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從互動語言學視角考察僥幸義語氣副詞的用法,主要探討該類副詞的序列語境及相關的話語功能。僥幸義語氣副詞常見的話輪位置是話輪之首和話輪之中,少量見于話輪末尾;序列位置主要出現在“發起—回應”序列的回應位置與非最小后擴展序列的前件位置。組織功能與明示功能是僥幸義語氣副詞在互動中的主要話語功能,但受序列位置的影響,功能內部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關鍵詞:僥幸義語氣副詞;序列語境;話語功能
中圖分類號:H1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4225(2022)03-0046-09
引 "言
現代漢語的僥幸義語氣副詞是指諸如“幸虧”“幸好”“多虧”“好在”“幸而”“虧得”等一類詞,這類副詞由于特殊的語氣和情態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張誼生[1]18將該類副詞稱為評注性副詞,主要是表示說話者對事件、命題的主觀評價和態度。目前學界關于該類副詞的研究成果較為豐碩,多數研究都集中在該類副詞成詞演變的途徑和動因機制,闡述詞匯化和語法化的過程,并且預測這些詞的功能還在進一步的演化擴展(姚小鵬[2],邵敬敏、王宜廣[3],劉丞[4],雷冬平[5],羅艷琴[6]等)。從句法語義和篇章功能角度看,研究涉及副詞的語義指向和語篇模式(趙彥春[7],楊亦鳴、徐以中[8],于峻嶸[9],唐寧[10],高書貴[11],施發勇[12]等),副詞與其他關聯標記的共現情況,以及與復句格式的匹配關系(邢福義[13],陳晨[14]等)。在語義模式分析的基礎上還深入探討了該類副詞的篇章連接功能,張誼生[15]提到僥幸義語氣副詞具有表積極條件的連接功能,潘海峰[16]進一步指出該類副詞不僅具有貫通語篇前后項的銜接功能,由于其主觀性強,能夠體現言者的態度和立場,因此又具有了語用功能。同時,還出現了一些副詞類內的個案對比或副詞整體性的研究(方紅[17],于峻嶸、康輝[18],丁杰[19],趙靜芳[20],崔鳳玲[21],代停停[22]等),除以上研究內容外還涉及對外漢語教學和偏誤研究(徐虹[23],何躍美[24]等)。
綜上來看,關于僥幸義語氣副詞歷時層面的研究已較為全面,共時層面上分析的角度也愈發多樣。然而,目前對僥幸義語氣副詞的研究基本采用的都是獨白性材料,較少關注其在自然會話中的特征和用法,也沒有從更大的互動語境中展開研究。互動語言學認為,語言是社會交際、行為組織的重要資源,對語言的研究必須落實到具體的互動交際環境中,進而考察言談雙方的互動過程[25]。因此,我們選取在互動會話中出現較高頻的“幸虧、幸好、好在、多虧”四項為重點研究對象,結合互動語言學的理論和會話分析的方法從其序列語境和話語模式引入,探究該類副詞在互動中實現的不同話語功能。
本文涉及的口語語料主要有三個來源:中國傳媒大學MLC媒體語料庫中的訪談對話語料、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中的對話語料以及筆者轉寫的日常對話語料,選取語料數量共計400條,其中包含“幸虧”“幸好”“好在”“多虧”各100條。
一、僥幸義語氣副詞的序列環境
及話語模式
序列語境(sequence environment)是指一個話語成分在會話中的分布情況,此處的“分布”包括橫向的話輪內部位置分布和縱向的會話序列位置分布兩個層面。位置敏感語法認為語法產生于特定的序列類型,并由特定的序列類型和序列位置塑造,位置的不同所具有的互動功能也不同[26]。因此,對僥幸義語氣副詞在會話中序列分布情況的考察是探究其話語功能的前提基礎。
