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芳,劉恩海,陳海飛,陳孚江
(常州大學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能源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經歷了2020 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在2022 年的春天,上海市又發生了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病毒為奧密克戎的疫情。由于本校所在地距離上海市較近,并且奧密克戎病毒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能力強、病毒載量高的特點以及高校校園的特殊性,教育部和江蘇省教育廳發布了比以往更加嚴格的防疫措施,同時要求在疫情防控之下要保證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切實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政策要求。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實習指導老師不能和學生見面,也就無法帶領學生去實習企業開展現場實踐教學,因此,在這次疫情影響下,高等教育中實踐教學環節面臨著比之前更加嚴峻的考驗。
生產實習是工科類專業本科生的一門實踐性課程,是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生產實習學生可以做到學以致用,把通過課堂或課本獲得的理論知識有效運用到實踐中去,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增加感性認識;同時在實踐中的鍛煉也能讓學生更好地鞏固和加深所學的理論知識,使理論知識和實踐融會貫通,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相互融合和促進。因此,生產實習具有高等院校培養適應性強、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高的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不可替代的作用[1-2]。為了盡可能地降低疫情對生產實習教學造成的影響,作者在常州大學2019 級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生產實習教學中采用了騰訊會議直播、超星網絡平臺和QQ 群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生產實習是高等院校工科類專業本科生的一個重要實踐環節,本校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生產實習一般為期兩個星期,在大學三年級第二學期的期中集中進行。線下教學方式的一般安排為:在生產實習開始后的第一天,校內指導教師對參加生產實習的全體學生進行實習動員和安全教育;下達實習任務書,明確生產實習的目的和意義,講解實習任務的具體安排、實習要求及實習中應注意的問題等,動員大會結束后學生進行實習準備;在接下來的時間,按照任務書的安排,全體學生去實習單位在校外指導老師的帶領進行現場實習;在現場實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和校外指導老師面對面交流,指導老師手把手的教授學生制作風管、焊接銅管等的操作技巧,帶領學生制作簡單的供熱系統并分析系統的形式等,學生之間也可以協作配合完成實習任務;在現場實習之余,完成實習報告的撰寫并提交,最后進行簡單答辯即完成了整個生產實習。
在線下生產實習期間,學生基本是集中去實習單位實習或者在校內整理實習報告。生產實習采用線下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和校外指導老師在實習現場面對實際生產現場進行面對面的討論和交流,學生遇到的問題能及時得到指導和解答。生產實習線下教學的管理和過程控制都比較順利,絕大部分學生都能按照實習的安排和要求較好地完成實習任務。在線下生產實習的教學中,學生實習的最終成績根據平時出勤、實習期間的表現、答辯和實習報告四部分綜合評定,四部分在總評成績中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0%、30%、10%、50%。通過平時出勤主要考察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是否有時間觀念等;實習期間的表現主要考察學生在實習現場和指導老師交流情況、同學之間的協同合作情況,對專業知識的具體應用等,從中可判斷學生對相關問題的思考和認識程度;通過簡單的答辯,老師可了解到學生對一些專業問題的認識,可大致了解學生從生產實習中得到的收獲;實習報告是學生對生產實習內容的一個完整梳理,是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回顧,能夠大致形成一個知識體系。
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全面落實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政策方針,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任務按照教學計劃保質保量地完成[3]。本校充分利用線上優秀教學資源開展線上教學,但對于生產實習實踐性教學環節來說,如果無法開展會影響其他教學任務的順利進行,甚至關乎到學生能否正常畢業和順利就業。因此,有必要針對疫情防控下生產實習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并在實際教學中進行驗證,努力將疫情對生產實習教學的影響降至最低,保障疫情期間生產實習的教學能夠高質量開展。
