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蕓
(江西省新余市第二中學 江西新余 338000)
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著較為深刻的影響,需要從學生的英語知識、技能、理解和表達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通過聽說教學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文主要對英語聽說教學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結合初中英語聽說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從而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充分體現英語學科的語言價值。
就目前初中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較為重視學生的讀寫能力培養,通過相關課堂訓練確保學生能夠自主應用英語知識,充分發揮初中英語教學的現實意義,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價值。而聽說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聽說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教師需要充分引導學生進行聽力聯系和語言聯系,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聯想能力,確保學生能夠掌握各種各樣的語法句式。聽說教學對學生的個人發展來說有著較為深刻的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英語聽說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語篇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知識應用能力快速把握語篇內容,對英語語篇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和理解[1]。實際上,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對于學生語言理解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促進學生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針對英語語篇進行實際的聽說訓練,不僅需要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的方式,深化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思考,還需要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引導學生自主發揮英語的語言應用價值,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英語聽力教學對學生的語言意識培養有著較為深刻的意義,能夠促使學生學習和掌握正確的英語語言強調,促使學生的語言意識得到有效提升。
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聽說訓練,還是讀寫訓練,都需要提升學生的聯想能力和表達能力,確保學生能夠通過傾聽和跟讀的方式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對英語語言有著更加深刻的認知和理解,通過跟讀,促進學生的聽力能力提升,讓學生能夠自主完成大量的聽力訓練,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聯想能力和推理能力,完成英語知識的自主整合。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英語語言性較強,聽說教學有著較強的靈活性和多樣性,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邏輯判斷能力。在大量的聽說訓練過程中,聽力和跟讀相互融合,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突出體現初中英語教學的語言性特點。
在聽說訓練過程中,教師能夠進一步了解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自主應用能力,對于學生來說是較好的實際訓練方式,能夠了解學生的英語句式掌握能力和分析能力,整合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通過聽說訓練能夠開展重復性和長時間的訓練活動,擴大學生的知識應用面,促使學生能夠在大量的訓練過程中把握語法的變化,擴大學生詞匯量的同時,能夠訓練學生的語言轉換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靈活度。另外,聽說訓練符合現代英語教學的實際需求,能夠引導學生多聽、多說、多練,對于學生的英語思維有一定的引導作用,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生的社會經驗有限,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多注重學生的記憶能力和背誦能力,學生需要對英語課文進行背誦,對英語單詞進行記憶,考察學生的理論知識積累能力。再加上英語學科并非母語學科,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2],缺乏完整性的英語學科認知,綜合實踐能力有限,自身的英語聽說能力較差。在初中階段,學生處于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對于英語學科的學習往往處于自身的興趣愛好和個人性格,一旦學生缺乏基本的英語聽說興趣,那么將導致課堂教學的整體氛圍較差,降低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導致學生缺乏基本的聽說意識,無法及時有效更新自身的英語單詞積累情況,整體的英語知識聽說能力有待提升。
由于英語學科教育教學處于發展階段,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所設置的聽說教學內容缺乏深刻性,過于單一落后,在部分地區的初中英語學科教學過程中,聽說教學內容較為匱乏,所設置的聽說訓練材料為課本內容,缺乏創新性和有效性,無法真正確保聽說訓練的效果和質量。教育部對于初中英語學科的教材內容,會根據一段時間的社會變化和教育變化對教材內容進行更新和訂正,確保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可靠性,但是無法真正確保教材中聽說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現代化,與現代社會的實際發展情況無法同步。這樣一來,就會導致課堂教學的聽說教學內容單一落后,無法真正引起學生的廣泛理解和思考,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就目前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只注重提升學生英語知識的記憶能力和應用能力,要求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英語成績。雖然這種教學模式符合現代應試教育的實際需求,但是無法有效提升學生英語學習靈活度,導致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3]。在現代英語聽說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注重語言環境建設,導致語言環境缺乏文化性和深刻性,以及學生的英語文化無法得到有效提升。