(一)話輪位置
話輪位置包括話輪之首、話輪之中和話輪末尾。這里的分布僅根據該類副詞出現在話輪中的位置,不考慮與主語位置的關系,因為除了副詞與主語之間在句法上的關系外,言者在回應話輪中副詞位置的選擇也體現了其特殊的交際意圖。從分布看,僥幸義語氣副詞通常分布于話輪之中與話輪之首處,出現在話輪末尾位置較少。
位置一:話輪之首
(1)苑利:安史之亂之后,他們就跑到這個地方,叫做集賢鎮。現在當地的一些同志就想把西安的鼓樂重新的把它打造起來。那么像這種做法在全國還是很多的。
→ "張鋒:幸好他們還沒有跑散,起碼集合在一個村子里。(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城市零距離》2008-07-24)
(2)陳魯豫:哇,你爸真讓人感動。
王小帥:真是讓人感動,畫的就是這個東西方塊,就臨摹那個東西,他就擺成這么一個動作,然后跟這個人體你看,這個人體不是這樣的動作嘛,他就拿這個擺,學這個擺,覺得人體是這樣的,這個沖這邊,這個沖那邊,畫一個這個。
→ "陳魯豫:幸虧當年你爸逼著你學畫畫。(鳳凰衛視《魯豫有約》2012-05-22)
位置二:話輪之中
(3)水均益:我追問一下,就是您這個可信度怎么建立呢?權威性、可信度?
→ "關建中:可信度是這樣,首先它是建立在標準的基礎上,因為這次好在我們這個標準跟西方的三家機構的標準具有可比性,它可比較,通過比較來判斷我們這個標準。(中央電視臺《環球視線》2010-07-15)
(4)S1:結婚是這樣的啦,總感覺有做不完的事情。不過,會過去的啦,到時候就一切順利啦。
→ "S2:嗯嗯,多虧你幫忙啦。(BCC對話語料)
位置三:話輪末尾
(5)S1:又是婚禮,今天下雨哦。
→ "S2:就是哈,儀式的時候沒有下,幸虧。(BCC對話語料)
(6)S1:這鞋子穿穿好嗎?
→ "S2:腳感不錯,可惜最小36,有些大,里面全皮的幸好。(BCC對話語料)
我們進一步整理了僥幸義語氣副詞話輪位置的分布比例,在對總量為400例語料的窮盡性分析中,統計出該四詞位于話輪之首、話輪之中和話輪末尾的使用頻次,由此得出表1。
從表1可以看出,該四詞在話輪之首和話輪之中均有分布,并且居于話輪之中的分布都要明顯大于居于話輪之首的分布。在話輪末尾處,只有“幸虧”和“幸好”可以分布,“好在”和“多虧”暫未發現該用法。
(二)序列位置及話語模式
會話序列(conversational sequence)能夠反映語法形式在一段會話中與前后話輪間的關系[27]。除了話輪內位置,縱向的序列位置也與該類副詞的話語功能密切相關。上文橫向考察該類副詞所出現的話輪位置,本節我們將從縱向展開分析,觀察該類副詞在會話中的序列位置,梳理其常見的話語組織模式。
日常會話的基本組織形式為相鄰對(the adjacency pair),相鄰對由兩個不同的說話者發出、位置相鄰且包含兩個話輪:前一話輪為相鄰對前件(the first pair part),后一話輪為相鄰對后件(the second pair part)[28]13。會話交際中,話語雙方時常會通過附加話輪來實現最小相鄰對序列(又叫根相鄰對)的擴展,豐富對話內容。其擴展的方式有三種:相鄰對前件之前的前擴展(pre-expansion)、位于相鄰對前件和相鄰對后件之間的插入擴展(insert expansion)和相鄰對后件之后的后擴展(post-expansion)[28]28。僥幸義語氣副詞的主要序列位置是相鄰對的后件,表示回應評價,同時,它還可以出現在后擴展的序列中,作為擴展補充。
1. 回應位置與基礎模式
作為回應形式的僥幸義語氣副詞位置較為固定,通常處于“發起—回應”相鄰語對中的后件回應位置,由話語一方觸發引起話語另一方選用僥幸義語氣副詞進行回應,形成了“發起—回應”的基礎相鄰語對模式,轉寫成豎列對話形式如下:
