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韻婷,周麗云,游艷玲*
(1.華南農業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廣州 510642;2.華南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廣州 510642)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學模式起源于2007 年美國科羅拉多洛基山高中(Colorado Rocky Mountain School)的Jonathan Bergmann 和Aaron Sams兩位老師的教學實踐。隨后,這一新興教學模式在國外得到廣泛推廣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2011 年,翻轉課堂被加拿大《The Globe and Mail》(《環球郵報》)評為“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同年,Khan Academy 的創始人Salman Khan 發布題為“用視頻重塑教育”的演講,翻轉課堂模式正式引起了國內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國內高校教師開始在中國情境下探討翻轉課堂模式在我國投資學等經管類課程中的應用。如,楊曄[1]以“學生為中心”,構建“課前導學—課前互學—課上流程變革—師師互動備課”的本土投資學翻轉課堂模式。然而,如何調動學習自主性弱學生的積極性、如何提高學生深層次創新能力、老師如何發揮策劃者、組織者和創造者多重角色等仍然是我國高校教師踐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首先對翻轉課堂在我國高校投資學教學實踐進行總結,然后構建基于“任務驅動+協作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框架模型,探索形成投資學課程中“股票價值分析”教學的具體案例,最后基于教育實踐給出高校投資學踐行翻轉課堂模式的思考。
隨著翻轉課堂模式在我國高等教育實踐不斷深入,學界對翻轉課堂的研究日漸豐富,從一開始對翻轉課堂模式在我國教育環境的可行性探討[2],發展到在不同學科、不同課程的細分領域研究。學界普遍認同,翻轉課堂對高校投資學課程教學,有助于克服該課程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存在的諸多問題,但在取得較好效果的同時,也發現了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
關于“哪些”學生在學問題,學界普遍認為翻轉課堂教學對性格較為內向或學習自主性較弱的學生用處不大。如宋斌等[3]指出,學生在投資學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習效果存在較大差異,在完成小組協作調研中也存在搭便車現象,提出通過縮小小組規模(4 人左右)和抽查任務完成情況等手段關注學習能力弱的學生。陳曉燕[4]提出,老師有必要通過線上“不定時簽到”對被動型學生進行監督。關于學生“學什么”問題,有學者認為與傳統教學相比,翻轉課堂模式會降低授課內容難度。張曉燕等[5]提出,基于翻轉課堂的投資學教學存在產學結合不夠緊密,學生知識應用能力不足問題。楊曄[1]建議以問題為導向構建投資學翻轉課堂的課程導學,凸顯“小、精、深、實、新”的教學特點。晏達聰[6]提出由學生基于自身學習基礎選擇適合信息媒介,制定個性化學習計劃。關于老師“怎樣教”問題,學界認為老師在翻轉課堂中應該同時擔當策劃者、組織者和創造者等多重角色,然而,實踐發現,投資學翻轉課堂存在師生實際交流程度低于預期的現象[7]。朱海濤[8]針對投資學課程特征,構建任務驅動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同時也指出老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歷用于制作教學視頻和組織教學活動。李會[9]在翻轉課堂的基礎上,進一步以課堂成績作標準對學生進行分組協作,以期實現因材施教和有效獎懲。
綜上所述,已有部分文獻致力構建中國情境下翻轉課堂的投資學課程優化教學模式,并指出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但對于如何調動學習自主性弱學生的積極性等問題仍缺乏深入討論。為此,本文擬通過構建“任務驅動+協作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探究在特定情境中翻轉課堂應用的優化模式。
依據前人關于翻轉課堂在投資學課程的研究以及筆者教學團隊的教學實踐,構建基于“任務驅動+協作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如圖1 所示。

