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戲劇動作的概念
戲劇,就其本質來說,是動作的藝術。英國戲劇理論家勞遜指出:“‘動作是戲劇的根 基’——這句話簡單說明了一個基本真理,但是解釋這個真理卻并不簡單。所謂‘動作’究竟是什么,這個一定要明確一下。我們不能假設戲劇是處理任何一種動作的,所以我們必須將戲劇性動作和一般動作加以區別。”黑格爾在他的美學巨著中對喜劇動作的本質、特征提出了明確的見解:動作是人們意志的體現。戲劇既不是敘述過去的事件供人心領神會,也不是純粹去表現主體內心世界的思想與情感,而是要把擺在眼前的動作情節描述出來。他說:“在戲劇里,具體的心情總是要發展成為動機或推動力,通過‘意志’達到創造,達到內心理想的現實。”因此,動作能最清楚地表現出個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只有通過動作才能使人物深刻地付諸現實。
二、戲劇動作的兩大特征
戲劇動作具有兩大特征, 一是由意志產生,一切動作都是產生于意志與愿望;二是有一定 目的,任何動作都有它的目的,而且目的是為了改變該動作的對象。作為動作的藝術,戲劇創作的所有環節都圍繞“戲劇動作”展開,并且戲劇動作始終貫穿于戲劇表演之中并起到重 要作用。筆者認為,動作是藝術的語言符號, 戲劇動作的有效運用可以幫助觀眾更加深刻地 理解整部戲劇作品, 增強戲劇表演的整體效果。所以,不論是在小說中作家通過文字敘述、人物動作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還是在戲劇中演員通過表演,借助自身的形體動作演繹故事情節來深刻地表現人物性格和塑造人物形象,從這些層面說明,在戲劇藝術中一切都是圍繞戲劇動作而展開的,戲劇動作在戲劇表演中起著至關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戲劇動作的三要素
關于舞臺動作,蘇聯著名導演和演員查哈瓦指出,舞臺動作是由三種要素組成的,即動作的原因、動作的目的、動作的結果。第一是我要做什么,也就是進行動作的心理動機和它的內在原因;第二是我這樣做是為什么,即動作本身所要達到的目的、它的任務是什么;第三是我怎樣去做,也就是我如何去動作。前兩個問題演員可以從分析劇本、分析人物中找到基本的答案,而第三個問題(即“怎樣做”)
則只能通過排演,在相互交流適應的過程中即興產生。因為在執行動作的過程中同臺對手將會怎樣做,演員本身是不知道的,因此,“怎樣做”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稱為“適應”。做什么(任務)、為什么(目的)、怎么做(適應)這三個方面足以構成舞臺動作三要素。在戲劇表演中,不同性格的人物會有完全不同的" "體現,都是演員根據多年觀摩舞劇戲劇的實踐積累。好的演員很多時候不是為了表現“性格”而動作,而是在動作中體現和滲透出人物性格,帶給觀眾引人入勝的故事情境。
(一)動作三要素之一——做什么
“做什么”指動作的任務,即此時此刻要做什么。人們的動作總是在一定任務的推動下完成的。任務是動作的依據,同時又推動著動作的完成。舉個貼近生活的例子,如任務是準備酒席、招待客人,于是就產生了鋪新桌布、擺碗筷、開酒瓶、倒酒、搛菜等動作。這些規定的任務就可以很好地激發演員積極配合和行動。由于任務設定不同,演員的行為表達就不一樣,那么,善于準確而富于想象地抓住劇作提供的任務,是正確表演、行動的前提。生活中的人們做什么是天性,但是二次轉化難度很 大。
(二)動作三要素之二——為什么