A:發起位置
B:回應位置【幸虧】①
例如:
(7)記者:但是你們怎么能確定,比如說你現在跑到開封去考察,現在人吃的宵夜跟那會兒人吃的宵夜不一樣。
→ "于正:應該是不一樣,好在我們還看不到這些細節。(中央電視臺《面對面》2010-
06-06)
(8)S1:我們去里院里吃了點了幾個都很不錯不過感覺奶酪山藥不好吃。
→ nbsp;S2:多虧今天沒要,哈哈,那個鲅魚丸子挺好吃的。(BCC對話語料)
在該會話序列模式中,細究回應所在話輪的語義內容存在兩類差別,第一類是直接回應解釋,第二類是回應解釋的同時,補充假設出現的結果。
1)直接回應解釋
(9)竇文濤:累嗎?這樣的強行軍,等于爬山了一路,這個體力的這個消耗。
→ "李江:體力消耗是挺大。但是好在我們部隊也是一個很有戰斗力的部隊,平時訓練還是挺有素的,軍處還是比較扎實,因為像這種強行軍,幾十公里啊,七八十公里這種行軍,我們以前也是經常開展這項活動,行軍的活動。
竇文濤:真是鋼鐵部隊,這次看出子弟兵來了。(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2008-
05-17)
該例是對發起話輪的直接回應,從正向有利的角度直接陳述原因或評價,讓聽者快速捕捉答案知曉結果。
2)回應解釋+假設結果
(10)竇文濤:這個法國人,咱們親愛的法國隊,你心情怎么樣啊?
→ """朱力安:我幸好湖人剛拿了總冠軍,要不然我心情現在很沮喪了,我暫時忘了法國的恥辱,暫時忘了要捅多梅內克多少刀了。(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2010-06-19)
該例后半句出現了假轉標記“要不然”,與“幸好”所在分句構成假轉關系復句。所謂“假轉”是指假言否定轉折,這類轉折,是先說明一件事情,其后說明如果不這樣就會出現另外的情況[13]46,除了“要不然”,較常搭配的還有“否則”“不然”。說話人在解釋回應的過程中,不僅點明了核心內容,而且出現了由“要不然”引出的假轉的反向不利結果,將其與現時結果對比,更能突出僥幸義語氣副詞后所提及內容的重要性,使語言的表達效果更為強烈。
2. 非最小后擴展前件位置與擴展模式
后擴展序列包括最小后擴展(minimal post-
expansion)和非最小后擴展(non-minimal post-
expansion)。最小后擴展是指在相鄰對后件后加上的單個額外話輪,又叫結束序列的第三位置[28]120,它標示著當前序列的結束,不投射出新的話輪。而非最小后擴展是指緊接根相鄰對后件出現的擴展話輪與該話輪投射出的下一話輪共同構成該擴展序列,它包括至少兩個話輪結構。通過對語料的分析,僥幸義語氣副詞常出現于非最小后擴展序列中的序列前件位置,后接回應相鄰對。
非最小后擴展的類型有很多,較為常見的是會話修正和主題化(topicalization)兩種類型[29]106,前者是指針對先前話輪內容發起執行修正,后者是指,在言談過程中通過某些語言表達式來表現自己對先前話語(或話語的某部分)感興趣,從而把該話語(或話語的某部分)確立為其后談話的主題,這樣的擴展方式就是主題化[29]108。從類型看,僥幸義語氣副詞應屬于后者主題化類型,引發相關話題的拓展,并產生回應語對。該序列呈現出兩組雙話輪的擴展話語模式,轉寫成豎列對話形式如下:
A:發起位置
B:回應位置
A:非最小后擴展前件【幸虧】
B:非最小后擴展后件
例如:
(11)S1:今天看的時候很多人都走了,不知道有彩蛋。
S2:我中午場的時候,沒一個人錯過,因為大家都等到最后,安安靜靜的,晚上二刷的時候,我機智地在大家都要走的時候喊了有彩蛋,憋走!留下了全場。
S1:我也不知道,本來是想把歌聽完,再最后走,然后就很幸運的看到了。
→ """S2:多虧你想聽歌啊!
