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振琴
公共管理視角下,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問題相對突出,其中主要面對的兩大難題是城市公共交通環境和公共交通系統內部服務問題。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通過積極管理手段來實現公共管理的全面優化,帶動公共交通服務質量升級,為城市公共服務提供支持。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居民生活呈現出多樣化需求趨勢,其中公共交通作為城市中公共服務的關鍵環節,城市居民相應需求也逐漸提高。現代城市公共管理當中,對于公共交通體系的制度標準和管理機制缺乏創新,導致部分城市在公共交通管理方面暴露出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在體現出管理體制不夠完善的同時,也使得城市生活整體質量無法滿足公眾訴求和期待。從國內整體環境來看,城市公共管理中公共交通主要面臨著戰略規劃、系統整合、服務管理機制等諸多方面問題,問題原因較為深邃,所產生的影響也十分深遠。
(一)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含義。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當中的一種公共設施,公共交通為城市居民在城市生產生活當中提供交通出行服務。通過公共設施配置,來實現日常出行和旅客運輸。從世界城市建設與發展角度來看,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規劃建設當中的基礎設施,同時也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動力來源。通常情況下,公共管理中所面對的城市公共交通會包含公共交通的基礎設施,如城市道路、網線規劃、城市信號燈設施等;公共交通主體即城市居民以及提供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的運營公司等;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如公交車、地鐵、輕軌、城際大巴等;公共交通所處的社會環境主要包含當前城市中的政治環境、經濟發展環境、文化環境以及安保環境等。(二)城市公共交通所擁有的屬性特征。城市公共交通在公共管理領域主要具有四個方面的屬性特征。其一,城市公共交通本身的運營服務具有壟斷性,作為自然壟斷行業,其本身具有投資巨大、回報周期長、投資轉移或車里難度較高的特點。從城市發展來看,城市公共交通當中所涉及的公共汽車、軌道交通甚至是磁懸浮設施等,都是成本極高、運營難度大且后期維護成本高的設備,這些設施設備在投入運營方面,只能由國家政府為主體,私人企業很難進入其中;其二,城市公共交通本身具有較高的公益性,是城市公共服務的組成部門。公共交通的服務對象為全體居民,在系統運營中,更多考慮城市居民對于公共交通的服務需求,并不單純追求利潤。其中成本投入更多考慮居民的實際需求,控制價格保證城市居民能夠普遍接受;其三,城市公共交通具有一定的競爭屬性,目前城市公共運輸體系中除了有國有的公交公司之外,還有一些私營出租車公司、私營個體中巴車等項目,各類服務主體各有優勢,服務對象也有所不同。公共交通在市場服務中,有著十分顯著的競爭特性,需要不斷在市場競爭當中,培養公眾的出行習慣,帶給公眾健康的出行意識;最后,城市公共交通在運營價格制定方面受到政府控制,其本身的公益性和公共性兩個方面,要求公共交通不能依照市場環境進行自主定價,定價方式應當由政府根據國民經濟水平來進行制定和優化,以相對低廉的價格戰略來實現服務升級,保證為全民提供優質的公共出行服務。
(一)城市道路交通環境逐漸惡劣。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道路環境當中不再是最為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越來越多的私家車,在城市交通環境中,與公共交通車輛形成了道路競爭關系。除此之外,部分城市規劃缺失,導致出現了諸如占道經營等問題,導致交通環境進一步惡劣,環境急劇惡化,公共交通在城市當中的服務質量也有所降低。(二)公共交通相關工作人員壓力增大??旃澴嗟某鞘谢l展導致社會生活壓力增大,相關社會新聞報道當中曾經出現的公交司機與乘客之間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公共交通的基本從業形態,表明了當前工作人員壓力增大的現實。對于城市交通的服務管理來說,高強度的城市公共交通工作,導致城市交通運轉陷入了一個臨界狀態,一點微小的波動都有可能導致城市公共交通出現服務問題,影響公共交通服務質量。
