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艷輝,王 丹,張洪巖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5)
《市場營銷學》是應用型本科電子商務專業開設的一門學科基礎課。其立足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從市場營銷課程特點出發,要求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有關市場營銷學的理論、策略與方法等營銷理論與知識,并把所學專業知識采用課程實訓的方法運用到營銷實踐中,樹立以需求為中心的市場營銷觀念,最終培養學生市場調研、購買者行為分析和營銷策略制定與實施的專業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維護企業利益、保守商業機密的職業素養。基于此,在課程思政教學中,應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基于課點的概念,提出“技以載道”的課程思政實施方法,以愛國、愛社會主義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
1.課程思政。所謂課程思政,就是依托、借助于專業課、通識課而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或者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專業課、通識課的教育實踐活動。[1]
2.課點。課點是課程的最小單位,是由態度點、知識點、技能點通過具有互涵關系的數量、質量、序量單獨或組合構成相對獨立的信息單元。課點具有獨立性和不確定性。如“市場營銷宏觀環境”,它包括的知識點是市場營銷宏觀環境的構成,技能點是能夠分析市場營銷宏觀環境因素對營銷活動的影響,而態度點就是要找到該課點中所蘊含的核心素養,即道德、情感、哲思、審美、批判性思維。
3.課程矩陣。課程矩陣就是對課程教學內容梳理、設計,橫行和縱列(內容與目標)關系的形象表示。[2]課程矩陣分為課程體系矩陣、門課矩陣、項目矩陣。課程體系矩陣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細化為可測量的畢業要求指標點,門課矩陣將畢業要求指標點細化為門課的教學目標,項目矩陣將門課的教學目標分解到課點中,如圖1所示。通過課程體系矩陣確定人才培養目標,通過項目矩陣確定課程思政的切入點、落腳點,將“育人”與“育才”的緊密結合。

圖1 課程矩陣示意圖(★為強支撐,☆為弱支撐)
1.明確門課教學目標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關系
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能夠在商務運營、專業管理等電子商務經營領域,從事電子商務運營和電子商務系統管理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將其分解為畢業要求指標點后,本課程所支撐的指標點分別是指標點2-4:能夠針對電子商務專業的復雜運營管理問題進行文獻檢索,并通過綜合分析,尋求解決方案,以獲得有效結論;指標點3-2:能夠運用網絡營銷、市場營銷與電子交易的相關原理與方法,提供滿足特定需求的網絡營銷計劃;指標點3-3:能夠運用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農產品運營管理的相關理論與方法,完成滿足特定需求的網站建設規劃與運營管理策劃。因此,本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地位與作用可用課程體系矩陣來表達,見表1。

表1 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矩陣
2.明確思政元素與課程內容的關系
課程思政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舉措,是新時代產生的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它不是一門課或幾門課,而是一種理念與價值的培育與輸送;其強調將專業課程知識點與思政教育目標有機結合起來,以達到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雙贏。[3]為此,在課程設計環節,應充分考慮課程思政元素如何融入課點。

表2 《市場營銷學》門課矩陣(二級矩陣)

續表2
《市場營銷學》作為一門學科基礎課,除了培養學生的營銷管理的思維、方法和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能夠認識市場發展規律,激發學生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愛國情懷,培育學生經世濟民、誠信營銷、德法兼修的職業素養。為此,在本門課程的設計中強調了14個課程思政元素,并設計了相關教學活動。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融入如表3所示。

表3 《市場營銷學》課程思政元素教學設計表

續表3
課程思政不是簡單的“課程”加“思政”,而是要在各門課程中有機融入思政元素,真正做到“如鹽入水”“潤物無聲”。在課程實施環節,應先確定課點中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再確定與其密切相關的態度點。態度點找到后,要通過設計學習活動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共鳴。例如在《項目1:認識市場營銷》項目矩陣中,不但要帶領學生探究市場的含義、市場的構成要素,同時,還要通過市場構成要素這一知識點開展分析討論的活動,即結合當前的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從市場構成要素的角度列舉出購買力、購買欲望發展變化的現象。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到“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引導學生了解世情國情民情,增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表4 《項目1:認識市場營銷》項目矩陣(三級矩陣)
1.加強專業層面的頂層設計
在課程思政設計中,首先要加強專業層面的頂層設計。在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環節,在編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不僅考慮學生知識與技能,還要在課程思政層面整體布局。結合社會需求、辦學特色、職業標準挖掘出課程思政元素,體現在畢業要求指標點中,然后再確定課程體系。
2.將核心素養融入課程
態度是人對事物的評價和行為傾向,具體體現為道德、情感、哲思、審美、批判性思維等核心素養。在課程思政中,開展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的教育,都是情感的體現。情感是態度的一部分,它包括道德感和價值感兩個方面。通過挖掘知識點、技能點背后的故事、數據、史實,讓學生產生持久的政治認同、家國情懷。市場營銷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其也面臨選擇與決策的問題,因此在設計課程思政教學活動時,應注意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如目標市場的選擇、產品的定價等。同時,學生還可以在品牌策略和廣告策略中結合中華傳統文化去培養審美;在營銷管理中強化職業道德。
3.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在以往的課堂中,容易把課程思政理解為教師單向輸出的傳統說教式的知識傳授,并非將學生置于課堂的主體地位。課程思政在實施上也應做到學生主體、教師主導,要把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課點中,融入活動中。教師應善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注重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積極運用小組研學、情景展示、課題研討、課堂辯論等方式組織課堂實踐。
課程思政是新時期一項重大教學改革,擔負著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塑造和高尚人格培育的重要任務。對于開設在應用型本院校的《市場營銷學》這樣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在實踐中挖掘知識點背后的故事。依托課點,運用矩陣圖法,使“育人”和“育才”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