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洪濤
(濟南大學音樂學院,山東 濟南 250022)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百年奮斗征程中,我們黨高度重視文化文藝工作,形成了大量記錄歷史偉業、展現奮斗歷程的優秀文藝作品,這些文藝作品激發了人們斗志、振奮了民族精神,鼓舞著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1]在建黨百年這個重要時間節點,文藝工作者通過參與“主題”創作來表達心聲,用藝術為人民注入精神力量,時刻銘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
“建黨百年”主題山東省原創音樂作品就是在時代感召下猶如雨后春筍萌發而來。這些歌曲立足于不同行業、不同階層,用樂章揮灑出對百年大黨的由衷贊美,并將身邊的典型案例融入其中,在感懷與感動中詠唱至臻的旋律。
雖然“建黨百年”主題山東省原創音樂作品的體量不在少數,但專門進行研究的文獻則鮮有涉及。以中國知網為例,截止2022年3月,以“建黨百年”“山東”“音樂”作為主題進行目標檢索,結果為零,由此可見,實踐與理論出現了階段性脫節現象。筆者通過搜集相關作品進行聽覺分析,最終篩選出三件能夠突顯“建黨百年”主題山東省原創音樂整體特征的作品——《中國共產黨員大合唱》《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和我》(1)這三首歌曲正好都是山東藝術網(http://www.sdwenlian.com/)推介的作品。,以下通過歌詞美學、音樂本體、傳播途徑、文化價值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以《中國共產黨員大合唱》《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和我》為代表的“建黨百年”主題山東原創音樂作品的歌詞立意與陳述對象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體現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歌詞美學訴求。
由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曲波作詞,著名作曲家曹進作曲,劉聰編曲的《中國共產黨員大合唱》“抒發和謳歌出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幸福的最高利益和核心價值,唱出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鏗鏘宣示”[2]。歌詞如下:
主歌部分兩段歌詞
(男聲)南湖的紅船向著光明啟航
(女聲)神舟的飛船向著太空飛翔
是信仰的力量把黑暗徹底埋葬
是初心的力量讓貧窮變成富強
(男女聲)鐮刀錘頭迸發出金星五顆
(男女聲)黨心民心共筑成太陽一輪
讓自尊的中國屹立在世界東方
讓自信的中國走近那世界中央
副歌部分兩段歌詞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同心同向使命榮光
共產黨的宗旨我們牢記心上
人民的向往就是奮斗方向
攻堅克難 百煉成鋼
千秋偉業 百年風華
新征程的前列 展現忠誠擔當
匯聚磅礴力量 共圓復興夢想
主歌部分歌詞以“南湖的紅船”入題,又在第二段以“神舟的飛船”對題,通過“船”的呼應,形象地展現了百年來我黨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艱辛歷程與取得的輝煌成就。“鐮刀錘頭”與“五顆”“金星”的物象,在“金屬”質地的碰撞中飄揚起鮮血染就的“紅色”,與“太陽”的光澤交相輝映。“紅船”讓中國在“世界東方”“屹立”,“飛船”讓中國“走近”“世界中央”。
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首次從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的層面,提出了“紅船精神”的理念,并概括了紅船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歷史地位[3]。
