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王朝》于2022年2月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該片延續了當下紀錄片“小”體量和“厚”內容的制作模式,以甲骨文的發掘與考釋為切入點,采用6集×25分鐘的小體量敘事,考釋商王朝的社會結構、文化疆域、占卜制度和生產科技。在呈現形式上,紀錄片設置了《王朝初生》《煙火人間》《貞人集團》《王的女人》《馬車時代》《一夜朝歌》六個版塊,利用融情于景、寓情于事的故事化手法穿越歷史迷霧,在拙樸刻痕中發掘商代人的生活實況和精神氣象,同時在數字化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探尋商人筑城為家、鑄銅冶煉的盛世壯舉;在內容上,紀錄片并不局限于對甲骨卜辭的單一展示,而是依托多元的文化視角,從殷墟遺址的考古發掘,到埋首書齋的拓本卜辭,再到大數據云平臺的跨學科聯動,整體呈現商王朝的風情物狀和百工興盛,進而還原一個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煙火人間。
一、多維視野:古老文字的厚度和溫度
“運用紀錄片這一國際通行、跨文化傳播的天然載體,講述中國故事、反映時代變遷,已經成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塑造中國國際形象的重要方式。”[1]近幾年,為了響應紀錄片市場健體、文化鑄魂的長遠策略,中國文化歷史類紀錄片的創作數量逐年增加,目前已成為紀錄片創作市場最為繁茂的品類之一。從題材類型上看,《甲骨王朝》并非中國首檔問源漢字初心的紀錄作品,在此之前,有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的科普類紀錄片《甲骨春秋》,其后又有探析漢字風骨的小體量作品《“字”從遇見你》,不管敘事內容如何多變,該類紀錄片都秉承對中國漢字文化的敬畏,于歷史縱深處探究其延續千年的基因密碼。與之不同的是,紀錄片《甲骨王朝》并沒有局限于對我國漢字文化的探源,而是借助甲骨文一筆一畫的走勢鉤沉,展現商王朝五百余年政治、經濟、文化的乾坤無限,這樣的創作理念,也決定了紀錄片敘事視角要更加宏闊多元。
首先,作為一部以標注中華文明、傳承漢字基因為己任的作品,《甲骨王朝》從目前出土的4500個甲骨單字中,考釋了最具代表性且與當下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字,在強調甲骨文之美與神韻的同時,還論及商王朝的社會結構和階層組織情況,以此照進古老文字背后的精神生活。紀錄片第一集《王朝初生》,通過“墉”“城”“郭”“宮”“室”“家”等文字,介紹了商朝以都城為中心、多城邑眾星拱月的地理格局和治理體系,再以“銅”字所承載的政治屬性和經濟屬性,大膽探索鄭州商城鑄銅遺址,與長江之畔武漢盤龍城遺址文化同源的歷史奧秘,同時在對占卜龜甲原材料來源的考察中,點出中原商文化廣域王權的輻射邊界。同樣在第五集《馬車時代》,紀錄片開篇經甲骨文“車”的指引,來到安陽殷墟車馬坑的挖掘現場,由一架剛出土的木質車馬論述商王朝畜力車制的文明程度,再以木質車馬結構和部分構件的分析,展現其精巧的設計、昂貴的原料和復雜的工藝,進而延伸至甲骨文“鑄”,從而引出商王朝最為核心的生產制造技術——青銅鑄造術,最后以沿用至今的青銅合金配比技術,指向甲骨文“工”,介紹了商代工匠父業子承的傳承體系,以及青銅冶鑄、玉器制造、紡織制陶的流水化工序,整體總結出商王朝光輝燦爛的百工文明。“車”“鑄”“工”三個字的先后介紹,既能從字形上顯示出甲骨文與現代漢字的一脈相承,讓觀眾感受古老文字的獨特意蘊和藝術價值,還串聯起上古時代社會門類、技術成就和商人精神生活的澆鑄糅合,文字研究的多維視野,彰顯了古老文字的文化溫度和歷史厚度。
