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鵬
(赤峰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中國民間美術是中國勞動人們的智慧結晶,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中國民間美術形成了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深厚的底蘊。常見的中國民間美術主要包括建筑、繪畫、雕塑、服飾、工藝等。中國民間美術具有悠久的歷史,是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的載體,是我們需要繼承和發揚的。高校美術教師需要對傳統的民間美術進行重新審視,深入挖掘內在的歷史文化內涵,對民間美術進行創新,推動民間美術的創新發展。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民間美術的傳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增加了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難度。因此,高校美術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民間美術對美術教育的重要價值,選擇合理的契機,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發揮民間美術的重要作用。本文結合民間美術發展現狀,分析中國民間美術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在高校教學中如何具體應用展開論述,為當前高校美術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借鑒,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民間美術藝術的同時,提升現有高校美術教學水平。
中國民間美術是指由勞動人民創造的,以豐富民間風俗活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在人們中流行廣泛的美術藝術形式,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當前美術藝術形式創作的源泉。中國民間美術內涵豐富,形式多樣,與民間民俗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民間美術的形式也就有所不同,但是從整體來看,中國民間美術具有統一的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中國民間美術包括石雕、剪紙、繪畫、刺繡、印染以及服飾等,形式多樣化,不僅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而且表達了他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體現了極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藝術特點。近些年來,中國越來越多的高校不斷開設美術課程,教師需要讓更多美術學生理解、學習和保護優秀的中國民間美術文化,推動中國傳統美術的創新發展,引導學生創作更多優秀的作品,發揮民間美術的重要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形成了極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脈絡,豐富了中國民間美術的內涵。民間美術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具有大眾性和群眾性的特點。民間美術藝術體現了基層人民群眾的文化精神和審美意向,是人民群眾生活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民俗民風是民間美術展現的重要形式,能夠體現出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在人們生產生活過程中,民俗民風能體現出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習慣,從而豐富了民間美術活動的內容。不同地區的民間美術也能體現出不同的藝術特點。雖然民間美術作品是由具體的個人創作的,但是從本質上講,體現的是當地廣大人民群眾共同普遍的審美情趣,并且獲得了人民的認可,體現出明顯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民間美術技術如個人的娛樂,也是民間共有的。但是若美術作品創作出來以后,沒有獲得人們的認可,就無法體現民間美術的娛樂作用,很難得到傳承和發展,在中國傳統美術作品中,創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例如家畜、樹木、花草、銅錢等,不同物品代表和象征的含義不同,體現了特有的藝術價值。從當前中國傳統美術的研究中可以發現,民間美術來源于人們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且廣泛應用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這些都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沉淀和積累,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
經過近些年的發展,中國民間美術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世界美術相比,仍然沒有得到世界范圍內的廣泛認同,所以為使中國的美術事業能夠在世界藝術中占得一席之地,就需要對中華民族民間美術進行深度挖掘和研究,從而推動中國民間美術的發展。
在高校美術教育中,中國民間美術應用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進一步豐富高校美術教學資源,體現美術專業特點,提升教學質量,有利于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經過幾千年的積累和沉淀,中國傳統民間美術內涵日益豐富,不同民族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例如剪紙、服飾、特色建筑以及繪畫等優秀的美術作品。民間美術已經滲透到普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各個方面。以服飾為例,滿族的馬褂旗袍、苗族的百褶裙、蒙古族的長袍等,都體現了民族特色。高校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借鑒中國民間美術作品,深入挖掘其內在價值,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美術資料庫,幫助學生廣泛搜集相關特色民間美術資料,進一步強化高校美術特色教學,豐富現有美術教學內容,體現美術教學水平。
民間美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和瑰寶,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審美要求日益提升。高校在建設美術專業過程中,通過融入傳統民間美術內容,不僅可以擴大民間美術的知名度,還可以讓學生更多地體現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情。民間美術作為中國傳統的民族印記,寄托著人們的審美情趣和情感,有利于增強人們對民間美術的歸屬感。高校需要結合民間美術的實用性,融入更多的美術元素,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文化氣息,提升學生綜合藝術表現能力,有利于推動優秀的民間美術文化創新發展。
新時代,高校在美術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制定長遠的人才培養戰略,肩負起社會未來發展的使命,提升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通過把中國民間美術融入高校美術教育中,豐富了當前美術教學內涵,提升學生民間美術應用能力,學習民間傳統的繪畫、剪紙、陶藝、刺繡等,為學生以后學習藝術打下良好的基礎,有利于培養學生更高層次的思維特征和行為能力,讓學生不斷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從根本上提升美術專業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
高校美術教育對繼承和傳承優秀民間文化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進程,能夠融入更多的民族情感。從目前來看,中國包括很多藝術表現形式、民俗民風和手工制品等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繼承和發揚,才能有效避免傳統文化藝術流失,實現民間美術的價值。通過把傳統民間美術融入高校美術教學,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更深層次了解中國傳統優秀的民間文化,激發承擔和創新民間美術的意識。
