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如何推動中國汽車服務品牌向上之前,我們先看看車企品牌服務面臨的主要困難。需要說明的是本文討論的中國汽車服務品牌為汽車企業服務品牌,自從2002年上汽通用別克推出“別克關懷”服務品牌開始,中國幾乎所有汽車品牌都推出了服務品牌,經過20余年的發展,從最初的朝氣蓬勃,到遍地開花,走向輝煌,再到現時的模式質疑,那么這些服務品牌目前主要的困難是什么?
困難一:用戶流失率居高不下。很多老牌的車企用戶流失率超過30%,其中出保用戶流失率超過50%。即便是新生代的電動汽車用戶,由于維保項目劇減,導致用戶回店次數越來越少,甚至于從新車交車之后用戶就開始流失了。
困難二:服務項目少且低頻。這就導致與用戶觸點少,用戶粘性差,既無法有效防止用戶流失,又很難提升服務產值。
困難三:服務品牌服務營銷手段少,創新不足。經銷商采取等客上門的模式占主流,用戶運營效果差,費效比低。
困難四:經銷商退網率不斷攀升。《2021—2022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發展報告》給出了相關數據,截止2021年底,退網的經銷商數量達到1 379家,其中豪華品牌占7%,合資品牌占57%,自主品牌占36%。
困難五:競爭對手茁壯成長,搶奪車企用戶。近幾年,很多重量級連鎖汽服企業快速成長,不但有遍及全國的“貓虎狗”快修連鎖在搶奪中低端用戶,還有華勝、中鑫之寶、博世車聯這樣具備一二類汽修廠資質的汽修連鎖企業搶奪中高端用戶。
以上種種困難雖不足以全面覆蓋中國汽車服務品牌所面臨的困難,但是在這些困難的圍追堵截下,中國汽車服務品牌如履薄冰,即便還占據著半數以上的汽車服務市場份額,但是隨著競爭對手的崛起,其市場地位岌岌可危,中國汽車服務品牌該何去何從?
發展是硬道理,創新是首要驅動力,轉變是必由之路
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就提出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新發展理念,為各行各業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不難看出,中國汽車服務品牌要想擺脫困境,務必要遵循新發展理念,發展是硬道理,同時發展要把“創新”擺在首要地位。
2022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中指出,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其中,針對汽車行業重點提出要“推動汽車消費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引導和支持制造業企業從主要提供“產品”向提供“產品+服務”轉變。也就是說,車企要做好汽車全生命周期管理。
《中國汽車市場》雜志作為“中國汽車金扳手獎”評選的主辦方之一,已經成功發布了17張榜單,打造中國汽車服務產業價值坐標系,攜手產業各方共同推動中國汽車服務品牌向上。基于多年來對中國汽車服務產業的深耕,結合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汽車新四化的趨勢,策劃了此次“推動中國汽車服務品牌向上”大型專題報道,希望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為推動中國汽車服務品牌向上助力,為中國汽車服務產業的創新高質量發展盡微薄之力。
專題將圍繞創新、品質、體驗、專業、高效五個維度進行對中國汽車服務產業深入研究,研究過程中將會與車企專家、行業專家、行業協會進行交流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