其次,面對文獻類紀錄片史料缺乏、現場缺失的創作困境。《甲骨王朝》在整體上并沒有偏離紀錄片的本體屬性,除了利用故事化敘事增添藝術表現力之外,作品始終以“焦點講述+紀實拍攝”相結合的方式主導作品的紀實基調,通過大量的實地走訪和學者討論,確保紀錄片藝術真實和現實真實的涇渭分明。眾所周知,文化歷史類紀錄片尤其是關乎文獻遺產方面的紀錄內容,往往需要真實的物質實體和文獻資料作為數據支撐,才能做到紀錄內容詳實可靠、有據可查。但是由于年代久遠且實物和史料的缺乏,文獻類紀錄片對歷史事件的完整敘述如果固守紀錄片的真實原則,就會削弱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對此,《甲骨王朝》一方面以考古發掘的第一手材料為中心,結合文字研究專家和文化學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在甲骨、青銅、古物書籍等實物的連接鏈條中,探尋中華漢字的精神脈絡,一方面秉承實寫今日、虛寫以往的創作原則,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照進三千多年前的宗室禮法、生老病死和日常生活,讓專業、嚴肅的甲骨文化充滿柔性色彩。
《甲骨王朝》主要從兩個方面打造具有情感張力和懸疑意象的故事化內容,一是走進考古挖掘現場,以專家團隊對墓葬的挖掘和破解為線索,講述每一片甲骨所承載的興衰故事;二是通過懸念和沖突的設置,挑動觀眾的好奇神經,提升期待視野,為觀眾開拓出無限的想象空間,然后再次回歸到歷史實物和文獻資料的探究,在史料實證中揭開真相。需要指出的是,面對近些年國產紀錄作品的故事化創作,有學者曾提出過擔憂,認為“我們既需要深入探求紀錄片故事化這一已然具有歷史內涵的創作觀念和手法的豐富內涵,又需要以新的視角來審視和思考紀錄片故事化的過度、越界、失范等問題。”[2]雖然《甲骨王朝》借助懸念迭起的故事、引人入勝的情節,提升紀錄片的可觀性和傳播效果,但是作品警惕紀錄片故事化的技術至上主義,再現內容、畫面語言和鏡頭運用都非常含蓄,歷史人物的扮演者沒有任何對白,僅依靠動作和面部表情傳達內心的所思所想,在對紀實精神的堅守中完成了故事化的創新性表達。
二、證古澤今:歷史文化的記憶重構
受制于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觀眾顯然無法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形成長久記憶,要想讓受眾以親歷者或者見證者的方式,將看不見的歷史轉化為記憶資料,就需要借助媒介手段、利用視聽語言對過去的歷史進行重現、復原,以聲、像、圖、文的式樣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然后通過記憶再生產的方式制造新的傳播價值和影響力。根據媒介記憶理論闡釋,“媒介通過對日常信息的采集、理解、編輯、存儲、提取和傳播,形成一種以媒介為主導的人類一切記憶的平臺和核心,并以此影響人類的個體記憶、集體記憶和社會記憶。”[3]媒介發揮著塑造受眾記憶的中心作用,在與歷史文化領域的互動過程中,媒介克服了個體自然記憶的物理限制,以記憶代理的角色扮演,完成對歷史資料的影像展現和封存。可見,作為克服歷史遺忘的媒介記憶,不僅能充當信息和受眾記憶的中介,以“超真實的文本”方式形塑記憶,媒介形式的多樣和多變,也進一步打破了記憶與遺忘的平衡邊界,使其成為歷史回顧的素材和現實問題的鏡鑒。一般來說,傳統媒介的運行規律是通過信息生產和信息傳播形成記憶,然后在信息的再生產、再傳播和再記憶中循環往復,如今數字、網絡、移動技術等新媒體形態的加入,為紀錄片的傳播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和更多元的范式,可以說傳統媒介的縱向生產和新媒體的橫向擴展形成交互效應,共同推進了媒介化記憶場域的形成。
歷史文獻類紀錄片要緊緊圍繞實物史料進行創作,其信息編碼也需借助影像手段進行傳播,對于受眾無法親歷的重大歷史事件,文獻類紀錄片的創作者充當著話語的言說主體,讓已知的平面資源轉化或者匯編為影像資源,彌合現代記憶與歷史記憶的斷裂,進而將外在的文化形式轉化為內化的精神共享。有學者曾總結過“獻”者言說紀錄片的文獻價值,即“通過‘田野調查’方法,記載民間或當事人的口頭流傳,還原已經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文化與生活方式等知識域,從而建立了口述歷史這一新知識單元。”[4]《甲骨王朝》不僅在片中介紹了大量的甲骨文字,還清晰地展現每個文字背后的整理、刊布和考釋工作,并由此梳理出商王朝五百余年政治、經濟、歷史和文化等新發現的知識單元,以此揭示甲骨文對于中華文明的發展有著怎樣的影響力。比如針對甲骨卜辭中出現過上百次的“好”字,專家聯合甲骨文“祭”與“鉞”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婦好墓隨葬品的種類豐富和涉獵廣泛,推斷出婦好的軍事家和大祭司身份。《貞人集團》圍繞M94號墓葬的背后謎團展開敘事,根據青銅器上刻有的神秘字符,專家收集到1800多塊由貞人殻占卜的甲骨,通過系統的排列和整理,還原該人物一生的行動軌跡和職業生涯。同樣《王朝出生》以中原商文化與巴蜀三星堆文明的潛在聯系,展現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一夜朝歌》更是通過“屯”字的反復推敲,證實了商朝晚期政治、經濟的傾頹之勢。