(一)城市公共交通規劃體系不夠健全。公共管理領域的城市公共交通規劃問題,在當前時代表現得較為顯著,從公共管理角度來看,城市公共交通的系統規劃存在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的困境。首先在宏觀層面,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完備度不夠,同時城市交通設施建設的腳步速度無法跟上城市道路交通需求,城市道路交通供需矛盾將會長期存在。微觀層面,城市公共交通在線路規劃方面存在問題,部分老線路無法實現對于新樓盤區域的覆蓋,導致新樓盤居民很難享受到高質量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務,公共交通未能實現全面覆蓋。(二)公共交通系統內部管理缺失。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同樣是以人員管理為內部管理核心,對于工作人員的管理和服務就是對城市居民的服務。就目前情況來看,城市公共交通運營公司和政府部門對于公共交通系統從業人員的關注度不足。一方面,城市管理中缺少人文管理,對于從業人員的工作強度和工作壓力重視不夠,無法最快速地發現工作人員在工作當中的異常狀態,無法幫助工作人員進行狀況排解,容易導致工作人員在公共交通服務中出現問題;另一方面,政府部門針對公共交通存在監管職能的缺失問題,無法針對公共交通運輸方案的整體有效性可行性進行評判,缺少相應的監管和有效指導。兩方面管理缺失最終導致公共交通系統無法實現高質量的管理運行,難以實現服務質量的有效提升。
(一)強化公共管理的管理主體職能。政府部門作為公共管理主體,在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當中要發揮自身的重要職能,在管理中,政府主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首先,要逐漸提升全局化管理能力,做好管理中的統籌兼顧。政府管理要做到統一管理、政企分開,從協調發展角度出發,從宏觀層面發揮管理職能。其中主要管理環節包括營運秩序體系管理協調,提升營運安全,進一步健全公共交通法律法規制度和政策,推進公交運營協議的完善等,提升管理能力。其次,要推進監管體系的科學化和全面性,提高公共監管引導能力。一方面,要提升公交地位,針對公交道路的使用進行規范化的監督管理。另一方面,要做好公共交通的管理權分割,明確各個環節的管理職責和權利,推進多元化多部門協同管理和統籌整齊劃一,避免政出多門各自為政等問題的出現。(二)強化內部培訓能力,推進公共交通系統的全面優化。首先要在公共交通系統內部推進服務意識,解決以往存在的服務意識不強,無法進行服務管理的問題。通過內部培訓機制,幫助公共交通相關服務人員,認識到公共交通的社會服務價值,采用定制考核機制和標準,推進考核系統的完善,培養良好的服務習慣。其次要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從現代信息技術升級角度,來實現公共交通服務的硬件信息服務質量。面向公眾乘客,可以采用網站、消息訂閱、公交站電子顯示、車輛到站服務等方式,對公共交通各種信息進行實時發布,為公眾提供可供觀察可供選擇的信息服務。(三)做好公共交通的資源配置優化。目前國內部分城市存在建筑區域密集、公交線網復雜、重復線路多、覆蓋不全面等交通運力浪費問題。公共管理中針對城市公共交通需搭建并持續優化資源配置。一方面,城市公共交通需要對現有的基礎設施進行全面優化,其中針對未建設公交站亭的公交站點,應當設置公交站牌,候車亭以及候車座椅等重要設施。對于相對老舊的公交車輛應當進行更新換代,保證公共交通的服務質量。另一方面,要做好城市公共交通運輸線路的規劃,政府部門通過設置專項資金的方式,對現有道路資源和道路網線進行重新規劃,搭配城市人流體量,選擇最優線路方案,保證公共交通的運輸效率和運輸水平,避免公共交通運力被持續浪費,影響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務水平。通過兩個方面的硬件配置和線路資源優化,全面提升服務質量水準,提高服務能力水平,從根本上強化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