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紅
(蓮花縣城廂小學,江西萍鄉 337199)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無法將詞匯課、聽說課、閱讀課中所學的相關語言知識遷移運用到寫作中,加之受母語思維的影響,習作中語言錯誤較多,隨意性比較大,缺乏邏輯性,限制了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在有關小學階段二級目標的描述中明確提出:“能根據圖片、詞語或例句的提示,寫出簡短的描述。”寫作是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綜合體現,教師應該基于主題意義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文本,形成對主題內容的深度理解,并在整個單元各種課型中滲透寫作訓練,強化學生的轉述能力,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小學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重在讓學生有話可寫、有話會寫,教師應該認真梳理主題語境,整合教材內容有效開展寫作教學。人教版PEP 英語教材教學資源豐富,每個單元圍繞一個話題展開,各單元由Let’s try、Let’s Learn、Let’s Talk、Let’s Spell、Read and Write 等部分組成。同一單元內所有語篇圍繞同一主題所呈現的詞匯、句式等都是寫作教學的豐富素材。教師可以深入挖掘寫作材料,有效開展寫作訓練,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本文將以人教版PEP 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4 I have a pen pal 的單元教學為例,探討基于主題意義深入文本,強化學生轉述能力,提升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教學策略。首先確定貫穿整個單元的主題意義——“人與社會”,以筆友為主線,讓學生了解豐富多樣的愛好,培養良好的個人興趣。然后設計體現學生學習進階的單元寫作目標,在整個單元各個課型中強化轉述能力,滲透寫作技巧,訓練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思維導圖利用圖示的方法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理論等,使人腦中的隱性知識顯性化、可視化,便于人們思考、交流和表達。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厘清思路,增強學生對英語表達的興趣,讓學生從說得正確開始,逐漸說得更多,最后說得更好。該單元第一課時Let’s try 聽力部分,學生通過Zhang Peng 和Oliver的對話感知新句型的意義和語境。筆者引導學生聽前進行預判,出示Page37 的主情景圖,學生通過看圖猜測,獲取基本信息,抓住聽力文本中的關鍵詞,確定該課時的主題為Zhang Peng’s pen pal,通過關鍵詞來提煉主人公Peter 的形象特征。學生深度學習文本內容后,概括出核心詞匯:Peter、New Zealand、tall、playing basketball,繪制簡潔的思維導圖。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思維導圖進行轉述,完成口頭作文訓練,這種訓練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匯、寫作材料,激發學生的思維,從而提升其寫作水平。
文本是對話教學的重要載體,包含了豐富的語言信息。在對話教學中,教師應該用心設計問題鏈,引導學生提煉出對話中的關鍵詞,同時板書這些關鍵詞,引導學生根據關鍵詞復述對話,進一步鼓勵學生拓展語言材料。學生深入學習對話內容后,給學生提供合適的語言支架和思維空間,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構建新的知識系統,從而提升寫作水平。
例如,在本單元Part A Let’s talk的聽說課上,筆者聚焦以下問題與學生展開問答,板書關鍵詞,引導學生轉述對話。(1)What are Peter’s hobbies?(2)Does Zhang Peng like singing?(3)What is Zhang Peng going to do?
針對問題(1),學生回答“He likes reading stories,doing kung fu,swimming and singing.”并提煉出關鍵詞:reading stories,doing kung fu,swimming and sing?ing,教師板書,啟發學生使用不同于教材文本的語言,如playing football、flying kites、climbing mountains 等創編新的對話。之后學生自主提煉出其他問題的關鍵詞,最后根據關鍵詞重組語言創編新的對話。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Let’s try和Let’s talk兩部分內容對課文進行復述,幫助學生鞏固重點句型,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并為寫作提供核心框架,通過補全短文訓練,強化筆頭轉述能力。再結合Let’s talk的拓展環節,學生深入學習該環節的對話后,寫一寫自己最好的朋友的愛好,以讀促寫,運用核心詞匯進行交流,進一步落實到寫作上,實現語言的輸出。
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經過初步了解、深度學習、各種操練、實踐運用等環節,逐漸實現該主題意義相關語言的內化和整合。教師為學生提供展現學習成果的機會,使學生通過實踐內化語言,提高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提升寫作水平。
學習詞匯不只是記憶單詞的音、形、義,更重要的是在語篇中通過聽、說、讀、看、寫等語言活動,理解和表達與各種主題相關的信息或觀點。詞匯的掌握是英語寫作順利進行的根基。在小學英語詞匯課型中,首先要立足教材,充分使用教材資源挖掘語言知識,融詞于句,融詞于境,融句于篇,在有意義的情境下教學新詞,滲透單詞的記憶方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再回歸現實生活語境,將所學語言服務于生活,最終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
例如,在教學本單元Part A Let’s learn 詞匯課時,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插圖,以真實的情境為引子,寓教于樂,將單詞的音、形、義整體呈現,幫助學生理解單詞的意義,科學存儲,有效提取。筆者根據單元整體教學原則,從單元話題出發,整體解讀教材,設計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過程,銜接第一課時教學內容,使單元話題的主線延續下去,凸顯整體性。學生在第一課時已經掌握了詢問興趣愛好的核心句型,初步了解了like+動詞ing形式表達興趣愛好的語言構成,也接觸了相關動詞、名詞短語,為進一步學習該課時單詞或短語奠定了基礎。通過游戲快速認讀該課四會短語,激活學生的舊知識,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進一步搭建語言支架,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進一步鞏固part A的核心語句,運用所學語言在小組中開展調查并做報告,通過實際情境交際實現語言能力目標,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語言的輸出做鋪墊。通過情境呈現新知,融詞于句,融句于篇,學生活動體現交際性,知識小結體現遷移性,通過語言輸入為學生的語言輸出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