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鄉村振興背景下,百色市田陽區巴某村村規民約成為該村鄉村治理的重要手段。通過實地考察與訪談,深入了解該村依靠村規民約治理鄉村從貧困村轉變為鄉村振興發展示范村的過程,發現村規民約在其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隨著鄉村振興發展的深入,村規民約治理鄉村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通過查找相關文獻資料及實地走訪,肯定巴某村運用村規民約治理好鄉村的同時,針對村規民約出現的部分青年個體不接受部分村規民約,年輕人難以當家作主,村規民約對大多數懶、殘家庭難以起到約束作用,村規民約不能完全成為治理鄉村的準則和制定實施不能完全得到政府支持“新”問題,提出群眾、村干和政府部門等方面的解決措施,促進鄉村治理與發展。
關鍵詞:巴某村;鄉村振興;村規民約;鄉村治理;鄉村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04-0112-0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villag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Bamou Village in Tianyang District of Baise City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rural governance. 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we have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that the village relies on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govern the countryside from a poor village to a model village for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finds that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village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process. However,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ide,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roblems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village by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village. By looking up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on-the-spot visits, it is certain that when Bamou Village uses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govern the countryside well.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some young people do not accept part of the village rules and regulations, it is difficult for young people to be the masters of their own affairs,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restrain most lazy and disabled families, the village rules and regulations can not be completely become the norms for the governance of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can not be fully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New \"new\" problems, put forward the masses, village cadres,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other measures to promote rural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Bamou village; rural revitalization; village rules and regulations; rural governance; rural development
鄉村地區是自然、社會和經濟的地域綜合體,具有生產、生活、生態和文化等多重功能[1]。針對鄉村地區治理與發展問題,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治理,鄉村治理是指全體村民在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的原則下,選舉出村莊干部組成的執行機構村民委員會來管理村莊各個方面的公共事務,保障村莊公共利益、促進村莊有序發展的過程[2]。村規民約是鄉村治理的依據,從古至今,村規民約在鄉村中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村規民約簡而言之是村子里的規定,是民眾共同的約定,是村民們根據傳統文化習慣,結合村莊社會實際情況,共同討論和商定而訂立,供村民共同遵守的規范、準則[3],是在基層社會生活中由群眾摸索與實踐產生的重要制度體系,并在社會發展中不斷變革[4]。
