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勇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天人合一、詩意棲居是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精神追求。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今天的中國,人民群眾身邊的藍天白云、清水綠岸顯著增多,天藍、地綠、水凈日益成為常態,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得到有效保障。2021 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細顆粒物)平均濃度下降到30 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為87.5%;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4.9%,我國水環境各項指標已經接近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全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超過90%,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連續30 年保持“雙增長”,自然保護地面積占全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初步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約占陸域國土面積的25%,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1%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人們的“環境幸福指數”不斷上揚,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良好生態環境日益成為人民群眾幸福生活的增長點。
今天的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其中一位,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的其中一條,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中的其中一項,污染防治是三大攻堅戰中的其中一戰,美麗中國是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中的其中一個。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之實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之顯著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四梁八柱”性質的制度體系基本形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了綠色底色和質量成色,是黨領導人民奮斗百年輝煌歷史的重要篇章。
今天的中國,生態文明理念和生態環境保護成就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在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全球生態環境挑戰中的引領作用日益凸顯,在全球環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提升,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我國光伏、風能裝機容量、發電量均居世界首位,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在全球2000 年到2017 年新增綠化面積中貢獻比例居全球首位,是對全球臭氧層保護貢獻最大的國家。我國提前實現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愛知目標”所確定的自然保護地占陸域國土面積17%的目標要求,提前實現了聯合國提出的到2030 年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如期實現2020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5%的承諾,提前并超額完成了向國際社會承諾的到2020 年下降40%~45%的目標,創造了最大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成功實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綠色發展奇跡。
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理偉力、實踐偉力。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的領航掌舵,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黨領導人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標志性、創新性、戰略性重大理論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科學指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個個亮麗數據、一份份優秀成績單,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理偉力、實踐偉力提供了生動詮釋。
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活力。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許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國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回望歷史,我們黨始終堅持初心使命,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始終堅持理論創新,始終堅持中國道路,始終堅持胸懷天下,始終堅持開拓創新,不斷深化對人與自然基本規律的認識,領導人民在正確處理人口與資源、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等方面不懈探索,推動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從無到有、不斷壯大,取得輝煌成就,正在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成為“中國之治”的重要體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生動注腳。
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的非凡創造力。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族人民和各地區、各部門,在黨的領導下,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奮發作為,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建設清潔美麗世界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作出了中國貢獻。
進入新時代。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更加迫切。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 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美麗中國是必須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的偉大夢想。
踏上新征程。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的歷史使命已經交給我們這代人。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勇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不懈奮斗者,保持戰略定力,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貢獻力量;我們必須心懷“國之大者”,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力度,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為子孫后代留下綠色銀行;我們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更加自覺地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夯實綠色根基,奮力抒寫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本書圍繞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重點領域,從思想之美、民生之美、綠色發展之美、自然之美、生態善治之美、生態人文之美、文明智慧之美等角度,結合各地區各方面生動鮮活的案例和大量翔實的數據,以講故事的方式,為讀者全景化地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產生的原創性思想,開展的變革性實踐,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突破性進展和標志性成果。全書注重述論結合,深人淺出地闡釋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實踐奇跡背后的道理學理哲理,為社會各界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識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成就,增強美麗中國建設的信心提供重要幫助,是一本很有價值的參考書。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努力下,明天的中國,必然更加美麗,更加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