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輝 郭宏軍
(黑龍江職業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111)
“以德為重,以技為長” 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是高等職業院校培養人才的根本任務。“課程思政”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挖掘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中醫文化源遠流長,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是我國歷代勞動人民與動物疾病作斗爭的實踐經驗總結,中醫藥文化是弘揚與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有效載體。本文從教學實踐角度,主要探討將思政教育融入中獸醫課程中,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中,使中獸醫學課程與育人思政有機結合[1]。
本課程通過引入中(獸)醫和中藥故事及中(獸)醫案例,理論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用聯系的、統一的、整體的觀念,辯證的思維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和創新理念。
中獸醫學是中國的傳統獸醫學,根植中國文化,具有先天的中國文化的基因和血統,肩負著培養學生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家國情懷的責任。下面從“道法術器” 的思路來闡述《中獸醫》 課程內容思政元素的有機融入[2]。
1.2.1 道
道是核心思想、理念、本質規律。萬物變遷循環中亙古不變的規律。
中醫為中國四大國粹之一,中獸醫是在古代樸素唯物論指導下形成的,形成了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為基本特點的理論基礎,與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大道相通,不謀而合。
中國歷來有“不為良相,則為名醫” 的古諺,可見我國古人對“為名醫,懸壺濟世” 拯救天下蒼生的推崇和崇高的價值觀以及能成為醫者的職業認同感和自豪感[3]。
在講授中獸醫發展概況時,可引入中醫、中獸醫及中醫藥名人名家故事和醫案,來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在講解到《肘后備急方》 時,引入屠呦呦受到此書啟發提取青蒿素的故事,在演講中提及:“當年我面臨研究困境時,又重新溫習中醫古籍,進一步思考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 有關‘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的截瘧記載”。面對世界性的瘧疾難題,流傳千載的中國古代醫書,給了現代科研人員以關鍵的啟示。正如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指出的:“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在講授中獸醫特點時,給學生提供五行配屬表圖片,以提問方式引發學生思考。如中醫診病的特點是什么?針灸為何可以發揮治療臟腑疾病的療效?讓學生體悟中醫“察其外而知其內” 的整體的、聯系的觀點的奧義和世界是個有機的整體,動物與自然,人與自然是有機的整體,順應自然,尊重規律,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觀。
在講授陰陽的特性和相互關系時,引申拓展,培養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如在講解陰陽的相對性中引入生活常識,沒有苦就沒有甜,吃苦是為了更好地感受幸福。在講解陰陽的無限可分性中,引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引導學生辯證思維,陰中亦有陽。在講授陰陽的相互關系中,引入偉人鄧小平“三起三落” 的故事,領會苦難成就偉大,苦難與挫折都是生活饋贈給我們的禮物。
在講授五行時,五行生克制化中,引入狼的故事。培養學生尊重自然規律,敬畏自然,順應自然的科學發展觀。
1.2.2 法
法是方法。道的第一個特點叫道生。任何方法,必須從道中生出來。法的第二個特點叫時易。即三因制宜,辨證論治。用發展的辯證的觀念看問題。在講授四診合參中,引入中醫、中獸醫案例故事。培養學生全面地、辯證地看問題,培養學生嚴謹的工匠精神。在講授衛氣營血辨證中,引入動物傳染病實例。培養學生用發展的觀念看問題,解決問題。
1.2.3 術
術是基本技法和基石。在講解中醫的炮制方法時,播放中藥炮制視頻,學生動手操作,講解百年老字號“同仁堂” 的故事,體味“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的同仁堂古訓,培養學生的誠信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醫者仁心”,在針灸技術實踐教學中,要將生命教育貫穿其中,培養學生的動物福利意識,能以仁愛之心尊重生命,培養學生具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明確人類共同發展進步的歷史擔當。
1.2.4 器