田陽巴某村地處百色市田陽區南部石山區,海拔840 " m,年平均氣溫18 ℃。全村轄8個屯14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壯、瑤和苗4個民族18個姓氏425戶人家,是“十三五”時期深度貧困村。在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后,田陽巴某村2018年掛點成為廣西鄉村振興戰略先行示范點。此后,田陽巴某村聚焦打造鄉村振興先行示范點、18 ℃涼泉度假村和高質量脫貧示范村“三大目標”,團結發展以鄉村旅游、生態養殖和特色種植為主的“三大產業”,深入實施環境提升、鄉村治理、民族團結、風貌改造和黨建引領“五大工程”。2019年經過治理發展脫貧出列,田陽巴某村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全面改善,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從2017年始,巴某村運用村規民約治理鄉村,2019年巴某村脫貧后在村規民約的不斷治理下,持續穩定發展。村規民約是一種規則之治,是國家法律法規和黨的政治主張的村域表達或有益補充[5]。法律在宏觀調控中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村規民約在村中則起到了法律的補充作用,更好地解決社會治理中的矛盾[6]。
1 "田陽巴某村村規民約作用
1.1 "村規民約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2018年田陽巴某村把“重視生態講衛生、美化環境保健康”寫進村規民約中,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嚴禁亂砍濫伐,有效治理了喀斯特地貌帶來的石漠化及石漠化所帶來的次生環境破壞。田陽巴某村在治理自然環境的同時也對村莊環境進行全面治理,在鄉村治理過程中以“三清三拆兩建”為主題?!叭濉敝盖謇砝⑶謇韽U舊房屋和清理污泥。堅持改善鄉村臟亂差的生活環境,打造風景優美、適居的現代農村環境。“三拆”指拆除牛羊房等多余用房,村委組織村民統一建設建造牛羊舍,規范對牛羊等家畜及廢舊房屋的管理。“兩建”指村民房屋規范化、統一樣式建設和基礎設施完善建設。通過對村民房屋規范化、統一化建設,打造旅游村莊形象,樹立農村新氣象。巴某村還完善相關基礎設施,為村民及游客提供便利。田陽巴某村通過“三清三拆兩建”對鄉村進行治理,初步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形象,使得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也擺脫了以往游客對農村臟亂差形象的固有認識。
1.2 "村規民約促進經濟發展
田陽巴某村在種植業、旅游業、林業、養殖業和農業等方面都有涉及,但因為各方面限制,沒有形成大規模產業,其產業主要集中在種植業和旅游業、養殖業3個方面。2018年田陽巴某村抓住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示范點的契機,在黨的帶領下大力發展種植業和旅游業、養殖業。該村有桃李園、油菜花基地500畝(1畝約等于667 m2),油茶1 300畝,巴某村村委利用村規民約對其進行管理,形成產業鏈,通過農業促進當地經濟和旅游業的發展。如今,田陽巴某村已經被建設成為了一個美麗的村莊,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旅游村落。該村利用鄉村振興戰略先行示范點的名聲吸引游客到來,讓游客來到該村后欣賞到獨特的景色,體驗到花開賞花、果樹摘果的快樂,達到留住游客的目的。在生態養殖業方面,該村與企業結合,在該村中養殖牲畜,企業銷售,達到共贏的目的,2021年田陽巴某村通過生態養殖的方式獲得集體經濟7.5萬元。
2015年精準扶貧時,該村貧困發生率高達61%,是“十三五”時期深度貧困村。2018年底,田陽巴某村初步建成500畝桃李基地,種下1.3萬棵桃樹和5 000棵李樹。發展養殖業與旅游業,產業形成后通過村規民約進行分紅,取得了巨大經濟效益,提高了居民收入。2019年該村全面脫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在村委依據村規民約對鄉村產業進行治理下,田陽巴某村2021年接待游客達16萬人次,該村的自然風光及農副產品線上關注達43萬人,2021年田陽巴某村村民通過合作經營民宿的方式最高收入達到2萬元,極大地影響了村民的生活。
1.3 "村規民約促進文化建設
鄉村振興發展戰略要求鄉村在文化建設方面做到鄉風文明,特定鄉村社會及文化環境的村規民約,倡導團結互助、和睦友善等價值理念,對村民進行熏陶教育[7]。村莊環境是建設鄉風文明的重要因素,村民價值觀念的培養,利于良好村風環境建設。自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實施以來,田陽巴某村建設成了民族團結、鄰里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2021年田陽巴某村授予黃秀榮、黃庭耀等10名村民民族團結模范個人稱號。通過評選出模范個人,樹立榜樣作用,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促使村民向積極上進的成員看齊,引導村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社會價值體系。
為更好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田陽巴某村加強家風家訓建設,村民們把“家儉則興,人勤則健”“忠義禮孝,尊老愛幼”等內容寫到自己的家訓當中,通過家風家訓建設,明確家庭文化建設方向,規范自己在平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家風家訓建設有利于鄉村文明的建設和推廣和睦的家庭成員關系。
1.4 "促進村風建設