圖1 基于“任務驅動+協作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模式包含“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任務及評價”三個環節,與傳統翻轉課堂模式相比,新模式最大的特點是通過“任務驅動+協作學習”實現了兩次知識內化,具體在以下方面進行了教學優化。
首先,老師負責課程學習資料匯總和學習任務設計,而不局限在教學視頻制作。毋庸置疑,精制課程教學視頻一直是翻轉課堂教學的基石[10],然而網絡科技讓知識傳授變得便捷,而數智時代到來更使得網絡教學資源變得更加優質,諸如中國大學MOOC(慕課)、嗶哩嗶哩(bilibili)網站、各高校微信公眾號都匯集很多名家名師的教學資源,所以老師可以從繁重的視頻制作工作中解脫出來,轉向更重要的任務——在網絡上為學生篩選多元化的優質學習資源和設計項目式學習任務。在項目式任務設計上,要選擇那些能同時兼顧“理論和現實相結合”“經典和時事相結合”“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相融通”“本課程與專業核心素質相結合”的知識點作為任務話題,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高階思維能力,而不是純知識教和學。
其次,學生依據自身學習興趣選擇學習內容,而不是被動接受學習內容。學生依據自身興趣選擇協作小組,通過自主選擇學習任務,提高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即便是學習積極性較弱的學生也能通過自身興趣選擇自己希望了解的知識。
再次,學生在課前完成自主探究學習,參與小組協作學習,而不是艱難地“自我探索”。由學生完成教學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并完成一次筆頭的課程作業,完成課前知識傳遞。以自主學習知識為基礎,學生參與小組協作學習。小組內部通過協作探究、互動交流完成展示作業,實現知識第一次內化。這種方式至少有幾方面的好處。其一,小組協作學習可以降低學習難度和起到學習約束作用。這種方式對投資學這類理論與實踐兼容的課程特別適用,投資學中部分晦澀難懂的數據運算和理論機理,容易讓學習基礎比較弱的學生產生挫折感和畏難情緒,小組內部協作學習有助于及時解答這部分同學的學習難題、糾正認知錯誤,實現“不懂就可以問”,降低翻轉過程中學生負擔、化解畏難情緒,實現第一次深度學習。其二,自主學習的筆頭作業可以有效防止小組內部“搭便車”現象,讓基礎較弱的學生也能參與到翻轉課堂中。
首先,課堂教學環節不僅有小組成果匯報,還有小組間答疑環節,而不只是學生對老師的“單向輸出”。小組間答疑環節主要是為學習基礎比較弱和學習自主性較低的同學設計的。事先告知同學們小組間需要相互答疑、并將答疑效果總結為課程分數的一部分,所以即便是學習自主性較弱的同學也會認真聽取其他小組的匯報內容。
然后,老師通過“總結提煉+課程思政”融合實現知識的第二次內化,而不只是對學生的提問進行回答。作為一門理論與實務相結合的綜合性課程,投資學的老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金融理論和投資分析方法,還需要培養學生對經濟時事的敏感、樹立正確金錢觀、養成良好的投資習慣。所以老師需要通過總結學生作業成果,從國家戰略、法律法規和金融領域相關政策、我國金融市場發展歷程以及培養學生健康的理財觀念三方面梳理投資學思政元素,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構建多樣化的評價制度并通過提高翻轉課堂在全課程教學中的分值權重,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完成任務和小組協作中來。與傳統單一評價不同,在本模式中老師會根據任務問題的難易程度對學生個人筆頭作業、小組匯報結果進行評分,小組內部和小組間也會進行學生間互評,最后在期末考試中設計開放式考試題目測試學生對該知識的掌握程度。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有助于起到激勵和監督學生參與翻轉課堂的作用。
2022 年,筆者的教學團隊以投資學中股票價值分析作為教學案例,驗證基于“任務驅動+協作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性。根據賀顯南老師編制的《投資學原理及應用》教材,股票價值分析位列全書的第10 章(全書14 章),包括五部分內容,分別是:三大財務報表及主要財務指標、戈登模型及其實際應用、市盈率計算及市盈率高低評判、PEG 公式及其應用和對股票投資價值分析報告的使用,教材建議通過引導案例進行教學。該章內容知識點較多、難度也較大,突出表現為如何使用經典理論知識對股票價值進行定價。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在前幾章學習過程中,老師通過騰訊文檔方式,在線收集所有同學最感興趣的“1 個行業大類+其行業內部3個上市公司”。匯總結果后發現,學生最感興趣的行業大類集中在:汽車制造業、食品制造業、零售業、醫藥制造業、保險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等方面。依據學生興趣,建立協作小組,每個小組6~8 人。每個行業會有兩個小組,分為A 組和B 組,同行業兩組通過抽簽決定小組匯報順序。