器是指有形的物質或有形的工具。在講授中藥與方劑時,引入中藥、中醫及中獸醫醫案故事。在傳統中醫文化的熏陶中,增強學生專業認同感,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學習針灸時,在講授針灸選穴配穴中,引入中獸醫案例。培養學生用整體觀念、辯證思維、聯系的觀念看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教學方法主要采用問題引導、案例分析、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學練結合等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學習為主,由學生查找資料,講中藥故事,中醫故事,中獸醫醫案故事。通過情景化、故事化、游戲化、討論式、探究式等方法,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知識。讓學生在故事和活動中體會中醫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實施是將思政育人目標在鮮活地融入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步驟,這里以《中獸醫》 課程中陰陽一節為例,闡述課程思政的具體教學實施探索和嘗試。
1.4.1 課程導入(準備活動)
播放四季更迭的動畫視頻和陰陽太極的小動畫,提出問題,看到這些,大家想到什么?引入陰陽主題。
1.4.2 課程內容分析(發展活動)
(1)陰陽的含義、劃分標準及特性。
同學通過老師給出常用的生活各領域表示對立統一的詞語,由同學來分辨陰陽。
教師總結,并用聯系的觀點,取象類比的方式解釋無形的天為陽,有形的地為陰,并明確陰陽的含義、劃分標準和特性,引導學生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在講解陰陽的特性中,陰陽的相對性中引入生活常識,沒有苦就沒有甜,吃苦是為了更好地感受幸福。在講解陰陽的無限可分性中,引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引導學生辯證思維,陰陽之中亦有陰陽,調整看問題的角度,把心靈的攝像機聚焦于陽的一面,生活就會充滿陽光,樂觀和幸福在于調整看問題的角度。
(2)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陰陽的相互關系)
提出問題:生活中對立雙方事物或概念有哪些關系?觀看關于自然現象圖片和視頻,如四季更替等,總結陰陽的關系。
在講授陰陽的相互關系中,陰陽互根互用,陰陽可以互相滋生,引入偉人鄧小平“三起三落” 的名人故事,苦難成就偉大,苦難與挫折都是生活饋贈給我們的禮物。
(3)陰陽學說在中獸醫學中的應用
在講授陰陽在中獸醫中的應用中引入中藥方劑右歸丸,陰中求陽的案例,讓學生體悟中醫中藥配伍的奧妙。
1.4.3 課程總結(整合活動)
教師以思維導圖總結陰陽部分內容,學生完成學習通中隨堂測驗,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完成討論題,假想你在競選中失利,如何用本節所學來重新看待這次經歷。小組代表發表感言,學習本節內容的收獲和感想。
開放課程資源主要包括物力資源和人力資源兩部分,下面主要從自學資源、活動資源、學習產出、學習者反饋等方面探索將思政教育融入《中獸醫》 開放課建設的方式和方法。
在課程建設中除了融入思政元素的各個知識要點講解的微視頻、課件外,加入中藥傳說故事、中醫、中獸醫名人故事文本,組成“德技匠心” 板塊。如茵陳蒿的傳說、仙鶴草的故事等。中醫史上名醫的故事,如關于張仲景和餃子的故事感受醫者仁心;關于葉天士與黃連的故事,體味大醫的虛懷若谷,謙遜向學的美德。讓學生感受大美國醫的博大和精深,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
在課程中設置專題討論欄目,在課程初提出問題:你想用中醫解決動物的哪些問題?并在課程中定期拋出大家關注的問題,也可由同學提出關切的討論主題,鼓勵學生主動預習和搜集資料、討論探索解決問題,學以致用,提升學生學習能動性,培養其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全面地、辯證地看問題,培養學生的求知精神,感受求知之樂。
在課程中設置“國醫風采” 板塊,將學生制作的中醫故事或專題匯報幻燈片中的優秀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體味中醫文化的魅力,體會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和價值感,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在課程結束后邀請學生對課程進行評價并提出建設性意見。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和責任感。
充滿熱愛的教育是會傳染的,教師對于課程的摯愛可以通過言語和熱情向學生傳遞,“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的為人師表、言傳身教,是對學生無聲的教學。培養學生對制度的敬畏與自覺遵守和對生命的尊重。讓學生在故事和案例中感受中國醫藥學的博大精深和中獸醫學的輝煌成就,提升了對中醫及中獸醫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用聯系的、整體的觀念,辯證的觀點看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創新理念和誠信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