文化對人的道德水平具有塑造作用,村風也能影響村民道德水平。優秀的文化,會促進人積極向上發展,不好的文化對人的發展只能起到阻礙作用。田陽巴某村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發揮榜樣作用、培養良好的家風家訓,共同建設村規民約、積極建設本村鄉村文化,通過培養積極向上的村風文化環境,提高本村村民的道德文化水平。鄉村地區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鄉村振興要求村民團結在一起,擰成一股繩,共同朝著小康社會邁進。在訪談調查中發現,田陽巴某村村規民約要求村民團結一致,遇到事情,團結一心,共同發展,全面促進村風建設。
1.5 "村規民約對個人道德及行為具有很強的約束作用
村規民約是村民的社會意識,是村民評價個人道德的標準。田陽巴某村村規民約對個人的影響方面:個人行為違背道德宗旨時,村規民約約束作用表現在個人違背村規民約進行社會活動,或者個人在進行違背村規民約的過程中有所猶豫;當個人在社會活動中無所行為時,村規民約就會指導個人在社會活動中起到積極發展的作用。
2 "田陽巴某村村規民約現實困境
2.1 "部分青年個體不接受部分村規民約
村規民約的實施需要村中每一個人共同努力,但是在田陽巴某村村規民約實施時,卻存在部分青年個體不能接受部分村規民約的問題。部分青年個體不接受村規民約中的部分內容,使實施村規民約受到阻礙,嚴重阻礙村子發展,當出現青年個體不接受村規民約的情況時,村委需要動員青年個體接受村規民約,這不僅浪費了大量時間,也嚴重阻礙工作的開展。
2.2 "受到老年人的影響,年輕人難以當家作主
田陽巴某村內還存在大量的老年人,部分老年人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因此個人情感是該村的很多老年人平常處理事情的標準。與此相反的則是該村中的年輕人,他們受到過一定程度教育,當村規民約在村中實施時,年輕人為了村子的發展非常愿意實施村規民約。但老年人卻影響年輕人的思想與做法,老年人不同意也不允許年輕人同意村規民約的實行。
2.3 "村規民約對大多數懶、殘家庭難以起到約束作用
田陽巴某村還存在有較少的懶、殘家庭,懶、殘家庭主要指家中的主要勞動力懶惰或者家中主要勞動力殘疾,不愿或者不便進行勞動。因為勞動力較弱,導致家庭較為困難,懶、殘家庭自身勞動力不足,導致家庭經濟發展緩慢,是村中重點扶持對象。村規民約對于懶、殘家庭的約束并不大,在田陽巴某村的訪談中發現,大多數懶、殘家庭沒有較強集體榮譽感。在村規民約制定時,懶、殘家庭參與度不大,村規民約實施后,因為懶、殘家庭極少參與到村規民約的制定中,許多的懶、殘家庭就忽視村規民約的約束作用。因為懶、殘家庭不合群體的想法,也使得村規民約在村中的推廣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村民參與的缺少,造成部分村規民約實施受阻,影響村規民約的實施效果[8]。
2.4 "村規民約不能完全成為治理鄉村的準則
在鄉村地區,村規民約一直起著軟法的作用,但村規民約與法律存在非常明顯差別,因此,不能將村規民約完全視為治理鄉村的準則。村規民約在一定程度上能作為治理鄉村社會的準則,但必須依據法律,村規民約在村中只能是作為輔助法律治理的工具,鄉村社會在法律治理不到的方面,村規民約起到治理鄉村、約束村民行動的作用。
2.5 "村規民約制定實施不能完全得到政府支持
在現代鄉村治理過程中,政府倡導鄉村地區制定符合自己地方特色的村規民約,依據村規民約對鄉村進行治理。但在鄉村地區制定村規民約的過程中,政府極少給鄉村地區村規民約的制定提出相關意見,在村規民約實施過程中,政府較少過問村規民約實施狀況。雖然政府倡導鄉村通過村規民約進行鄉村治理,但政府未能實地考察了解村規民約的制定和實施,村規民約在鄉村中的實施狀況不能夠完全得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政府對鄉村地區村規民約的不了解,也導致政府及其工作者在傳達指令、實施決策過程中出現問題。
3 "田陽巴某村村規民約現實困境原因分析
3.1 "村民的文化程度影響村規民約的實行
良好的政策能不能很好地實施,取決于多方面因素,文化程度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村規民約在鄉村中的實行亦是如此。田陽巴某村的許多青年人,小時候接受過一些教育,長大后在外務工,具有一定知識水平,因此田陽巴某村的大部分青年人非常贊同村規民約在村中的實施。而村中一些老年人教育水平較低,缺乏學識、眼界,常常反對村規民約中的規定和阻礙村規民約的實施。老人沒有文化基礎,時常給動員工作造成困難。
3.2 "大多數懶、殘家庭態度消極,村規民約作用有限
田陽巴某村大多數懶、殘家庭態度消極,沒有積極向上的思想意識。田陽巴某村懶、殘家庭勞動力較弱,家庭較為困難,家庭經濟發展緩慢。大多數懶、殘家庭尤其是懶漢家庭都依靠“等”“靠”“要”等著政府救濟。懶、殘家庭的“等”“靠”“要”意識導致村規民約對其約束有限。
3.3 "村規民約尚在實踐階段,還未成為社會共識
田陽巴某村村規民約尚在實踐階段,還未成為村民的共識。未能成為社會共識的村規民約,群眾接受程度不高,且村規民約還在發展階段,不能夠完全地處理好每一件村中的事情,只有村規民約成為村民的共識,村民才會自覺地去遵守村規民約的內容,團結一心,共同奮進,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努力。
3.4 "政府職能不到位,阻礙村規民約實施
政府職能不到位具體表現:①政府機動性不強。在面對鄉村工作時,行動緩慢,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以田陽巴某村為例,當田陽巴某村依據村規對村莊進行相關建設需要向政府申請各項經費時,審批程序煩瑣,消耗可利用時間。②政府工作者與基層工作者工作銜接不到位。政府的工作人員在政府當中起著傳達決策的作用,而鄉村中的基層工作者,只能起到執行決策的作用,雙方在不同的環境中工作,工作內容千差萬別。在田陽巴某村的建設過程中發現政府工作人員傳達決策內容,但不給予基層工作者一定的解讀,導致基層工作者在解讀方面出現一定層次的誤差,基層工作者在執行過程中不理解該政策的實行方向,導致決策落實存在問題。
4 "田陽巴某村村規民約現實困境解決措施
4.1 "發揮鄉賢、黨員的帶頭作用
