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開展老年教育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實現教育現代化、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舉措。文章結合湖南省常德市老年人學習調研結果及常德市老年教育發展現狀,提出應從強化頂層設計,完善體制機制;整合社會資源,擴大老年教育供給;規范教育教學管理,提高老年教育質量;擴大教育輻射范圍,實現整體均衡發展四個方面開展老年教育體系建設,推動常德市老年教育健康發展。
[關鍵詞]老年教育;學習現狀;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G7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656(2023)01-0060-04
截至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為132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5%,位居全省第一,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是全省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地區[1]。預計2030年,常德市60歲以上老年人達187萬人以上,占比30%以上,常德市老齡人口呈現出人口基數大、高齡人口多、空巢化率高等特點。發展老年教育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現教育現代化、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舉措。如何滿足廣大老年人的學習需求,推進老年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成為老年教育、社區教育、終身教育發展的一項重大課題。筆者對常德市老年人的學習需求與老年教育開展現狀進行了調查,結合調研結果,就如何應對常德市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推進老年教育事業提出建議。
一、常德市老年人學習現狀、學習評價及學習需求
筆者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在湖南省常德市7個社區中抽取300位年滿60歲的居民開展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 300 份,回收有效問卷 282份,有效回收率為 94.0%。
(一)老年教育供求矛盾突出
調查數據結果顯示,調查樣本中72.3%的老年人認為自身有獲取老年教育學習服務的需求,說明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較大改善,老年人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老年人自主學習和自我提升的意識也越來越強。但是,在參與調查的群體中,只有32.8%的老年人表示自己參加過老年教育活動,可見,當前老年教育的覆蓋面與受益群體不夠廣泛,難以滿足老年人的學習需求,老年教育需求與供給存在缺口,擴大老年教育供給勢在必行。
(二)老年教育滿意度有待提高
在參與調查的群體中,45.2%的老年人對本市老年教育活動表示非常滿意或基本滿意,有部分老年人對本市老年教育活動表示不夠滿意。究其原因,47.2%的老年人認為老年教育機構數量少、入學難,32.8%的老年人認為教學質量與教學管理不夠完善,32.4%的老年人認為課程設置不夠科學、學習內容單一??梢?,教育供給不足、教學質量不夠高、教學管理不夠科學、課程設置不夠合理是常德市老年教育亟需改善的問題。
(三)老年人學習需求多元化
1.學習內容需求
在學習內容的選擇上,72.3%的老年人選擇文化藝術類課程、70.3%的老年人選擇養生保健類課程、50.6%的老年人選擇生活技能類課程、44.3%的老年人選擇計算機及智能手機應用類課程,這與常德市各類老年學校提供的老年教育課程內容基本吻合,基本滿足了老年人對于教育內容的需求,但是有針對性、個性化的教學內容仍待開發。
2.學習形式需求
在學習形式的選擇上,86.8%的老年人選擇課堂教學,60.2%的老年人選擇游學、參觀等體驗性教學,26.3%的老年人選擇微信公眾號、視頻直播、網絡專題班等線上教學,傳統的線下教學在老年群體中受歡迎程度較高,線上教學的接受度不高,這與老年人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接受能力、智能技術掌握程度等方面存在關系??稍谧鹬乩夏耆藢W習意愿的基礎上,適度開發智慧助老類課程,提高老年人使用智能技術的能力和對線上學習的接受程度。
3.學習場所需求
在教學場地的選擇上,75.8%的老年人選擇在街道、社區參與老年教育活動,56.4%的老年人選擇在老年大學、開放大學參與老年教育活動,10.8%的老年人選擇社會培訓結構參與老年教育活動,這說明大部分老年人希望在“家門口”參與老年教育活動。目前,常德市開展老年教育服務活動的主力軍是市老年大學、市開放大學,街道、社區老年教育學校尚未實現全面覆蓋且供給量較小,應加大對基層老年教育機構的扶持和開發力度。
二、常德市老年教育存在的不足
筆者走訪了常德市老年大學、常德開放大學以及街道、社區老年教育相關負責人和任課教師,就常德市老年教育開展現狀進行調研,將常德市老年教育存在的問題總結如下。
(一)管理體制不夠完善,政策保障不足
