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越來越多新穎的教學方法應運而生,生活化教學就是其中之一,憑借自身優(yōu)勢得到了大眾的青睞。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有些單一、局限,難以保證教學質量,生活化實驗教學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需求,更利于學生物理素養(yǎng)、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值得引發(fā)廣大教師的重視。
在過去,教師要想進行物理實驗,往往需要做許多準備,如挑選實驗器材等。不同的是,生活化物理實驗更加簡單、便捷,許多器材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且,它也無需進行加工,稍加修改即可。教師可以結合具體教學的內容,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尋找一些實驗器材,以此喚醒學生的已有經驗、閱歷,使學生迅速進入狀態(tài),保證實驗教學的成效[1]。例如:在教學“浮力”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對浮力大小和液體密度之間的關系有更加清晰的認知,教師就從現(xiàn)實生活入手,選擇了一些生活化實驗器材,包括雞蛋、玻璃杯、食鹽等。首先,教師在玻璃杯中加入適量的水,再將雞蛋放入水中,緩慢加入食鹽。此時,可以直觀地看到雞蛋慢慢上浮。如此,大幅降低了實驗教學的難度,實驗內容、過程等更加直觀、簡易,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為后續(xù)學習夯實基礎。
一堂課只有四十五分鐘,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教師要完成教學任務,保證全體學生吸收、消化課堂知識顯然是具有一定難度的。這個時候,課后鞏固就顯得尤為關鍵了。例如:在教學“物態(tài)變化”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學生對凝華、升華、液化、汽化等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掌握,教師設計了如下任務:從家中尋找一些材料,自主設計并開展物理實驗,將其記錄下來,以PPT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這樣,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感受到物理就在身邊,體會到物理的價值、魅力,對物理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更愿意投入物理學習和探究。
總之,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時期的物理教師要深刻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價值,從生活實際入手,尋找一些生活器材,助力實驗教學開展。并且,還要給學生設計一些生活化任務,鼓勵學生自主實踐、操作,在親身參與中獲取知識、技能,為日后成長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孫繆焰.創(chuàng)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策略分析[J].讀寫算,2021(36):19-20.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長慶未央湖學校 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