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
(廣東省陽江市江城區雙捷鎮紅十月學校,廣東 陽江 529569)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開展,素質教育成為新的教學理念,德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培養德才兼備的新型人才中占有關鍵地位。創新小學德育是新時期德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素質教育提倡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德育是學校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的內容,如果人缺乏基本的道德會威脅社會的穩定和諧。小學德育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創新小學德育包括創新教育理念、德育方法等多方面。新時期中國社會、經濟的改革,為學校德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學校德育圍繞如何轉化德育觀念,推動德育向規范化發展,培養新時代高素質的人才問題展開了系列探索。德育教育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理論方面已取得了豐富成果,實踐中總結了大量經驗。德育在歷史與現實中對國家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影響。我國對德育的地位、目標、方法等有大量研究。隨著時代的發展,對德育的研究要關注如何將所教授內容落實等。德育教育路徑是德育開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議對策,能夠為德育教育基礎理論的完善有所裨益。
小學生是德育開展的重要群體,將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關系到我國的前途命運。學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成長規律,需針對性進行研究,切實提升德育教育的實效。學生德育教育路徑價值取決于施教與受教主體的發展需求,學生德育教育路徑特點決定其具有導向功能、載體功能與滲透功能。
長期以來,學校德育教師單向向學生灌輸一些道德意識,將學生視為被動接受教育的對象,未能充分挖掘學生的自我教育主動性,結果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如學生進網吧問題,每每出現嚴重問題進行大規模教育,但最終未取得良好效果,學生上網行為屢禁不止。德育如何進行創新,提高實效,值得深思與探究。創新小學德育教學是新時期基礎教育的重要任務,以人為本的理念在不斷深入發展,德育必須不斷創新內容與途徑,才能將學生培養成為行為規范、道德高尚、思想充實的現代人才。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堅持踐行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使用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的真實案例,增強德育實效,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目前小學德育工作者普遍存在大部分學生認知水平高,但道德實踐能力弱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學生在公共場合與個人獨處時表現行為不一致,學生掌握的道德知識與外在表現道德行為不一致。學生在校與在社會中表現行為不一致。針對此上種種問題,提出創新德育途徑的課題,通過深入研究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使學生成為人格健全的具備良好道德素質的人才,在學習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充分利用生活經驗,鼓勵學生進行體驗性與反思性學習,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內容信息,提高其整體素質。尋求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新途徑,進一步豐富德育理論。
小學德育是實現我國教育目的的基礎,是兒童健康成長條件的保證,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來保證。每個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家庭教育對小學生來說很重要。
小學生有很強的塑造性,容易模仿別人,父母應該處處樹立良好榜樣,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良好行為和良好習慣等。家長需要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據了解,有的小學生在家在校的表現不統一。在家是不太聽話的孩子,在校是個有禮貌、講文明的學生。加上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孩子增多,教育問題也增多,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家庭的希望,所以教育需要家校統一、雙管齊下。
有個留守兒童是云南人,個子高高的,叫小康。父母外出打工,留下一點生活費給小康,獨自一人住在離學校不遠的民房里,平時都是自己動手解決吃的問題。由于各種原因,入學年齡比同年級的同學大兩歲。所以在思想上、行為上會與同年級同學有差異。他有早熟的傾向,思想較多。這些情況的出現,必須及時進行思想教育,筆者馬上電話聯系了該生家長,把情況和家長說明。所幸的是,經過大家的努力,小康愿意把不良思想糾正過來。
筆者努力尋找小康的閃光點。發現小康的腿長,個子高,安排小康當體育委員,培養他的責任心,因為長得高大,他的田徑成績是年級第一,同學都服他管理。在行為上,筆者經常對小康同學進行思想教育,要以學生的行為規范要求自己;在學習上,鼓勵小康不懂就問,一點一點做起;在生活上,因為是小孩子,沒有大人的監督,身上的衣服經常穿兩三天都不換洗,并且有時候會穿牛仔褲來上學。了解到小康不太會洗衣服。筆者和小康講衛生、講細菌、講學生穿校服是一種進入校園的“通行證”,學生穿校服是統一管理,不讓壞人進入校園。小康聽明白后,表示會慢慢改。筆者手把手地教小康如何洗衣服,還找來洗衣服的視頻給他看,小康慢慢就學會了洗衣服。之后,小康每天都是穿著干干凈凈的校服來上學,認真帶領同學們鍛煉身體,上好體育課。
習總書記強調,我們一定要上好思想品德課,思想決定意識,態度決定一切。我們每一個學期都有一冊思想品德書,教師認真備課,設計好教學步驟,需要從學生的年齡等實際情況出發,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獨立思考,找到自己不足之處,提高自己思想道德水平。
利用學校的大環境,宣傳一些德育方面的文化,弘揚我國的民族精神,慢慢形成良好的校園道德氛圍。在小學,可以通過班級比賽的方式,推動小學生德育教育的發展。同時,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參與一些傳統節日的手工制作等,做些小手工,畫畫,展開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促進德育教育在校園中的傳播。父親節或母親節時,可以做點小賀卡送上,可以在班級里展示,回家和父母說些感恩的話,幫父母做家務;端午節時,可以包粽子,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建黨節,可以開個故事會,說說我們偉大的黨的歷史故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強?為什么行?永遠跟黨走的意義等等。
