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若清
摘? 要:幼兒園可以通過開展各種項目活動,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實現對幼兒美的啟蒙教育。文章論述了對幼兒開展美育啟蒙應遵循的原則,提出了教師應當如何在項目活動中指導幼兒接觸美、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評價美、鑒賞美,以及幼兒園應當為此如何建構活動區域。
關鍵詞:美育啟蒙;項目活動;啟發性;趣味性;生活性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引導幼兒了解什么是美,進而使幼兒學會發現美、創造美。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實際需求,組織各種類型的項目活動,為幼兒講授美學知識,培養幼兒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一、美育啟蒙應遵循的原則
1. 啟發性原則
審美具有主觀性。教師在對幼兒開展美育啟蒙時,應當遵循啟發性原則,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加強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在幼兒發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扮演好啟發者的角色,不要以命令的口吻讓幼兒按部就班地模仿,而是遵循幼兒的發展特點,鼓勵幼兒積極探索,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
2. 趣味性原則
為了對幼兒開展美育啟蒙,在組織開展各種項目活動時,教師需要設法吸引幼兒的注意,使幼兒積極參與到各種活動中。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對游戲有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當營造趣味性的教學氛圍,讓幼兒在興趣的帶動下,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3. 生活性原則
生活性原則是指項目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符。美源于生活,美育的目標也是將美回歸生活。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同時還要讓幼兒應用所學的美學知識,在生活中創造美。
二、在項目活動中開展美育啟蒙的教學構思
幼兒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存在差異,每名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教師需要給幼兒提供發現美的空間,對幼兒的審美表達給予理解和尊重。
1. 接觸美、發現美
美育活動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師要采取適宜的方式引導幼兒走入藝術世界中,感受藝術,發現藝術中的美。例如,教師可以挖掘生活中的藝術資源,帶領幼兒參觀藝術館、美術館等;或者帶領幼兒到戶外,讓幼兒與大自然有深入的接觸;或者帶領幼兒觀看皮影、剪紙等民間藝術。通過組織各種項目活動,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并在活動中對幼兒進行美的教育,啟發幼兒了解美。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促使其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
2. 表現美、創造美
教師應當盡力滿足幼兒的創作欲望,為幼兒提供創作的材料和工具,鼓勵幼兒自由創作。例如,在幼兒捏泥巴時,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探討泥巴的形狀,引導幼兒獨立構思,確定創作思路。在幼兒創作的過程中,教師盡量不要干預,也不要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幼兒,在幼兒需要幫助的情況下給予適當引導,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力,憑借幼兒對美的感受和認知,創作展現自己特點的藝術品。通過這種方式,讓幼兒闡述自己對美的見解。
3. 評價美、鑒賞美
當幼兒完成了作品創作后,教師應該認真聆聽幼兒的創作想法,體會幼兒想要表達的情感。教師在評價幼兒作品時,不應當斷然地評判“好”或“不好”,而應當指出幼兒作品中的獨特之處,給予幼兒肯定,以賞識的態度給予幼兒合理性建議。教師鼓勵的態度能夠讓幼兒樹立自信心,提高幼兒的創作欲望。教師也可以組織幼兒相互評價,讓幼兒發現其他幼兒作品中的優點,在評價中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激發幼兒繼續創作的動力。
三、在項目活動中開展美育啟蒙的區域建構
開展項目活動是對幼兒進行美育啟蒙的關鍵形式。在融入美術、音樂等藝術手段的區域游戲活動中,幼兒可以輕松地參與其中,憑借自身的努力感受成功的喜悅。幼兒園應當為幼兒創設輕松的活動區域,使幼兒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例如,幼兒園可以設置美工區、閱讀區、語言區、表演區,發揮其美育功能。在語言區,讓幼兒閱讀優美的文學作品;在美工區,鼓勵幼兒動手制作工藝品。豐富的區域活動游戲能夠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求知欲望,提升其審美素養。
四、結束語
美育啟蒙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遵循啟發性、趣味性和生活性原則,培養幼兒審美的主體意識,激發幼兒學習美學知識的興趣,使其學會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幼兒園也應當完善美育教學區域建構,通過開展各種項目活動,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操,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夏瑜. 在民間藝術審美啟蒙中發展幼兒的創造力[J]. 好家長,2018(11).
[2]馬杰. 京劇藝術啟蒙教育對幼兒審美能力影響的研究[D]. 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0.
[3]胡霞. 基于幼兒審美情趣啟蒙的美育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9(14).
[4]李佳琪,孟少清,王瓊. 淺談幼兒園美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基于對N地區幼兒園的調查[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9).
[5]張嘉臻. 美育視角下幼兒園環境創設理念的實踐[J]. 天津教育,2022(17).
[6]蒙琦. 美育·心智啟迪與想象力啟發:幼兒美術教學中趣味繪畫的引導作用與意義[J]. 美術界,2022(4).
[7]孔軼文. 鏈接生活? 衍生美麗:幼兒美育生活化的實踐探究[J]. 好家長,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