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 顧建華
當前,江蘇人口老齡化嚴重,2020年江蘇全省60歲及以上人口數為1850.53萬人,占全省總人口數的21.84%,全國為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數為1372.65萬人,占全省總人口數的16.20%,全國為13.50%(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統計)。對照2010年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江蘇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上升5.85%,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上升5.32%,江蘇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給老年人養老帶來諸多的問題,養老已成為江蘇各級政府和全社會重點關注的民生工程。
受中華傳統孝道價值觀念的影響,我國老年人養老主要采用居家養老的方式。居家養老的含義,國內外學者觀點不一,分別從服務資源供給角度、居住地點角度、混合角度(將服務供給和居住角度混合)這三個視角出發加以研究,就居家養老含義的核心而言,居家養老就是老年人居住在家中,家庭是居家養老的主要載體,居家養老是一種養老成本比較低的方式,老年人不脫離現有的人際圈,容易獲得老年人心理的認可,居家養老可以通過老年人自身、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實現在家中養老。
滿意,自1965年美國學者Cardozo首次提出以來,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滿意是指顧客通過對一個產品或服務的感知效果(或結果)與其期望相對比較后,所形成的愉悅或失望的狀態。滿意與不滿意有程度的區分,滿意水平的量化就是滿意度。老年人養老滿意,本質上是老年人對養老的預期與使用后的感知的對比所產生的評價。老年人養老滿意度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依據,世界各國公共服務滿意度測評大多基于瑞典顧客滿意度指數,參照現實條件將其改進完善,老年人對養老的滿意度成為評價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關于老年人居家養老滿意度,劉晶定性地構建了城市居家老人生活質量的理論模型及主觀生活滿意度評價指標,使用分等級加權評分法綜合評估了城市居家老人生活質量;費逸從養老服務的角度,重點分析服務質量對滿意度的影響;顏秉秋、高曉路從養老宜居環境的視角出發,構建了包含老年人居住環境因子在內的城市老年人居家養老滿意度模型,突出了社區生活環境的重要性;呂德才以合肥市居家養老服務為切入點,提出了從政府、社會、傳統文化方面入手提高老年人居家養老滿意度;李天琪從社區服務的視角分析了如何提高社區服務質量,提高老年人生活的滿意度。綜上,關于老年人居家養老滿意度主要關注于養老環境、養老服務,而對于自身、家庭、社會共同作用下影響老年人居家養老滿意的主要因素及其權重研究較少。
因此,本文以江蘇老年人居家養老為例,通過訪談、設計問卷,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探討在自身、家庭、社會共同作用下,哪些主要因素影響江蘇老年人居家養老滿意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讓老年人滿意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本文研究數據,來自于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及課題組成員于2021年7月份暑假期間對江蘇省老年人居家養老的調研。在大量發放調查問卷前,項目組成員對參與調研的學生進行了問卷培訓,以便調研人員統一認識并充分理解問卷內容,然后由調研人員對老年人進行訪談,發放問卷并協助老年人填寫調查問卷,總共發放問卷502份,剔除填寫不規范、錯填、漏填等無效問卷,實際有效問卷403份,有效率為80.28%。調查對象是年齡在60歲及以上、居住在江蘇省內的老年人。在梳理完相關文獻后,本研究由課題組成員通過預調查的方式并結合相關文獻設計問卷,確定調研問卷內容。第一部分是老年人的基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居住情況;第二部分是老年人居家養老滿意因素的評價,采用5點李克特(R.A.Likert)尺度進行測量,以5分制予以賦值:1分表示很不滿意,2分表示比較不滿意,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較滿意,5分表示很滿意,分值越高表示對養老就越滿意;第三部分是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滿意度的整體評價。
(一)信度檢驗。本研究主要運用SPSS19.0對問卷數據進行可靠性檢驗,以Croncbach’sα系數來判斷各變量項目內部的一致性程度,α值越高,可靠性就越好。一般認為,當α值處于0.6~0.7之間可以接受。關于老年人居家養老滿意因素的評價,Croncbach’sα=0.776,具有很好的內部一致性,可靠性較高。
(二)效度檢驗。本研究調查問卷是結合相關文獻、深度訪談并整理提取關鍵變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內容效度。調查問卷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來驗證,若經因子分析所產生的結構符合原先預期,則表示問卷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通過對居家養老滿意因素的10個指標進行KMO和Bartlett球形度檢驗,KMO值為0.82,Bartlett值為其近似卡方值為1084.016,其顯著性概率P為0.000。
(一)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方差極大正交旋轉方法對問卷中10個居家養老滿意因素進行因子分析,提取前3個因子比較合適,其特征值均大于1,它們解釋了59.488%的方差(見表1)。
表1 解釋的總方差
由表1發現,所有10個變量因子載荷都達到0.5以上,表明3個因子可信度較高,按照載荷排序,得到正交旋轉因子矩陣(見表2)。第一個因子有5個變量,包括:花時間陪伴老年人滿意度、日常生活照顧老年人滿意度、鼓勵老年人交往滿意度、及時陪同醫療滿意度、理解支持老年人決定滿意度,這些變量都是對居家養老的老年人對家人的評價,因此將其命名為家庭支持因子;第二個因子有3個變量,具體為社區安保滿意度、社區環境衛生滿意度、社區基礎設施滿意度,均是對居家以外、社區的反映,將其命名為社區因子;第三個因子包括健康感知滿意度、經濟收入滿意度,兩者都是反映老年人個人情況,因此命名為老年人個人自身因子(詳見表2)。
表2 旋轉成份矩陣a
(二)回歸分析。由因子分析提取出3個因子,保存將其作為老年人居家養老滿意度的自變量,將老年人養老整體滿意度作為因變量進行最小二乘法回歸。回歸方程F值224.786,整體回歸方程顯著P=0.000<0.05,調整R平方為0.626,回歸結果見表3。
表3 最小二乘法回歸結果
由表3可以得出老年人居家養老滿意度模型:
本研究通過對江蘇老年人居家養老滿意度的問卷調研,分析了老年人養老的滿意因素,得出結論:家庭支持因子、社區因子、個人自身因子是影響老年人居家養老滿意的主要因素,家庭支持因子對滿意度影響最大,社區因子其次,個人自身影響最小。
由此可見: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模式時,來自于家庭內部成員(老人的子女及其親朋好友)對老年人的親情關愛、精神慰藉對于老年人養老尤為重要,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下降、不愿學習新知識、不再參與社會分工,社交圈小,內心感覺孤獨,更需要家庭成員的照料、陪伴、觀點的分享,甚至需要家庭成員加強對老年人養老的科學指導,鼓勵老年人提高自理能力,進一步改善老年人養老質量;老年人對社區的滿意因素僅限于社區環境衛生、鍛煉設施、安保等,社區養老還有很多需要今后改進的方面,應拓寬社區的養老服務功能,各級政府應完善養老政策,扶持、鼓勵社區深度參與養老,滿足居家養老的老年人需求;老年人的自我健康感知、經濟實力對養老滿意度有一定影響,積極樂觀的心態、經濟實力與老年人養老滿意度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