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健
(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 山東濟南 250014)
中職院校介乎于初等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強調的是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作為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相對重要,彰顯的是社會主義辦學的核心宗旨。習總書記在思想政治教育專題會議上就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的關鍵所在,也是我國人才培養的有效依托,是培養人才政治覺悟和思想覺悟的核心。我國思想政治課一直以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為主,以引導人們樹立共產主義和構建社會意識形態為主要教學目標,這也是我國教育與西方發達國家教育上存在的本質差別。[1]
中職學生的思想教育也是我國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內容,中職院校的教育肩負著推動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任務,中職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之中,要以塑造青少年堅定的信仰和信念為主,使其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這也是我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所在。
21 世紀以來,我國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也獲取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引入了探討式教學、灌輸式教學以及互動式教學等多種全新的教育機制,這些教育機制極大程度地豐富了中職學生思想教育的方法,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然而從世界發展的情況來看,西方發達國家一直在以意識形態和文化機制侵蝕我國國民的思想,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我們存在著滯后不前的問題,就會導致學生無法辨別善惡是非,被錯誤的政治傾向所誤導,最終走上了錯誤的人生道路,而這也是強化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所在。
中職院校的教學宗旨在于培養出實踐能力較強的高素質人才,而這也讓中職院校將專業教育放在教學首位,思想政治教育很難受到中職院校教師的重視,最終導致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缺乏完善性。在交流溝通過程之中,學校、家長和教師缺乏深入交流和溝通的墻梁,僅僅是依托于教師對學生進行單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機制過于僵硬和單一,容易引起學生的叛逆心理,導致學生與學校之間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隔閡,多種工作的開展也將步入誤區。學校與家長一直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學校的制度建設,難以發現問題產生的實際原因,多種問題的解決存在著表面化和形式化的問題。[2]
在中職教育體系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存在著被動化接受知識的問題,無法將師生放在相互平等的地位之上,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無法得到全面的調動,整個學習過程枯燥無趣,學生的注意力無法得到有效集中。很多中職學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都存在著表面化和形式化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難以與學生的實際思想和實際學習生活有機融合,教學評價機制也不夠完善,最終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
中職學生作為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中職院校在對其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應該緊緊圍繞著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等先進的理論,不斷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和價值觀念,確保學生能夠在不斷地學習過程之中找到自身前進的方向,才能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中職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應有的重視和興趣,甚至認為從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無法獲取直觀的收獲,認為思想政治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缺乏實際性意義。很多中職學生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途徑,而與自身的學習與生活并不存在著緊密聯系,因此會以敷衍的態度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這種功利化的學習目標導致學生無法系統性地接受知識,讓學生難以看到思想政治課程學習的真實意義,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過于模糊,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也無法獲取應有的保障。
而從實際情況來看,中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也存在著教學過程過于局限的問題,中職院校在考查學生學習成果時往往會以習題檢測的方式,這也讓學生認為思想政治學習的目的就是背誦多種理論和概念,中職院校的教師在開展教學管理活動時也沒有將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和其他課程教育目標有效區分,導致學生的學習目標并非為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而是順利通過考試,最終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出現了為了教學而教學的問題,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在中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理論與實踐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而這也將導致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成果難以滿足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要求。從實際情況來看,中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念,然而在當前的教學管理之中,思想政治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教學內容局限在課程之內,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將思想政治課程看成了簡單的教學任務,在教學管理之中照本宣科,對課外的內容三緘其口。單向地傳遞知識無法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單一的教學手段也讓學生難以領略思想政治學習的魅力和樂趣。很多中職教師過于熱衷理論知識,讓大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抵觸情緒。
另一方面,中職院校的教師存在著自身素養和能力不足的問題,我國中職教育一直存在著師資力量短缺的問題,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師往往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師或者行政人員兼任,他們對于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認識,缺乏應有的專業性,而中職學生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對于教學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求較高,非專業的教師無法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的重視度相對不足。而中職學生的學習態度往往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態度,如果教師教學能力難以達到預期要求,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質量下降。
