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怡晴 楊浩 蔣秀萍 馮穎
(宿遷學院管理學院 江蘇宿遷 223800)
網絡兼職是通過互聯網媒介進行的兼職活動,主要包括線上教育、帶貨主播、網絡編輯、電商客服、藝術設計與網絡游戲等兼職領域。在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大背景下,大學生很難進行校外兼職,而網絡兼職因其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而異軍突起,成為當代大學生兼職的主要形式。在“零工經濟”新業態的促進下,大學生網絡兼職逐漸普及,促進了大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但也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勞動與安全問題。
本研究以宿遷學院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在宿遷學院教室、食堂與寢室等場所隨機抽樣發放調查問卷,并進行了深度訪談,了解在校大學生從事網絡兼職的基本情況和趨勢,發現其中的問題。調查問卷內容共包括:“大學生參與網絡兼職的總體情況”“大學生對網絡兼職的態度”“大學生網絡兼職的目的”“大學生尋找兼職的渠道”“大學生網絡兼職的類型”“大學生網絡兼職與專業的相關性”“大學生網絡兼職帶來的收獲”“大學生網絡兼職中可能遇到的問題”8個欄目。
本研究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89份。為了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樣本的代表性,本次調查選擇宿遷學院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學生,其中,大一學生占比24.34%,大二學生占比25.93%,大三學生占比29.10%,大四學生占比20.63%。在數據統計中,應用了Excel、SPSS等統計軟件,對問卷調查數據進行定量分析,使其更具科學性。
第一,大學生網絡兼職概況。調查發現:86.77%的大學生參加過網絡兼職,其中31.74%的大學生正在從事網絡兼職工作。在為什么選擇網絡兼職而不是線下兼職的問題上,有92.06%的學生認為“很方便,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有93.65%的學生認為“兼職的途徑比較多”;有30.16%的學生認為“工作時間彈性”;有11.11%的學生認為“沒有復雜人際關系,更輕松”。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類網絡生產工具的發達使得各種勞動均可以更好地在線化。在“零工經濟”時代,人們更傾向于用時短、工作形式靈活的工作方式,對傳統的朝九晚五工作形式已感到身心俱疲,網絡兼職成為大學生兼職的一種很好的選擇。
第二,大學生網絡兼職態度與目的。在對“大學生對網絡兼職的態度”欄目的調查中發現:有55.56%的大學生對網絡兼職態度表現為“非常支持”;31.22%的學生“比較支持”;12.7%的學生認為“一般”;0.53%的學生“比較不支持”。由此可知,大部分學生對網絡兼職有著較為積極的態度,但也有部分學生認為參加網絡兼職存在影響學習等問題。大學生從事網絡兼職的目的具有多元性,其中94.71%的大學生選擇網絡兼職是為了“培養個人能力,提升實踐水平”;89.95%的大學生是為了“賺取收入,減輕家庭負擔”;24.87%的大學生是為了“獲得工作經驗,為就業做準備”;10.05%的大學生是為了“增長社會見識”。可以看出,在面對網絡兼職這一問題時,大學生大多有著非常明確的目的,希望通過網絡兼職賺取收入、提高自身能力。
第三,大學生網絡兼職渠道與類型。調查發現:目前在校大學生獲得網絡兼職的途徑主要是通過親戚介紹、朋友介紹、招聘廣告、學校推薦與中介等。大學生網絡兼職的類型主要有線上教育類、網絡編輯類、電商類客服、設計類兼職、游戲類兼職等。
第四,大學生網絡兼職與專業相關性。調查發現:網絡兼職與所學專業“毫不相關”的占比52.65%;“有一點相關”的占比36.56%;“完全相關”的占比10.79%。表明大學生參與的網絡兼職工作與所學專業的相關度低,與所學專業關系較差。
第五,大學生網絡兼職收獲與問題。調查發現:有93.12%的學生認為通過兼職可以提高個人實踐能力;88.89%的學生認為兼職可以提高收入與消費水平;26.98%的學生認為參與網絡兼職有助于大學生交友;19.58%的學生認為參與網絡兼職能夠獲得工作經驗,豐富人生閱歷。大學生網絡兼職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克扣工資,占被調查對象的92.06%;拖欠工資占比87.3%;法律合同糾紛占比28.57%;兼職收費問題占比13.23%;強制加班問題占比7.94%;信息泄露問題占比6.88%;其他占比4.23%。綜上,盡管大學生網絡兼職有很多益處,但大學生在網絡兼職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大學生的利益受損,讓大學生感到困惑和迷茫。
大學期間,大學生的空閑時間較多,許多大學生都希
望通過兼職來賺取零花錢或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如家教、促銷、外賣、打字、快遞、校對等兼職都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在充實自己的同時賺取收入。但是,在從事這種簡單的網絡兼職活動中,大學生漸漸地便會發現兼職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難以維持兼職和學業平衡,而且意義不大,沒有讓自己學到實用技能。大學強調自主學習,不再有老師時刻提醒,因此學習由被動轉化為主動,不應在與學業無關的簡單網絡兼職中浪費精力與時間。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學業是其最重要的生活主題,而與學業無關的網絡兼職弊大于利,會負向影響大學生的學業。因此,大學生需根據所學專業選擇兼職,提高個人的專業實踐能力,而不是選擇簡單的機械勞動,導致荒廢學業。