“跨時空場景連接可以激活受眾在特定時空中的特定記憶,對特定時間里的特定事件產生情感繼而產生認知。”[5]為了推動文化記憶“活”起來,強化大眾對歷史的認知,《甲骨王朝》將現實空間與歷史空間融合在一起,利用跨時空的場景連接激活觀眾的記憶程序,讓抽象的文字意象轉化為具體、生動的現實情境。《王的女人》在歷史語境中介紹婦好的軍事成就以及武丁中興的盛世創舉,在現實時空,舞劇《婦好》的恢弘場面在舞臺上隨之鋪展而開,朝歌王城、桑林社址等宏闊的歷史圖景,隨著舞劇的每一幕漸漸明晰。除此之外,紀錄片還借助二維動畫手段豐富作品的藝術表現力,根據卜辭原文的記錄內容,用數字化手段還原了一場由婦好主導的中國戰爭史上最早的伏擊戰,在戰鼓雷鳴中完成對武丁盛世的故事講述。過去和當下兩個時空場景的轉換,不僅加深了觀眾對歷史文化和歷史人物的記憶,跨時空的場景延伸、歷史文化的記憶重構,還為紀錄片塑造出理性和感性交融的敘事氛圍,擴展了漢字文化在空間發展上的豐富性和層次性。
三、繼往開來:文獻遺產的“活態”傳承
《甲骨王朝》與同類型紀錄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作品首次呈現了現代科技與文化遺產研究領域的數字化聯動。在紀錄片中,考古學者帶著種種疑問走進高校課堂,與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機學部、中國古漢字研究所、深圳云與計算開放實驗室等地攜手互動,借助大數據、云平臺和人工智能科技,點亮甲骨文考釋工作的希望之光,跨學科的協同創新,也標志著而今甲骨文的考釋工作已正式邁進大數據時代。2020年中央文改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關于做好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的通知》中明確指出,要在現有工作基礎上,推動和促進文化與科技的協作融合,在探索中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并將其作為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重大基礎性工程。[6]可見,文化遺產大數據體系的建設和數字化傳播,在當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甲骨王朝》對現代科技與文化遺產研究的融合,不單關乎一次文化遺產的數字活化,其已然成為國家文化遺產大數據體系建立的成果展現。
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建設是助推歷史文化煥發生機的保護手段,其最大的優點是在不破壞和不接觸文物的前提,就能對文物進行拆解分析,建立數據模型,并通過數據的整合和梳理進行更加精準的仿真模擬。文化遺產與信息技術的數字化聯動,避免了對文物本身的使用和損壞,可視和可體驗的重構和組合延伸了人的感官體驗,賦予考古工作者和大眾更深度的參與自由,使靜態的、有形的文化遺產獲得了“活態的”傳承和傳播,同時數字技術對古文物的虛擬復原,也為考古工作帶來了更堅實的數據支撐。比如在《馬車的時代》一集,考古專家何毓靈團隊經過不懈努力,讓一架埋葬三千多年的木質車馬重見天日,但是車馬器物經過上千年的腐蝕早已腐朽成泥。雖然經過考古工作人員的精細挖掘,使文物保留了完整的輪廓,但是馬車部分構件的真實尺寸、紋理、色彩等細節,都已經無法用肉眼分辨出來,那么如何還原馬車的原始面貌,探究到馬車的種種實用性謎團呢?此時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機學部的加入,為木質車馬的軟件拼合和虛擬復原提供了扎實的數據形態支撐。布點標記、分布采集,反復校對,精準的量體工作,使得木質車馬在虛擬展示平臺獲得了最佳的觀察路徑和觀察視角,非接觸模式下的數字化和虛擬化成像,也讓文物得到了長線保護和充分闡釋。
