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程

摘 ?要:本文從視覺感知角度出發,提出了視覺傳達理念在紅色檔案融入思政教學的應用中應堅持多樣性、情境性和交互性的原則,建立了運用視覺傳達理念的思政教學的應用架構,并從教育邏輯、教學資源、教學師資和教學方式四個方面探討應用路徑,以期紅色檔案在思政教學中能夠充分發揮傳承和育人功能,推動思政教育深化發展。
關鍵詞:視覺傳達;紅色檔案;思政教學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sual percep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ncep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diversity, dynamics and interactivity in the integration of red archiv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stablishes the application frame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using the concep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Then, in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educational logic,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staff and teaching method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 of application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It is expected that red archives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inheritance and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rther.
Keywords: Visual communication; Red archiv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目前,對紅色檔案資源與思政教學的融合理論與實踐還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形式單一,以理論和文字的闡述為主,難以讓學生共情共鳴,認同感不強;二是內容開發不足,重檔案展示輕故事細節,缺乏知識脈絡梳理和學術性創新;三是模式陳舊,缺乏新時代青春化、活力化的元素,吸引力不強。對此,本文嘗試運用視覺傳達理念,探索紅色檔案新的融入方式和路徑。
1 視覺傳達理念在紅色檔案融入思政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視覺傳達是指利用視覺符號來進行信息傳達,[2]視覺傳達理念是基于視覺媒介來進行信息的傳達,實現情感的溝通和文化的交流。通過視覺體驗,突破時空限制,減輕理論化文字在閱讀中的阻礙,以獲得理解和互動。
視覺傳達理念在紅色檔案融入思政教學中的應用是一條值得探索的路徑。以視覺傳達理念為引導,既能夠增強理論說服性,也能夠加強情感共鳴性。因此,運用視覺傳達理念構建以紅色革命文化為核心的現代思政教育內容體系,[3]能使學生建立價值認同,達到紅色檔案融入思政教學的以史實重塑價值觀的目的。
2 視覺傳達理念在紅色檔案融入思政教學中的應用架構
視覺傳達理念在紅色檔案融入思政教學的應用中要堅持多樣性、情境性、交互性原則。多樣性要求多個領域應用和多元要素應用;情境性要求視覺傳達要素要相互補充、互為印證、相互融合、和諧統一,實現情境化教學;交互性要求加強情感溝通、產生情感共鳴,促進其對紅色文化的深入理解并實現思政教育的提煉升華,營造寓教于樂、寓教于學的學習氛圍和思考交流模式?;诖?,視覺傳達理念在紅色檔案融入思政教學的應用架構包括流程設計、要素設計、情境創設三個方面。
流程設計即以紅色革命文化、紅色革命道路、紅色革命精神的思政主線[4],組織實物檔案、圖片檔案和聲像檔案等素材。
要素設計即圍繞視覺傳達要素,運用多領域視覺傳達設計方式進行要素的加工處理,以多種表現形式展示紅色文化,助力思政體系建設和發揚思政主線。在視覺要素方面,既關注圖形、文字、色彩和編排等四大造型要素的特性和優勢,又注重其協調統一運用;在視覺設計方面,主要采用字體設計、插畫設計、編排設計、展示設計和影像設計等五個領域的設計方式,打造立體化、細節化、美觀化、情境化的視覺感知;在表現形式方面,基于對紅色檔案的視覺要素和多領域視覺設計方式的應用,以文本、圖像、音頻、動畫和視頻等表現形式呈現紅色文化,豐富課堂并營造全方位紅色氛圍。
情境創設即從視覺維度進行思政理論的具象化開發,同時,結合具有時代特色的實踐案例,加入思政教學的創新元素和青春元素,創設紅色革命文化、革命道路、革命精神的教學情境。視覺傳達理念的應用架構如圖1所示。
圖1 視覺傳達理念的應用架構
3 視覺傳達理念在紅色檔案融入思政教學中的應用路徑
3.1 教學邏輯:更新傳授邏輯與認知邏輯。視覺傳達理念應用目標是力求避免思政教學的灌輸性和空洞性。
一方面,運用視覺傳達理念更新理論傳授邏輯。通過協調多元視覺元素、運用多領域視覺傳達設計方式能夠實現以視覺媒介進行信息的傳達,使晦澀難懂的理論具象化,以多方面、多維度的史實為依據的紅色故事使理論立體化、生動化,能夠減輕理論化文字的空洞感、減少閱讀和理解中的阻礙,促進學生的知識吸收,達到育人功能。
