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溆琳
摘要:自主學習在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興趣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闡述自主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英語課堂中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自主學習 ?主動性 ?獨立性
自控性是自主學習的保證。它要求學生對為什么學習、能否學習、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問題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映,突出表現在學生對學習的自我計劃、自我調控、自我強化上。學習前,學生能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學習中,學生能對自己的學習課程,學習狀態,學習行為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審視,自我調節;學習后,能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因此,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自控力是促進自主學習的重要因素。那么,怎樣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呢?
一、明確目的,樹立信心。
作為老師首先應該在學習英語之前給他們講清楚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使他們覺得自己必須要學好英語。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幫助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讓他們明白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夠學好。因為有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之前就覺得英語很難學,還沒有嘗試就已經對自己沒有信心了。如果這樣,在學習過程中一旦他們遇到困難就會很容易放棄。所以鼓勵學生,讓每一個學生相信自己能行是非常重要的。
二、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和環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能使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并獲得知識,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造輕松愉快氛圍的關鍵是使學生對教師有親切感。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的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師生關系直接制約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為學生所喜歡的老師一走進教室,課堂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投資,要以自己真摯的愛喚起學生的共鳴,不以權威監督者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而應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誤,敢于開口講英語。
三、重視語音,打好語音基礎。???? ??如果能夠打下堅實的語音基礎,也就拿到了英語入門的鑰匙,也是練好聽、說、讀、寫的基本功的基礎。教科書一開始就十分重視語音教學,緊密結合字母單詞和句子的教學,系統地安排了語音練習。因此,我們教師要正確把握要求,把語音教學貫穿于始終。把語音教學作為初一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做到長期訓練階段側重,綜合提高。在語音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意自身語音,充分發揮課本錄音的作用。聽音是語音教學的根本方法,要堅持先聽音后開口,做到聽清發準。讓學生在學語音的過程中盡可能地受到正確的語言熏陶。
四、要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一門工具課。因此,英語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習慣養成的過程。良好習慣的養成,一方面靠教師的示范,榜樣作用。另一方面靠嚴格訓練,持之以恒,養成良好的習慣。諸如認真聽錄音和教師的示范發音。積極大膽地開口講英語,勇于參加語音實踐活動,朗讀背誦課文時既要聲音響亮又?注意語音、語調、節奏、書寫規范等。這需要老師從一開始就要培養好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幫助學生強化這個習慣,直至學生能夠自覺做到。
五、用口訣幫助學生記憶,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英語語法規則、單詞記憶、發音規則、單詞辨析都很容易讓學生迷惑。老師可以編一些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降低學習難度,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六、自制教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對初學者,直觀教學尤其顯得重要。由于條件限制,學校缺乏必要的掛圖,老師不妨發動學生自己動手畫。對教學中所要用到的圖片,提早布置下去,要求他們用彩筆畫在白色的硬紙片上,在紙片的背面再寫上圖畫所表達的單詞及其音標,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對紙片的大小作了統一的規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運用在課堂上。這樣,在課外學生都興趣盎然地制作圖片,課上他們都期待著自己“作品”的出現。開展畫圖片活動,其意義已經超出圖片的本身,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這種成功的喜悅大大激發了學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愿意來上英語課。此外畫圖片,也培養了學生的繪畫能力,開發他們的智力,也可讓他們先熟悉一下將要教的新課,達到預習的目的,真是一舉多得!
七、不斷變換教學形式,讓學生保持學習興趣???? ?再美味的東西反復食用也會讓人倒胃口。同理,一種好的教學形式連續不斷地使用也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從生理上講,單一的形式容易導至大腦刺激的單調,使興奮轉化為抑制,降低學習效率。而從心理上講,中學生正處干活潑好動、喜歡變換的時期,再好的教學形式和練習形式,如簡單重復太多,學生也會興趣銳減。因此,中學英語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等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采用多種形式,如做游戲、講故事、觀看幻燈、錄相、聽錄音、進行有趣的比賽和角色扮演、唱歌曲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英語課始終有一種新鮮感,有利于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八、開展競賽,調動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具有進取心和榮譽感,尤其在市場經濟競爭的熏陶下,學生的競爭意識更加激烈。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們可以將日常口頭操練用語變化成競賽用語;問答可以來一個“搶答”;拼讀學詞,來一個拼“單詞大王”競賽,以及書寫比賽,猜謎語大賽,傳悄悄話競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再用積分法,給予鼓勵效果更佳。課堂上適當的競賽,學生樂于參與,樂于爭先,樂于學習,這就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上是我對英語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其中不乏不當之處。但我認為,既然是改革就要勇于創新、大膽嘗試。只有經過多次的失敗和挫折,積累經驗,才會取得成功。我知道,在將來的改革之路上我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憑借我一顆為人師的赤誠之心,憑借我對學生的熱愛之情,再加上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我一定會找到一條找到適合自己的課堂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