紀錄片第六集《一夜朝歌》中,首都師范大學甲骨文研究中心與國內頂尖的人工智能研發團隊合作,聯合組建了人工智能語義模型系統,嘗試以文化遺產與新技術、新應用的跨界融合,攻克甲骨文的破譯難題。根據紀錄片介紹,中國目前被發現的甲骨文字約有四千多個,但是已被破譯的文字數量不到總數的一半,由于人工破譯工作繁瑣復雜,并且需要堅實的證據和精密的論證。針對甲骨文的破譯工作,中國文字博物館曾展開過“一字十萬”的懸賞工作,但是到目前為止,僅有一個“屯”字的破譯結果贏得了這筆獎金,而該字的破譯也為商代歷史帶來了新的注解;但是重賞之下,釋讀成果的寥寥無幾,足見甲骨文破譯工作的難度之高和任務之重。面對文字釋讀的瓶頸困境,深圳市云與計算機開放實驗室的加入,為古文字從未知到已知的考釋帶來了曙光。根據語感和漢字發展衍變規律的推斷,人工智能語義模型可以推算出20%的常用甲骨文字,且能推斷出同一個文字自甲骨文到金文、篆隸楷草的對應過程。對于傳統的甲骨研究資料的來源限制,浙江大學圖書館研發的2.5維數字化掃描儀,可以從48個不同的角度拍攝甲骨原件,全方位攝取甲骨的每一個刻痕和細節,后期再通過計算機合成交互式的數字化文件,將流失海外或者極少被著錄的甲骨收集一體,為古老文字的研究提供了強大的數據庫資源,種種前沿研究成果,豐富了古文字研究工作的邏輯性和信息完整性。《甲骨王朝》通過甲骨文的數字化采集、整理和存儲,具體展現了中國文化遺產大數據體系建立的目標管理和路徑選擇,對甲骨文字和殷墟文化遺產的數字化的“活態”傳承與保護,既提高了文化遺產的保護效率和生命周期,同時數據采集、專業化布點標記、智能化存儲機制的建立,又可以增強對原物細節、內部和局部的深度考察。對于受眾來說,沉浸式觀展、場景建模、云游體驗等數字化技術與古物研究的聯動,豐富了甲骨文化遺產的教化意義和美育功能,使觀眾更真切地感受到漢字文化深厚的底蘊和民族精神。
結語
《甲骨王朝》結合甲骨文百年來的考釋工作,通過多元宏闊的視角重溫漢字文化和殷商文明的驚世過往,在沉睡三千年的文化遺產中發掘豐富的歷史信息,以此叩問中華民族漢字文化的精神本源。在呈現形式上,創作者借助歷史時空與現實時空的場景連接,為紀錄片注入柔性色彩,拓展甲骨文字在空間發展上的多樣性和層次性,同時輔以現代信息手段,激發受眾傳承文明基因的文化自覺,彰顯蘊藏在甲骨文字中的文化溫度和歷史厚度,讓文獻遺產的“活態”傳承理念深入人心。
【作者簡介】" 張亞平,女,山東泰安人,韓國清州大學藝術大學院博士生,主要從事影視藝術研究;
趙 愷,男,山東濟寧人,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格里菲斯電影學校博士生,主要從事影視藝術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晶晶,李升祥.紀錄片[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9:128.
[2]史巖,史哲宇.歷史溯源與現實圖景:關于紀錄片故事化的再思考[ J ].中國電視,2022(05):73-79.
[3]邵鵬.媒介記憶理論:人類一切記憶研究的核心與紐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4.
[4]張君昌,遲航.影像中國:當代紀錄片理論爭鳴與前沿探索[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79.
[5]馬東麗.文獻類紀錄片建構集體記憶的媒介功能探析[ J ].當代電視,2021(11):71-74.
[6]兩會丨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推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有效舉措![EB/OL].(2021-03-16)[2023-01-15]https://www.163.com/dy/article/G57HP4VD05385H6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