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生;班長輪崗制;成長
每一位學生都是班級成員,都有權利參與班級管理。班長輪崗制可以幫助學生基于管理者的角度去處理班級事務,培養學生管理能力,促進學生成長。因此,小學班主任應結合小學生的發展需求,積極探索班長輪崗制實施策略。
由于班級人數眾多,教師應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合理設置班長輪崗的時間,通常情況下1~2天最佳,如果人數眾多可以一次由兩人共同擔任班長,但高年級最好為一人,保證每一位學生一學期可以輪當3~4次班長[1]。學生每次當班長的體驗和收獲都是不同的,管理能力和組織能力也會隨之次數的增加而不斷提升。另外,教師需要明確班長的“一日職責”,簡單來說就是對班上學生一天的學習和生活進行監督,如課前準備、課堂紀律、課間紀律、衛生監督、路隊安全等。同時班長還需要積極配合班主任及任課教師的工作,發揮橋梁作用。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有限,對于剛開始輪崗的班長,班主任應采取“幫扶”策略,讓管理能力較強或有管理經驗的學生,做出示范,分享經驗。同時班主任也需要傳授學生具體的管理方法和技巧,讓他們可以正確、靈活的處理班級事務。但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不可隨意干預,應予以“班長”足夠的信任和尊重,對于一些比較難處理的事情,只需要幫助他們找出原因,然后交給“班長”處理即可,這樣使得他們得到充分鍛煉。
小學生具有愛表現的特性,他們非常希望得到身邊人的認同和贊揚。在班長輪崗中也是如此,在他們得到肯定和贊揚后,自尊心也會得到極大的滿足[2]。為此,當學生完成輪崗后,班主任則需要組織班上學生對其表現進行點評,及時肯定“班長”對于班級的貢獻,表揚在管理工作中的優點,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但對于學生的不足,教師也應采取委婉方式指出,便于改進。
綜上所述,班長輪崗制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而且也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綜合發展。因此小學班主任應意識到這點,并積極開展班長輪崗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包蕾.小學班級管理中班長組閣制的實施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02):158-159.
[2]班長輪崗制[J].現代班組,2012(05):22.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造貝學校 梁華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