一方面,常德市老年教育的歸口管理問題需要完善,老年教育管理體系不夠明晰。常德市老年教育由常德市委市政府牽頭、多部門參與,但是各單位之間有效的統籌和協調不夠,各單位之間的職責、任務不夠明晰,尚未形成資源的整合共享機制,教學場地、設施資源、教師隊伍等需要整合與充實,老年教育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功能尚未凸顯。另一方面,關于發展老年教育的地方法規、條例等不足,老年教育落地實施的針對性方案、措施不足,導致有的部門對老年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開展老年教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需要加強。
(二)資源供給不足,辦學條件不夠完善
常德市老年教育的基礎有待加強,辦學條件與居民需求存在差距,教育保障體系亟待完善,存在師資力量不夠穩定、優質教育資源缺乏等軟件建設不足。同時,存在教學設備和設施不足、辦學體系不夠健全、老年教育機構數量較少等問題。老年教育資源供給不足影響了老年教育的提質擴容和快速發展。
(三)經費投入不足,社會力量參與度不夠
一方面,常德市老年教育經費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市場、社會組織、學習者等社會力量投入較少,老年教育經費總體投入不足且渠道比較單一。另一方面,老年教育服務主體是老年大學、開放大學、街道、婦聯、文化館等, 社會力量參與較少,社會教育資源尚未充分向老年群體開放,地方高校、公益機構、文化服務機構等擁有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但是有的未向老年群體開放,資源的利用率不夠高。
(四)教育質量不夠高,教學服務不夠深入
常德市老年教育存在課程體系不夠健全、考核評價標準單一、教學內容偏娛樂化、教學形式不夠豐富等問題,帶來的影響是教育質量不夠高。老年教育不能僅停留在滿足居民唱歌、跳舞等文化娛樂層面的需求,需要進一步拓展能提升居民精神文化層次、促進社區治理、繁榮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資源。
(五)地區發展不均衡,城鄉發展存在差距
常德市老年教育地區發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現是城鄉之間發展不均衡、各區縣之間發展不均衡。城鄉之間發展不均衡主要體現在基層老年教育網絡不夠完善,鄉鎮老年教育學校的數量較少且資源不足,缺少專職的管理人員和專職教師,課程設置單一,教育服務功能不強。各區縣之間發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現是各區縣老年教育學校的數量與規模、老年教育經費投入存在差距,這需要相關部門的重視與支持。
三、常德市老年教育發展策略
(一)強化頂層設計,完善制度機制
1.建立政策制度保障
一是要把發展老年教育事業納入各級政府社會事業發展規劃,積極推動老年教育相關制度與地方法規的制定與落實,包括老年教育歸口管理制度、老年教育考核與評價制度、老年人學習成果認證制度等。二是要完善經費籌措機制,要把老年教育納入政府年度財政預算,設立老年教育專項經費,保障老年群體受教育的權利,并根據老年教育服務規模和老年人口數量逐年增長。同時拓寬老年教育經費投入渠道,探索建立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各老年教育服務機構、受教育者合理分擔成本,市場、社會組織等多渠道參與的老年教育經費籌措機制。
2.理順組織管理機制
理順老年教育組織管理機制是開展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組織保障,首先,要明確老年大學、開放大學、文化館、婦聯、老年協會等歸口管理問題,形成“一方牽頭、多方協作”的管理機制,統籌安排本區域的老年教育活動,避免資源的閑置與浪費。其次,要成立各級老年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老年教育工作會議,統籌規劃本地區老年教育事業,協調與整合老年教育資源,推動本地區老年教育事業的發展[2]。
(二)整合社會資源,擴大老年教育供給
1.推動資源融通共享
老年教育活動場所、相關配套設施、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都與社會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有關。因此,要加強與高校、中小學、行業協會、社會公益服務機構的合作,促進人才、場地、設備設施等資源的共享,實現從單一資源向多重資源融通共享的轉變。
2.促進辦學主體多元化
目前,老年教育的辦學主體仍然以政府、企事業單位、公益服務機構等為主導,社會其他力量參與較少??梢苑e極引入相關行業協會參與老年教育,適度引入市場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合作等多種方式,擴大社會力量參與老年教育的途徑,探索互利共贏的老年教育模式[3]。
3.推進學習渠道多樣化
目前,老年人參與學習的渠道仍然是以傳統的課堂教學、游學、體驗學習等線下學習為主,通過互聯網、智能手機等線上渠道參與學習的人數較少。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發展“互聯網+老年教育”,讓社會優質教育資源通過網絡進行共享,拓展老年人學習渠道,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互補充,讓老年人共享數字時代的紅利。
(三)規范教育教學管理,提高老年教育質量
