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和平

在初中的體育課堂中,有很多體育運動項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在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中,有的訓練偏向于學生專長的訓練,技能性比較強一些,有一些運動項目偏重于運動的娛樂性,適合學生發揮業余興趣。無論是哪種體育訓練,學生需要的都是基本體育技能的掌握,都是為了提高身體素質,培養一種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和觀念。雖然體育運動項目的分類比較齊全,能夠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但是通過對學生的體能訓練結果觀察來看,學生的健康指數達標情況不是很樂觀,大多數學生肺活量不夠,這是體育耐力素質的缺失導致的,所以需要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耐力素質,在訓練肺活量的提升過程中,耐力訓練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體育運動項目,需要老師制定長遠的發展計劃來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耐力素質訓練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不受歡迎的體育運動項目,因為大多數家庭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大多數學生沒有經過艱苦奮斗的生活歷程,沒有受過挫折,意志力不夠堅強,心理承受能力比較低,所以耐力訓練能夠提升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學生的意志堅強性,所以對學生進行耐力訓練非常必要。
在初中體育的耐力訓練課程中,分為一般耐力訓練和專項耐力訓練兩個部分。一般耐力訓練是對于普通學生設計的課程,而專項耐力訓練是對于體育生設計的專項內容。對一般學生來說,通過一般的耐力訓練課程就可以達到提高耐力的目的。耐力素質訓練需要學生具備堅強的意志力,因為它需要在長時間的枯燥運動中提高肌肉的活動性,從而能夠消除機體疲勞,消除外界因素帶來的不良身體影響。耐力訓練肯定是一個痛苦又枯燥的過程,在訓練過程中呼吸會比較困難,身體各個器官都會進入到工作狀態。人體感覺到全身酸軟,胸部憋悶,下體沉重。體育生理學中稱這一個過程為身體的“極限點”。一旦出現身體的極限點,就需要學生努力堅持下去才能成功,需要強大的意志力來克服這種困難,因此在耐力訓練中,很多人容易發生放棄或者堅持的自我博弈,這對于人的心理是非常大的一個挑戰,所以很多學生在耐力訓練中是比較懼怕的。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積極對學生進行心理建設,使學生認識到耐力訓練對于長久身體素質的建設性,教師要在耐力訓練中制定長遠的發展計劃,做好教學方案,應用的訓練方法要科學有效,讓學生認識到,成功是要通過努力和堅持才能獲得的。耐力訓練對于提高人體的各個器官的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它不但可以提高肺活量,提高心臟泵血的能力,而且能夠使各個器官都能夠獲取更多的氧氣。這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機體健康性,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提高學生的綜合體育素質,同時還可以建設學生的意志力,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習慣和決心,建立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思想意識。
在耐力素質的體育訓練中,最常規的運動方式就是慢跑。慢跑是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路程的跑步訓練。一般在訓練過程中需要為學生設置一定的跑步距離。在完成慢跑之后,教師需要給學生留出五到八分鐘的時間用來調整身體,對階段性的慢跑要進行結果測試。例如心率的測試,身體一些健康指標的變化等等,以此來根據進行下一階段跑步計劃的制定。常規跑步對于耐力訓練的效果,提高是非常顯著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不同學生,需要采用不同的常規練習跑步計劃,因為不同的學生身體素質有所差異,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做到不同的訓練計劃實施。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之前沒有進行過耐力訓練,可以讓這部分學生圍著操場慢跑,只要在指定時間內達到最低的速度要求就可以;而對于身體素質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在速度上做一些要求,使學生保持著一定的速度奔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既定的路程要求。在常規跑步訓練中,也是需要掌握一些體育的技術和方法的,比如說呼吸的調整,比如說速度的掌握,比如說在彎道和直道的變速過程中,如何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身體,這些內容都是需要老師教給學生。
在常規的跑步練習中,由于常規跑步具有枯燥性和乏味性的特征,所以很多開始進行耐力訓練的學生會比較抵觸,態度會比較消極。所以,為了培養學生的跑步興趣,可以在耐力跑步訓練中加入一些趣味性的設置,尤其是針對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學生,可以通過這些新奇而多元化的訓練方法,激發學生耐力訓練的原生動力,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達到更好的訓練目標,例如可以進行障礙賽跑、蛇形路線跑步等,使學生在訓練過程中,以趣味比賽的形式進行耐力訓練。還可以在訓練過程中加入一些游戲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在游戲環節中互相賽跑、互相追逐,用這種多元化的趣味方式來開展拓展跑步訓練。如果一些男生覺得游戲環節比較幼稚,可以將足球和籃球運動設計進來,通過籃球障礙訓練或者足球攻防訓練的方式,可以達到趣味跑步練習的目的。在趣味跑步中,可以讓學生充分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心理是一種比較穩定而放松的狀態。另外,教師也可以選擇更換場地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一些野地訓練,例如一些越野跑賽等,讓學生面向大自然,對體育運動充滿新鮮感和興趣感,而且在越野跑賽中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挑戰能力。以在這個過程中將學生分為很多小組,小組之間進行越野跑步障礙比賽,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良性競爭。因為每個小組成員都想爭先、爭優,不想為集體拖后腿,所以會在這個過程中會發揮最大的力氣和耐力,這個過程中就完整的訓練了學生的耐力素質。

