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成
高中階段是英語學習的關鍵節點,而高中階段英語學習的重難點內容就是閱讀與寫作。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的讀與寫仍舊存在分離的情況,使得部分高中生的英語閱讀及寫作水平始終難以突破。為解決這一現象,本文分析闡述如何更好地進行讀寫結合,以此促進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的開展,提升高中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一、創設閱讀環境,營造學習氛圍
若想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英語讀寫結合能力,讓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提高主觀能動性,就要從營造英語學習環境入手。教師要在對學生環境創設與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方面同步進行。教師要運用英語閱讀與英語寫作一體化的教學方式,確保學生能夠多角度、多層面地學習英語知識。
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將國外即時性座談會、名人軼事、名人演講等視頻內容對學生進行播放,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量,這是讓學生直觀理解英語內容的好方法,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外國人用英語交流是如何使用語法與詞匯的,確保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英語語境、語句、語篇的內容,為后續學生開展英文寫作打好基礎。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Earthquake”為例,本文主要對地震災害相關的內容進行了描述,文章具有較強的邏輯性,這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例如:文章的描寫是按照一定順序進行的。又如:“For three days the water in the village wells rose and fell,rose and fell.”等內容,使學生能夠對地震的經過有一個了解。同時,為了便于學生對地震內容的精準理解,在閱讀課文時,給學生播放地震新聞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具體地感受到自然災害對人類帶來的打擊,以及抗震救災人員在地震災害中表現出的舍己為人、樂于奉獻的精神。在觀看視頻后,教師可以啟發學生結合課文和視頻內容,完成一篇作文,對由于不可抗因素給人類帶來打擊、人類如何通過頑強精神和現代化科技力量進行自救的場面加以描述,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讀寫結合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人文情懷。
二、多種讀寫實踐,增強寫作效果
為確保高中階段的學生能夠更高效地進行讀寫結合訓練,教師可以對學生開展多種讀寫結合,以此啟發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讀寫一體化學習狀態。教師應摒棄傳統層面閱讀與寫作分開教學的習慣,將讀與寫進行有機融合。在課堂教學開展之前,教師應做好讀寫一體化教學設計。在課堂學習環節,教師應以多種讀寫結合的實踐活動,啟發學生以讀寫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在課后環節,教師應注重為學生布置更加多元化的讀寫結合學習任務。通過這種課前、課中、課后多元化的讀寫一體化教學引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寫結合學習意識,形成讀寫一體化的學習習慣。在開展讀寫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準備閱讀內容,并要求學生在閱讀后撰寫閱讀梗概,或者要求學生將閱讀感受結合自身的經歷進行內容仿寫,這種啟發學生以讀寫結合的模式進行寫作的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Sports and fitness”為例,本教學內容的主題是,引導學生如何進行正確健身,以及認識各類體育人物等。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設置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在課前,教師應引導學生將課文中的詞匯,如Soccer、Stadium、boxing、marathon等進行閱讀和書寫,這會促進學生鞏固記憶,在掃清閱讀障礙的同時,能讓學生在后期的英語學習中得到幫助。而在課堂學習環節,教師應讓學生朗讀課文內容,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并對課文中的語境、語篇進行更深刻的感悟。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不同的詞匯進行寫作拓展,啟發學生嘗試將一個詞匯在結合固定場景的情況下進行內容引申,并逐步將不同的詞匯連成一個句子乃至一段話,這種循序漸進的、讀寫結合的學習模式,有助于學生突破自身學習狀態,提高讀寫結合的能力。教師要利用課后時間為學生布置與課文內容有關的閱讀材料,加強學生英語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讓學生通過閱讀結合材料內容以及課文中的內容,提煉出所有內容的共性,再進行文章創作,真正實現讀寫有機滲透、相互融合。
三、創新閱讀內容,豐富寫作素材
高中生具備較強的分析與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閱讀理解方面需要創新閱讀內容,豐富寫作素材,更好地完成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教師要對閱讀內容進行創新學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突破常規化的閱讀模式,而且有助于學生從不同方面闡述寫作內容。結合教師的教學方式進行分析,大部分英語閱讀課,教師都會為學生出示選擇題,學生結合閱讀內容選擇一個認為正確的答案,目的在于了解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但選擇題的題型相對容易,等于間接地給出了學生答案,學生只能在固有的模式中尋找答案,這會限制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單純地以選擇題的模式測試學生對英語問題的理解能力是不夠的,而教師對題型進行創新,是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將閱讀內容應用于寫作學習的有效方式。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為例,教師除了將一些簡單化、常規化的選擇題對學生進行基本的讀寫訓練學習之外,還應以創新的方式對題型進行拓展,鼓勵學生鍛煉深入分析的思維能力,通過對英語內容的深入思考來創新學習方法。如教師提出“Why do you think people all over the word want to learn English?”這一問題讓學生進行引申思考,并鼓勵學生用幾句話總結思考內容,這種創新的讀寫結合方式,使學生能夠自然而然地在閱讀后進行寫作,使得閱讀與寫作融為一體,為學生后續寫作長篇英語內容作好鋪墊。
在此基礎上,教師應嘗試為學生增加寫作難度。例如:讓學生在閱讀課文內容后,自主尋找與課文主題相關的文章,以此組成群文閱讀形式,增強自身的閱讀素養,培養主動分析與理解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將相似文章進行總結,寫出一篇綜合閱讀大綱,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寫作能力具有促進作用。這種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自主尋找閱讀題材,自主完成寫作大綱的創新教學模式,真正詮釋了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讀寫統一的英語閱讀寫作教學的真諦,使高中階段學生的英語讀寫一體化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四、開展泛讀精讀,提高閱讀能力
在對學生開展讀寫一體化教學引導的過程中,教師應重點關注啟發學生分析閱讀題目,通常這會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閱讀內容。題目是對整篇閱讀文章的總結,學生理解題目的同時,就會對整篇文章的內容形成認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抓住閱讀重點,并以此為依據開展泛讀與精讀,讓學生能夠通過題目更加完善地對課文內容進行閱讀。在讓學生了解內容后,對其含義進行總結,融會貫通,并啟發學生進行命題設置,一方面提高學生總結能力,另一方面為讀后續寫提供基本依據。對學生設置命題作文,應結合不同學生的不同能力,對命題作文的個性化區分是,保證學生學習效果。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Music”為例,本知識點講述了Choral、Folk music、Jazz等音樂類型。教師可以將上述內容作為帶入點,讓學生在了解課文基本內容后開展泛讀精讀,并以此為依據設置寫作命題。這會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并能助力學生在此基礎上更高效地進行寫作,真正實現讀寫一體化教學。
總而言之,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一項長期積累的過程。若想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則應更加高效地進行英語閱讀。只有了解了英語閱讀的內容,才能更好地運用英語知識。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環節,做好讀寫結合的教學指導,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大有裨益。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