S1:對啊,不然我就錯過了。(BCC對話語料)
(12)主持人:信息亭里有沒有空調?
路蒙佳:信息亭里有的是有空調的,有的是沒有空調的。
→"主持人:好在這兩天天氣還比較涼快,工作起來還會舒服一點。
路蒙佳:其實這些問題都不大。(中央電視臺《今日關注》2008-09-05)
僥幸義語氣副詞所在的擴展序列是對根序列中所述相關話題的進一步延伸,在例(11)中,前三個話輪介紹當前事件,都在談論關于是否看到電影彩蛋的問題,第三話輪S1點明自己是因為想聽歌才看到彩蛋,“聽歌”引起S2的關注并用“多虧”發表評價,將對話的主題轉移到看到彩蛋的原因上,構成非最小后擴展相鄰對的第一部分(前件)。受話人接應新主題,給出肯定回應,是后擴展相鄰對的第二部分(后件)。例(12)中的“好在”是在前一“發起—回應”序列結束后的擴展評價,聽者接收到言者所述“空調不一定有”的非有利條件,主動接過話輪將談論主題從空調擴展到相關外部的有利天氣,指出雖然沒有空調,但是最近的天氣還比較涼快,工作時對空調的需求并不緊迫,由此來緩解聽者可能出現的消極心理。而聽者緊隨其后承接回應話輪,表示這樣的條件對自身影響不大,“好在”占據序列中的非最小后擴展前件位置。
二、僥幸義語氣副詞的話語功能
前文介紹該類副詞在互動中的分布,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分析其位置差異所表現的不同話語功能。由于僥幸義語氣副詞位置分布的靈活性,在不同的話輪及序列分布表現出不同的話語功能。從總體上看,僥幸義語氣副詞在會話中與序列語境相關的話語功能主要分為話語組織功能與話語明示功能,這樣的分類也恰好對應僥幸義語氣副詞作為語用型銜接副詞所具有的語篇組織和人際互動的雙重功能[16]152,每一功能內部還會根據具體話語位置的不同顯現出一定的差異。
(一)話語組織功能
在話語組織功能中,我們將從話題發展演變的角度再細分為話題延展和話語轉承兩種功能:一個是擴展話題內容,一個是轉變話語組織方式。
1. 話輪之首的話題延展
在基礎序列或非最小后擴展序列中,位于話輪之首的僥幸義語氣副詞均具有延展話題的功能,豐富話語表達內容,充實會話序列。從延展的方式看可以細分為回應擴展與補充話題兩類。
1)回應擴展
在基礎序列的回應位置中,有些回應是直接給出結果或答案,而有些回應是通過添加更多翔實的背景信息或相關知識來解釋說明,如:
(13)劉思伽:你有沒有感覺,為了在舞臺上那種光彩照人的形象,自己曾經犧牲過什么?有這種感覺嗎?或者很遺憾被迫要放棄一些事情,也是自己喜歡的。
→ "影子:好在抽煙酗酒倒真的不是我喜歡的事情,泡夜店我還真不喜歡。如果有一點時間的話,我希望有更多的時間讓我讀更多的書,能夠寫更多的東西,以及去旅行就好了。(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行家》2009-11-23)
該談話中主持人發起疑問,言者在回答時并不是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先反向回答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并用“好在”表達自身的慶幸,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解釋話題,說出自己喜歡的事情。“好在”句看似與問題無關,但它將言者的思考和想法外現,給予了聽者足量甚至超量的話題背景信息,讓聽者對言者的回答有更為全面的理解。此處的“好在”不僅是對前一話輪的回應,同時擴展了話題內容,有利于加深互動雙方的了解,推進會話發展。
2)補充話題
在非最小后擴展序列中,作為該相鄰對前件,是對根相鄰對的話題進行補充,進一步發表言者的看法和態度,或是總結或是引出相關話題。如下例:
(14)邢云:地震的時候,去年的5·12你在哪兒?