高校作為中國民間美術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美術教學活動,可以深入挖掘深層次的內涵,有利于保護優秀的傳統美術文化,增加讓學生接觸中國民間美術的機會,積極接受中國古典美術的熏陶,有利于豐富高校美術教學形式,推動高校美術教育的創新發展。在高校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介紹中國民間美術,讓學生能夠對民間美術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讓學生通過美術實踐,更加深刻領會和體驗民間優秀的美術作品,了解更多民間文化意識,增強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大大增強了學生的美術創作視野,實現傳統美術的創新與發展。
中國民間美術在高校美術教育過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需要改變以往的美術教學模式,融入中國民間美術資源,促進民間美術的傳播,拓寬以往的教學思路,提升實際的教學效果。
高校在開展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形式,進行全面的創新,不斷融入民間美術資源,引導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精神文化,解放原有的教學思想,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思路。從當前高校美術教學現狀來看,美術專業學生畢業壓力很大,缺乏創新藝術,有的教師并沒有把優秀的傳統美術藝術形式融入美術教學中,民間美術教學效果不理想。并且有的教師過于崇拜西方美術教育理念,缺乏對本土美術資源的挖掘,沒有進行深入的創新,影響了當前美術教學的質量。基于此,高校美術教師要肩負起傳承和發揚傳統民間美術的責任和重擔,在實際教學中,不斷融入優秀的民間美術資源,改變原有的教學理念,進行重新地審視和創新,優化現有的教學模式,進一步提升現有美術教學的效率,有效改變傳統美術教學存在的不足。
“藝術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為促進當前民間美術教育的發展,提升高校美術教學水平,高校教師需要把美術教育真正融入實際教學中,整合現有教育思路,實現二者之間的融合。在當前高校美術教育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理論知識和學習技能的培養,還要融合更多的美術資源,提升學生藝術素養,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情趣,提升美術資源的利用率。針對以往高校美術教育存在的不足,教師需要創新現有教學理念,不斷開拓教育思路,發揮民間美術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把民間美術教育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積極探索最新的教學模式,充分感受民間美術的藝術美,有效提升現有高校美術教學水平。例如,高校可以組織民間藝術社團,讓學生深入民間,不斷探訪傳統優秀的美術文化,讓他們充分感受民間美術的藝術魅力。也可以讓學生學習剪紙、陶瓷制作、繪畫工藝等,通過與民間藝人的溝通與交流,積累學生的創作經驗,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習質量。高校還可以聘請優秀的民間美術傳承人進入校園和課堂,為學生展示民間藝術作品,提升學生對民間美術的保護意識,推動民間藝術的創新發展,提升現有高校美術教學水平。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同民族創作形式多樣的美術文化。為了充分發揮民間美術的重要推動作用,高校美術教師要結合民間美術的特點,結合高校美術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民間美術作品,充分體現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點,保證教學內容能夠滿足當前教學改革的要求。例如在利用民族服飾進行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網絡媒體技術,充分融入現有服飾圖案資源,讓學生充分了解傳統特色的服飾文化和民族文化,不斷豐富美術作品的內涵,擴大學生的眼界。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體驗當地特色的民間美術文化,深入研究民間美術與地理、歷史、精神內在的聯系,不斷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擴大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良好的創作能力。與此同時,隨著當前美術教育理念的更新,為適應當前美術教學改革的要求,從整體角度出發,為學生創作良好的美術教學環境。例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發揮環境熏陶的作用,不斷創新傳統的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教學風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最大限度保證教學質量,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實現美術教學改革的目標。
民間美術屬于民間藝術和文化的具體表現形態,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創作的、并且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表現形式。因此,高校教師需要做好民間美術資源分類工作,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教學,處理好高校美術與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提升教學效率。第一,從平面造型類方面來看,教師可以融入剪紙、刻畫、刺繡、印染等民間美術資源,不斷優化現有美術教學內容。第二,從立體造型方面來看,教師可以融入木雕、石雕、泥塑、陶瓷等民間美術作品。第三,從綜合造型方面來看,教師可以融入皮影、燈彩以及游藝活動等。在融入民間美術資源過程中,教師要處理好傳統民間美術與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學生的文化藝術素養。例如,在進行剪紙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播放一個關于剪紙的視頻,然后介紹剪紙的藝術特點、歷史淵源、形式特點、表現手法等,深入挖掘剪紙的內在寓意,充分發揮學生實際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一目了然,自己動手進行剪紙,體會剪紙的藝術美,為學生進行美術創作提供更多的靈感。
把民間美術融入高校美術教學中,對高校美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因此,高校美術教師要發揮引導和傳承的作用,樹立終身學習美術的理念,熱愛傳統優秀的民間美術文化,利用業余時間深入基層,研究和學習優秀的民間美術文化,鞏固已有的美術文化功底,提升自身美術素養。結合當前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最新的美術知識和技能,針對民間美術資源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美術教學方案,保持教學的創新性,不斷向學生宣傳優秀的美術文化,豐富當前高校美術教學活動。另外,高校教師要自覺接受傳統優秀民間美術文化藝術的熏陶,從自我做起,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間美術藝術,發揮民間美術的重要指導作用,體現民間美術的魅力,提升高校美術教師專業藝術素養,為以后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高校在進行美術教學過程中,針對當前教學的現狀,需要充分融入中國民間美術,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從全新的視角,積極探索最新的教學模式,拓寬美術教學思路,提升民間美術資源的利用率,激發學生參與民間美術創作和保護的意識,豐富高校美術教學形式,積極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汲取民間美術的精華,提升學生民族審美意識和藝術素養,培養良好的文化情感,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美術文化,適應當前高校美術教學改革的要求,不斷培養更多優秀和專業的美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