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宇
(福建省龍巖市長汀一中 366300)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高中數學的教學需注重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積極貫徹立德樹人的任務,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以及創新意識,以促使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得到明顯提升.同時,高中數學的課程需充分體現出社會實際發展需求、學生自身的認知規律、數學學科具備的特征,以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發展.其中,立德樹人既是現代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需依據學生自身的年齡特點,對教學方案進行詳細制定,積極融入立德樹人的理念,以促使學生得到均衡發展的同時,確保學生形成的價值觀、世界觀能夠與時代發展的需求相適應,并促進數學學科的實用價值體現.鑒于此,本文主要對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落實立德樹人理念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以促使學生在接受到數學知識的同時,也接受的德育教育,并實現自身的核心素養以及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通常會將促進學生的基礎性文化知識當做重中之重,而在較大程度上會忽視了德育素養的培養.但在學校的整體教學中,教師進行教學最頻繁且直接的形式是課堂上的教學.因此,在數學課堂的實際教學時,教師需立足于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當中融入德育,其學生在具體學習時,接受到的大多數德育都是源自于課堂教學.因為數學學科屬于基礎課程,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置的時候,就會留給其比較多的課時,這就為德育的開展提供了較大的便利.同時,新課改政策的進一步落實,數學教師也要求培養學生的品德與品質,并在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以及人生態度的前提下,再實施學術學習.
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時,為了使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道德品格提升,需注重學生自身的道德與文化同步發展.在該過程中,對教師自身具備夯實的道德素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教師既需要在實際教學中依據相關教學內容融入適合的德育思想,又需在學生對抽象化理論知識進行學習時,能夠吸收到有價值的知識.而“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則能使教師應具備的教育素養得到不斷完善,注重自身榜樣作用的發揮,在教學時,依據自身的思想與言行給予學生相應的影響,以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觀以及行為習慣.
高中數學的傳統化教學中,教師都關注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化知識與學習能力,而忽視了學生自身的精神層以及思想道德的各個方面的發展.但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新課改相關政策的落實,德育逐漸備受人們關注,在市場的招聘也從原先將“專業知識”的定位逐漸轉變為“道德素養”的培養.目前,社會對人才具備的思想道德愈來愈關注,這就使學校教育愈來愈注重德育教育.因此,想要使學生形成綜合性人才,就需注重“立德樹人”的思想融入,從而培養出高素質人才的同時,實現素質教育的落實目的,這與社會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是相符合的.
核心素養下,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時,為了落實立德樹人的理念,就需融入到多個方面,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需從以下方面開展:第一,數學應用題的合理運用.高中數學中有多類型的應用題,教師可將多種題目內容作為依據,促進德育內容的融合,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稅率的有關應用題進行解答時,則可適當的滲透些社會時政,讓學生經過應用題解答,對當前的社會形勢進行了解,以促使學生形成民族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感.第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聯的應用題運用,以《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告訴給學生需對幾何圖形涉及到的相關數據實施嚴格校正,避免影響到計算的準確性,以校園的花壇建設為例,讓學生依據學校的花壇,計算其表面積與體積,以促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嚴格計算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形成嚴謹、認真的做事風格風格.第三,與德育相關的實踐活動設計.數學教師課堂教學時,可通過德育的實踐性活動,強化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做的學以致用,并讓學生在實踐活動當中,形成自身的綜合能力提高.