解決村規民約在村子中如何實現的問題,陳燕[9]提出:充分發揮內生動力,提高自身素養及思想道德水平,發揮鄉賢在村規民約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強化其“魅力權威”,以村民帶動村民思想。其實質就是發揮鄉賢黨員的帶頭作用,鄉賢、黨員可組織協助村兩委代表開會討論本村問題,利用自身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工作經驗為村規民約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參考性建議,推動村規民約的落實[10]。通過發揮鄉賢、黨員的帶頭作用,用少數帶動多數,慢慢引導村民實行村規民約,共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努力,為村子更好地發展努力。
4.2 "加強懶、殘家庭的思想文化教育,樹立榜樣的作用
思想觀念的改變能夠促進人行動的改變,思想觀念也是導致田陽巴某村懶、殘家庭不受村規民約約束的原因,改變懶、殘家庭的思想觀念必須加強對懶、殘家庭的思想文化觀念教育。面對懶、殘家庭消極的思想觀念,田陽巴某村可以通過當地的黨員和鄉賢對懶、殘家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改變其原有的思想觀念,促進懶、殘家庭的轉變。
在田陽巴某村中,并不是所有的懶、殘家庭都有著“等”“靠”“要”的思想,也有積極主動的懶、殘家庭,通過自己的努力,跟著村莊發展,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田陽巴某村的村委,可以利用這小部分積極的“懶、殘”家庭,將其打造成村民學習的榜樣,鼓勵田陽巴某村大多數懶、殘家庭學習這小部分“懶、殘”家庭,向其看齊,促進自己全面發展。
4.3 "詳細化村規民約,堅持按照村規民約行事
在田陽巴某村村規民約的發展歷程中,每年都需要對其鄉規民約進行修改完善。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一直起著軟法的作用,能夠促進鄉村和諧發展。在完善村規民約時,詳細化其內容,細化村規民約中的每一個點。在處理村集體的事務,堅持按照制定好的村規民約行事,堅持做到處理村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有理有據,讓人心悅誠服。
詳細化村規民約需要在原有村規民約之上仔細研究每一條村規民約的內容,針對每一條村規民約的實用性進行修改。村規民約的詳細化需要村民、專業學者和政府的共同力量,村規民約作用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村民對于如何詳細化村規民約最有話語權,因此詳細化村規民約需要向村民征求意見。詳細化村規民約還可以請教專業的學者,讓學者依據自己的專業知識,依據鄉村特點,為村規民約修改提出意見。最后,村規民約的制定還需征求政府的意見,政府了解未來鄉村發展方向,在村規民約的詳細化過程中,可以提出一些具體針對性的建議。
4.4 "政府支持村規民約的制定與實施,加強與基層聯系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在村規民約的制定與實施過程中,政府需要提高自身的靈活性、機動性,做好政府工作人員與基層工作者關于村規民約與制定的工作銜接,將相關政策落到實處,在村規民約的制定與實施過程中政府不僅需要全力支持鄉村管理者依據村規民約對鄉村進行治理,還應對鄉村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充分了解鄉村的發展狀況,為鄉村發展指明方向。
5 "結束語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地區需要從經濟、環境和文化等多個方面進行治理,但鄉村有著獨特的存在方式,強行的治理鄉村只能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進行鄉村治理時,必須考慮到鄉村的獨特特點,兼顧多方面的因素。村規民約是由村民代代相傳的共同約定,其存在能幫助鄉村更好地發展,故此,村規民約可以成為現代鄉村治理的依據,利用好村規民約,對治理好鄉村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田陽巴某村是鄉村振興先行示范點,依靠村規民約來治理鄉村,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可見,村規民約對鄉村治理有著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朱玲玲.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完善村規民約的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9(11):113-119.
[2] 奉政.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0.
[3] 劉靜.鄉村振興背景下,以村規民約促鄉村善治[J].今日財富,2019(1):14-15.
[4] 張尚.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以鄭州市G鎮為研究對象[D].鄭州:鄭州大學,2020.
[5] 劉斌,陳天雄.鄉村振興背景下對村規民約理想化認知的法治思維重構[J].甘肅理論學刊,2021(5):94-104.
[6] 程穎宜.鄉村振興背景下制定村規民約的幾點法治思考[J].公關世界,2021(16):183-184.
[7] 丁丁.鄉村振興戰略下村規民約的發展[J].福州黨校學報,2021(2):33-36.
[8] 文婧,馬冰.鄉村振興背景下村規民約的完善路徑[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21(10):28-30.
[9] 陳燕.鄉村文化振興背景下村規民約的現實困境及其對策[J].南方農業,2021,15(21):123-125.
[10] 劉偉安,房建恩.鄉村振興背景下村規民約的功能檢視、現實困境及應然走向[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0(1):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