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有效引起學生的英語語言文化學習興趣,在班級內營造輕松愉悅的語言環境,促使學生對英語語言產生較為深刻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意識和語言思維,從而有效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面,將聽說教學與文化意識培養相結合,提高初中英語學科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在英語學科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較為重視語法知識的教學,提升學生的英語詞匯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完成英語習題,對于學生英語知識應用能力的考察較為深刻。實際上,在初中英語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全英文的授課方式,但是學生的詞匯量和聽說能力較差,一旦采取全英文授課,將導致學生聽不懂,無法適應課堂學習。部分教師認為聽說教學不在英語應試教學范圍內,對于聽說教學缺乏足夠重視,認為學生聽說能力培養并不重要。由于聽說教學過程較為復雜,要求從一點一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聽說能力。然而,大部分教師認為聽說教學無法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缺乏鼓勵和表揚,導致學生的聽說興趣和積極性較差,進一步限制聽說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在核心素養培養的背景下,要求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針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需要充分認識到聽說教學的重要性,深入挖掘英語語篇的教學價值,挖掘其中的聽說教學內容,在有效把握語篇文化價值的基礎上進行語言的教學引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語言表達能力。大部分英語語篇的內容較為復雜,教師需要進行細致的分析和引導,確保把握語篇中深刻的核心素養內容,引導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聽說訓練。傳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聽力語篇的分析力度較低,大部分教師所設計的聽力內容較為簡單,只是進行簡單的問題回答和思考,沒有深入挖掘其中的核心素養內容導致聽力教學缺乏深刻性和有效性。教師在開展系統化的聽說讀寫訓練過程中,需要把握聽力語篇的內容,通過合理地設計確保聽力內容,能夠引起學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鳴,帶給學生更加深刻的聽說體驗。在聽力文本的分析過程中,發現大部分聽力內容有著較為明顯的設問特征,通過“What,When,Where,How”,這些都是疑問代詞,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聽力語篇訓練過程中,可以對這些疑問代詞進行重點分析,作為明顯的開始和結束特征,促使學生的英語設問溝通理解更加深刻。例如,在進行語篇聯系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表達對聽力內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考察學生的聽力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可以深入挖掘其中反復利用的句子和詞匯,作為學生聽力學習的重點內容,在此基礎上進行語篇內容的拓展和分析,促使學生的語言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教學主體性,不同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同,聽力能力不同。為了真正確保學生聽說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理解類教育活動設計的重要性,注重對知識點的梳理和分析,有效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通過自上而下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聽力知識理解能力。理解類教育活動能夠最大程度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分析,自主完成英語語調的感知,辨別英語詞匯和語句的讀寫。思維導圖的設計,對于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培養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能夠有效實現對聽說知識的整合,提升學生的語篇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4],進一步自主完成知識的探究和分析。教師在設置思維導圖的時候,可以充分突出學生的個人理解和思考,注重學生對聽說知識的思考和理解。在思維導圖的構建過程中,教師需要以模塊的方式,開展具體的聽力模塊分析,學生需要對某一大類的聽力主題進行完整感知和學習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不僅要求對這一大類的聽力主題進行分析,還需要總結某一階段聽力經驗,從而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積累更多的聽力經驗。例如,教師可以設置餐桌禮儀的聽力主題,學生通過聽力練習能夠從中了解到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差異性,進一步感知中外文化的差異,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資料的整體,對中西方文化進行自主辨別和思考,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概括表達。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語境,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討論,“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 manners?Show with your mind map.”,從而充分體現學生對聽力主題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在學生的個人發展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個人能力培養和提升的重要性,要求最大程度上發揮學生自主聽說能力。問題作為學生思維的引導點,能夠有效引起學生廣泛的思考和理解,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英語聽說導入方式的設計需要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能夠自主投入到聽說訓練中。為此,問題的設計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教師需要充分把握英語問題的探究性,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和學習新的英語知識,為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短文聽力對于學生來說有著一定的難度,學生在聽短文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思維偏差,無法準確把握具體的詞語和句子,導致學生的知識理解和思考能力受到限制。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通過問題設計的方式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同時能夠有效實現新知的課堂導入,帶給學生更加深刻的感受。