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麗
技術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唯有不斷創新,方能自立自強;唯有自身強大,方能引眾前行。
9月28日,太重集團在其新能源產業園區發布了5.6/8/10MW風電機組新產品。這是太重集團作為山西省風電裝備產業鏈“鏈主”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發展中的一大階段性成果,由此將進一步推動山西省風電產業鏈的發展。近年來,太重集團堅持以技術創新為引領,將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斷開創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董事長韓珍堂表示,要把創新當使命,視創新如生命,抓創新要拼命,在充分做好前端市場調研、技術可行性研究的制度規則下,有計劃、顛覆性地創新。
太重集團是山西省工信系統全力推動產業技術創新的代表。
9月21日,在省委宣傳部舉行的“山西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十七場發布會上,省工信廳副廳長張占祥說:“十年來,我們堅持以創新驅動為引領,產業發展質效明顯提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綠色發展、融合發展,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明顯提高,高質量發展根基更加穩固。”
數字為證:2012年山西省規上工業企業有R&D活動企業數量224個。通過十年培育,規上工業企業有R&D活動企業數量達到976個,實現翻兩番的巨大進步;2012年,山西省共有14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64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通過十年培育,山西省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達到31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413戶,分別增長121.4%和151.8%,行業領域涵蓋了冶金、焦化等傳統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戰新產業,初步形成領域明確、區域競合、上下銜接的建設格局。
省工信廳副廳長閆林介紹,十年來,省工信廳通過推進試點示范培育,深化產學研合作,不斷提升山西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已培育10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27戶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同時,大力推動山西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合作。截至目前,山西省省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全部與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并取得了顯著的創新成效。如,太原鍋爐集團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合作的新型循環流化床鍋爐成為山西省裝備制造的新名片,潞安化工集團聯合中科院煤化所參與攻關完成的“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中國寶武太鋼集團的特殊鋼材料有18種產品國內首創、26種產品市場占有率第一、40種產品成功替代進口,手撕鋼的成功問世,解決了我國超薄鋼鐵材料進口依賴問題;太重集團自主研制的75立方米挖掘機,代表了世界大型礦用裝備的前沿水平;山西省半導體產業形成了第二/三代半導體襯底材料—芯片—封裝—應用產業鏈,爍科晶體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4英寸襯底占據了國內市場40%以上份額……隨著山西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一批技術水平先進、產業化效益顯著的創新成果落地。2012年,山西省規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928億元,通過十年創新驅動,達到了2940億元,增長216.8%。這其中一批創新成果解決了重大領域關鍵環節相關問題,站在了行業技術前端。
作為破解轉型發展難題,助力山西省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產業技術創新讓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不斷增強。山西省實施全產業鏈培育工程,推行產業鏈“鏈長制”“鏈主制”,首批遴選了10條產業鏈,確定了20戶鏈主企業、76戶鏈核企業、441戶鏈上企業,全面推動重點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10條重點產業鏈營收總額突破3300億元,初步實現集群成鏈發展,有效增強了山西工業經濟應對沖擊、抵御風險的能力。
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打造新引擎。如今的山西,企業不斷加大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實現全覆蓋,新一代半導體、手撕鋼、高端碳纖維、合成生物、高鐵輪軸等一批關鍵技術和產品取得突破,一大批重大標志性創新成果引領山西產業發展不斷攀上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