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翔 瓊臺師范學院
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進入第四個年頭,海南的經濟、科技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優厚的落地條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新企業以及高層次人才扎根海南。瓊臺師范學院作為擁有百年辦學歷史的海南名校,在現代化辦學的進程中逐漸被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超越,曾經輝煌的專業也逐漸被歷史所塵封。但是伴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也為瓊臺師范學院帶來了發展的機遇。
在此前所未有的機遇面前,作為百年老校的瓊臺師范學院要如何抓住機遇、變化發展呢?引進高層次、高學歷、高職稱人才是一個好辦法,但作為教書育人的高等學府,還應該考慮如何改變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才能讓學生在如今人才輩出的新時代找到立足之地。
瓊臺師范學院工藝美術專業創建于2020年,辦學性質是全日制本科,其前身是旅游工藝品專業(專科),十年的專科辦學為升格后的本科辦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資源,但由于辦學性質的轉變,專科時期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本科教學。筆者從事高校教育工作近20年,2015年起擔任工藝美術專業課程教學,一直不間斷地致力于工藝美術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與研究,于是想通過本文談一談這些年來以工藝美術專業教學為基礎,學校與行業、企業合作,從而共同促進、共同發展的教學模式,并在這種模式下建立起來的“校企工作站”的一些經驗和收獲,以供更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行業從業者參考。
2019年,瓊臺師范學院工藝美術專業(本科)順利通過申報,2020年秋季開始招生。但是在這個喜訊背后卻留下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擺在了工藝美術專業教師的面前。通過實踐與討論,筆者總結出以下四個問題,從而幫助工藝美術專業教師認識現有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
工藝美術專業相較于其他專業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對實踐操作有著較高的要求。但由于工藝美術專業教師缺乏,特別是缺乏具有雙師資歷的技能型教師,使得本專業至今還無法擴大招生規模。
工藝美術專業現有教師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講師2人,助教2人。從職稱與人數來看,只有30%的教師掌握與本專業課程相關的實踐技能。因此,每年招生計劃只有一個行政班級,班級人數不超過40人。
根據筆者調查發現,工藝美術專業教師大多都是從視覺傳達、環境藝術、服裝設計等專業轉型過來的,雖然這些教師已經完成了教學崗位上的轉型,但是自我認知上的轉型卻并沒有完成,以至于只能教授工藝美術專業的基礎課程,如設計素描、造型基礎、色彩構成等入門課程,而那些注重實踐動手能力的課程就落到了少數教師身上。這就出現了基礎課大家搶著上,專業課沒人上的尷尬現象。因此,工藝美術專業要想有長足的進步和久遠的發展,師資力量匱乏是本專業的首要問題。
作為一個新興專業,工藝美術專業并沒有沿用專科辦學時候所指定的培養方案,而是在藝術設計學(本科)培養方案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專業特色,加入了一些與工藝美術專業相關的課程,如纖維藝術、泥塑、椰雕等實踐性課程,整合成工藝美術專業的課程體系。
從表面上看,工藝美術專業的培養方案似乎是合理、可行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其培養方案借鑒了藝術設計專業中視覺傳達課程,使得工藝美術專業的學生學習的專業課程包括了包裝設計、字體設計等視覺傳達專業學生所學的課程,而且這些課程與以后的課程銜接產生了斷層。還有如CAD軟件制作、Photoshop圖像設計、一門3Dmax模型制作等軟件課程,也擠占了其他實踐類課程的時間,如果說早先的專科辦學中軟件課程是為了教會學生掌握軟件操作的能力,但現在是本科了,此類軟件課程應該壓縮,甚至取消,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專業實踐操作的練習。
隨著工藝美術專業課程的不斷深入,培養方案中暴露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如何通過修改培養方案增強本專業的綜合競爭力,是每一個工藝美術專業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由于工藝美術專業的特殊性,要求其與行業的聯系相對緊密,這樣才能把握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方向,從而培養出更多適應工藝美術專業發展的人才。以行業為風向標,立足本土放眼全國,這應該成為指導工藝美術專業教學模式的基礎錨點,只有找準了定位,才能將工藝美術專業建設成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時代生命力的一流專業。
但是,就與工藝美術行業聯系這一點,現階段做的并不完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專業教師與行業的聯動不足。本專業的教師大多數都只是做到了教書育人,并沒有真正涉足工藝美術行業;其次,沒有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早在2010年,為了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學校通過各種途徑與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的關系,工藝美術專業也不例外。但由于種種原因,這種合作模式僅僅停留在書面文件上,遲遲無法落到實處;再次,沒有完善的獎勵機制鼓勵師生參加各類相關賽事活動。每一年工藝美術行業協會都會受主管部門委托舉辦行業技能競賽,對于工藝美術專業的師生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鍛煉的機會,但學校并沒有相關的部門來對接此事,自然也沒有相應的獎勵機制,使得師生本就不多的熱情逐漸被磨滅了。
用閉門造車來形容工藝美術專業現階段的發展是不為過的,只有與社會、行業接軌,才能構建出合理的、有生命力的教學模式,才能促進本專業穩步發展。
