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芳
(保定市滿城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河北保定 072150)
在傳統數學教育的課堂學習時,中職學生可能對學習方法的掌握能力較差,經常會因無法理解的數學內容產生厭煩情緒,自然而然就會越來越失去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在課堂上睡覺、開小差的表現增多,也會變得非常懈怠[1]。教師如果能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它變成一種日常化的表述,就會提升起學生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每個學生的生活都是豐富多彩的,當他們知道生活中無論大事小事都蘊含著數學時,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自主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來。并且當學生喜歡聽課后,就會打消懈怠等情緒,同時也拉近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用“朋友”代替了“管教者”的身份,老師也會在這個過程中發揮更大的力量,最終加強了數學教育在中職院校的教育效果。
很多學生在中考時沒有取得好成績,所以選擇了中職院校,實際上他們在過去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習方法和學習的主動能動性都相對較差一些,缺少主動學習的能力。他們在過去的學習成績反映了他們的學習狀態,因此他們會對學習產生“抵觸”“害怕”的心理,慢慢地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將中職數學的教學日常化不僅僅是老師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更多的是傳授給學生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的能力,讓數學問題不再是他們心中所想的難題,而是更加貼近生活,更容易接受的一個生活小問題。提升自信心后得到的是一連串的正向反映,這不僅能提升學習成績,更是加強了學生的理解能力,為自己選擇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最終獲得全方位的提升。
目前,中職數學的老師要創造一個更容易讓學生接受的生活化課堂氛圍,改變過去只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教育方式[2]。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影子,用這些生活例子去帶入數學的知識點,會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可以讓學生設身處地地融入生活中,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所學的東西產生興趣感,他們會更加主動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在提升課堂氛圍的同時,也讓學生更加扎實地掌握到數學的知識點。舉例說明,在學習“集合”的內容時,老師可以用生活化的方法去教課,例如讓學生們去超市購物,讓學生們通過集合的方式去將自己想要買的物品分成不同的種類,這樣的操作不僅能讓大家真正理解集合的定義,同時也加快了學習的效率。再舉例一個生活案例,一個大型的超市舉辦店慶活動,一個月內向市民發了5萬張的抽獎票,想讓大家在店慶那天到超市抽獎。這個活動中設定了幾個獎項,一等獎設定了6名中獎者,可獲得2000元購物卡;二等獎設定了20名獲獎者,可以得到200元購物卡;三等獎200名,可以獲得20元購物卡;四等獎設定400名中獎者,可以獲得5元購物卷。請問,此次獲得一等獎的概率是多少?如果一個人手里有100張抽獎券,那么他的獲獎率又是多少呢?如果獲得了1個三等獎后,還有多少幾率獲得二等獎?學生利用數學的概率學就能完美地算出這些結果。數學問題一直都藏在我們生活中細小的地方,在觀察金字塔、摩天輪都能引出對“角”的學習;在我們跟朋友相約一起去吃飯,從不同地方去到同一地方引出“分布計數”的學習;從電視中看過去的軍人使用迫擊炮,炮筒上揚與地面形成的角度,引出計算角度與拋物線的關系。這種能在生活中處處可見的常識拉近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對數學也不會產生陌生感,沒有陌生就不會懼怕或者抵觸,這會大大增強學生解題的自信心[3]。
我們可以將生活中的情景與生活中的事例將數學知識穿插其中,使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學到知識。中職數學的教學課堂上,老師要將生活化的情景完美融入到課堂中去,在深究學習知識點后,讓學生產生學習樂趣。同時同學之間也應該多探討各自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與數學有關的生活問題,畢竟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面對的問題也就不一樣。在課堂上創造一種熱烈的學習環境,讓壓力枯燥的課堂也能變得炫彩繽紛,讓學生在課堂上也能勇于表達出自己的所見所想,這樣也能加速學生對公式、定理的理解。生活化教學傳輸出的知識點更形象,更容易被學生采納,還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加深了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印象。舉例說明,在“函數的概念”這一堂課上,老師首先要根據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對知識接受程度的不同去分成小組,要讓小組內的每個人都有參與感,都能既發揮自己的能力還能激發別人。分好小組后,讓大家探討在每個人生活中有“對照”關系的例子,積極發言。經過大家所說的這些例子,讓學生們知道身邊的處處細節都蘊含了數學的概念。這樣能夠極大提升數學在學生心中的定位。所以生活化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學習到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我們要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本質,讓學生在課堂上更輕松地學習數學。例如,對于函數的問題來講,我們通常都利用水費計數、農村雞場的背景運用;對于等比例數列的學習、弧度制的學習,我們都可以運用計程車打表計費、電動機中電子轉速、體育彩票等更常見的問題作為題中的背景材料。這樣學生不僅在生活中學到了數學的知識,同樣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真正的做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讓學生們真正明白數學對于生活的價值。
老師應該引導或者帶領同學們一起去閱讀與生活相關的材料,并形成小組討論,最終表述自己對內容的理解等。舉例,像個人所得稅的計算,老師就完全可以帶領大家詳細了解了計算方法,和所需要的的工具后,給學生們布置一個課后作業,讓大家回家可以給家里人測算一下大家去年的工資是否可以申報個人所得稅,能退多錢,需要交多錢等。這不僅將數學知識非常自然地運用在了生活中,還能拉近親子關系,最終也是能達到數學日常化的這一目標。