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學活動的開展需注重求真務實,學生需通過認真、嚴謹的態度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以確保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因此,數學教師在具體教學時,需注重“立德樹人”的理念融入,在教學實踐當中,設計有關教學活動,對學生自身的創新精神進行培養,以促使學生形成核心素養.第一,數學教師在進行知識講解的時候,需注重數學公式的運用技巧講解,并指導學生試著自主推算公式,以促使學生經過推導公式的過程,實現自身的學習能力增強,并促使學生對數學公式形成更深的認識.第二,高中生的興趣極其廣泛,數學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進行公式推導,可充分激發出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第三,在實際教學時,數學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以促使學生形成動手操作的能力.以“函數的基本性質”的有關內容教學為例,數學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計算機繪制相應的函數圖像,以促進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提高.第三,數學教師需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的好習慣.通過對高中數學的傳統化教學分析,并不關注學生自身的個性化特征,這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想象力發展,而且還會阻礙學生實現終身發展,因此,數學課堂的具體教學當中,教師需注重立德樹人的理念落實,將學生自身的自主思考力作為重點內容進行培養,以促使學生形成思考力的同時,實現健康成長.以“立體圖形的直觀圖”教學為例,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僅通過單一化觀察法是無法使學生立足于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時,并影響到學生全方位的認識到立體圖形,并使學生在實際學習時,容易形成相應的固定思維.依據新課標的有關要求分析,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時,需指導學生把學校中的相關建筑物當做學習對象,對建筑物的直觀圖進行繪制,以此使學生對于建筑物形成直觀認識的同時,具備相應的建筑設計的思想,從而為學生后期學習相關建筑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高中生在實際成長過程,榜樣力量通常發揮著顯著的作用,立足于促進學生實現健康成長的角度,榜樣就像是明燈,激勵著學生不斷前行.因此,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可適時的引入些歷史資料,以促使學生形成完善的道德觀,并讓學生的身心都實現健康的發展.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歷史資料的引入可以是著名的數學家本身的光輝事跡,也可以是數學的整體發展歷史等,而教師則將其作為歷史故事講解給學生,以促使學生形成積極、端正的學習態度的同時,促使學生形成堅定的學習信念.另外,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還需注重公共圖書館的相關資源運用,促進圖書館具有的教學價值有效發揮,這不僅能充分激發出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探討興趣,而且還能促進學生自身的知識視野有效拓展,從而使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得到全方位提高.在具體教學當中,以《二項式系數的性質》的相關內容為例,數學教師指導學生到圖書館中對楊輝三角進行查閱,學生經過翻閱有關書籍就會發現,楊輝三角與歐洲的相比,其要早于歐洲四百多年,以此深化與促進學生的認識,即古代數學已經處于世界的領先地位,并加深了學生對于祖國文化的自豪感與認同感.對高中數學的具體教學內容進行分析顯示,其通常包含了許多的抽象化數學理論以及數學公式,這些抽象化知識背后都是我國數學家經歷了辛苦研究才發現的.但是,數學家在背后付出的艱辛與努力,通常是不為人知的,這個時候,數學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課余的時間,在圖書館中查閱些課外的知識,增長學生的見識,這不僅能有效的緩解學生課堂學習的壓力,而且還能充分激發出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探討興趣,以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如果發現數學教材當中沒有提及到與數學家有關的優秀事跡,數學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能通過互聯網、圖書館等多種渠道,進行資料收集,并在課堂上講解給學生,以促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相關數學知識來源的同時,形成堅持不懈、不畏辛苦的精神,并促使學生形成有效解決相關數學問題的好品質,并促使學生有勇敢、堅韌的品質面對現實生活當中的困難與挫折,從而使學生自身的道德水平得到提高.
成績并非是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進行衡量與評價的唯一標準,教師還需立足于多方面對學生的學習實施評價,這就需數學教師在具體教學時,注重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制度有效優化,從全方位對學生的課堂學習及其表現實施評價.在高中數學的具體教學當中,雖然需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仍需對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的毅力以及恒心進行磨煉,在教師了解到學生得以進步的時候,就需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實施優化,以促使學生更好的擺脫數學成績困境的同時,能夠通過更加平和的心態學習相關數學知識.另外,在學習的評價體系得以優化的情況下,教師需給予學生相應的人性化指導與教育,以促使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具體學習中,更樂于、敢于學習相關數學知識.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的背景下的教育對于教師與學生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將立德樹人滲透到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夠使學生充分掌握到基礎性知識,形成相應的知識技能,而且還能使學生體會到相應的道德熏陶,從而使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得以提升的同時,培養出國家所需的綜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