“為什么”在《表演基礎理論》中指動作要達到的目的。生活中我們任何動作都包含著特定的目的。目的不同,動作的具體內容與方式也相應不同。如人物之間的關系、事情發展的方向、矛盾沖突等等。所以目的不同、動作不同,動作時的心情、心理狀態以及動作的節奏、進行方式也就不一樣。
(三)動作三要素之三——怎么做
“怎么做”指動作完成的主要內容及方式。為了完成任務(做什么),必須采取具體的動作與方式,而這又必須根據動作的目的(為什么)來進行。“怎么做”還必須依據具體情境,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物關系將導致不同的動作內容和方式。“怎么做”還必須依據人物的 性格,不同的人物完成同樣的任務將出現不同的形態。正如恩格斯在《致斐·拉薩爾》的信中指出的:“一個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 什么,而且表現在他怎樣做。”實際上,展示" 在觀眾面前最直觀、最細微、最具體的是“怎 么做”的方案,從而體現出“做什么”“為什么”。
演員在組織動作的創作中要著力抓“怎么 做”。奧賽羅懷疑自己的愛人不忠,妒火中燒,采取了“掐死”苔絲狄蒙娜的極致動作(莎士 比亞《奧賽羅》) 。芭蕾舞劇《白毛女》中喜 兒戴“紅頭繩”的獨舞動作輕盈歡快,體現出喜兒的幸福知足;在后半段喜兒遭遇冤屈而悲 痛時,她多次將自己的頭發向上拉扯,這個動 作激發了人物內心對黑暗社會的反抗,體現出不愿屈服、頑強斗爭的心理活動。再如《絲路 花雨》中有一段英娘哭爹的表演,舞者通過捶胸、抽搐等大幅度動作來體現傷心欲絕的心情。所以演員的想象、演員的功力、演員的魅力主要是通過“怎么做”體現出來的。
四、《永不消逝的電波》裁縫店小學徒的戲劇 動作是如何對人物性格塑造起作用的
(一)《永不消逝的電波》簡介
戰時的上海諜影重重,電報機的發報聲急促有力,一串串神秘的莫爾斯電碼背后蟄伏著槍林彈雨, 風雨交加的夜晚暗藏殺機。李俠(男主角)與蘭芬(女主角)表面上是夫妻關系,實則是兩個潛伏的共產黨員。白天二人做著各自平凡的工作,夜晚回到家中將情報傳送到千里之外。每一天他們行走刀鋒,如箭在弦,在紅色電波中潛藏著“精神密碼”。搭檔間的暗流涌動、無聲的槍口、緊張的追逐,究竟誰是敵人、誰是朋友?那微不可聞的電臺聲,是難以捕捉卻永不消逝的紅色電波,是革命者跳動的脈搏,它訴說著英雄的故事,續寫著關于信仰的傳奇。
在劇情中,主人公李俠在交接情報時被特務盯上,裁縫店學徒小光為了保護李俠,主動去吸引敵人的注意,從而英勇犧牲。
(二)裁縫店學徒小光與裁縫店掌柜的關系及如何接收送達情報的動作分析
方記裁縫店掌柜是情報傳遞的重要人物。小光與掌柜形影不離地工作、生活在一起,他們的日常是俏皮活潑的。小光在打掃“新款到貨”的牌匾時,手揮雞毛撣子瀟灑地彈灰,時不時又把雞毛撣子當成棍棒雜耍一番,拋向空" 中再接住,這一系列動作與他的大跳、空中劈腿跳、旋子等技巧動作刻畫出他頑皮開朗活潑的性格,這里體現出“做什么”與“為什么”動作的銜接和呼應。而掌柜對學徒小光也是嚴慈相濟,通過被掌柜教訓時躲藏的淘氣神情和傳送情報時的機智勇敢的表現,這一段的人物 “怎么做”表達出的動作使小光這個人物性格 特點豐富立體。到最后回憶的片段中運用了倒 敘手法,李俠依次回憶起犧牲的烈士,舞臺上 一束追光下演繹出在方記裁縫店中,學徒小光 趴在掌柜膝上承歡,他也只是一個15歲的孩子,這個動作體現出掌柜和小光之間不僅是學徒, 也親如父子。雖然舞劇自始至終都沒有交代李 俠、掌柜、學徒小光三人之間的關系,但每個 人的動作體現出各自的性格特點,包括他們身 上承擔的任務、使命、共同的目標。演員對動 作細節和神態把握準確, 與開頭部分呼應組接,構思相當的精妙。
(三)裁縫店學徒小光與賣花女孩之間美好情愫的動作分析