齊衛平認為“紅船精神在百年歷史實踐中……形成了內容豐富、絢麗多彩的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4],并進一步細化為——“以紅船精神為起點,井岡山精神、古田會議精神、蘇區精神……構成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紅船精神的延伸和發展。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等,構成了紅船精神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新發展。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偉大改革開放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擊非典精神、勞模精神等等,演繹出改革開放新時期紅船精神春天的故事”。[5]
因此,對“紅船”精神的謳歌就是對精神源點的禮贊,就是對中國共產黨砥礪百年的贊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僅銘刻在《黨章》里,更是踐行在歷史的角角落落,也正因為根本宗旨的指引,“人民的向往”便成了“奮斗方向”,也只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匯聚磅礴力量,共圓復興夢想”。
曲波和武洪昌作詞,欒凱作曲,王莉、王凱演唱的《人民就是江山》,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為主題歸旨……抒發和謳歌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幸福的最高利益和核心價值,唱出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鏗鏘宣示”。[6]歌詞如下:
主歌部分兩段歌詞
為你犧牲所有心甘情愿
為你奉獻一切心甘情愿
篳路藍縷是你托舉跨越艱險
創造輝煌都是為你綻放笑顏
為你飽嘗苦難無悔無憾
為你我將無我無悔無憾
奠基立業是你鑄就基石如磐
開辟未來百年初心歷久彌堅
副歌部分兩段歌詞
江山就是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人民就是江山
民心所向定乾坤 生死相依共患難
匯聚江海托航船 何懼風云多變幻
江山就是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人民就是江山
誰把人民舉天上 人民幸福江山固
人民把誰舉心間 復興夢想同心圓
歌詞一韻到底,主歌部分重在陳述中國共產黨人的“犧牲”與“奉獻”,平敘中飽含深情,副歌部分長句轉為短句,斬釘截鐵、擲地有聲,將作品的主題轟然推出,氣勢磅礴,這是對中國共產黨信仰與理念的表彰,更是將人民對黨的愛戴進行淋漓盡致地書寫。
《人民就是江山》的立意取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的論斷[7]。這首歌曲充分舒展開“江山”與“人民”的關系,也讓黨和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同圓復興夢想。
《中國和我》是由詞作家玉鐲兒作詞,王龍作曲,第11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金獎獲得者于海洋演唱。作品熱情謳歌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十四億人的十四億顆心,“不分地域不分職業,每一個人都付出了青春和熱血,每一個人都奉獻了聰明與才智”……“從‘小我’變成‘大我’,從‘小小的我’變成‘千萬個我’”[8]。歌詞如下:
主歌部分兩段歌詞
浪花朵朵匯成大江大河,
昨天今天繪成明天生活,
草木繁盛站成青山座座。
追夢的人唱著心中的歌。
為夢想奮斗過的青春,
我愿付出所有的努力,
才能開出最美的花朵。
讓你成為美好的中國。
副歌部分兩段歌詞
以青春之我 創青春中國,
以青春之我 創青春中國,
以青春之手 傳夢想薪火。
以青春之手 建大好山河。
中國有我 有小小的我,
中國有我 有千萬個我,
我有中國 偉大的中國。
我有中國 摯愛的中國。
中國有我 有青春的我,
我有中國 永遠的中國。
歌詞同樣一韻到底,主歌部分以景入題,將“浪花”“大江大河”“草木”“青山”涂抹在一幅波瀾壯闊的圖畫中。副歌點題——“以青春之我 創青春中國”。“我”與“中國”頻繁交織在一起,錯落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并生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在音樂創作中,作曲者將“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中國,以青春之手,傳夢想薪火”與“中國有我,有小小的我,我有中國,偉大的中國”并列處理,配置同樣的旋律,從而在循環式的音樂敘述語境中呼應上述“并生結構”,使之音響化。
