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特別重視高校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作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思政教育課程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思政課程的改革與實踐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培養(yǎng)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現實中,高校思政理論課程實踐教學依舊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如何確保學生能夠在實踐課程中發(fā)揮主體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以及改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疏離關系,都是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當前,教師在認知層面上的思政教育理念相對滯后,操作層面上的實踐教學缺乏系統(tǒng)性和規(guī)范性。因此,必須有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對教師進行正確指導。由闞雅玲名師工作室所著的《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一書,對國內高校思政教育課程教學的改革及實踐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該書通過對廣州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管理學院的多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從“教”與“學”等多層面分析了思政教育課程的相關情況,并對思政教育課程改革提出了一些極具建設性的建議。
《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基于廣州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管理學院率先推行課程思政的試點經歷和實踐案例作出簡單分析,分課程思政內涵以及課程思政工作指引兩大層面解讀了課程思政的理念、路徑以及方法。其中,課程思政內涵中主要是將課程思政教育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即“是什么”“為什么”以及“怎么做”三部分,明確了高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應當如何執(zhí)行,使課程思政的內涵愈加清晰。書中的第二章則是從教師的角度著手,基于廣州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管理學院所采集到的數據信息進行研究,主要包括學術思考、案例示范、行動理念、建設模式、工作框架、工作方法以及工作誤區(qū)等,綜合探討如何開展思政教育教學,對當前高校學生思政教育教學的角色定位把控和角色重塑具有鮮明的指導作用。
《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對現行的思政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了梳理,概述部分以課程思政為基礎切入點,針對國內的思政教育工作定位進行新的認知。高校工作人員要想精準實施思政教育教學,必須了解思政教育的內涵、實施原因以及做法,確保學生能夠從中獲取知識。當前,高校的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正在面臨著新的機遇以及挑戰(zhàn),教育模式和教學措施都應當出現變化,此時則需要工作人員進一步增強自我認知,快速完成對自我角色的轉型以及重塑。《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所提出的理念以及措施,明確了未來高校的思政教育實施者的角色勢必多元化。其一,要關注受教育者的主體性以及學習能動性培育,增強教師的思政教育的實施能力以及實施意識,建立健全高校的思政實踐教學的制度建設以及組織管理,確保所制定的思政理論課程中的教學大綱與實踐教學活動的課題指南相符,以便能夠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實踐教育教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及其標準,從而規(guī)避潛在的教學風險。其二,要加強思政教育教學的理論課程以及實踐課程的教學制度建設和組織管控,從而制定完善的思政理論課程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其三,制定高效的實踐教學改革措施,明確實踐教學的具體目標,制定符合要求的實踐任務,確定實踐教學改革的方案,以保障所確定的方案符合現實要求。其四,端正對思政教學的態(tài)度,革新傳統(tǒng)的思政課程教育教學理念,以期使得所有學生以及教師能夠不再輕視而是重視該門學科,并從中獲益。其五,完善整體的實踐教學體系以及機制,整合以及調整具體的實踐教學資源,構建起完善的思政教育組織管控模式,確保相關工作者能夠嚴格落實考核評價體系,并給予一定的實踐教學的激勵制度。最后,呼吁政府部門能夠對思政教育實踐教學加大資金投入,尤其是加大學校的學習設施以及教師的投入,構建以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業(yè)能力等共同培育的教育教學體系,培育一批綜合性強的教師。《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最深層的價值在于它的育人取向。它既明確了思政課程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承擔的培養(yǎng)任務,也為專業(yè)課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提供了理論指導。
總之,分析研究廣州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管理學院率先推行課程思政的試點經歷和實踐案例,對于高校思政教學改進具有重要價值。《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為當代思政教育教學工作人員提供了良好的理論指導,也為教師實施教學提供了新的路徑和思維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