為了告別耐力訓練的枯燥性,為了體現體育運動的魅力,可以適當增加其他的一些全身性的運動。例如說對女生進行一些跳繩訓練,跳繩訓練難度不高,而且對場地的要求也不大。它的運動充滿變化性,可以單人跳繩,也可以集體跳大繩。每次跳繩的時間設置為一分鐘,之后就可以休息,之后再進行重復訓練。初中體育訓練中最常見的一種跳繩形式是雙腿跳,學生可以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創意一些體育的訓練方式,可以邊跑邊跳、邊走邊跳。這是一種充滿挑戰性、趣味性的耐力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集體素質和個體耐力。另外,對男生可以設計一些籃球活動,籃球活動是男生最喜歡的一項體育運動,學生可以在籃球運動中獲得非常好的運動體驗,而且籃球運籃球運動可以分組進行對抗賽,以十人為一組,五五對抗,無論是過球、運球都是非常好的耐力素質訓練方式。學生在這種訓練過程中可以體會到良性競爭的樂趣,體會到趣味運動的樂趣。耐力訓練對身體素質和意志力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比賽可以促進學生發揮良好的技戰術和身體素質能力,這對于學生進行耐力素質訓練是非常好的一種運動形式,它符合初中體育運動的教學要求,通過學生在籃球運動場上的跑跳、追逐、躲避等等訓練,不但能夠提高提高學生在有限比賽時間內的耐力訓練,而且對于整體協調能力的塑造,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訓練方式。
根據初中體育課堂的課堂調查顯示,中學生的肺活量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與此同時,學生的肥胖率卻在每年攀升,這導致學生的心肺功能進一步受到不良的影響。所以,初中體育老師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應該做好健康知識的宣傳,對于學生面臨的體育問題要及時解答、詳細的解答,以提高學生對耐力訓練的認識和認知。從認識到認知的跨越,是要經過實踐的訓練,才能有助于初中生形成受益一生的體育觀。而在這個教學實施過程中,首先要確立訓練的目標。如果學生對訓練的目標不明確,不知道為什么要做這些耐力訓練,那么課堂就會出現出呈現出散漫、無紀律的狀態。所以,教師要對于耐力訓練的好處和優勢進行大量的宣傳和普及,不但中學的老師要了解耐力訓練的科學性和好處,而且也要向學生不斷宣傳這些知識,讓學生體會到體育鍛煉的健康性和魅力性,能夠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是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訓練內容,是不能規避和逃避的,這是每個人都需要直面的人生課題。
初中的體育課程有很多的類型和項目,耐力訓練素質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它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意志力和身體機能,還能夠形成受益一生的體育觀,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形成有力的身體保障,所以無論是從學生本身還是學校的領導層都應該重視起這個問題。對于學校來說,要大力支持耐力素質訓練的課程設置,無論是在資金的需求上,還是在設備的投入上,校方都要給予全力的支持。中學的領導層應該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基本的調研和了解,這樣有助于針對性地開展體育耐力訓練,而體育老師要在校方的支持下,不斷改革教學方案,調整訓練策略。這樣,學生在耐力訓練中才會認識到耐力訓練的重要性,提高對耐力素質訓練的認知。所以,學校應該不斷地構建學生健康服務機制,從上到下建立統一的教學目標,動員全員參與學生的耐力訓練。
如今的初中體育耐力素質訓練課堂,不斷得到學生的重視和校方的重視,但是耐力素質訓練是需要時間的一項體育訓練,所以課堂的40分鐘,是不足以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的。所以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應該促進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耐力訓練的習慣,耐力訓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任何教師都不能因為其他主學科的占用而縮短體育課堂的時間,否則耐力素質訓練就無法達到既定的目標要求,很多耐力訓練方案也只能淪為一紙空談。教師首先要做到的是保證課堂的40分鐘時間不被占用,課堂上積極指引學生耐力素質訓練的方案、方式和方法。而在課外的業余時間,教師也可以拓展其進行耐力素質訓練的空間和時間,助力學生形成終身受益的體育鍛煉意識,引導學生在課外業余時間進行跳繩、打籃球、跑步等耐力素質訓練的練習。
對于如何進行耐力素質訓練的時間與空間拓展,筆者有以下兩個建議:在時間的拓展方面,因為初中生課下會有很多業余時間,所以應該充分在課下時間調動初中生的體育運動積極性,倡導學生告別手機等電子產品,充分利用課余的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在時間節奏的安排上,可以利用學生的碎片化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因為現代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元素比較豐富,所以很多方面都會吸引學生在業余時間進行娛樂活動,那么體育運動想要吸引吸引中學生的注意力,就必須利用學生碎片化的時間來強調其耐力訓練的重要性。

總而言之,從初中課體育課堂的受益方來說,無論是校方、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重視這一教學內容,它能夠讓學生有一個強大的身體保障,所以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不同個體情況,制定不同的耐力素質訓練方案。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掌握這一體育訓練的內容和方法,并且不斷地創新和應用各種方法來進行體育實踐,通過體育實踐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耐力訓練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能夠使學生在鍛煉中突破自我,挑戰自我,提升學生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也能發揮團隊協作的能力,能夠促進學生全面身體機能的進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