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璐
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溫暖”元素,能夠讓課堂充滿更多的生機與活力,對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著重要的實踐價值。本文從塑造“溫暖”教師形象,創設“溫暖”體育課堂和建立“溫暖”師生關系三個方面,探索將“溫暖”元素融入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方法和成效,創新教學策略,進一步提升和改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前言中的第一句話就是“習主席多次強調,課程教材要發揮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作用。在指導思想中指出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發展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由此可以看出體育學科的核心價值在育人。育人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實施者,要善于給學生創設一個有溫度的課堂,將自己塑造成一位有溫度的教師,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愛。
1 塑造“溫暖”教師形象
教師的“溫暖”體現在專業素養,人格魅力和責任心。讓教師“溫暖”就是使教學從最樸素的地方開始,抵達師生的靈魂深處。
1.1 教師的專業素養
體育學科的學習手段主要是以身體練習為主,一個擁有“十八般武藝”的體育老師,一定會深受學生崇拜。溫暖的教師應該具有不斷完善自我的特質,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只有自己熟練的掌握運動技能,才能更好的教授學生本領。教師的專業素養主要體現在課堂,上一堂課容易,上一堂好課卻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鋪墊。作為一名一名教師首先要有專業的技能和競賽指導能力,做到一專多能,能夠滿足學生對學生不同項目的學習與指導。其次要有扎實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科學應用能力,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扎實的教育教學能力體現在,動作技能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是否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在開放的空間中是否能很好的把握課堂節奏,做到“收放自如”。是否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后疫情時代的線上教學中對體育教師來說就是一次全新的挑戰,教師要在無學生、無場地、無器材的情況下進行體育課堂教學,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素養,直播設備的調試、課件的制作、視屏的剪輯等等都能夠很好的運用于線上的教學。最后善于總結和反思,提高科研能力。課后反思要從點滴做起,從小的細節做起,每上完一節課反思自己本節課的語言表達是否簡練、是否有感染力和親和力,反思自己的動作示范是否到位,反思學困生的苦難是什么,怎么幫助他們解決等等,并記錄下來,日記月累形成自己的教學心得,撰寫教學案例和文章,進行科研理論研究,逐步形成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驗證理論的良好教學范式。
1.2 教師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指一個人在性格、氣質、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能吸引人的力量。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教師作為引導者,只有不斷從能力、性格、脾氣等方面加強自我修養,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發自內心的去關愛學生,幫助學生,才能吸引學生,學生才會喜歡老師,師生關系才會更融洽,更溫暖。學生對教師的喜愛程度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對這門課程的喜歡和努力程度,往往教教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能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作為一名當代體育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仁愛之心,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符合時代發展的體育教師。
1.3 教師的責任心
教師責任心的強弱,是教師實現個人價值,成就事業的動力。體育教師要對自己有嚴格要求和約束力,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做到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每節課要讓學生有所收獲,得到一定的身體鍛煉。
2 創設“溫暖”體育課堂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對體育課的定義是: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練習內容,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和增進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具有基礎性、健身行、實踐性和綜合性等特點,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2.1 合理設計教材內容
教師在提升自我的同時,還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尤其加強對教材的理解。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根據體育學習實踐性和健康教育實用性的特點,強調從“以知識技能為本”向“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轉變。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只有對課程的核心理念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對教材內容有了全面的掌握與了解,才能上出學生喜歡的課堂,要深挖教材背后的育人價值,思考通過學習如何達成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例如在小學一年級的“30米快速跑”的教學設計中,教師不能簡單的認為學生只要掌握跑步姿勢,跑的快就算完成了學習目標。而應該從三維的目標去進行思考。從運動能力的達成度上方面,學生要掌握正確的跑步姿勢;從健康行為的達成度方面,學生要養成健康的跑步習慣;從思想品質的達成度方面,學生要清楚跑步比賽的規則,逐漸梳理規則意識和公平意識。
2.2 創設趣味教學情境
學生喜歡體育課卻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現象,是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直觀的評價,說明教師的課堂沒有吸引到學生。尤其是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以主觀感受為主,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因此小學體育課堂中的興趣性尤為重要。
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了決定了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專注力不夠,在體育課堂中,開放的教學環境能夠吸引學生的因素有很多,通過創設沉浸式的故事課堂,將教學內容通過教師的語言,教學器材的設計進行視覺和聽覺上的包裝,來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講解示范法雖然是體育課堂中最為常見也最為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并不一定適合低齡段學生,他們對運動技能的學習通常以模仿為主。例如在一年級“跳單雙圈”一課的練習中,只是將跳圈排成一排讓學生跳躍,學生很快會失去興趣,如果將小跳圈比喻成一片片荷葉,把上課場地描繪成一片池塘。讓學生做一只小青蛙,通過跳到一個個荷葉上才有機會到達對岸,如果跳到水里就被老師這條大魚給吃掉。同時老師會在“池塘里游來游去”,這個過程也是老師巡視指導的過程,被老師抓到的學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怎樣跳才能不被抓到呢?看看周邊的其他小青蛙是怎么跳的。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練習的主動性。