隨著工藝美術專業本科辦學的不斷深入,現有的教學設備(以工藝美術專業椰雕、螺貝雕方向為例)、雕刻類課程中所要求使用的工具,特別是電動工具、雕刻用的磨頭、銑刀等大多都已經磨損嚴重,不僅不再適合教學需求,而且由于設備老化也存在著一定的使用安全風險,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大型的電動工具如帶鋸機、電腦雕刻機、臺鋸機等由于受到臺風災害、自然侵蝕等不可抗力影響,也已經生銹嚴重,電子元件腐蝕嚴重,無法使用。
在專科辦學階段,因為工藝美術專業人數相對較少,機器使用率相對較低,因此,教學設備不足的問題還沒有完全突顯出來,但隨著招生人數的逐步增加,這些教學設備將可能成為阻礙工藝美術專業發展的一個絆腳石。
隨著2022年高考的結束,隨之而來的就是高考志愿的填報工作,瓊臺師范學院也會像其他高校一樣,迎來新一屆的新生。如何讓新來的同學看到工藝美術專業的特色,并下定決心全身心地投入工藝美術的學習中,除了從思想上指導學生,排除學業上的困擾之外,更多是要有合理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看到工藝美術專業的前途和希望,從而提升瓊臺師范學院工藝美術專業在全國同類型的高校中的專業競爭力,努力打造一流本科專業。
伴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逐步推進,國內外各類高新企業也如同雨后春筍般進駐海南,特別是海口江東新區,已經成為企業進駐的集散地。瓊臺師范學院工藝美術專業要想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發展壯大,就應當以學校為基地,走出去,與企業聯合辦學,摒棄以往閉門造車的傳統教學模式,汲取企業管理中優秀的管理經驗,打造全新的有別于傳統校企合作模式的“校企工作站”教學模式。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以及與相關企業的專業合作,筆者總結出以下三方面內容,以供工藝美術專業研究者和從業人員參考。
由于工藝美術專業注重的是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于是在師資團隊建設的過程中努力打造“雙師型”教師團隊,即教師與工藝美術師雙重身份。
學校與企業合作,將專業教師送出去,通過實戰培養教師的實踐技能。在把專業教師送出去的同時也應當把相關企業的技術專家請進來。由于海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從事工藝美術相關產業的企業數量眾多,培養了不少如海南名家、南海工匠等政府、社會、行業認可的技能型人才。學院應當與企業聯系,聘請企業中的技能型人才進學校,或舉辦相關講座,或指導教師和學生完成相關的作品。還可以定期舉行關于工藝美術的研討會,讓專業教師與行業從業者一起探討工藝美術專業發展的新方向。
由此可見,工藝美術專業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專業師資問題,就必須在提升本專業教師實踐技能的同時,與相關企業合作,共同打造“雙師型”教師團隊。
課程設計是整個教學模式的核心競爭力,只有好的課程設計才能帶動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工藝美術專業“校企工作站”模式下課程設計應該區別于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設計,應當與工藝美術企業共同探討,共同制訂符合本專業特色的課程設計。
以工藝美術專業課程中的《椰雕設計》為例,此課程主要研究的是海南非遺項目——椰雕的發展與傳承,并要求學生通過所學內容完成一件或者幾件椰雕作品,屬于專業技能課程。該門課程的教學過程是由“校企工作站”聯合設計完成,主要分為課題分析、市場調查、資料收集、專題討論、設計制作、作品展示六個環節。
1.課題分析
好的作品必須經過嚴謹的設計。教師在講解中國傳統雕刻工藝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用“頭腦風暴”的方法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創作方向,采用“發散—集中—再次發散—最后集中”的創意方法,完成本次課程的課題分析。
2.市場調查
結合學生的選題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市場調查,以確定所選方案的可行性。這個過程是由工藝美術企業中熟悉市場規律的行業專家帶領學生完成。學生在專家的帶領下,以游學的形式走訪與課程相關的企業、博物館以及旅游景區,通過對市場上傳統雕刻工藝的考察,檢驗學生所確定的作品方案是否符合市場的要求。
3.資料收集
完成一件工藝美術作品,資料收集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需要特別注意。收集資料可以在市場調查的過程中完成,也可以在課余時間完成。如果在市場調查過程中不便于收集文字資料,則可以通過網絡查找或者圖書館查詢等方式完成。不論何種收集方式,要求學生收集與其設計課題相關的資料都是很重要的環節,應納入最后的評價體系。
4.專題討論
本環節要求學生將市場調查中所收集的資料內容整理成具體的方案,并在課堂上逐一匯報,答辯通過后才能進行該設計方案的實施工作。反之,則要在專業教師與行業專家的共同指導下修改方案,直至通過為止。
5.設計制作
本環節需要行業專家、專業教師和學生三方聯動,首先由學生進行專題設計,并將設計方案交由專業教師檢查,檢查通過之后的設計方案就能夠進入制作環節了。制作環節則是由行業專家進行指導,專業教師在一旁協助,最終在三方協作中完成產品的設計制作,這也是“校企工作站”不同于其他教學模式的優勢之處。
6.作品展示
本環節由專業教師與行業專家一起對學生完成的作品進行點評,并給出最終的評價。與此同時,還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作品制作過程完成課程報告書,作為該課程的過程性材料留底存檔。
教學質量評估是教學模式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它能夠檢驗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所能達到的程度,也是檢驗教學模式改革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準。專業教師團隊與企業專家團隊共同制訂評估標準,他們在為學生打分的同時學生也為他們打分,從而為課程教學確定方向。
工藝美術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其對實踐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建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校企工作站”教學模式很有必要。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而且能培養“雙師型”教師團隊,為工藝美術專業的后續發展儲備力量。對企業而言,有了學校提供的資源,也能夠優化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提升其在當地經濟生活中的作用。綜上所述,服務型教育體制改革符合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戰略要求,也為今后的教學模式探索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