由于大學生社會經驗少,網絡是大學生接觸社會的主要渠道,因此,大學生將網絡兼職作為其從事兼職的主要渠道。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對網絡兼職有著更豐富的信息與積極的接受度。許多學生將網絡兼職看成是衡量與實現自身價值的主要手段,沒有明確其從事兼職的主要目標,甚至對兼職也沒有具體的要求,對于自己是否適合兼職沒有看法。存在著“隨大流”進行網絡兼職的現象,極容易半途而廢,并耽誤學業。
大學生網絡兼職權益保障方面問題極為突出,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在兼職過程中發生過薪水、安全與信息等方面得不到保障的問題。網絡“零工經濟”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相關法律還不夠健全,缺乏保障性。勞動相關法律法規中并未明確規定網絡兼職糾紛問題的處理措施,學校在大學生兼職方面也沒有具體的保障措施。由于缺乏法律、社會與學校的權益保護,使得兼職大學生在工資、安全與信息等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時,這些問題也暴露出大學生在兼職篩選和自我權益保護能力方面的不足與欠缺。
一些網絡兼職平臺以兼職為噱頭進行虛假宣傳,吸引大學生去兼職并收取一定的中介費,導致一部分大學生還未獲得勞動報酬,反而要先掏出一筆中介費。此外,網絡中介平臺在收取學生中介費后,不介紹或介紹一些根本不適合學生的工作,從而讓學生自動放棄,損失中介費。此外,高校對大學生從事網絡兼職的態度并不明確,網絡兼職防詐騙培訓嚴重不足。由于大學生網絡兼職多為個人選擇,并不會告知學校,學生的網絡兼職情況學校難以掌握,這就形成學校對學生兼職管理的“盲區”。大學生由于缺乏社會兼職經驗與閱歷,在網絡兼職過程中極易上當受騙。
對于網絡上一些招聘信息,甚至是利用高薪及優越的待遇來博人眼球的兼職信息,需要引導學生從長計議,并正確地進行自我管理,不被眼前利益所蒙蔽,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正確看待兼職。大學生應該在專業學習與兼職之間做出很好的協調,而不是為了兼職而放棄學習,要以專業學習為主,兼職需同自己的專業知識相結合,通過兼職工作來提升自我,在保證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做好兼職工作。在確定自己能夠很好地自我協調學業與兼職的情況下,根據個人興趣及專業需要確立自己的兼職工作,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正確的價值觀會帶給人積極影響,讓人明辨是非,錯誤的價值觀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作為當代大學生,面對網絡兼職時,極易產生迷茫與沖動等情緒,而缺乏冷靜的思考。社會、學校與家庭應該引導大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和正確的方法進行網絡兼職,處理好兼職和學習的關系。此外,高校應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兼職觀,將網絡兼職與個人興趣和所學專業結合起來,避免盲目跟風,將大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兼職實踐相融合,以求幫助其更好地接觸社會、適應社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對大學生進行網絡兼職觀教育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勞動法律與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兼職辨識能力。在法律和安全教育中,要圍繞大學生“電商刷單”“刷好評”等兼職違法問題進行專題探討,讓大學生明確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需要符合法律規范進行兼職。此外,高校也需要針對大學生網絡兼職問題開展專門的安全教育,使學生意識到網絡中存在著各種詐騙行為,而網絡兼職就是這種行為的重災區,因此,教育學生在尋找和從事網絡兼職中考慮風險,提高兼職辨識力,保障個人身心安全。
針對大學生的網絡兼職詐騙多為有蓄謀、有計劃地利用平臺進行的網絡詐騙,公共管理部門應該規范網絡兼職平臺運營,設立網絡兼職平臺的法律援助系統,為大學生提供兼職指導與法律援助。此外,可以制定網絡兼職平臺的監督機制,鼓勵大學生舉報網絡兼職違法行為,杜絕一切虛假信息的公布,從而使學生利益得到保障,為大學生提供便利安全的網絡平臺環境。最后,大學生在網絡上尋找兼職時,應時刻保持清醒,提高法律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維護自身權益,避免上當受騙。
綜上所述,當代大學生需在協調好學業與兼職的情況下,加強自身的法律安全意識,樹立正確的兼職觀,提高社會辨識能力,避免盲目跟風,根據自身的需求去尋找網絡兼職,以求在兼職中獲得知識、收獲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