在2016 年12 月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4]。因此,在開展線上生產實習教學期間,老師積極在線上實習環節中加入“思政”元素,講好暖通故事和他們分享一些暖心故事和感人事跡,激發學生勇于擔當使命的意識,讓學生認識到堅決執行各級防疫政策,安心在學校學習是他們能為抗疫作出的最大貢獻。通過列舉國內高校學生違反防疫規定,對社會和學校產生的嚴重后果和學生自己付出沉重代價的實例,讓學生理解遵守防疫政策多么重要和緊迫。與此同時,特別要注意長時間封閉在校園內的學生的心理狀態,通過活躍的線上學習氣氛來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課下老師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讓學生同步了解校園外的疫情變化情況,讓學生感受到同舟共濟的力量,同時對他們的需求和困難,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借助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對實踐教學環節積累的教學經驗,同時考慮到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在新工科人才培養對實踐教學要求的指導下,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及其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的基礎上,2022 年疫情發生之初,校內指導老師們經過多次討論,初步確定了生產實習線上教學采用騰訊會議直播、超星網絡平臺和QQ 群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隨后指導老師們整理已有教學資料,搜集網絡上如中國大學MOOC系統、暖通空調云課堂等資源,從中選取與本專業相關的、適合線上學習的資料,確定了生產實習線上教學的內容。根據確定的生產實習線上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最終確定采用圖1 所示的教學流程。

圖1 線上教學流程
生產實習動員大會選擇以騰訊會議為平臺的網絡直播方式進行,雖然線上直播方式老師不能和學生面對面交流,但是指導老師和學生可同時開啟視頻進行互動,通過視頻了解學生的精神面貌,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不能面對面交流的不足。
邀請具有豐富產品研發、設計和銷售經驗的企業工程師們擔任生產實習的校外指導老師。指導老師們采用騰訊會議網絡直播的方式,用手機鏡頭帶領同學們“云端實習”。指導老師們詳細講解了企業最新產品的工作原理、創新點及市場前景等,現場組裝了兩聯供空調系統,介紹了兩聯供空調系統的特點,對系統進行了重復調節。指導老師就該系統分別應用于冬季室外溫度低的東北地區和冬季濕冷、而夏季溫度高、濕度大的蘇南地區時應注意的問題和同學們進行了互動。對于同學們提出的疫情期間使用空調系統是否存在交叉感染的問題,指導老師給出了詳細的解釋,打消了同學們的疑慮;指導老師們倡導學生多多觀察校園,就會有很多新發現,老師們提到的校園湖在供暖、空調中的應用、安裝在宿舍樓頂的光伏的使用以及學生食堂的廚余垃圾用于發電的再利用等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線上直播實習為同學們帶來了豐富的內容,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在講解結束后,同學們就本專業的發展前景、就業情況等和指導老師們進行了交流。學生通過交流提前接觸到了行業規范與經驗,收獲頗多。與此同時,同步錄制直播內容,方便學生回顧實習內容和撰寫實習報告。線上現場直播充分發揮了互聯網的優勢,保證生產實習教學按時并且保質保量地完成。手機鏡頭下的線上生產實習場景如圖2 所示。

圖2 線上生產實習場景
學生線上自學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一種是在中國大學MOOC 系統、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共享平臺、暖通空調云課堂等網絡資源中查找和本專業生產實習相關的可用資料以及校內指導老師積累的資料,讓學生自行學習,但這種方式受學生的自覺性影響較大,不易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不易實現過程控制。另一種是以學校超星網絡教學平臺為依托,在平臺中上傳一些生產實習的優質課件、視頻等,學生可以反復進行學習。超星網絡平臺是超星公司支持的一款受眾面較廣的“線上”學習平臺[5],利用超星網絡平臺可實現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控制,教師對學生學習的進度以及是否完成學習等情況一目了然。
不論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實體課堂教學,都應該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達到教學的目的和要求[6]。疫情期間生產實習采用線上教學方式,作為校內指導教師要在生產實習教學大綱的指導下,結合現有資料,梳理網絡上的可用資源,合理安排生產實習的內容;積極聯系原來的實習單位,確定線上直播形式和內容。除此之外,實習期間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確定生產實習線上教學合理的考核方式是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的具體體現,是保證線上教學學習效果和達成教學目標所需要的過程管理。