另一方面,運用視覺傳達理念更新認知邏輯。通過圖文并茂、色彩渲染、展示烘托、編排引導等視覺傳達設計形式能夠讓學生以視覺的方式感知到紅色故事情景和思想內涵,進行角色置換和多視角多維度思考。
3.2 教學資源:助力開發利用與展示共享。視覺傳達理念能夠助力紅色檔案融入思政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展示和共享環節,其應用主要為以下四條路徑:
一是基于視覺維度深挖高校紅色檔案資源,開發豐富的紅色檔案是利用、展示和共享的基礎。我國高校有優厚的紅色檔案資源,比如復旦大學擁有1926年5月版的原件《共產黨宣言》和第一冊《勞動界》周刊等,山東大學擁有《中共山東大學黨組織早期革命活動研究(1921—1949)》《國立山東大學周刊》等紅色檔案,但從當前的紅色檔案管理現狀來看,高校的紅色檔案管理僅僅關注于對檔案的保存和淺層的展示,對其多維價值的開發和深挖不足。通過運用視覺傳達理念,從多個視覺維度關注紅色檔案資源,比如深挖其書寫字體、插圖設計、色彩使用等內容視覺屬性以及版本印刷、版本差異、稿紙樣式等檔案實體物理屬性所體現出的時代特征和價值意義。
二是采用多種視覺傳達設計領域方法促進紅色檔案與思政教學的融合,尤其注重運用字體設計、插圖設計、編排設計、展示設計和影像設計領域的技術和方法,使視覺展示和知識傳遞融為一體。以編排設計為例,編排設計是按照信息的既有要素與媒體介質要素進行的一種構造性設計,它在堅持美感原則的基礎上,以人們的視覺認知特性對紅色檔案資源進行信息的組合、構造和排版,使整個版面呈現出一定的視覺美感和空間邏輯,符合大眾閱讀習慣,促進閱讀中知識的理解。通過對紅色檔案的編排設計,使紅色檔案的呈現達到主次分明、條理清晰、邏輯嚴謹,以此促使視覺信息能夠快速而準確地表達和傳遞。
三是引入視覺傳達理念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紅色檔案,避免紅色檔案開發的同質化。紅色檔案具有歷史地理性,針對該特性對紅色檔案資源的開發應注重內容個性化,同時加強視覺傳達理念引導,打造形式多樣化的地方特色紅色檔案。
四是加快紅色檔案數字化,利用視覺傳達理念構建紅色檔案數據庫,加強紅色檔案資源的共享,并通過學術論壇等模式進行高校紅色檔案融入思政教學的經驗交流。在開發地方特色的紅色檔案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高校資源共享,如四川大學上線“江姐專題文獻數據庫”,使各地紅色檔案能夠突破時空限制傳播,以此促進紅色檔案在思政教學中應用的廣泛性、準確性、具體性。同時,在構建紅色檔案數據庫的過程中,需考慮教學交流的平臺建設,以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為依托,促進不同高校和不同教師之間的學術和教學的相互學習和借鑒。
3.3 教學師資:推動跨學科、跨機構合作。在跨學科合作方面,強化思政領域和檔案領域教師的合作并融合文學、歷史學、藝術學等學科思維,挖掘思政內涵、育人價值,傳達紅色革命文化、革命道路和革命精神。
跨機構合作方面,發揮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等文化機構的專家學者在檔案資源開發和利用等方面的優勢,加強與美術館、展覽館等藝術領域機構合作。比如在視覺傳達設計的展示設計領域,它充分研究了“展示空間”的構建,通過對空間和平面的精心創造,使在既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既能傳達主題意圖,又能使觀眾與主題完美溝通。通過與各類文化機構的交流,能夠豐富教師的教學知識,構建多學科、多領域的師資隊伍,全方位提升紅色檔案融入思政教學的深度。
3.4 教學方式:實現課堂與實踐齊驅并進。在課堂中,運用視覺傳達理念并結合多媒體手段打造情境化體驗,比如通過專門字體設計、圖文交叉的合理布局以及內容結構的編排形成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的空間邏輯,使學生沉浸式融入紅色文化氛圍,形成對紅色革命精神的認同。
同時,注重課堂和實踐相結合,開展形式創新、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融入新時代和青春化元素,增強對新一代青年的吸引力。比如浙江省檔案館以“檔案、故事、初心”為主線,向社會各界呈現了一場主題為“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檔案里的初心故事”的紅色檔案故事場景演出,演出由《奮斗的樣子》《奉獻的青春》《改革的先鋒》《報國的擔當》《拼搏的女排》五個篇章構成,以情景朗誦、歌曲聯唱、小品、情景劇、穿越時空的對話、講述等多種文藝形式具象化革命先烈劉英、大陳島墾荒群體、改革先鋒謝高華、錢塘江大橋的建造者茅以升、已故中國女排國手陳招娣等人物、事跡的珍貴檔案。浙江理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等三所高校組織師生代表到活動現場觀看演出,{4}以內容翔實、形式新穎、感染力強的模式進行沉浸式思政教學。
參考文獻:
[1]陶化冶,張鑫,高群.視覺傳達理念下的高校教學網站設計研究[J].高教論壇,2010(07):26-29.
[2]蘇程.紅色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J].山西檔案,2019(06):93-98.
[3]張苗,盧世蕾.價值引領下的高職院?!皺n案思政”教育建設探索[J].四川檔案,2022(02):47-48.
[4]百年潮涌映初心——浙江省檔案館“檔案宣傳年”活動紀實[J].浙江檔案,2021(06):10-11.DOI:10.16033/j.cnki.33-1055/g2.2021.06.005.
(作者單位:陜西藝術職業學院 來稿日期:202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