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曉,徐 蕾,趙麗娜,令 芳
(新疆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3)
“建筑結構抗震”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本課程的學習目標是使學生能夠運用地震和建筑結構抗震的理論知識進行基本的建筑結構抗震設計,以適應建筑行業的從業要求。建筑是否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關系著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危,學生將來從事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和施工工作,不僅要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更需具備良好的職業品格和正確的行為規范。
課程團隊按照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特點,根據專業的畢業要求,結合課程應用性強、理論聯系實際突出的特點,深入分析課程的專業目標和德育目標,挖掘課程的思政元素,建立課程思政元素庫和體現德育主題的案例庫,優化教學設計,改進教學方法,改善考核方式,將思政元素和案例融入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學方案、教學課件中,融入課堂教學和實踐環節中,切實把思政教育工作貫穿課程教學全過程。提高教師思政素養,使學生在扎實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德育引導,能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具有愛國情愫和人文關懷,有強烈的職業敬畏感,愛崗敬業,具備擔當精神和責任意識,以及嚴謹細致、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擔負起職業使命。
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貫穿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教育,如末節課下課后隨手關燈關窗;不帶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到教室;不在課桌墻面涂鴉;教室前排座位一定要坐滿;上課帶好書、本、筆等。推進思政育人與日常行為規范的有機融合。
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課程思政元素庫和案例庫。深入廣泛地挖掘專業知識與思政教育內容之間的關聯性,發掘能在課程中體現的思政元素,將家國情懷、法治意識、社會責任、人文精神、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學章節知識點,建立課程思政元素庫和相應的價值觀主題、教育內容的視頻、動畫、圖片庫及應用案例庫。
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內容。①根據培養方案,重點結合畢業要求、能力要素與專業課程的關系、課程的專業目標和德育目標、課程思政元素庫等內容修訂教學大綱,融入思政內容,體現專業特色;②研究課程最新發展方向和內容,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以實際案例為基礎,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方案、教學日歷和課件中,在教學計劃中擬定融入課程思政的章節,在教學方案中體現思政教育和專業知識的融入點,對課上加入的思政育人內容,在教學日歷的實際授課內容和教案的“教學后記”中記入。思政元素與課程知識融合的關鍵點及實現方式如表1 所示。

表1 思政元素與課程知識融合的關鍵點及實現方式
多樣化教學方法實現思政教育。根據教學內容可以體現的思政元素,采用能將思政教育無形融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突出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和德育培養。
一是戰“疫”期間線上教學是一個很好的推廣和應用,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通過融入思政元素的典型案例讓學生預習課程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在平臺上發表閱讀心得;教師隨時關注線上學習平臺,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有針對性地準備課堂教學內容。
二是發揮課前五分鐘作用,選好切入點,分享生動的案例作為課前熱身,由此切入課程主題,課堂上實現以學生為中心,重點突出學生能力培養,使學生真正體驗、參與、融入課堂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獲得感。利用案例教學法,圖片、視頻演示,規范資料查閱,課堂討論和練習,制作小視頻,小組展示等方式開展有效的課堂組織形式。
三是課后利用線上平臺布置思政作業,交流課程學習心得,分享思政主題材料。教師參與到交流平臺中,把握正確導向,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程實踐環節,利用虛擬仿真試驗和切合實際的工程實例實操,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考核評價體現綜合素質??己藰藴手畜w現知識能力標準和思政標準,與專業目標和德育目標相對應。思政標準可體現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當中,主要包括網絡平臺上的學習、討論情況,課上和平時的表現,如學習態度,行為習慣的改變等;理論考核時考慮將思政融入專業知識增設相關主觀題,實踐考核時考察學生的應用實操能力、團隊協作的集體意識及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
學期末由學生撰寫課程學習后知識掌握、行事態度、精神品格、綜合素質等各方面的收獲。利用問卷星進行調查統計,了解學生的真實感受。教師及時總結,關注成效體現,撰寫個人教學實踐經驗與思考。將成功的做法延用深化,對各類意見建議進一步改進完善,應用到下一屆教學當中,形成教學改進閉環。
在課程開展過程中,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充分探求專業知識與思政教育之間的關聯性,形成課程思政元素庫和體現思政教育主題的案例庫。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將思政教育無形滲透于課程當中,真正實現課程思政潤物細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