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峰,尹天標,戚雨楠
(赤峰學院 資源環境與建筑工程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在互聯網發展迅速的當下,高校大學生的校園網貸更是發展迅速。校園網貸打著手續簡單,利息低的口號來誘導大學生貸款,由于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極其容易掉入校園網貸的漩渦中。
校園網貸是學生向各個借貸平臺借款,以解決臨時性消費的行為。近年來,大學生“校園貸”事件不斷發生。當生活費不能支撐大學生消費需要時,一部分大學生便會選擇校園網貸來解決困難,滿足當時的消費。校園網貸具有兩方面特點,一方面校園網貸具有虛擬性、復雜性。校園網貸與傳統的貸款最主要的區別是校園網貸依托于網絡,是虛擬且不用面對面操作。它的虛擬性決定了它比傳統的貸款更方便,學生只需提供身份證信息,通過網上提交信息,經過幾個小時審核后貸款便可以到手。正是這樣的便捷性導致校園貸不正規,貸款平臺迅速滋生,數量龐大。另一方面校園網貸具有極大的誘惑性。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且人數龐大,他們普遍存在沒有社會經驗,對貸款平臺的正規性缺少分辨能力。大部分大學生經濟來源單一,存在盲目消費,盲目攀比的心理,當經濟水平無法滿足其物質需求的時候,便去選擇校園網貸,當受到貸款平臺威脅時,往往會害怕,不敢跟老師及家人說,從而導致諸多不良社會現象發生。
大學生是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且無收入的群體,這也是不良網貸平臺所關注的對象。近幾年,校園網貸平臺迅速發展,并且收益顯著,其產生的利益誘惑是非常的大。因此一些不良貸款的平臺為謀取更高的利益,無底線地為大學生貸款,使得大學生一步步掉入這個陷阱。
校園網貸平臺五花八門,他們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電商加盟;二是分期購物平臺;三是貸款平臺。與普通的銀行貸款相比,校園網貸程序非常簡單,沒有門檻,只需要將身份證照片上傳到相關軟件,并填寫相關信息,便可以獲得資金,還有的只需要下載指定的App 便可以得到錢,只有少數的平臺要求比較嚴格,但也只是需要線上認證身份貸款便可以到賬。
校園網貸平臺往往通過片面的廣告宣傳,贈送一些物品來實現傳播校園網貸的途徑,校園網貸的宣傳頁上充滿“零利息”等虛假信息,大學生在急需用錢的情況下,便會想起“零利息”的廣告,最終被誘惑而上當受騙。貸款表面上來看不需要任何擔保手段,不需要簽任何協議,只需要一個手機號碼驗證信息,但貸款平臺以及通過技術手段獲得通訊錄信息,無形中家長和老師便成為貸款的擔保人。
校園網貸在未按期償還貸款的情況下,會產生高額的違約金,大學生是一個沒有收入的群體,貸款平臺以無利息誘惑貸款,但由于沒有固定收入而無法按期還款產生大量的違約金,并且利滾利,最后需要還款的數額越來越大。一些研究顯示,大學生他們每月的生活費是父母給的占的一大部分,另有很少一部分的人是兼職獲得的,那些使用獎學金或助學金的人少之又少。一些調查中還發現,有一半貸款的大學生靠下個月的生活費來還貸款,一小部分通過兼職貸款還貸,一部分同學告知父母讓父母幫助其還貸,還有一部分學生通過其他渠道償還校園網貸??梢?,沒有任何穩定的經濟來源,大學生獨立償還校園網貸是非常困難的。
當代大學生自幼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下,缺乏科學的消費觀、自控能力弱、風險意識淡薄造成了校園貸迅速發展。當然大學生自身也存在眾多問題,一是學生超前消費、攀比心理,追求名利,希望經濟獨立等心理使得學生選擇了校園貸。二是家庭經濟困難,雖然國家提供了助學金,學校提供勤工助學崗位等許多措施,但部分學生會遇到培訓班費用不夠,沒有創業資金而去選擇校園貸。三是法律保護不健全,管理貸款平臺不嚴格,一些學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背上了債務,貸款平臺審核信息不嚴格,并且這些貸款未接入誠信系統,會讓一部分學生覺得有可乘之機,部分校園貸還會出現學生做代理人,將同學推薦貸款的可以得到一部分資金的獎勵,甚至還有個別平臺利用代理人進行欺騙,這些都是導致校園網貸迅速發展的原因。
現在沒有經濟獨立的大學生大部分是父母給生活費,而每個月有固定的生活費,這些生活費是足夠支撐一個月的生活的。但部分學生拿到生活費便會無節制地消費、娛樂、購物,這便導致這些生活費只夠半個月,為了下半個月的生活便會選擇校園網貸,最終陷入不良校園貸款的陷阱中。
作為年輕的一代,凡事都喜歡追求個性化。在購物時候不愿意買大眾化的東西,會選擇一些能彰顯出自己的衣服,買一些昂貴而不實用的東西。久而久之,不正確的消費觀,會將自己的生活費浪費掉而去選擇校園貸。
網絡貸款平臺貸款的時候需要大學生提供本人身份證信息以及直系親屬聯系方式,這便會有些不正規的平臺將信息販賣給廣告公司或中介,使得自己或家人不斷地受到廣告推銷,給生活造成困擾。貸款人還不上貸款的時候,平臺便是通過這些信息進行短信電話催債。還有一種以女大學生裸貸為貸款的憑證方式,一旦逾期,平臺便以照片為要挾,還有些平臺,在得到照片后,以販賣這些照片牟利,根本不會去保護大學生的隱私,這種行為不行違法,而且損害到了大學生的隱私,對其心理也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貸款平臺雖然打著低利息,零擔保的廣告,但依然會通過一些借貸人不懂得方式收取高額的利息,非法借貸公司以校園網貸偽裝,隨意地放寬貸款額度,模糊貸款利息,以蒙騙大學生貸款為目的來獲取高額利息,賺取利益。
當一些貸款的大學生逾期未能償還貸款,一些貸款公司便會通過第三方催債公司進行暴力催債。電話騷擾借款人、短信轟炸貸款本人或親人、用強硬的語氣威脅曝光貸款大學生及家人情況、非法拘禁等粗暴方式催債,使大學生心靈受到打擊,無法正常學習,甚至會發生諸多心理疾病。
高校校園網貸的出現,體現了互聯網的信息傳遞便利性,也反映了當代大學生消費觀念的改變,但在這非常便利的條件下也隱藏著一定的風險,對借貸的學生造成極大的危害。
