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語文;微寫作;訓練
微寫作,顧名思義就是篇幅短小的寫作,其文體各種各樣,樣式廣泛,寫作自由。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寫作需要,用較少的字數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書寫自己的情感。近年來,不少地方中考語文試題中出現的微寫作,正是順應了數字化時代人們生活節奏加快、語言表達進入微時代的潮流,基于此,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要與社會發展變化同步,積極開展微寫作訓練,從而改變傳統寫作訓練的積習,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作文難,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對于不少學生來說,寫作訓練課就是他們的苦難課。學生之所以害怕寫作,不外乎這樣幾個因素,初中生確實因為年齡小,他們思想認識不成熟,難以對社會、生活有一個較為科學的認識,很難在作文中體現出自己獨有的有深度的思想觀念;同時也要看到,學生受制于傳統的寫作訓練,文體單一,字數有嚴格的規定,這就等于給他們加上了各種鐐銬,難得有寫作的自由;畢竟初中生對社會、生活的觀察有限,他們常常因為學業也很難對社會熱點、焦點做更多的關注,這就使得他們常常在寫作中很難有材料作支撐。于是在各種因素的疊加之下,他們感覺到寫作真的很難,很多情況下就是在生搬硬造,生拉硬扯,無病呻吟,因此,老師也倍感頭疼。微寫作的出現使得學生不再有更多的文體限制,寫作字數較少卻反而給了學生以更多的真實感受的表達,他們能夠用短短的篇幅能夠自由地寫自己之所見、之所聞、之所感,雖然沒有了過去的喋喋不休,但是三言兩語中卻能夠見真章,由此,消除了寫作的畏懼心理,反而能夠敞開心扉,一吐為快了。
學習就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寫作訓練也是如此。寫作訓練如果一開始還是從寫大作文入手,固定字數,那在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學生的手腳,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產生很大的畏懼心理。初中階段,語文教師要從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出發,從微入手,把日常的微寫作訓練同大作文訓練有機結合,微寫作訓練數量多于大作文,允許學生先從三言兩語開始,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裁,寫自己觀察到的東西,寫自己真實的感受;要允許學生寫類似的東西,訓練他們由少到多,由淺而深,這樣由微而巨,時間久了,學生就能夠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就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提升。
學生的寫作需要聯想,需要思考,寫作訓練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于情景教學方法創設生活化的場景,把寫作與生活聯系起來,能夠給予學生較多的想象,增加他們的寫作動力,可以提升寫作的質量,滿足學生的成就感。情景化訓練并不是單單純純地隨意開展,而是要有的放矢,我們和文本教學緊密結合,與之同步訓練。在學習《昆明的雨》之后,學生們都被作者細膩的筆觸所打動,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我們于是開展與之相應的情景化微寫作訓練,給學生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各種各樣的天氣情景,讓學生進行認真的觀察,包括什么樣的天氣情景最能夠觸動你,哪種天氣情況下你最喜歡做什么,凡此種種,學生們在經過短暫的交流之后都能夠找出能夠引發自己共鳴的東西,在此基礎上,他們借鑒作者的寫作方法展開了寫作。可以說,這樣的情景化訓練能夠讓學生與生活聯系起來,能夠寫出真情實感,激發了他們的寫作興趣。
學生之所以感到無病呻吟,感到生搬硬造,就在于他們沒有認真感觸社會,感受生活,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家庭,積極融入社會的人是能夠處處感受到生活帶給他各種各樣的觀感的,作為一個有心人,他從生活中來,去把生活中的各種見聞進行加工提煉,就能夠積累起無數的寫作素材。生活化的微寫作訓練就是讓學生能夠學會觀察家庭、觀察社會,觀察周圍的各色人等,能夠讓他們感受到人間煙火,能夠把各種各樣的感受加以升華。在學習了《一件小事》之后,我安排學生進行微寫作訓練,可以寫父母的一言一行,也可以寫鄰居的一件小事,也可以寫小區的一個小見聞,要善于抓住人物的特征,可以是一句口頭禪,也可以是一個相貌標記,也可以是一個走路的姿勢,這樣的寫作自由讓學生很是興奮,他們還原自己的觀察,精心描繪,用心感受,作品自然也是多姿多彩,興趣盎然。
需要指出的是,文本教材就是最好的閱讀素材,教師要指導學生學好文本,讀好文本,用好文本。我們根據文本安排學生進行了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微寫作訓練,讓學生進行改寫、續寫、仿寫,尤其是在學習了古詩詞之后,安排學生進行情景化微寫作,讓他們根據作品的中心進行相關的訓練,以讀促寫從而達到作文訓練目標。
總之,初中階段,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微寫作訓練的優勢,強化學生的寫作訓練,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
(作者單位:山東單縣勝利路實驗學校 安桂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