中職思想政治教師不僅要關注課內知識,同時也要關注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在課堂之中,教師要以靈活多變的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課后也應該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與生活實際有機融合,補充和革新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然而在中職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授課形式過于傳統、知識內容過于滯后的問題,導致學生無法在學習和交流之中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無法獲取良好的情感體驗和學習體驗,其能力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缺乏必要的社會實踐條件,這也成為制約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關鍵所在。
中職院校應該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任務,明確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和社會發展的意義,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確保教學目標的充分實現,減少教育之中存在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問題,從而確保教學質量能夠得到有效提升。[3]
中職院校在教學管理工作開展之中,應該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提升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學生的心理和特點為核心,對教學管理工作提出更加明確的要求,達到中職院校的育人目標。教師在課堂之中應該遵循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做好學生的學習引導和思想引導工作,學校也應該構建出更加完善的心理輔導機制和道德管理機制,以學生為本,不斷引導學生的人格,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學校也應該不斷優化和完善教學機制,以實踐教學、案例教學、課外實踐活動為依托,不斷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時也要構建出更加平等的師生關系,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才能確保學生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推動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中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同時也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機融合,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確保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學管理過程之中,要盡可能擺脫唯成績論的錯誤理念,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核心,從思想層面和教育觀念上指導學生,減少思想政治卷面成績在評價學生之中的占比,同時要強化社會道德實踐的占比。其次要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要明確自身的引導地位,通過多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之上,使其能夠從過去的被動學習轉變到主動學習之上。最后也要鼓勵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之中積極地應用所學的知識,對自己的未來發展和人生道路做出更加明確的規劃。
中職院校要不斷提升資金的投入力度,構建出完善的教學管理機制,在教學管理過程之中不斷創新,強化教學手段的完善性和有效性。在學生學習需求不斷增長的今天,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這也就需要教師能夠從時事熱點角度出發,以對學生吸引力較大的互聯網為教學素材來源,探尋學生可能感興趣的時事熱點,以此導入教學活動。并將充分利用網絡環境,以大眾傳媒構建出完善的網絡交流平臺,構建出有效的網絡教學機制,將思想政治教育與信息化技術有機融合,打造網絡教學平臺,以此為基礎開展思想政治教學、時事熱點分析、心理輔導和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這也是提升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
同時也要打造出思想政治宣傳機制和心理咨詢機制,不斷改進中職學生的行為習慣,糾正錯誤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確保專業課程的教育與教學管理活動有機融合,不斷融入道德宣傳、政治宣傳、法律宣傳,讓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職學生日常生活的每一個流程,強化課堂內外交流溝通的效力。可以通過新媒體開展宣傳教育工作,組織傳統文化相關活動,構建專業化的教育網站,完善學生道德檔案,激發學生的道德意識和學習意識,才能確實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性,解決過去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存在的多種問題。
中職學校應該不斷強化教師的教學水平,強化科研能力,打造出專業化的師資團隊,并為思想政治教師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和制度支持。要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的管理體系,打造出完善的職業管理機制,以送培進修為核心,派遣優秀的教師入駐高校,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確保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得到提升,確保教師能夠有規劃有目的地開戰教學管理工作,同時也能獲取優秀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讓教師的教育格局得到拓展,推動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同時也要以行業實踐為平臺,不斷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競賽工作,讓教師之間以此為契機,開展教學上的交流與研討,發現彼此的優勢和劣勢。中職院校也可以定期抽調一部分教師到對應的思想政治崗位之中,幫助其樹立理論與實踐有機融合的思想意識,為其提供良好的社會實踐條件,從而為思想政治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首先,教師應該引入課堂內外有機融合的教學管理機制,不斷強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減少強制化的教學管理機制。中職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其思想不夠先進,經常會出現反叛心理,而作為教師也可以從這一點出發,與學生家長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提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一致性,為學生營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環境,從而為學生帶來更加深遠的影響;其次要保障課堂內外的知識有機融合,不僅強調與學生知識內化的效率,同時也要與外部有機融合,在課堂之內引導學生吸收理論知識,在課堂之外引導學生運用這些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的名家著作,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悟和心得,同時教師也可以摘錄一部分經典的文章片段,或者相應的影視作品,讓學生在對應的學習小組之中進行交流和探討,讓學生能夠自由表達積極的看法和意見,分享自己的感受,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體會思想政治知識的應用策略;教師也可以組織舉辦多種思想政治主題的辯論活動,以時事熱點為核心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理論知識,強化學生對相關熱點問題的關注程度,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參與度,從而確保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開展有著一定的必要性,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中職院校因為多種原因其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著系統化不足、缺乏明確目標和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因此我們提出了革新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升教育系統性、打造專業化教師團隊和創新教育方法等多種行之有效的問題解決策略,希望能夠促進我國中職院校教學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為我國社會發展輸送更多高素養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