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林迪(河北和歌山建設有限公司)
財務會計主要是對企業日常經營活動開展有效的計量和核算,利用財務工作結果體現企業日常運營的資金流動情況、資產負債的變化情況以及企業整體的經營效益情況。目前,我國企業財務會計主要職能是會計核算,信息滯后,財務會計無法幫助企業提升綜合運營效果。我公司主營業務是藥廠的管道安裝、電氣儀表安裝、機電設備安裝及鋼結構工程,工程投標后由預算部編制標書,中標后標書價下調一定比例形成該項目成本文件,由于工程施工過程中變更內容太多,且項目成本文件達不到控制要求,故達不到過程中控制,這就形成項目無成本管控,所有項目都是工程竣工后核算盈虧。財務會計的職能作用相對比較基礎,能夠滿足企業對于核算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智能化時代下,企業對于財務管理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基礎的財務職能無法滿足企業財務管理需求。管理會計是以強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為目標,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方式,管理會計以現代企業經營活動為基礎,更多地體現了管理職能,主要是通過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責任考核評價等職能實現對于企業整體運營的管理。目前管理會計是一種新型的會計管理職能,在企業中發揮著越來越積極的作用。
第一,從服務方面分析,管理會計是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其中最主要的服務內容就是要為管理者提供經營決策建議和意見,這對于強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提高企業最終的經濟效益具有重大影響。而財務會計僅僅是反映基礎的運營數據,無法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更優質的管理意見。因此,在智能化時代下,管理會計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是目前企業管理者進一步優化崗位職能的重要表現。第二,從職能定位方面分析,管理會計的重點在于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運營情況,從多方面針對如何更好地創造經濟價值提供可靠的意見并采取監管服務。而財務會計創造價值的職能功能沒有體現出來,這也是在智能化時代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展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重要原因。第三,從程序和方法方面分析,管理會計職能要求會計人員優化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通過有效的程序和靈活多變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的財務需要。但是財務會計僅僅是填制憑證、登記相關的賬簿,最終通過財務報表的方式體現出來,財務會計的規范約束性相對比較強,而管理會計更加靈活,能夠滿足企業財務其他方面的需求,是目前企業開展財務活動的必然要求。
在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過程中需要企業建立健全的預算管理方案,通過設置全面預算管理方案,針對企業內部各項事務進行全面的預算管理,這樣財務人員在開展具體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利用全面預算管理數據與實際運營數據進行更好的對比和分析,及時發現企業內部運營管理中的一些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但是目前在智能化時代下,企業內部缺乏全面的預算管理方案。即使有一些企業建立了預算方案,但是預算管理方案更側重于企業的財務數據方面的一些事項的把控。而對于企業運營方面各部門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具體預算數據沒有進行全面的制定。由于全面預算方案無法滿足管理會計的需要,因此,財務人員在開展具體工作的過程中沒有具體的預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無法通過數據對比了解企業運營中的一些問題,導致企業整體的轉型效果無法滿足企業管理者的要求,不利于企業財務管理綜合水平的全面提升。
在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需要業務與財務信息實現統一。只有財務信息能夠及時地體現業務情況,才能夠更好地提升財務信息的可利用價值。業務部門的人員通過了解財務信息情況,更好地開展具體業務活動。業務與財務的信息統一是有效保障企業管理會計職能發揮的必然前提。但是目前企業內部整體的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之間無法實現有效的統一。很多具體的經營業務在發生改變后,沒有第一時間同步到企業的財務信息系統中去,因此導致企業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不匹配。財務人員根據財務信息開展下一步經營管理方面的決策分析,但是,由于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不統一,導致最終會計管理人員提出的具體解決方案無法有效地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去,嚴重影響了企業財務管控工作的開展,對于整體財務信息的有效性和管理決策的科學性都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例如:工程企業中各工程項目之間物資的調撥,項目物資的調撥直接影響項目的成本構成,但是數據只存儲于物資管理部門,因未涉及資金支付,故數據無法及時傳遞到財務部門,因此財務數據無法顯示項目的真實成本,導致企業管理者依據財務數據做出決策失誤。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業務人員缺乏對于信息統一重要性的認知,很多重要的業務信息并沒有及時反饋到企業的財務系統中,這是目前影響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重要因素,需要管理者引起高度關注。
在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過程中,對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由于財務人員對于財務會計的相關內容比較熟悉,而對于管理會計具體職能不了解,工作人員的管理能力不足,無法滿足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要求。這種情況下,企業開展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無法從管理的角度更好地了解企業的財務運營數據。財務會計工作難度相對比較大,影響了管理會計綜合職能的發揮。首先,工作人員在管理方面缺乏足夠的經驗。其次,工作人員對業務不夠熟悉,因此無法通過有效的數據敏感地察覺到企業業務處理中的一些問題,這是目前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亟待解決。
在智能化時代下,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和應用深度正在進一步加強。通過信息技術能夠實現企業內部各方面信息的共享,這樣方便企業財務人員更好地了解業務數據,而業務人員也能夠通過信息共享了解目前所處的財務指標階段,為后續業務的開展提供數據化的指導。但是目前在智能化時代下,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過程中,內部財務信息共享性相對較差,整體的信息化程度不足,無法通過信息化的平臺實現信息共享,這影響了財務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對于業務人員更好地開展具體工作也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在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需要建立匹配的財務管理機制,企業管理者必須要求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完善的管理會計制度來規范相關內容。但是目前企業內部缺乏匹配的管理會計機制,很多企業依然沿用傳統的會計制度來規范具體的財務活動。這些制度與管理會計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責任考核評價等職能要求不一致,制度的約束性效果得不到全面的發揮。這種情況下,管理會計工作人員的隨意性較強,無法最大限度地發揮管理會計的管理作用,影響了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步伐。另外,企業內部沒有針對管理會計建立與之匹配的崗位職責機制,不相容崗位職責無法全面分離,這種情況影響了企業綜合財務管理實力的提升。對于企業全面發展也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由于企業內部缺乏與之匹配的管理會計機制,導致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步伐相對較慢。
