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科學技術》創刊于1989年,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管、中國航空研究院主辦、中航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航空科學技術》編輯部編輯出版的科技類中文期刊(月刊,每月25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
為交流航空科技成果,促進行業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航空科學基金指定《航空科學技術》為航空科學基金成果的發布平臺。
目前,《航空科學技術》已被中國知網數據庫、萬方數據、超星期刊域出版平臺和航空工業知識服務平臺收錄。
飛行器設計與總體優化關鍵技術;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結構設計;航空材料與制造技術;航空推進技術;導航、制導和控制技術;航空機載系統、機電技術;環控、救生技術;多電飛機和全電飛機關鍵技術;航空測試技術H:工作2022數據新刊完成HKKX202208HKKX202208HKKX202208;航空科學管理及發展戰略;其他航空相關技術。
1. 遵守國家保密規定和《著作權法》有關規定,來稿時請提供科技論文/科技信息外投不涉密審查證明,如發生侵權或泄密問題,責任由作者承擔。
2. 投稿郵箱:ast@aviationnow.com.cn;聯系電話:010-85672631。
3. 稿件審稿周期一般為2個月,初審通過后需行業專家復審,復審修改后方可錄用。
4. 嚴禁一稿多投,如編輯部發現有一稿多投現象,則該稿件直接按退稿處理,本刊嚴禁一稿兩發,如經發現,則取消該稿在本刊的發表資格。
5. 來稿無論錄用與否,一律不退稿,請諒解。
1. 稿件要求論點明確、內容充實、數據可靠、條理清楚、文字簡潔。
2. 來稿應含中/英文標題、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5~8個)。摘要既要求簡潔精練,又要包含主要內容。說明研究目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分析得出的最終結論。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對應,一般用主動語態。
3. 引言應說明課題的背景,引述該領域的國內外同行已取得的進展,以說明本文的選題意義和創新點所在。引言內容不應與摘要和結論雷同,最好不要插圖列表。
4. 量和單位的表述應符合國家規定。量符號及下標,應在第一次使用時給出定義。變量用白斜體表示,矩陣、矢量用粗斜體表示。采用國際標準單位,單位符號采用正體。
5. 圖、表應提供中/英文圖題、表題。
6. 參考文獻應遵循“最新、關鍵、必要和親自閱讀過”的原則,在正文中順次引述,數量以不少于10篇為宜,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引用。中文參考文獻必須同時翻譯成英文。文獻著錄要準確,著錄格式如下:
專著:[序號] 編著者. 書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期刊論文:[序號] 作者. 題目[J].刊名,年,卷(期):頁碼.
學位論文:[序號] 作者. 題目[D].地點:單位,年.
論文集中析出的文獻:[序號] 作者. 題目[C]//文集主要責任者. 論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科技報告:[序號] 作者. 題目[R].報告題名及編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國際、國家標準、行業規范:[序號] 標準起草者. 標準編號 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專利:[序號] 設計人. 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P].公告日期.
電子文獻:[序號] 主要責任者. 電子文獻題名[EB/OL]. (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
其他未定義文獻類型:[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Z].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 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別、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電子郵箱、聯系電話,建議提供全部作者簡介,以便于讀者了解和聯系。
8. 基金文章請標注基金編號。航空科學基金論文以及評審結果為優秀的論文優先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