校園網貸現象現在越來越嚴重,校園貸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合法權益都有一定的危害。第一,校園網貸非常容易得到,申請手續簡單,審核非常松懈,只需要學生提供身份證,學生證等信息便可以貸款。第二,學生的信息得到了泄露,一些不正規的貸款公司便將信息賣到詐騙、房地產等公司,對學生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借貸平臺具有吸引人的特點。他們大多采用“低息”,甚至“零利息”等虛假信息宣傳吸引學生借款,但際上,他們收取高額利息,如果不能按期還錢,反而會有更大的利益,學生便會承擔嚴重的違約金。第三,學生在沒有及時還清貸款的時候,可能會受到暴力催貸,也可能影響到個人的信用,對學生的未來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網絡具有虛擬性、信息技術性和快速傳播性的特點,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各種思想和價值觀在網絡上相互傳播,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尚未完全確立,一些不良網站向受迫害的大學生散布信息,在不良網貸平臺的故意傳播下,一些學生會出現創業致富的念頭,通過校園網貸去買彩票、賭博等行為;還有一些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追求享受,超前消費;還有的學生與其他人盲目攀比消費,這些都助長了不良的風氣,讓學生的價值觀受到影響。與貸款平臺標注的“助你圓夢,傳遞校園正能量”的口號不同,校園網貸是大學生的“噩夢”。一旦陷入不良校園網貸的泥潭,學生的生命健康將受到直接威脅。有些學生自殺是因為他們無法承受高昂的利率。2016年3月,河南某高校一名大學生因無力償還巨額債務跳樓自殺。2017年4月,廈門某高校一名大二學生因遭遇“校園貸”在酒店自殺身亡。校園貸款通過宣傳虛假信息來誘惑學生借貸,在沒有按時還款的情況下,往往會用不正當的手段來要錢,如電話騷擾,信息恐嚇等,這些都會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在不斷的壓力下,極易產生心理問題甚至自殺,還有可能走向犯罪道路。
近些年來,大學生遭到不良校園貸款的情況越來越多,因為網絡貸款產生的悲劇還在不斷產生,盡管相關的法律部門以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高校也采取了相應的教育,但仍然避免不了因貸款產生的悲劇。大學生對此不夠重視,認為這樣的事情不可能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從而粗心大意,最終產生問題無法解決后,便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就要求高校應加大力度采取相關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是高校應在校園開展“校園網貸”的專題普法講座,讓大學生對不良校園貸款現象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同時應加大力度開展安全教育,通過發生的案例來警示學生,避免錯誤產生,讓學生深刻地了解到網絡貸款的危害,自覺地遠離貸款。二是深化學生的思想意識,加強對大學生教育,通過教育引導學生有正確的價值觀,為大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從自身出發,遏制校園網貸的現象,杜絕網貸的念頭。三是高??梢耘e辦校園貸款的知識競賽,校園活動,文藝表演等方式,加大對校園貸危害的宣傳,提高學生的關注度,讓學生更深地了解貸款的危害,自覺遠離校園貸,從而達到一定的防范效果。
加強高校學生價值觀念、消費觀念的培養,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消費觀,提倡勤儉節約,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生活環境。引導大學生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學生勤儉節約,不盲目攀比的生活方式。抵制奢靡的生活作風,從老師再到學生抓起,灌輸給學生艱苦樸素的生活理念。雖然網絡貸款很難控制,但可以提高學生的消費觀念,超前消費雖然可以促進經濟的增長,但這并不太適合還沒有固定經濟來源的大學生。一些物品的誘惑,生活周圍環境的攀比,都會導致大學生盲目跟風,超前消費,這些都會影響到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所以大學生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校園貸款的創建不僅需要政府的嚴格監督,還需要社會營造一種正直的社會風氣。第一,網貸行業自身應該提高行業要求,合法經營,不謀取不該得的利益,誠實守信,公開透明的行業環境。第二,眾多貸款平臺應積極合作,互相了解信息,讓在一個平臺貸過款的學生不可以在第二、第三個平臺繼續貸款,并且出臺相關的行業標準,進行良性的行業競爭,不可以采取不正當的競爭方式來獲取利益。第三,社會媒體也應該積極地向大學生宣傳校園貸款的危害,增強學生對不良校園貸款平臺的認識,營造出全社會抵制不良校園貸款的外部環境,抵制暴力催款,拒絕裸貸等低俗危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貸款方式。
大學生作為年輕的群體,是國家的新生力量,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消費觀。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可盲目地消費、攀比,要始終明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傊@貸款作為一種新興的事物,本身并沒有錯對之分,也有一定的作用,也會產生一定的危害,我們要提高對校園貸款欺詐的辨別意識,防范一些網絡陷阱,增加法律知識,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