劇中最歡快輕松的一段,就出現在小光跟 隨裁縫店掌柜外出走在街上,昂首挺胸,夸張 的擺臂抬腿動作顯示出他的陽光與活力;在不 小心撞掉了迎面走來的弄堂賣花姑娘手里的花 后,兩個人面面相覷,二人幾乎同時蹲下撿花,兩只手在半空中停頓半秒的細節,非常巧妙且 到位,這個動作表現出二人互生情愫、少男少 女的青春懵懂、對愛情的渴望和美好期盼。《梔 子花——白蘭花》這一上海民謠曲響于耳畔, 方記裁縫店的夜燈下,是讀書識字的小光與弄 堂買賣花姑娘相互翹首以盼, 兩個人四目相對,默契地點頭交流。與上一段相比,這一段節奏 明顯慢了下來,小光在表白時的動作、心情和 心理狀態也少了些往日的活潑奔放,而是干脆 直接中又夾雜著小心翼翼和害羞靦腆。這就體 現了動作怎么做。戲劇動作在戲劇表演中起著 至關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演員充分掌握了動作的三要素, 明白自己要表達的目的和人物,通過自身魅力和動作賦予人物思想情感,塑造 人物的性格,而人物的“性格化”往往也是通 過“怎么做”來體現的。
(四)裁縫店學徒小光為保護男主人公英勇犧牲的動作分析
在舞劇中,貫穿始終的道具是那條鮮紅的圍巾,它象征著戰士們的鮮血和紅色的革命、新生的中國。在舞劇后半段,男主人公李俠被國民黨間諜包圍追捕時,裁縫店學徒小光通過街道上人們行走時的神色和氛圍立刻機敏地察覺到危險的降臨,他和他在同一時空不同地點奔跑、尋找、躲藏敵人的眼線到最后驚慌失措的兩人相遇,裁縫店學徒小光看到李俠,驚喜之余,通過拉著他的雙手,弓著90度的腰拍打對方的雙臂等動作突出心理變化,檢查對方是否安全。當他看到李俠慌張地手里攥著紅色圍巾時,他頓時判斷出吸引敵人的目標是這條紅圍巾。小光不顧一切,甚至是毫不猶豫地搶下了李俠慌忙藏起的紅圍巾,掛在自己的脖子上。他目光篤定,義無反顧地沖進了敵人的埋伏圈……這里的動作與規定情境、思想情感、矛盾沖突不僅是動作三要素的體現,更是藝術動作的體現。隨著國民黨女特務柳妮娜的一聲槍響,小光中彈了,他面目痛苦,用顫抖的雙手捂著從腹部流出的鮮血……隨著他臉上的一抹笑容的消失,他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告別了這個世界。小光英勇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用自我犧牲為男主人公李俠贏得了更多的戰斗時間。小光的原型是一名中共地下黨員,犧牲時年僅15歲,入黨僅7天。
整個舞劇中,小光在生活中的活潑開朗機智和賣花小姑娘純真羞澀的感情,以及在最后關鍵時刻的奮不顧身,正是動作要素“做什么”中不同的任務和情感產生各自不同動作的體現。劇中他的動作時而細微、時而奔放,時而羞澀、時而勇敢,塑造出豐富立體的人物性格。他既是戰士又是青春懵懂的孩子,為革命事業獻出了自己鮮活而年輕的生命,無不讓臺下觀眾動容,贏得了大家的掌聲與淚水。
五、結語
動作三要素在戲劇舞臺表演中起著至關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演員舞臺動作的三要素是緊密相關、連成一體的,是構成動作的不可分割、必不可少的因素。這在舞劇 《永不消逝的電波》中裁縫店學徒小光的性格中有明確的體現。裁縫店學徒小光的戲劇動作揭示出其性格,體現出動作三要素對人物性格的塑造起著揭示和塑造的重要作用。
[作者簡介]李燕, 女, 漢族, 山西太原人," 西安體育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操舞的理論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