賦比興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慣用的文學表現手法,這些表現手法在以上歌詞中得到了全面的展現,也體現出“建黨百年”主題山東省原創音樂作品所蘊含的傳統文學意味。《中國共產黨員大合唱》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攻堅克難,百煉成鋼”“同心同向使命榮光”“千秋偉業,百年風華”用了賦的手法(直抒胸臆的“賦”主要出現在副歌部分,也與音樂高潮處的設定相吻合),“南湖的紅船”“神舟的飛船”“鐮刀錘頭”用了比的手法;《人民就是江山》“為你犧牲所有心甘情愿,篳路藍縷是你托舉跨越艱險”“為你奉獻一切心甘情愿,創造輝煌都是為你綻放笑顏”用了賦的手法,“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用了比的手法;《中國和我》“中國有我,有千萬個我,我有中國,摯愛的中國”“中國有我,有青春的我,我有中國,永遠的中國”用了賦的手法,“為夢想奮斗過的青春,才能開出最美的花朵”用了比的手法,“浪花朵朵匯成大江大河,草木繁盛站成青山座座”則用了興的手法。
因此,在繼承傳統文學創作技術與審美訴求的基礎上,“建黨百年”主題山東省原創音樂作品通過對立意、素材、象征物的個性化選擇,殊途同歸,共同塑造了美美與共的藝術“群像”。
《中國共產黨員大合唱》《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和我》較為典型地反映出同時期“建黨百年”主題山東省原創音樂作品的整體風貌,并且具有各自獨立的音樂言說邏輯。
《中國共產黨員大合唱》的曲式結構為并列三段式(A—B—C),A、C兩段歌詞一致,但調式調性與旋律旋法都作了不同的處理。
A段立足于b和聲小調,經由小調的抒情表意性,由衷地傳達出對“紅船”精神的贊美與詠頌,可劃分為a(4(2)括號內數字為小節數。)+a1(4)+b(4)+c(4)的樂段結構,旋律的建構是圍繞著b小調主和弦的分解展開的(譜例1),a句結束在主音,a1句結束在屬音,b句結束在屬和弦的五音,c句回歸到主音。
譜例1

雖然第四句在音高組織上與第一句差異較大,但開頭兩小節的節奏趨于一致,體現了段落尾句的“元素”回歸,使得作品整體顯現出起承轉合的結構原則,如此便讓“紅船”——“屹立”“世界東方”,“飛船”——“走近”“世界中央”有了音樂表述的邏輯起點,實現了歌詞開合的遠距離關照。
B段進入合唱部分,保持在b小調,由d(4)+d1(6)兩個樂句組成,前句結束在弱拍的主和弦,后句結束在屬和弦半終止,并為C段調性的引入作鋪墊。B段謳歌了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定了黨民同向“共圓復興夢想”的信心。
作曲家的匠心獨運在C段中得到了淋漓盡致地發揮,雖然歌詞內容與A段別無二致,但在聲部配比、調性安排、旋法布設等方面都體現了驚人的差異。合唱的形式從B段延續過來,并經由B段最后的屬和弦自然過渡到同名大調(B),雖然都是通過分解主和弦建構旋律,但A段開始部分是下行,C段則是上行,且音域較高(譜例2)。C段由e(4)+f(4)構成,其后是樂段的重復e1(4)+g(7),在“把黑暗徹底埋葬”句落。和聲配置也耐人尋味,首先是在這件功能性和聲進行為主的作品中,出現了D—Sii(“底”—“埋”字)的功能倒置,并且在“葬”字上莫名引入平行小調——#g調的屬和弦,似乎是在突兀中強化語氣,增加“埋葬”的力度(譜例2)。g句在整個作品最后“世界中央”的關隘處,筆鋒一轉,將調性引入#F大調,再造一片新天地,令人蕩氣回腸,久久不能平息。
譜例2

《人民就是江山》是由主、副歌組成的并列二段曲式(A—B),A段由a(4)+a1(4)組成,帶有宣敘的性質,旋律以級進為主,建立在G宮調式(加清角)之上,上句結束在商音,下句為宮音,娓娓道來中卻將“犧牲”“奉獻”“無悔無憾”渲染于唇齒之間,氤氳中是共產黨人的“平凡之路”,卻又是人民的“幸福之路”。
進入B段,音程先是以八度的跳進,將“江山”渲染,同時高音下滑,以長線條的拋物線旋法深情地引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情感迸發處是自豪與澎湃的交織。B段由b(5)+b1(6)構成,上下句結束音與A段一致,上句結束在商音,下句結束在主音,調式為G宮調式(加變宮),不過在“人民就是江山”句落,調式在D宮調式上作了短暫的游移,微妙的調式變化造成了前景旋律的直觀顯現(譜例3),從聽覺角度更能把握作品的主題——“人民就是江山”。結束句是由b句開始部分的素材與b1句結尾處的三音列上行組合發展而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被一遍遍詠嘆,并在最后高潮處的禮贊聲中回蕩。
譜例3

《中國和我》是由主副歌兩個部分組成的并列二段結構(A—B),其中A段分為a(4)+b(3)兩個樂句,緊接著是A段的重復,a句在節奏選擇上為抑揚格,前緊后松,松處對應著歌詞“大江大河”“青山座座”(譜例4),突出景物的龐然力量與青綠色彩。a、b句尾音落于商音,為商調式,重復的A段上句不變,下句則落于徵音,進而將作品引入新的調域——徵調式(加變宮)。