張波:當時我在綿陽上班,我是11號下去的,12號我上第一天班,中午的時候就地震了。
→ """邢云:幸好你的家人、父母都沒在。
張波:對,當時他們都沒在家里。
邢云:但是有親戚遇難了。
張波:對,我親戚基本都在縣醫院工作,醫院里面的人基本都沒出來。(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人物周刊》2009-05-19)
該例的前一會話序列是記者詢問言者地震時所在的位置,一問一答結束該話題。緊隨其后,記者用“幸好”引出對上一對話序列的擴展補充性評價,并將話題引至“其家人父母所在位置”的相關話題上,承接上一話輪,引出下一回應話輪,拓展話題從而延續會話。
此處需要注意的是,回應擴展和補充話題是該類副詞在不同序列位置上體現的功能差異。回應擴展只在回應話輪,是針對發話人的提問而做出的擴展性回應,而補充話題位于擴展序列,是在前一序列問答已經結束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引出相關的話題。因此,具體的功能類別還需要根據副詞所出現的位置情況進行判別。
2. 話輪之中的話語轉承
話語轉承是指語義的轉折和順承,居于話輪之中的僥幸義語氣副詞在表達語義時存在順向發展和逆向發展兩種語義推進方式。高書貴認為“幸虧”所在分句的句首總是隱含著一個轉折連接詞“可是”,指出“幸虧”其中隱含著語義轉接功能,即轉折連接功能[11]。“轉接功能是功能語法連接語義區分范疇中與添加連接、因果連接、時空連接并列的一種關系,它所連接的都是與預期相反的語義。”[30]我們贊同這一觀點,但不可忽視的是,除了轉接功能,僥幸義語氣副詞仍然可以表示語義的順承,它體現出話語組織的承接和轉接兩種關系。序列位置分布上主要以回應序列為主。以下我們將分類逐一進行闡釋:
1)順向承接
(15)記者:昨天巴基斯坦國家來中國尋求支持,我想知道中國現在成立很多國家投資的部門,國內也有很多投資的機構,他們現在應該怎么做,長期看來能夠做到利益地最大化?謝謝。
→ ""黃明:這個問題問的比較大,好在中國有非常大的外匯儲備,所以我們中國不會面臨到這些問題,這是第一值得我們慶幸的,因為很多國家外匯儲備是非常微弱的,冰島就是這么一個例子。(中央電視臺《對話》2008-10-21)
該例中用“好在”引出原因,回應前者提問,指明中國存在著十分有利的條件——“非常大的外匯儲備”,因此不會面臨其他國家遇到的一些問題。從邏輯發展順序看,有利的因形成正向的果,語言發展為順向推進關系。
2)逆向轉折
上例為話輪的順向推進,語義前后連接順暢無轉折,下面探討與逆向轉折相關的例句情況:
(16)L:6不是賣得最好嗎?