企業想要在智能化時代下順利完成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需要在企業內部建立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方案。首先,企業需要針對目前的運營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結合企業發展戰略,制定總體的預算管理目標,然后把具體的預算管理目標拆分到不同的部門和不同的工作人員身上,實現預算管理對于整個企業運營的全面把控。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方案的約束性效果,為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更好地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提供可靠的保障。其次,企業在建立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方案的過程中,需要針對預算方案的可執行性進行全面的了解,保證全面預算管理方案切實可行,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水準的全面提升創造良好的條件。全面預算管理方案必須要保證全面性,企業不僅需要針對財務方面的數據進行規范,還要針對運營方面的數據進行全面規范,保證全面預算管理方案對于企業整體運營環境下的各項事情都進行了明確的約束,以發揮預算的約束性效果。再次,企業需要針對全面預算管理方案的落實情況進行全面的監管,由專門工作人員對于全面預算各項數據的執行情況進行實時跟進,發現工作人員沒有嚴格按照預算指標完成既定任務后,需要分析具體原因,根據實際市場環境以及企業運營環境的變化適當地調整預算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地減少預算管理方案與企業實際運營之間的差異,實現企業運營管理綜合能力的提升。
為了能夠加快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步伐,實現業務財務一體化,企業需要加強內部管理。首先,管理者需要針對全體人員進行培訓,要求所有工作人員了解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一體化的重要性,并針對如何實現業務與財務信息一體化進行明確的規范要求,業務人員及時更新業務信息,提升業務信息更新的及時性,保障業務信息和財務信息的統一。其次,企業在開展具體運營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建立業務和財務一體化的信息化系統,通過統一信息化系統能夠實現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的統一。我公司在智能化時代開展管理會計后,財務部門的職能由業務發生后的單一核算發展為通過業務的發生是如何形成財務數據的,通過現象看本質,形成數據聯動,不以財務數據為單一支撐,可以結合業務數據分析企業的總體經營情況。
企業想要促進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需要加強對于工作人員管理能力的培養,讓每一個工作人員充分地認識到管理會計的重大意義。首先,企業管理者需要針對管理會計職能的重大作用進行全面的宣傳,為財務人員提供更廣闊的職業發展路徑,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促使工作人員參與到管理工作職能中來,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全面轉型。其次,企業管理者需要針對管理會計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培養,建立持續化的培訓機制,要求管理人員積極參與具體的培訓活動,為財務人員更好地向管理崗位傾斜提供良好的理論基礎。最后,企業管理者需要讓財務人員深入到業務一線去,了解具體的業務情況,并針對數據的形成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以此來提升財務會計綜合管理實力,為財務管控人員開展具體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例如:財務員人需要到工程一線了解工程材料的供貨情況,發現現場堆放大量材料,材料的使用效率不高,反而占用公司資金,應與業務部門商量對策,做好材料計劃,達到合理使用資金的目的。
信息共享性是有效加快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重要方式,為了能夠全面提升信息共享性,首先,企業需要提升信息化的應用程度,把企業應用過程中的各方面數據事項納入企業信息系統中,實現信息共享。為了能夠提升信息共享效果,企業應該在內部全面提升工作人員的信息化應用水平,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內部信息的全面共享。企業需要把工程管理系統、業務信息、工程信息、預算數據、財務數據統一放入信息化系統,保證信息聯動,提升信息共享性。質量管理者在開展具體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通過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內部財務數據分析,對于企業整體運營情況開展全面掌控。再次,企業為了更好地提升信息共享性,應該加強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工作人員之間的聯系,建立一體化的信息化溝通機制。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通過有效的溝通來了解整體的業務進展和數據指標,雙方通過提升溝通效果實現企業內部綜合實力的增強。例如:公司成本信息系統的實施很好地實現了業務財務一體化,提高了數據的統一性、及時性、準確性,實現了數據共享,為領導層決策與管理提供良好的數據信息支撐。通過多維數據分析,通過占比、對比、趨勢分析等,讓數據信息成為管理者決策的依據;推行成本信息系統實現了資金平衡、成本控制、履約監督、核心數據呈現、風險分析及控制等目的。
為了能夠更好地加快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步伐,企業的管理者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會計機制。首先,企業需要建立與管理會計相匹配的財務管理制度,實現管理會計綜合實力的提升,為管理會計工作更好地開展創造良好的制度保障。通過制度約束相關工作人員的行為,實現內部工作人員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次,企業需要建立與管理會計相匹配的崗位職責機制,做好不相容崗位職責分離,通過職能設置來監管相關工作的開展,為管理會計工作職能更好地發揮創造良好的條件。最后,為了更好地發揮制度的監管作用,企業需要建立制度執行監管人員,發現有工作人員沒有嚴格按照制度規范開展工作后,必須要給予適當的處罰,提升制度的約束性效果。
本文通過對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優勢的分析發現,智能化時代下企業必須加快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步伐,有效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然而,目前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缺乏全面的預算管理方案、業務與財務信息不統一、工作人員的管理能力不足、信息共享性差以及缺乏與之匹配的管理會計機制,這些問題影響了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步伐。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方案、提升業務財務一體化、提升工作人員管理能力、提升信息共享性、建立完善的管理會計機制等對應性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幫
助更多企業全面加快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步伐,為企業財務綜合管理實力的提升創造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