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杰 策劃|王俊文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做讓學生喜愛的人。”緊盯市場辦教育、圍繞就業辦專業,與時俱進,努力培養市場所需要的職業人才,北京漢德三維集團輪值董事長楊旭枝用他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著總書記這段話的豐富內涵。
2004年,楊旭枝加入山西翼城縣漢德園中學,成為一名語文教師。在教學理念上,他始終堅持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目標;在授課過程中,他主張“學生看懂的不教,照本宣科的內容不講”。在講到蘇東坡的《記承天寺夜游》一文時,楊旭枝在校園內找到了一片竹林,晚自習時,他帶領學生走到竹林中,一邊欣賞月光一邊讀起了詩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在情境的渲染下,學生們也不由得跟著誦讀起來:“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通過這樣的實景教學方式,學生宛如身臨其境,在反復的誦讀中加深了對作者當時感受與心境的理解,在掌握詩句的同時激發出對語文的興趣。
楊旭枝出身于一個普通家庭,雖然家境貧寒、物質匱乏,但是父母總是盡己所能把最好的留給他,對父母的感激之情也深植于楊旭枝的內心。在給學生講授朱自清的《背影》一課時,他再一次采用實景教學法,讓全班同學分組來演繹課本劇。充滿真情實感的演繹令很多學生淚流滿面,深深地為課文中的父親所感動,在情感上產生了共鳴。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進而生發出對知識的熱愛,是楊旭枝在教學中始終堅持的“道”。
在學生眼中,身高一米八五、總是戴著一副眼鏡的楊旭枝是一位“嚴師”。對于學生的管理,他始終堅持“三為主”原則,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拿課程導入來說,楊旭枝會運用圖片、故事、視頻等多種形式來傳授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提問環節,每名學生都有多次被點名的可能,由于找不到他的“提問規律”,促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形成了良好的課堂效果。
在漢德園中學創辦初期,集團董事長楊文躍帶領教師們去到遼寧錦州,向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學習教學經驗,這次學習之旅讓楊旭枝收獲頗豐。回來之后,他借鑒魏書生的教學方法,通過自評和互評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批閱作文,把權利交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和自學能力。通過一學期的努力,楊旭枝所帶班級的語文成績在全年級十幾個班級中遙遙領先,同時帶出了一大批考入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高等院校的“高徒”。
由于教學成績突出,楊旭枝從語文教師、班主任、政教主任、年級組長、副校長,一步步走上了管理崗位。隨著漢德園中學的聲譽越來越好,2014年,漢德三維集團的觸角也延伸至天津。在籌建天津漢德中等職業學校時,楊旭枝親自上陣,從校舍裝修到文化設計,小至一條標語,大到一次考試,他都要操心勞神。這一次的成功跨越,讓漢德三維集團化辦學正式落地天津,并得到當地管委會、政府的一致認可,楊旭枝也順理成章地成為集團管理部門的中堅力量。
憑借著身上的一股韌性,無論在教學過程中,還是管理運營上,“80后”的楊旭枝都干得風生水起、轟轟烈烈。2019年,楊旭枝擔任集團項目部部長,這個崗位不只需要體力,更需要智慧,無論是托管學校還是合作辦學,都要與有關部門進行協調和談判,往往辦齊一套手續需要在好多部門間輾轉奔波,花費好幾天的時間。楊旭枝硬是憑著自己的一腔熱情和堅持,依靠靈活的頭腦,把每一件事都辦妥、辦好。