→ """Y:對啊,當時6s出來的時候,因為我買6的時候6s已經出來了,然后他們就說,要不買6s吧,后來幸虧我沒買6s,因為出來之后不是有一批全部都出現問題了嘛,就是什么都要打回嘛。(日常對話語料轉寫)
該語段中“幸虧”位于言說者Y的話語中間位置,前半段Y在考慮是否要買較為新款的iPhone 6s手機,但在短暫停頓后用“幸虧”語鋒一轉“沒買6s”,緊隨其后解釋原因,有實例證明iPhone 6s手機質量有問題。此處的“幸虧”在承接前文語義的基礎上發生轉折。
(二)話語明示功能
部分學者認為僥幸義語氣副詞在篇章中具有強調功能,包括逆轉強調和順接強調兩種(方紅[17];齊滬揚[31]),本文認為與其說是強調,不如說是言者在會話交談中表達的“明示”。Sperber和Wilson(1995)提出了一種新的交際觀——明示推理交際(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該觀點一改以往簡單地從編碼到解碼的傳統觀念,指出“交際的成功不在聽話人辨認出話語的語言意義之時,而在他們從話語中推斷出說話人的意義之時”[32]23-27,即交際中除了編碼和解碼還應該加上對話語的語言意義實施推理的過程。因此,交際過程應該轉換為“明示”與“推理”的過程。
在會話中,說話人實施“明示”行為,使用某種顯映的信號方式來組織話語內容,引起對方的注意以明示自身的交際意圖。聽話人接收信號,實施“推理”行為,在說話人所提供的顯映方式的基礎上關聯自身的認知背景和經驗常識,對所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加工推理,由此明確說話人交際意圖正確理解話語意義,推動交際成功的實現。在關聯理論中,Sperber和Wilson還提出最佳關聯原則,該原則是指說話人最大限度地減少聽話人理解話語所付出的努力,增加話語的語境效果[32]260。
明示功能在基礎模式與擴展模式中均有用例,但在具體話輪位置上的功能略有不同,在話輪之首與話輪之中為明示提醒功能,在話輪末為追加明示功能。
1. 話輪之首與話輪之中的明示提醒
僥幸義語氣副詞處于話輪之中的明示提醒是言者意愿重點展示的內容,需聽者注意結合該信息進行聯想,以便更好地實現交際互動。下面將重點以處于句中的“好在”之用例來分析明示的內容及其對會話互動的影響,例如:
(17)張大諾:比如說那個基本顏色,比如紅色可能就會盯的時間長一點。
劉思伽:就看著那個紅色?
→ ""張大諾:看著那個紅色,尤其找一些正紅的顏色,然后盯的時間長一點之后可能就會產生一些豐富的感覺,偶爾幻覺。然后把那個感覺,好在我是中文系,我可能稍微能夠捕捉一點,要不我給你講述一下。
劉思伽:紅色是一種很熱情的顏色,像在夏天熱風籠罩著你,像紅燭在烘烤著你的手,甚至于在它面前你覺得自己的體溫都在上升,或者說吃了一口小辣椒的時候舌頭的感覺,我說的對嗎?
張大諾:你竊取了我的勞動成果。(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我的奧運情》2008-03-26)
該語段中的“好在”處于話輪中間,承接上下文語義,首先前文談到紅色該如何感知的問題,對于常人來說這只是一種普通的視覺體驗,但如何讓特殊人群也感受到,我們必須得運用一些其他的感知方式——用言語來描述感覺。其次,言語的描述與一個人的文學文字功底密切相關,用言語來描述感覺需要其語言表達能力較強,該例“好在”引出的“我是中文系”的客觀事實條件,剛好契合前文所述要求。中文專業語言表達的專業性毋庸置疑,他可以很好地運用文字技巧來生動描述色彩特征。“好在”的自然順承不僅推進了話語的發展,同時也體現出對擁有該特殊優勢條件的明示行為。
在最佳關聯性原則下通過“好在”提供顯映方式,指出“我是中文系”這一背景就是說話人語用的“明示”。不管聽者在此之前是否了解言者的專業類別,此處言者明確地點出就是希望聽者可以接收到他傳達出來的明示信號,讓其關注到這一優勢條件,進而幫助聽話人進一步理解話語內容,與此同時,言者還提出了建議“要不我給你講述一下”,都在引導聽話人對“好在”后事實條件的關注。此時,聽者根據“好在”后所提供的顯映方式,成功接收到明示信號并理解了說話人的話語交際意圖,即“中文專業的人對語言表達具有優勢”,結合自身的認知背景和相關知識進行推理,聽者主動接過話輪直接展開自身對紅色形象描述的話語回應。其后,“我說的對嗎”的確認性疑問也進一步證明受話人準確接收到發話人所要明示的內容,回應發話人給出的明示提醒。劉丞[4]在梳理“好在”情態化的演變中指出這一過程屬于“招請推理”(invited inference)①,強調言者和聽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利用“不過量準則”招引或邀請聽話人來進行的推理。這樣的話語明示性行為不僅表明了言者突出該優勢條件的語用意圖,也促使聽話人直接主動參與言談推理過程,推動了交際雙方的互動合作,引導會話深入發展。
明示功能較多地出現在話輪之中,在簡單回應鋪墊后敘述更重要的內容,也存在一些句首的用例,直接指明事實,提請說話人注意,例如:
(18)F:這邊刮大風,我們這邊一個太陽能都刮下來了,嘭的一聲,你看!