譜例4

B段由c(4)+c1(4)樂句組成,上句落在商音,后句落在宮音,為F宮調式(加變宮),節奏選擇上為揚抑格,前松后緊,松處對應唱詞為“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中國”(譜例5),在作品副歌高潮部分點題——“中國和我”。
譜例5

B段隨后移高半音,在#F宮調上再次強勢演唱一遍,最后接B段后半句通過重復、增長時值、翻高八度等技術改造為尾聲結束。
由此三首作品為切入點,以管窺豹,可見“建黨百年”主題山東省原創音樂作品的取材較為多元——“紅船”“江山”“我”,從而避免了由于題材同質化導致的審美疲勞。就音樂的建構而言,不拘泥于民族調式而是將東西方調式進行有效地應用,在對民族調式的使用上由于偏音的重拍化處理,使得調式呈現中西交融的局部色彩;根據歌詞,巧妙安排節奏,突出核心語匯并加以點題;合唱作品在立足功能和聲進行的法則中能夠靈活處理一些特殊位置的聲響效果,凸顯了音樂為歌詞服務的根本宗旨。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建黨百年”主題山東省原創音樂作品的傳播主要立足于“互聯網+”技術。以自媒體平臺“抖音”為個案,將關鍵詞“建黨百年”“山東原創音樂”作為關鍵詞予以檢索,可得到以下數據(3)檢索日期截止到2022年3月19日,筆者在保證數據完整、準確的基礎上對相關同類作品進行了篩選。,見下表:

通過以上數據可知,發布作品的機構涉及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群文組織等:點贊排名前兩位的是煙臺大學、山東省教育廳;評論排名前兩位的是山東服裝職業學院、煙臺大學;轉發排名前兩位的是山東省教育廳、煙臺大學。由此可見,高校因其得天獨厚的“學生數量”優勢,構成了“建黨百年”主題山東省原創音樂作品傳播的主力軍,但整體而言,各件作品在綜合點贊、評論、轉發的數據呈現上都不理想。
因此,各級政府和群文組織要通過切實可行的手段干預建黨百年“原創歌曲”可能導致的曇花一現現象,如由省政府文宣部門或省文聯、音協牽頭組織編撰“‘建黨百年’主題山東省原創音樂作品集”、舉辦學術研討會、舉辦云視聽音樂會,積極擴大原創作品的影響廣度、深度與“長度”,讓群眾中來的歌曲反饋到群眾中去。
“建黨百年”主題山東省原創音樂作品的文化價值被消融在同主題、同時段全國音樂創作的洪流中,換而言之,對其文化價值的評估也就是對“建黨百年”主題全國原創音樂作品的整體認知。首先,作為“建黨百年”主題的音樂作品本身就具有記錄歷史的功能,筆者曾以“散墨”的筆名在《音樂周報》發表了一篇題名《請相信你的耳朵:20世紀音樂真的很“難”聽》的文章,文中談到20世紀音樂稟賦“……‘史記’,或者說強化了‘史記’的屬性”[9],這一觀點同樣可以放置在對“建黨百年”主題音樂作品的描述上。處在2021年時間節點上的“頌歌”是對百年黨史的集中回顧,或整體、或局部地展現了風云際會下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一路走來的聲響“畫軸”,它們讓歷史在音樂中重演,并在音樂的語境中鮮活起來。
其次,“建黨百年”主題原創音樂作品在題材的選擇上具有鮮明的地域性與典型性,一批批往昔崢嶸歲月里的人物從歷史群像中清晰起來,在宏大敘事背景關照下,緬懷先烈成為了“建黨百年”的重要命題,這是一場莊嚴的祭奠活動,人們乘著音樂的翅膀完成了神圣的儀式,同時也讓我們開始關注身邊“平凡”的英雄們。
第三,“建黨百年”主題音樂作品所鋪展開得恢宏歷史畫卷,極大地增強了共筑中國夢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中國共產黨員大合唱》中“讓自尊的中國屹立在世界東方”“讓自信的中國走近那世界中央”“千秋偉業,百年風華,匯聚磅礴力量,共圓復興夢”;《人民就是江山》中“人民幸福江山固,復興夢想同心圓”;《中國和我》中“我愿付出所有的努力,讓你成為美好的中國”“中國有我,有青春的我,我有中國,永遠的中國”……在音樂的鼓動下,這些鏗鏘有力的文字令人蕩氣回腸,洶涌澎湃。
2021年“建黨百年”主題山東省原創音樂作品呈現出多主題、多視角的敘述樣態,它既是對“建黨百年”偉大征程的描摹與贊美,也是對熱血奉獻的先輩們的緬懷與祭奠,更是對實現民族復興、同圓中國夢之自信心的助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要繁榮文藝創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10]。傳唱著的“建黨百年”主題山東省原創音樂作品正是對總書記講話精神的積極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