充分利用超星網絡平臺的各項功能,能夠掌握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首先在超星網絡平臺的活動中設置簽到,保證學生能夠按時進入平臺學習。然后在超星平臺中將每次學習的內容設置成若干個任務點,任務點之間可采用闖關模式。平臺可統計出每名學生觀看資料的總時長,將觀看總時長與視頻實際時長比較,可方便得出學生是否完成了學習任務。但是由超星網絡平臺統計出的學生學習視頻的反芻比(視頻觀看時長/視頻實際時長)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每名學生學習的投入程度和專心程度。根據平臺統計結果,可對學習進度落后的學生進行及時提醒和引導,督促其完成實習內容的學習,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學生圍繞任務展開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始終處于主動實踐、思考的學習狀態中。在上傳到超星網絡平臺的視頻資料的相應位置插入知識點、測驗等,實現任務驅動互動式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意識。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可利用平臺活動中的討論模塊發布話題,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或班級討論方式加入討論,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教學的參與程度和積極性。
疫情防控之下指導老師和學生無法見面,班級QQ群是指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橋梁,是指導老師同時向全體學生發布實習安排等相關信息的快捷通道,所以將騰訊會議直播、超星網絡平臺和班級QQ 群結合起來使得生產實習線上教學過程更加流暢。同時還可以在QQ 群里上傳視頻資料、課件等,便于學生自行下載,以防網絡不順暢時影響生產實習的正常進行,并且還有助于學生課前自學和課后回顧。除此之外,指導老師利用QQ 群還可以和學生進行QQ 通話、視頻通話和分享屏幕等來解答問題。可見,QQ 群為師生交流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無法去實習單位進行現場實習,因此,無法判斷學生在實習現場與指導老師交流等表現情況。生產實習作為一門線上實踐課程,為了督促學生積極完成線上實習資源的學習,制定了適合評價線上實踐課程學習成果的方法。因為最終的實習報告并不能完全反映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所以本專業生產實習成績采用綜合評價方式,既考慮學生實習過程中的表現又考慮最后實習報告的質量。最終的總評成績由平時出勤、超星平臺線上學習情況、答辯和實習報告四部分成績構成,在總評成績中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0%、30%、10%、50%。綜合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過程性的客觀評價,全方位考察學生在疫情期間的學習效果。
2020 年的新型肺炎疫情給全國高等院校的教學活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以及教學模式的轉變,但出現在上海的新冠肺炎疫情,由于奧密克戎病毒傳播速度快和傳播能力強,學生在學校封閉時間更長,教師和學生長時間不能見面,因此,上海的疫情對本校所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高效教學活動影響更大。在江蘇省教育廳和本校“停課不停學”的政策方針指導下,確定了騰訊會議直播、超星網絡平臺和QQ 群相融合的工科生產實習實踐課程教學模式。在騰訊會議直播“云實習”的過程中,同學們積極與校外指導老師交流,探討了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問題,了解了本專業的市場發展前景等。利用超星網絡平臺和QQ 群互動掌握學生學習的進展,達到過程管理的目的。實踐證明,在線上生產實習過程中,學生積極性較高,能夠按時完成生產實習任務,實現了實習教學目標。疫情防控期間,除了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外,還要格外注意學生的心理狀態,長時間封閉在學校,學生難免產生焦慮情緒,所以授課過程中加入思政元素,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在疫情防控期間,本專業的生產實習采用的騰訊會議直播、超星網絡平臺和QQ 群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一種非常有益的和有意義的嘗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要達到與線下實體課堂相同的教學效果,仍需要對線上教學中的每個環節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實踐教學環節的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各具優點、相輔相成,在疫情結束之后,兩種教學模式的相融合將成為高校教學模式的一種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