Y:好可怕,這要有人走在路上就完了。
→ """"F:幸好早上沒人在那里。
Y:是的,好險,你們以后走那邊都要注意點。(日常會對話語料轉寫)
話語雙方談論小區里太陽能被風刮下的意外事件,前一組話輪實現對該事實基礎性的“陳述—評論”語對后,F進一步補充話題,指明小區里那條路當時沒有人在現場的有利前提,對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的結果表達慶幸。言談內容從評論事件到評論事件影響的轉變,也促成了聽話人Y的應答話語的改變,Y理解并順應F明示的話語內容(即該事件對人或造成較大傷害)回應“好險”作為對可能危險的評價,同時為更好地實現雙方互動還提醒對方“你們以后走那邊要注意”,由此,成功實現了言者和聽者“明示—推理”的互動過程。
2. 話輪末尾的追加明示
大多數副詞在搭配功能上具有定位、黏著的傾向,但是評注性副詞的位置較為自由和靈活[1]4,根據副詞自身的特點,可以位于句中、句首或句末,其中句子中本應作狀語的副詞出現在句末而非常規位置的現象,是副詞的易位現象[33],易位現象是對話語體的特有現象,更值得我們關注[34]。副詞能否發生易位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能夠發生易位的語氣副詞通常具有較強的主觀性特征,因為主觀性越強的副詞客觀信息負載量越小,在實際交際中就有可能出現后移[33],本文研究的僥幸義語氣副詞正是這一類主觀性強的副詞,因而出現了位于話輪末尾的使用情況。僥幸義語氣副詞出現在末尾是以一種追補的方式來表示全幅評注,言者先進行事實回應,完成應答后以僥幸義語氣副詞收束話語追加明示,凸顯言者的主觀態度,表達交際意圖。聽者關注到這樣的特殊易位情況,引發對該現象的語用思考,明白說話人的交際意圖,從而實現互動中的交互主觀性。例如:
(19)S1:又是婚禮,今天下雨哦。
→ """S2:就是哈,儀式的時候沒有下,幸虧。(BCC對話語料)
(20)S1:啥時候來電了?
→ """S2:昨天晚上八點多來電的,幸好。(BCC對話語料)
例(19)言者先贊同前者觀點,然后明示提醒“婚禮儀式時沒下雨”,最后“幸虧”追補確認這一情況增強語氣,表達言者的慶幸情感。例(20)為“提問—回答”序列,“幸好”位于應答話輪,將重要的信息先回應,突出焦點,其后用“幸好”追補實施評價,明示言者的情感態度。
僥幸義語氣副詞出現在話輪末尾的情況較少,在我們的語料中僅有“幸虧”的4例與“幸好”的7例,“好在”與“多虧”空缺,這種不對稱現象出現的原因可能是該類副詞內部主觀性程度存在一定差異,李善熙認為不同詞類的主觀性存在差異,同時各類詞內部的成員之間的主觀性也存在著差異[35]。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主觀性強弱程度上,“幸虧”和“幸好”的主觀性較強,而“好在”和“多虧”的主觀性較弱。“幸虧”和“幸好”在口語中的使用已經比較獨立,可以單獨疊連使用,如“幸虧幸虧”“幸好幸好”,而“好在”和“多虧”仍較為黏著,其后必須接引相關內容。但隨著語用的發展,言者主觀性的逐漸增強,僥幸義語氣副詞在使用中的功能還會發生進一步的擴展,在位置的游移和用法的表現上值得繼續關注。
結 "語
結合序列語境來看,我們將僥幸義語氣副詞在話輪位置、序列位置及話語功能三者的對應關系總結如下:
僥幸義語氣副詞的序列位置多樣,不同的位置體現出話語表達的不同功能,反映了互動交際對該類副詞的語用影響。文章以互動的視角從序列語境去觀察僥幸義語氣副詞的用法,總結出僥幸義語氣副詞在互動中的話語組織功能和話語明示功能,其內部仍可進一步劃分為話題延展、話語轉承和明示提醒、追加明示的子功能。在新的理論視角下重新認識該類副詞,有利于深入挖掘該類副詞在互動中的特殊功能,同時,對其他相關副詞的研究也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誼生.現代漢語副詞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2]姚小鵬.關聯副詞“多虧”的虛化及其語義分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20(2):8-11.
