反思,對案例教學法進行不斷的改善,在每次教學過后,教師和學生都能夠有所啟示。該方法十分適合藥理學這門學科,因為藥理學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可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教師和學生的長期發展。可是案例教學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譬如,部分學生不愿意參與進來,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案例教學法突破了傳統教學法的局限,為藥理學專業的學生創造了更好的學習環境。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也讓課堂上少了一絲凝重,對于醫學來說,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不能只側重于理論上的講解,要更加側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思維都非常活躍,也非常的聰明,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壓抑了學生的想法。案例教學法可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日復一日的對思維進行訓練,在以后的工作中必然會更上一層樓,案例與課本不一樣,能夠促進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
藥理學主要是針對于已經對醫學知識初步掌握的學生設計的,再加上案例教學法的出現,為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在案例教學法中,需要大量的討論,通過彼此之間的合作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與醫學方面的工作不謀而合,在醫院的工作當中,也需要進行合作和交流才能完成日常的工作,將理論與臨床實踐的距離又縮短了一些。
案例教學法的出現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要求。不僅是考驗教師對于案例選擇的能力,還考驗了教師對于藥理學專業能力的程度。為了保證課堂質量的提升,防止高校教師在課堂上混水摸魚[4]。案例教學法的廣泛普及是非常有必要的。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前就需要精心的備課,不斷的提高教師對于臨床的認識。大多數的大學教師都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正是因為如此才到醫學院做偏理論的教師工作,這也為教師的臨床能力帶來一定的補缺。案例教學法有著傳統教學法所不及的優勢,更加適合于當代社會的發展。
雖然案例教學法有著傳統教學法所不及的優勢,但是我國對于案例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確是非常少的,在具體的實踐當中也存在著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譬如,案例教學法對于當代教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國對于實踐性醫學教師非常稀缺。我國尚未擁有完整的制度為案例教學法提供有效的保障。最后,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學醫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導致班級里的學生也越來越多[5]。從以前的二三十個人一個班變成了現在六七十人一個班,教學實踐難度較大。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師生十分容易受到傳統教學的束縛,部分師生的教學思路和學習思路已經固定,缺乏一定的靈活性。教學方法突然的轉變,讓部分學生難以適應這種教學方式,容易出現畏難情緒。因此,若是想要讓案例教學法成功的實施,必須要成功的轉變師生的思想認識。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師生長時間的努力,從而促進案例教學法的成功應用[6]。
對于案例教學法而言,不僅需要教師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更加重要的還要有充足的實踐能力,將理論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在實踐當中進行應用。一般來說,在案例教學法當中,教師需要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
充足的時間是案例教學法應用的基本條件,不僅要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熟悉,還要查找相關的資料,與同學和老師進行更多的交流。且藥理學所安排的課程比較滿,耗時比較長,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的負擔。且部分高校還存在著教學設備有限的情況,所以案例教學法難以進行全面的應用,只能在一部分內容上進行應用[8]。
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更加適合當前的社會。雖然當前案例教學法依然無法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法,但是案例教學法自身有著十分明顯的特點,無論是在課程的導入還是邏輯推理方面,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然而案例教學法自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需要學生有較強的理論知識,所以要結合傳統的教學法,讓學生接受系統的理論學習之后才能充分的發揮出教學質量。且基于教學內容的不同,也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不能盲目的使用案例教學法,否則就會起到反效果[9]。
近年來,我國的醫藥行業取得了高速的發展,有很多的藥物都出現在了大眾視野當中,目前,教材的更新速度已經跟不上醫藥的發展了。所以說,在具體的教學中,不能將眼光局限在課本當中,而是要將當下的崗位需求和社會熱點事件作為案例對象,定下教學目標,準備臨床較好,應用較多的案例。讓藥理學的理論與實踐進行聯系[10]。
課堂討論是案例教學的核心內容,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為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提供有效的途徑。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答疑,并不是直接給學生答案,而是根據學生的思維,找出思維的漏洞,引導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教師與學生都全程參與到討論的過程中,有助于促進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提問時,應該盡量讓每個人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而不是只提問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要對問題的難度進行分析,若是問題難度較低,可以讓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進行回答,鼓勵發言較少的學生進行發言。要充分的考慮學生實際的理論水平,從而擬定教學目標。隨著藥理學課程的深入,案例也應該由易到難延伸,從而讓學生有整體的提升,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
綜上所述,隨著教學制度的改革,案例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在未來已經是必然的趨勢,也相信我國在未來會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體系供案例教學法更好的在醫學中進行應用。在當前高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案例教學法的應用依然存在一些爭議,且在理論研究當中還不夠深入,案例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問題。目前,無法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法,但是將案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進行結合,就能夠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帶來更好的教學環境,也為學生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也希望在日后的工作開展中,有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保證案例教學法產生更好的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