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博
2021 年10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與實施給新時期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證,對我國家庭教育工作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家庭教育工作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才的水平,做好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才培養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當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才還存在專門化人才缺乏、專業化程度低、培養缺乏系統化、持續性發展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開展和質量的提升。因此,新時期需要多措并舉,積極推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才體系,為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儲備,從而提升家庭教育工作質量和水平。
任何一項工作的有序開展,離不開人才,對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來說同樣如此。做好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就是需要有相當數量、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專業化人才。專業化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才,具備系統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技能,擁有豐富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實踐經驗,能夠有效應對不同家庭的各種家庭教育問題,從而幫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所以,充足的專業人才是保證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做好人才培養和儲備工作對整體提升家庭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為家庭教育的主要參與者,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作為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家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未來發展的起點。所以,家長能夠掌握教育的理論知識,自覺地將其與家庭教育實踐相結合,有利于提升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然而由于專業背景、教育經驗等方面的欠缺,很多家長,尤其是年輕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表現得碌碌無為,這與缺乏家庭教育專業知識與技能密不可分。基于這樣的現實,培養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才顯得重要且十分必要。針對家長教育子女過程中的困惑,專業化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才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幫助家庭找出在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家長從孩子的視角出發,不斷改善教育態度與教育行為,在滿足家長需求的同時有利于促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中明確提出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組織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專業隊伍,加強對專業人員的培養,鼓勵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但事實上,目前專門化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隊伍數量不足,以兼職人員為主,缺少專職工作人員。另外,由于培養和培訓環節的疏漏,導致工作人員專業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這些現實存在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開展。因此,有必要明確培養思路,積極推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才培養的開展。
專業化人才缺乏是當前阻礙家庭教育工作有效開展的首要問題。家庭教育作為一項兼具理論和實踐特征的教育形式,具有相當強的專業性。因此,在開展家庭教育工作時需要以科學的理論作為依據和支撐,這樣才能夠保證家庭教育工作開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但事實上,很多家長不具備教育學或心理學專業背景,不能正確把握孩子的身心發展階段和特征,也尚未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所以在實際開展家庭教育工作中顯得力不從心,往往很用心對子女進行教育,但效果甚微,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局面。所以對于這些家庭來說,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就顯得很重要。然而由于缺乏專業化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才,無法滿足家長的實際需要,使得家庭教育工作始終裹足不前,無法適應新時期的要求。調查顯示,50%的指導服務機構均沒有專職人員,專兼職人員比例為1 ∶6。專職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專業,而當前專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專職人才的缺乏,意味著專業性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效果,不利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順利和有效開展。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才的培養主要分為職前培養階段和職后培訓階段。職前培養依托于師范院校,對教育學專業以及其他教師教育專業學生開設家庭教育課程,幫助師范生掌握基礎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技能,從而更好地在未來工作中幫助學生家長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以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為例,目前該校課程中只設置了一門48 課時的《家庭教育指導》課程,沒有其他課程,導致家庭教育課程尚未形成體系,無法滿足新時期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需要。對于已經開設相關課程的高校來說,能夠提供給學生基礎的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的知識,為后續深入的自學奠定一定的基礎。而其他尚未開設相關課程的師范院校顯然已經失去了對師范生職前培養的環節。至于職后的培訓,在很長時間內,也缺乏對家庭教育的關注,絕大多數一線教師沒有參加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相關培訓。“先天不足”加上“后天不利”直接限制了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才的培養。對于當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中主要組成部分的教師群體,在終身化理念和學習型社會的背景下,無法持續學習有關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知識和技能,會影響工作的開展。
新時期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需要有更多的專業人才參與其中,多方整合資源,鼓勵更多的人員參與其中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參與其中的人員既包括未成年人的家長、學校教師,還有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員以及社區工作者等。優化整合這些力量,加強對其培養,可以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提供強大的團隊基礎,保證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有序開展。
高校作為一個地區高級知識分子云集之地,應在家庭教育領域發揮其優勢和作用,尤其是師范院校可借助自身專業的特長,組織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領域的專家,投入到家庭教育研究工作中,形成系列化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從而能夠更好地為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提供專業化理論。以科學理論指導專業人才培養,提升家庭指導服務人才的質量,顯著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水平。
《家庭教育促進法》中提出“鼓勵與支持法人與非法人通過提供志愿服務,共同組織建設家庭教育事業”。這就要求新時期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要有效吸納志愿服務隊伍,鼓勵有意投身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志愿者參與其中,成為家庭指導服務的一分子,共同構成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才體系。志愿者經過培訓可以有效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中,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作用,推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