籌建浮山漢德三維實驗學校時,楊旭枝率隊上陣,打通一道道關口,與政府部門順利合作。然而面對已經接手的學校,更大的挑戰卻橫亙在眼前。他帶領團隊從除草開始,清理校園、購置餐具、搭建床鋪、燒水做飯,盡管筋骨困乏、身心疲憊也無所謂;至于酷暑難當、汗水難息、蚊蟲叮咬、風雨侵襲,更是不足掛齒;之后又開始宣傳招生、教師招聘,通宵達旦亦是常事。三個月后,一所花園式學校在浮山縣北王鎮赫然聳立,在校學生數量連連突破。這背后離不開楊旭枝的魄力和團隊的強大凝聚力。
在招生方面,楊旭枝有獨特的運作思路——定期開放校園,邀請有意愿的家長和媒體參觀,監督學校工程進展,并組織教師進行辦學理念宣講。隨著教學樓在家長眼前日漸建起,教師的形象和辦學思想也在家長心里日漸成型。楊旭枝還犧牲休息時間,主動去給尚未成為他學生的兩個孩子補課,付出了細心、耐心和誠心。由于補課是他白天忙完工作、晚上壓縮晚飯時間“硬擠”出來的,家長覺得實在過意不去,要給他報酬,被他拒絕了。在楊旭枝看來,補課和建學校都是服務社會與家庭,是他工作的一部分。有一天晚上,他補課回來,想起次日需要呈報一份材料,就坐在桌前開始趕寫,看看時間,已經是臨近深夜零點,他想先瞇一會兒再寫,于是伏案而睡。等他覺得胳膊發麻,醒來看表的時候,已經是凌晨四點多了,他索性用冷水洗了把臉接著寫。當第一縷晨曦照在學校工地上時,楊旭枝已經寫完材料,站在了現場。
八月底校園開放日那天,涌入校園的學生家長近千人。楊旭枝率領教師團隊制作了宣傳版面、專題片,布置了展示廳,設立了咨詢臺……招生宣傳活動蓬勃展開,校園里一片喜慶歡樂。傍晚時分,當人們漸漸散去之后,楊旭枝坐在晚霞映照的校園里翻看手機,反復讀著家長們留下的一句句暖心的話:“楊校長,在你身上,我看到了孩子的希望。”“楊校長,真是強將手下無弱兵,你帶領的老師讓我感受到一份師者仁心的溫暖。”“楊校長,你是漢德園的使者,也是北王鎮的明星。”……在楊旭枝看來,每一個字都是他的勞動獎賞,是他的精神能量,更是灑在他情感庭院里的一縷月光。
2020年3月,楊旭枝奉命趕赴山西省洪洞縣。當時的晉洪中學校舍破舊,需要趕在開學前完成擴建。時間緊,任務重,面對種種困難,他先是帶領隊伍召開動員大會,做了一番思想引領,而后又沖在最前方,跑手續、出規劃、聯系工程隊,并親自監督施工、部署裝修。經過半年的奮戰,五幢大樓拔地而起。其間,楊旭枝也不忘組織招生和招聘教師工作,兩項任務齊頭并進。在他雷厲風行的統籌推進之下,當年9月,學校就實現了招生人數翻番的局面。今天的晉洪中學,早已成為洪洞縣的名優學校,家長們紛紛搶著給孩子報名。
隨著集團的發展步伐不斷加快,2021年11月,楊旭枝親自掛帥,再次挑起了籌建山西桐封技師學院的大梁。該學院坐落于臨汾市翼城縣工業園區,由北京漢德三維集團與山西晉南鋼鐵集團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共同聯合投資創建,一手依托北京漢德三維集團強大的辦學管理經驗,一手依托山西晉南鋼鐵集團人才定向就業培養優勢,同時擁有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教學資源,可謂強強聯手。楊旭枝致力于將其打造為山西地標性學院,填補翼城大學院校的空白。學院設置六大院系:智能制造系、電氣工程系、康養護理系、信息工程系、藝術教育系、餐飲服務系,同時開設無人機應用技術、康復保健、影視表演與制作、工業互聯網與大數據、幼兒教育等十余個專業,著力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學前教育事業發展需求的實用型人才。
如今的楊旭枝是北京漢德三維集團輪值董事長,也是山西桐封技師學院的掌舵人。對于未來,他信心十足:“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近些年,職業教育不斷深化改革,發展面貌煥然一新。隨著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我們也將以深化產教融合為主線,以職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立足山西,以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來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