在中職教學的數學課堂上,我們也可以使用一些新聞上熱議的話題來帶入數學的學習,去用數學的辦法證明新聞的可靠性等,這會大大吸引學生們對待數學的態度,還有解決問題的求勝心。舉例說明,全球人口話題是大家近幾年關注熱度很高的話題,全球的第70億人口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誕生于2011年10月31日的凌晨,截止到2021年全球人口已經有78.75億,那么我們可以思考一下,以這個增速,全球人口達到100億的時候應該在哪一年?地球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數又是多少?學生對這個話題會充滿好奇,求知欲也會爆棚,這樣就很好地將函數的概念與熱點時事相結合了起來。為了能恰當地運用新聞素材運用,老師也要多留意身邊的時事新聞,及時地記錄、編寫這些新聞,不斷更新熱點新聞,做好教案。
生活中很多的騙局其實也都利用了數學的多樣性去欺騙他人,我們也可以用數學去識破它。有一個村莊來了一個算命先生,自稱“神算子”,村民不信,他讓對方寫下一個數字,騙子說:“你在200-1000之間選擇一個數字,然后把選擇的數字加上831”。看見小伙子照做后,繼續說,“再將得數減去1000,把所得的結果記在心里。接著,用你所選的數字減去上面得到的那個數值,最后再乘以40”。最終的結果是6760,無論對方寫什么數字,最后的結果都是這個。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很好地貼合生活,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保持學生學習教學的專注度。
學生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終究是有限的,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去做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站在創造者的角度去理解數學的產生和衍變的過程。同時也能對學到的知識加深印象。例如,筆者結合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基礎知識的應用和社會經驗的積累,選擇了幾項數學內容,包括三大函數類型(分段、指數、對數)、立體幾何、概率統計學等課程,結合社會信息研發出手機收費中的分段函數,征信借貸的利息計算,制作等高圓柱體、圓錐體、體育彩票的計算方法,以及學生對數學含義理解等課程[4]。
在中職教學的課堂上,學生聽課的參與度并不是很高,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在課堂上是我們需要解決的目標。教師可以在課堂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們動起來,這樣便提高了他們的專注力,這種方法不僅能讓學知識,而且也能增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感情。舉例說明,老師可以讓學生們準備一張報紙,然后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將報紙對折,根據報紙對折后的厚度去引出數列的數學概念,這樣同學們也了解到了數列是如何來的,和表現出來的特性;我們還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為每個小組設定不同的崗位,通過抽簽、扔硬幣的方式,這樣便引出了概率性的數學問題。目前,教材中已經減少了立體幾何的一些深奧問題,我們可以準備折疊紙,讓學生自己去制作這些立體幾何,在制作的過程中去理解它們的意義,通過動手實踐操作去理解定理的由來。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準備一把格尺,讓學生去運用平面的特性去測量一下自己的椅子平不平等。這些學生可以動手直接完成的小型實踐活動,這不僅激發了學習的興趣,還會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最終能獲得了書本以外的知識,從而加大了實踐數學的意義[5]。
為確保數學生活化教學起到良好效果,在實際教學開展中,應當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經驗出發,合理設置教學情景,若選取的情景示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脫軌嚴重,則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距離感,難以發揮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效果。例如為使情景設置較為新奇,選用股票基金漲跌曲線作為函數教學內容,兩種相對抽象的概念結合在一起,學生更容易產生枯燥感與厭學情緒,反而無法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數學生活化要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進行有機融合以確保教學質量。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從學習到吸收理解要經過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等循環往復的過程,數學生活化教學能夠加快這一循環過程,但在具體應用時,應當遵循縝密的邏輯結構,部分教師在使用數學生活化教學時,設置的例子與情景較為牽強,與教學內容不能有效銜接,這會對學生的邏輯型數學思維的形成造成影響。例如在學習《集合》一節時,在講解“空集”的概念時,選用麒麟、鳳凰、睥睨等等并不實際存在的要素填入空集,會對學生的理解造成影響:空集指的是現實中不存在還是觀念中不存在?假如設置一個集合需要填入現實中不存在的事物,填寫麒麟等是否合理呢?而教師設置“現實存在的事物對應的空集”,完善了例子的邏輯結構,此時填入麒麟就合理了,也便于學生對幾何概念的理解與吸收。
將學科應用于具體實踐,能夠使學生更快對所學內容進行理解并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因此教師可充分利用各教學條件,適當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例如在對不等式相關內容進行學習時,可以讓學生使用量杯以及白砂糖,首先將a克糖加入b克水后計算一次濃度,要求學生用算式進行表達,而后加入m克糖,m克水再次重復上述過程,讓學生思考第二次加水加糖之前的濃度較高還是之后的濃度較高?通過將算式進行對比,且可以適當讓其淺嘗糖水甜度進行對比,從而加快學生了解不等式概念的速度,加深其對相關知識點的記憶與理解。
綜上所述,生活化數學在中職教學中是非常先進合理的教學方式。目前,為了提高中職教學課堂中的教育質量,很多的中職高校老師已經開始使用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生活化教學方式的實踐說明:在中職教學課程里運用這種方法是符合中職數學教學現狀,同時也能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所以,在今后的中職數學課堂中,中職數學老師還是要繼續學習和深化生活化教學方法,主動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拉高教育教學質量,激勵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