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長城相關的短文聽力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對開頭和結尾的內容進行準確把握,“The Great Wal is famous as the one of the miracles in the history,it attracts the people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to witness its greatess.”。通過短文首句的理解,可以看出,短文的主題在于長城的變化,在此基礎上進行整篇短文的聽力訓練,不僅能夠促使學生的聽力順序更加科學合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夠引起學生對社會和自然環境的思考,理解生態惡化的現實影響,從而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學生的個人意識和思維能力處于發展階段,對于外界事物缺乏準確的辨別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吸引,導致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較差。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通過游戲實踐教學的方式,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確保學生的思維能夠發展。傳統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注重聽說形式的設計,導致學生的聽說能力較差,聽說教學內容缺乏創新性[5],無法引起學生深刻的思想共鳴。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設計能力,通過設置游戲實踐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課堂教學感知能力,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從而掌握豐富多樣的聽說知識。因此,在游戲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基本的游戲活動出發,豐富活動內容,通過具有趣味性和多樣性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主動性和你記住,帶給學生更加深刻的活動體驗,自主完成聽說知識的應用和理解。在游戲實踐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聽說思維,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另外,教師在游戲設計過程中不能直接將聽說的素材內容呈現給學生,需要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促使學生的聽說體驗更加深刻。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主構建四人小組,在小組中進行聽力內容的記錄,小組內的每個成員戴上耳機,耳機內會播放相關聽力內容,學生需要寫出聽力內容,每個成員有一次的傾聽機會,要求小組內的成員相互溝通交流,通過合適的合作方式將聽力內容進行完整呈現,有的小組配合不夠密切,導致所寫出的聽力內容較少,而有個小組分工合作,不同成員符合不同區域,寫出的聽力內容較多。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考察學生的聽力能力,還考察學生的英語知識積累量,提升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
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準確把握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聽說內容的設計需要充分體現核心素養培養的內容,同時需要充分把握聽說目標,確保學生能夠在聽說過程中獲取豐富多樣的信息內容,促使學生的想法和看法能夠得到充分表達[6],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從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設置英語聽說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具體聽力情況,布置合適的任務,“Who are the characters in the passage?What happened?What is the result?”。教師通過任務的設置,能夠促使學生的短文聽力效果得到有效提升。除了籠統的任務設置,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自主設置聽力目標,對自己的聽說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增加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之間可以互相提問,促使任務的設置體現一定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特點。例如,在進行度假相關的聽力練習過程中,“I am so excited now,because I will go travel with friends.We plan to go to visit Guangzhou,for it is very near our place.”在進行簡單的聽力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之間進行提問,“短文中旅游的地點是哪里?作者表達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思考進行回答,充分體現聽說能力。
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多樣化教學方式設計的重要性,將優秀的聽力內容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工具。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不能單一依靠課堂教學,還需要積極向外拓展,促使英語課堂教學與學生的課后實際情況相結合,引導學生廣泛地思考和理解,把握聽力的重點和難點。為此,教師需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網絡和多媒體的形式呈現豐富多樣的聽說材料,帶給學生更加深刻的聽說體驗。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聽力內容,學生能夠深化自身對材料內容的理解,促使聽說訓練能夠隨時隨地開展,拓展學生的聽力知識面。例如,教師可以從人文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對中國大好山河和名勝古跡聽力材料的練習,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課后時間進行聽力練習。教師可以充分把握網絡平臺,在網絡平臺上上傳相關聽力篇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課后時間自主聽力聯系[7],平臺上可以設置具體的聽力類型選擇,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自主選擇。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聽力練習,使學生能夠積累更多的知識內容,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學科意識。
綜上所述,在現代教育教學的發展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通過具體的教學引導,為學生提供聽說訓練的有效途徑,從而深化學生的知識體驗和感受。在核心素養的培育背景下,教師還要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聽說能力,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分析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