(2)在股票價值分析授課的前兩周,由老師公布學習任務,具體見表1。

表1 股票價值分析中“行業股票評級分析”的任務布置
(3)在股票價值分析授課前1 周,老師收集學生個人筆頭作業,進行批改、評分。
(4)在股票價值分析課堂上,先由同一行業的A、B 兩個小組同學進行成果匯報。然后由小組內非匯報人員對另一小組進行提問和答疑,其他行業小組對該行業的A、B兩個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分。最后,由任課老師對學生匯報內容進行總結和評價,同時從以下方面對課程內容進行總結升華,向學生傳遞可能蘊含的思政元素:第一,同一行業中,那些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的上市公司才是優秀的投資標的;第二,投資原則是“低買高賣”,而“低買高賣”的標準是投資價值而不是股票價格波動。所謂低買高賣,就是以低于價值的價格買入,以高于價值的價格賣出,因此“追漲殺跌”不僅無益于投資收益,而且增大投資風險;第三,結合時事新聞,如近期發生的俄烏沖突引發的歐洲能源危機,思考未來的投資趨勢——世界在下一個階段的投資新主題會從“便宜”轉為“安全”。
(5)課程完結后,收集各組組長對小組成員的分工說明和評分記錄。
(6)在期末考試中設置開放論述題:“如何有效評價一個上市公司的股票價值?”,分值設置為15~20 分。
可以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對此次基于“任務驅動+協作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股票價值分析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
在主觀方面,由學校在麥可思智能助教(Mycos)教學質量管理平臺對上課學生發起信息反饋,學生普遍反映新模式對其學習興趣有積極影響。評價意見包括:“老師授課形式多樣,課堂氛圍活躍輕松,授課深入淺出,能夠激發大家的學習熱情”“老師上課注重課程知識與時事熱點相結合,上課生動有趣形式多樣”“課堂講授聯系現實內容,貼近生活”“上課內容豐富有趣,作業的內容也比較適中,同學們都很喜歡這門課程”。
在客觀方面,無論是個人筆頭作業和小組匯報作業,學生們均學會從不同視角,運用多種創新的方法對任務問題進行解答,表現出優秀的跨學科的發散思維以及思維創新。譬如,在分析行業前景時,有的同學從行業特點、市場容量、未來前景三方面進行論述,有的同學分析影響行業發展的政策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和技術因素,還有同學不僅關注全行業行情還分析了細分行業的前景;有的同學關注到新冠肺炎疫情對鹽津鋪子(002847)線下商超的影響,也有同學關注到“雙積分”新政對汽車行業的影響;有的同學運用市場供需比較作分析工具,也有同學運用了波特五力模型。在分析“十三五”以來,股票價格變動情況時,有同學學會使用布林線股價、MACD 紅綠柱圖等方法查看股票價格短期、中期、長期趨勢。在給出評級意見的時候,有小組關注到不同投資者風險偏好差異,針對低風險厭惡者和高風險厭惡者給出差異化的投資建議;也有小組發現天潤乳業(600419)2014 年至今的現金分紅不盡合理,有大股東套現的風險,給出該股票“適當減持”評級。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和教學團隊的教學實踐,構建“任務驅動+協作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流程框架,并根據這個框架為翻轉課堂模式在投資學教學實踐提供有效教學過程和實踐指導。實踐表明,這一模式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實踐及分析能力以及學習技能等,還能克服學生學習自主性弱、教學內容簡單化、老師教學負擔重等傳統翻轉課堂的難題。
針對學界關于“翻轉課堂對增強學習動機作用有待進一步考證”的判斷[11],本文以為,關于翻轉課堂“翻什么”問題,并不是所有的課程,同一門課程中的所有內容都適合運用翻轉課堂模式,實踐表明,翻轉課堂模式是一個系統工程,實現從基于課時單位的翻轉轉向基于知識單位的翻轉[12],才能發揮翻轉課堂的效用。在“如何翻”問題上,傳統翻轉課堂模式未能有效滿足新時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需要基于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變化,對傳統模式進行及時優化創新。當然,翻轉課堂應用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基于中國高等教育情境進一步實踐探索,譬如,進一步探討“任務驅動+協作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大班教學中應用,是投資學教學研究和實踐中一個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