除了上好思想品德課,其他學科有些內容有教育意義的,比如:語文課有《喝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擔》等文章;通過學習綜合實踐課程,可以促進學生的推理、動手、思維等能力提高;通過學習科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愛護環境、熱愛祖國河山等。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輔助教材。
利用音樂,渲染氣氛,讓愛國之情油然而生。每個星期一早上都會升國旗。唱完國歌之后,教師會向學生介紹革命先烈英雄事跡,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操,通過具體的集體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學生受到啟發后會有一個自我教育作用。發現自身不足,選擇正確的方式提升自己。
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包括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性格好一點的容易教育,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同一種教育方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教師要抓住這些學生各自的特點與優點適當表揚。有缺點的學生不能一味批評,用愛去幫助學生。正確引導、鼓勵學生去進步,不歧視后進生,讓他們擺脫自卑心理,積極面對學習,勇敢面對困難,解決問題。
有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小光,這個孩子和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外出打工,家庭困難。因為從小缺少父母的愛,再加上爺爺和奶奶的過分保護,小光性格內向、膽小,經常孤單單的一人發呆,在自己課桌位置上玩自己的東西,上課不聽課,課本有時候也會拿錯。他的學習和生活能力都很差,在學校經常受到同學們的欺負和嘲笑。但是,自從筆者接管那個班級以后,經常教育全班同學要尊重愛護弱小,經常組織學生幫助小光;在課余,筆者經常利用休息時間,為小光同學補課,電訪他的爺爺奶奶,了解小光的情況,到家去家訪……在筆者的關愛和影響下,小光同學幼小的心靈得到了溫暖和幫助,變得愛笑了,愛說話了,學習成績也在慢慢提高。特別是在第二年,小光同學主動要求當學校值日生,他認認真真值日,檢查好校園衛生,做好人好事,完成老師交待的任務。沒有要求他做的事,他也辦到了。區人民醫院工作人員來學校幫助學生體檢,班里剛好一個學生有事上午沒有體檢,這個學生下午才來學校,小光同學主動提出帶這位同學去體檢,他說這樣會快點完成體檢,可以早點回教室上課。就這樣,因為小光同學的樂于助人,幫助了同學,所以很好地完成了任務。小光的進步,是大家互相努力互相影響的結果,相信他會越來越好的。
說服教育是教師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的最基本的方法。在說服過程中,教師要擺正心態,尊重事實,語氣平和,耐心對待學生。語言要生動,具有啟發性。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關心,互動中把問題解決了,最好能滲透到日常教學工作中,提前預防,需要教師及早發現問題,還可以通過組織主題班會、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在教師指導下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教師可利用別人的好思想與好榜樣品德的示范作用,通過暗示的德育方式,影響學生和教育學生。榜樣作用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小學生希望找到心中的偶像或榜樣去模仿和學習。我們教師要選好符合學生實際的德育內容。
通過了解革命英雄人物事跡,引導學生學習和發揚崇高思想道德品質,培養學生愛國之情。每年的學雷鋒日,教師或班主任通過播放雷鋒事跡視頻、PPT 等素材,引導學生學習助人為樂等思想;班級開展學雷鋒活動,如每天不亂扔紙屑,見到紙片主動撿到垃圾桶里,養成講衛生、講文明的好習慣,還校園一片整潔。
相信每個班級都會有思想積極的學生,他們就會做一些好事。這些好的行為,我們教師要善于抓住,及時在校內、班上表揚、宣傳和學習。以前有個學生是班上的勞動委員,勤快負責。上學時,他負責開教室門,放學時,負責關門窗和關電源,默默地做著自己的工作。他是學生們身邊的榜樣,班里掀起一股講衛生從我做起的熱潮。班級衛生情況非常好,一直被評為“文明班級”,直到畢業。
德育工作者每新接一個班級的時候,馬上立“講正氣、講學習”的良好班風;重視班委建設,發動全班學生做班級“小主人”,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認真抓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好各種主題班會,可以讓學生的德育有個好的開始。
班上有個學生平時很開朗,但是最近有點憂愁,筆者通過他的同學、鄰居了解了一些情況,才發現他奶奶生病了,心里有底了,就找他聊聊。該學生奶奶沒有人照顧,他放學后要做家務、照顧奶奶,作業做不完,沒有質量,擔心學習退步。筆者知道這個情況后,發動一幫一的活動,號召大家幫該學生補習功課、放學后幫助該學生做點家務,直到奶奶康復,該學生學習成績都沒有退步,該同學又恢復了往日的開朗。
教師從實際出發,從學生興趣出發,開展一些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提高思想水平。例如:教師可以開展以“尊老愛幼”教育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到五保戶、養老院、福利院等地方去看望老人或孩子,幫他們打掃衛生,表演節目等;可以開展“勤儉節約”“創衛生環境”等活動,學生可以收集水瓶、紙張等,換成善款捐給扶貧戶、困難家庭等需要幫助的地方;開展參觀歷史博物館等以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學習祖國的歷史,學習革命烈士堅強的品質;開展一些社會小調查,提高學生社交能力,增強自身責任感。
德育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教師要多開展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德育教育活動,多種方式吸引學生,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樹立正確道德觀,形成良好習慣。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交流思想,了解學生所想,解決學生所困,提升自我,健全人格,多方面促進他們道德素質的發展,幫助學生早日成為有用之才。
教育之路永無止境,育德之途任重而道遠。只要我們教師真心地愛學生,誠懇地對待學生,努力找尋最精美、最動聽的育人音符,就能譜就一曲感人的師愛頌歌,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