[3]邵敬敏,王宜廣.“幸虧”類副詞的句法語義、虛化軌跡及其歷史層次[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4):56-64.
[4]劉丞.“好在”的演化過程與功能擴展[J].世界漢語教學,2012,26(4):495-505.
[5]雷冬平.語氣副詞“好在”的語法化環境研究[J].漢語學習,2015(5):59-69.
[6]羅艷琴.僥幸類評注性副詞“還好”的功能、用法與成因[J].海外華文教育,2016(6):753-762.
[7]趙彥春.副詞位置變化與相關的句法——語義問題[J].漢語學習,2001(6):41-45.
[8]楊亦鳴,徐以中.副詞“幸虧”的語義、語用分析——兼論漢語“幸虧”句相關話題的形成[J].語言研究,2004(1):19-23.
[9]于峻嶸.“幸虧”探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118-122.
[10]唐寧.“幸虧”的功能與篇章分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7):50-52.
[11]高書貴.“幸虧”隱含的轉接功能與語義轄域[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424-428.
[12]施發勇.評論附加語“幸虧”研究[J].科技信息,2011(27):539-540.
[13]邢福義.漢語復句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14]陳晨.“幸虧”類語氣副詞與復句格式的匹配能力考察[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15]張誼生.副詞的篇章連接功能[J].語言研究,1996(1):130-140.
[16]潘海峰.漢語副詞的主觀性與主觀化研究[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7:151-152.
[17]方紅.“僥幸”類語氣副詞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3.
[18]于峻嶸,康輝.“幸虧”、“好在”辨析[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118-120.
[19]丁杰.現代漢語“幸虧”類語氣副詞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0]趙靜芳.“幸虧”類副詞功能差異及演變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2.
[21]崔鳳玲.“幸虧”“多虧”辯證考[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3(3):59-60
[22]代停停.僥幸義詞“幸虧”“幸好”“多虧”的比較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1.
[23]徐虹.現代漢語“僥幸”類副詞偏誤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6.
[24]何躍美.基于語料庫的現代漢語僥幸類情態詞的語義功能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9.
[25]方梅,李先銀,謝心陽.互動語言學與互動視角的漢語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8(0):1.
[26]SCHEGLOFF, E. A. Turn organization: One intersection of grammar and interac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7]姚雙云,田咪.自然會話中“是吧”的互動功能及其認識狀態[J].語言教學與研究,2020(6):47-59.
[28]伊曼紐爾·謝格羅夫.對話中的序列組織[M].馬文,等,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9]于國棟.會話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30]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99.
[31]齊滬揚.語氣副詞的語用功能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1):62-71.
[32]SPERBER amp;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5.
[33]楊哲華.副詞易位句的認知語用研究[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41(Z1):24-28+45.
[34]張伯江,方梅.漢語功能語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35]李善熙.漢語“主觀量”的表達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3:7-9.
(責任編輯:孫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