小學生喜歡看動畫片而且喜歡進行角色模仿。例如在二年級的“越過不同障礙跑”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一個超級瑪麗的角色和故事,讓學生們一聽到超級瑪麗就知道,老師要帶領我們進行冒險和闖關了。此時,教師就可以設置不同障礙讓學生進線挑戰,將走、跑、跳的運動項目融入到情境中,提高學生的學練興趣,那么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也不會感到枯燥,反而樂在其中,同時通過闖關卡培養了學生不怕挫折,敢于挑戰的意志品質。
2.3 優化教學組織形式
以學生為主體,是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重要導向,而課堂的組織形式是實施的重要舉措,若讓學生能夠達到教師預設的組織形式,前提是對學情充分了解,做到以學定教。其次教師要有探索和創新精神,對青年教師來說,好的課堂呈現,不僅要學習優秀的經驗和方法,更要敢于突破常規,不被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所禁錮。例如在體育課堂“50米跑”的練習中,傳統組織形式是學生排成4路縱隊進行比賽。學生之間沒有評價與交流,多次以后學生會感覺枯燥無味。如果嘗試讓學生自由組合進行分組形式,教師引導學生排列隊形,確定跑步順序,采用小組積分制進行比賽,以達到讓學生練習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有相互評價、有溝通、有組織,激發了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實施分層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論在體質上還是智力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實施分層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照顧到所有的學生,促進他們實現個性化發展,分層教學組織形式應該充分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孔子曾說道,“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只有在學生“憤、悱”之時才是進行“開思”“達辭”的最好時機。因此,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問題的設計要難度適中,讓更多的學生達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不犯教條主義,以學生發展為主體的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也要存在,教師把握好整個課堂的教學流程,才能保證學生一直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學習。因此在突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教師要精心備課、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把控好教學進度、組織好教學活動、管理好課堂紀律,確保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2.4 巧用教學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是教學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在提倡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課程改革中,教學評價模式也不斷由單一性評價向多元化評價發展。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在課堂中,教師一句鼓勵的語言,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默許的點頭都會讓學生倍感關懷,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讓課堂氣氛和諧愉悅,例如,在“跳單雙圈”一課的教學中,學生沒有做到落地輕巧,教師可以運用鼓勵性的評價進行指引:“你的動作很連貫,說明你學習的很認真,如果落地在能輕巧一些,你的動作會更漂亮,老師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教師的評價要深刻到位,給學生明確的指引,才能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盞明燈。
在教學中,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可以嘗試逆向性評價。例如,在低年級的“廣播操”一課的教學中,我誠懇的對學生說道:“同學們,老師先來做一節伸展運動,你們看看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出來哦”,做完以后學生說道“沒有什么問題呀!”我不滿足,又繼續問道“在想一下,小細節呢”,終于有個女生舉手說道:“老師,你做操的時候手臂沒有伸直。”接著幾個學生也不約而同的地說了出來:“對的,我也看到了,老師的手臂沒有伸直”,我高興極了,連聲說道:“同學們,你們觀察的真仔細,謝謝你們的提醒,老師下次一定注意。”我誠懇的感謝了學生們,又認真的做了一遍,同學們十分開心,有的甚至鼓起了掌,喊出“老師做的真棒!”,因為學生給了老師評價,接受了學生的指正,從而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了課堂的氛圍,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3 建立“溫暖”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教通過教學過程所形成的相互關系,主要包含了彼此之間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等。這種關系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師生關系始終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始終,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完成教與學目標的前提和保證。要建立“溫暖”的師生關系,要注意以下幾點。
3.1 學會尊重學生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小學生的自我意識和個性越來越突出,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精神世界,渴望被關注,被尊重。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想法以及建議要給予正面的回應與分析,尊重小學生的建議,實施有效的溝通交流。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注重培養和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避免出現唯成績論。例如在班級中我們發現調皮的學生在成績上雖然不理想,但體育課堂上的表現卻很好,跑步、跳遠、跳繩能力要好于大多數同學。教師可以在體育課堂教學給予這些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也可以在學校運動會中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報名,代表班級參加比賽,為班級爭得榮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價值,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3.2 善于關注學生心理發展變化
小學生的心理變化是往往從面部表情就能體現,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微表情,在發現學生心理問題后要及時和學生進行情感溝通,采取有針對性的互動措施,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給予學生安全感和自信心。在體育課堂中學生的思維是高度活躍的,情緒也是極容易方式發生變化的,學生可能會因為自己完不成練習動作或比賽沒有獲勝而表現出失落的情緒,而表達的方式也各有差異,女生表現出來的可能是低頭、或者坐地上不動、或摳手指。男生可能會在和周邊的學生產生矛盾或放棄練習,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這些細微的行為變現。
3.3 提高自身的情感素養
首先教師要用心去接納每一位學生,做到對待學生人人平等,學會接納學生之間的差異,從學生個性化差異出發,平衡學生的優缺點,因材施教,幫助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價值。其次教師要注重情感的表達方式,建立多樣性的溝通方式,要善于營造良好、舒適的溝通環境,“親其師,信其道”,當學生對教師有了親切感,師生關系機會更加的融洽,從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一定要避免命令性的、質問性的溝通方式,做到不裝腔作勢、不虛偽、不因個人情緒因素影響而影響與學生的溝通。
4 小結
“溫暖”課堂的呈現關鍵在于教師,教師是課堂的靈魂,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一定是充滿愛的教師,沒有愛的教師無法創造出有溫度的課堂;一定是與時俱進的教師,善于改革創新、不固步自封;一定是一位專業素養極高的教師,用教師的專業魅力去感染每一位學生。
(作者單位:上海市嘉定區城中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