1.優化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包括課程內容的設置和課程結構的安排。一是要堅持滿足老年人學習需求的原則。滿足老年人的學習需求是開展老年教育的基本原則,要根據老年人的學習需求及時更新課程內容,在課程設置上兼顧共性需求和個性化發展要求,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群體、不同學習能力老年人的多樣化學習需求。二是要充分體現時代發展的要求。老年教育課程設置要從服務老齡化社會和推進社會治理的角度出發,不能簡單地停留在文娛活動層面,而是要更多地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科學知識等,幫助老年群體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2.完善教學質量標準
一是建立老年教育教學服務指導中心。由常德開放大學牽頭成立教學指導委員會,對全市范圍內老年教育的教材選擇、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課程目標、課程計劃、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嚴格把關,科學建設老年教育課程[4]。二是建立制度管理體系。對課程設置、教師教學行為、教學質量等教學活動進行制度化管理,同時建立學員學籍管理制度,將學員信息、學習經歷、學習成果等記入臺賬,對學員的學習行為進行精細化管理。三是建立教學評估體系。老年教育的教學目標、教學對象、教學內容與其他類型的教育有所區別,老年教育的教學評估應該更多地考評老年教育對于提升老年群體素質、推進社區治理等成效。
3.加強師資隊伍培養
一要建立老年教育師資庫。通過招聘、自薦等招募渠道,吸納相關行業、相關機構且熱心于老年教育事業的人才組建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老年教育骨干教師隊伍。對于身體素質較好、專業知識和技能過硬、有奉獻精神的老年教育學員,可以發揮所長,將其擴充至老年教育教師志愿者隊伍,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用”。二要建立教師培訓與成長制度。支持老年教育教師和管理人員的個人成長和專業發展,根據老年教育的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師資培訓,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活動,交流教學經驗,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四)擴大教育輻射范圍,實現整體均衡發展
1.提高老年教育機構覆蓋率
針對老年教育辦學場所不足、覆蓋面不夠廣的問題,要進一步提高老年教育機構的覆蓋率,推動教育重心下沉,不斷擴充基層老年教育辦學機構的數量,尤其是農村地區老年教育機構的數量。加強各單位之間的協調配合,充分調動各老年教育機構辦學主體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各社區、企業和高校的場地設備、師資力量等資源,擴大教育輻射范圍,保障老年群體公平享有教育資源的權利。
2.開發信息化學習平臺
針對農村地區教育資源不足、城區教育資源供不應求的困境,可以積極推動教育數字化實踐,利用信息技術打破教育資源配置的時間、空間界限。常德開放大學在信息技術開發方面具有平臺開發、技術支持、師資力量等優勢,可成立由常德開放大學牽頭、其他部門配合的老年教育數字化建設小組,搭建開放、靈活、便捷的老年遠程教育平臺,平臺集學習、師生互動、交流討論、成果兌換等功能為一體,讓城鄉居民不受時空限制,共享教育資源,擴大教育輻射范圍。
3.加強輿論宣傳引導
常德市老年教育的發展需要強有力的輿論宣傳,相關部門和社會成員對老年教育的認知,對老年教育在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方面的認識,以及對老年教育在提高老年群體自身素質、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幫助老年群體再社會化、促進老年群體融入現代生活等方面功能的理解,都需要進一步加強。因此,要加大對老年教育意義和相關政策文件精神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各單位、各部門和社會成員對老年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形成廣泛深入開展老年教育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2021年湖南省各市人口老齡化排名[EB/OL].(2021-05-27)[2022-12-10].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4310958_979179634.shtml.
[2]王媛,楊明光,馬曉斐.“養教結合”老年教育模式的可為、難為與應為[J].成人教育,2022(5):12-18.
[3]于凌云,黃渺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老年教育政策優化路徑研究——基于政策文本計量分析[J].成人教育,2022(2):22-30.
[4]劉雪琪.老齡化社會背景下老年教育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繼續教育研究,2022(4):24-28.
[作者簡介]羅焰,常德開放大學社區教育學院副院長,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社區教育、老年教育。
[責任編輯 李培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