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偉
全面性發育遲緩(GDD)是一種慢性神經系統疾病,MRI常顯示大腦輕微異常[1],具統計發病率在3%左右[2]。患兒為5周歲以內生長發育早期伴有肌肉松軟無力、肌張力異常等癥狀的兒童,在運動、認知或語言中往往有2項甚至2項以上標志性的發育指標(坐、立、行和語言)低于相應年齡階段應有的正常水平。在GDD發病早期,由于神經異常癥狀并不明顯以及家長對GDD了解的欠缺,導致部分患兒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在語言表達、肢體協調運動、感覺統合等方面的能力明顯落后于正常兒童[3],導致智力發育落后,給廣大患兒的家庭造成了負擔,也給社會帶來了嚴重影響。目前對于兒童全面性發育遲緩尚無完善且臨床應用價值較高的治療方案,大部分醫療機構仍以康復訓練為主,療效并不理想。隨著中國中醫藥技術的廣泛發展及應用,結合多年的臨床實踐,從中醫的角度考慮該病的病因病機,采用辨證論治的思維方法,以孔圣枕中丹為基礎方依據,以龜板膠、鹿角膠為君藥,以龍骨、牡蠣為臣藥,配伍石菖蒲、遠志等,依據患兒具體病情進行加減開具中藥配方顆粒調配成膏方,即滋腎壯骨膏,結合綜合康復訓練應用于兒童全面性發育遲緩的治療。
1.1 一般資料選取泰安市婦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診的60例全面性發育遲緩的患兒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30例,口服滋腎壯骨膏配合綜合康復訓練組)和對照組(30例,綜合康復訓練組)。試驗組中患兒最小年齡為出生后6個月,最大年齡為4歲,平均年齡為(19.30±10.23)個月;對照組中患兒最小年齡為出生后7個月,最大年齡為4歲,平均年齡為(21.77±11.27)個月。采用獨立t檢驗,2組患兒的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兒中女性12例,男性18例;對照組患兒中女性15例,男性15例。采用χ2檢驗,2組患兒性別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中15例患兒有新生兒窒息病史,另外15例為早產兒;對照組中13例患兒有新生兒窒息病史,另外17例為早產兒。2組患兒在病史方面經χ2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2組患兒的基本情況存在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參照《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4](DSM-5)中GDD的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①5周歲以內發育早期的兒童;②有2個或2個以上的發育里程碑低于正常年齡水平。
1.4 排除標準①未嚴格遵循醫囑進行治療或中途停止治療者;②合并器質性損傷或者嚴重心、肺、腦、肝等重要臟器疾病者。
1.5 方法對照組給以常規綜合康復訓練,由專業的康復醫師針對患兒各年齡段神經和心理的發育特點以及自身發育異常情況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進行一對一的指導訓練,包括感覺、肌肉的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言語功能訓練、運動功能訓練、引導式教育等。每次治療60 min,每周5次,4周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試驗組給予常規綜合康復訓練的同時,口服滋腎壯骨膏治療。滋腎壯骨膏組成如下:龜甲膠、鹿角膠、龍骨、牡蠣、遠志、石菖蒲。根據患兒病情在此基礎上進行加減,脾胃虛弱者加茯苓、山藥;陰虛火旺者加生地黃、知母;肝腎不足者加熟地黃、山萸肉;肝胃郁熱者加黃連、龍膽草。按療程做成膏方,每天1劑,2次/d,4周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1.6 觀察指標將2組患兒在治療前、治療后的Gesell量表的DQ總分,以及適應性、粗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個人-社交能各項的DQ評分進行比較,觀察患兒臨床療效。
1.7 統計學方法將試驗數據錄入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進行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Gesell量表各項DQ評分治療前,采用配對t檢驗,將2組患兒Gesell量表中適應性、粗大動作、精細運動、語言、個人-社交能各項DQ評分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2組患兒各項DQ評分和治療前相比皆有所提高,其中在適應性、粗大運動、語言、個人-社交能力方面,試驗組DQ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精細運動方面,2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治療前后Gesell量表各項DQ評分比較 (分,
2.2 Gesell量表DQ總分經配對t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后,將試驗組和對照組與治療前各自Gesell量表DQ總分對比,皆有所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比較2組患兒Gesell量表DQ總分,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經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兒治療前后Gesell量表DQ總分比較 (分,
中醫兒科中“五遲”“五軟”描述的癥狀與兒童全面性發育遲緩相符,臨床中常將該病歸于此范疇。五遲即發育遲緩之意,《張氏醫通·嬰兒門》提到五遲“皆胎弱也,良由父母精血不足,腎氣虛弱,不能榮養而然”。五軟即肌肉痿軟無力之意,《活幼心書·五軟》記載五軟病亦為父母精血不足,母體氣血衰弱所致。兩者病因相似,證候多合并出現,皆與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失于濡養或病后臟腑損傷,正氣虧空有關,一般在嬰幼兒期發病[5],均屬虛證。由此可見,全面性發育遲緩的病因與先天不足、后天失養有關。
中醫理論認為心主神明,腦為元神之府,統配著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情感和情志活動。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和思維意識都離不開心神,心神正常,人體陰陽調和,五臟六腑才能互相配合,完成各項生理機能。否則,心神失養,則會陰陽失調,氣機逆亂,無法進行基本的生命活動。腎為先天之本,一方面腎主骨生髓、通腦,腦為髓之海,腎氣旺盛,髓海得以濡養,大腦才能靈活運轉,控制各級神經中樞,進行有效思維,完成機體各項生理活動。另一方面腎在體合骨,腎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濡養,骨質堅韌,才能行動靈活、穩健有力;反之,腎氣羸弱,髓海虛空,則大腦無法正常發育,出現神經發育不全、智力低下等問題;若腎精虧空,骨髓無以化生,骨骼失于滋養,便會出現骨骼痿軟,肌肉伸展無力,腳體正常活動受限[6]。綜上所述,全面性發育遲緩與五臟中的心、腎密切相關,心神得養,腎氣充足,經絡通暢,則思維靈敏、筋骨強健、肢體靈活。
綜合兒童全面性發育遲緩的病因病機以及與五臟的關系,選用滋腎壯骨膏用于該病的臨床治療。方中以孔圣枕中丹為基礎方,以龜甲膠、鹿角膠為君藥。其中龜甲膠入心、腎經,具有養心血、定神志、安心神、滋腎陰的功效,現代研究表明龜板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動物膠以及鈣、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可以增加免疫功能,中醫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腰膝酸軟、筋骨痿軟、小兒囟門不合等[7]。鹿角膠亦入腎經,具有生精髓、益腎陽、補精血、健筋骨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鹿角膠含有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對紅細胞的增加有促進作用[8],還可縮短小鼠的凝血酶原時間和活血凝血酶時間,有活血的作用[9],此外鹿角膠還有加快軟骨細胞增殖、修復軟骨組織損傷、預防骨關節炎的作用[10]。兩者配伍,一滋腎陰,一益腎陽,陰陽雙補,共奏補心腎、健腰膝、養氣血之效。臣藥以龍骨、牡蠣相配伍,二者具有鎮驚安神的作用。其中龍骨入心經,通心陽, 補心血, 滋心陰,具有平肝潛陽,收斂固澀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龍骨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對人體新陳代謝、免疫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還有調節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和松弛骨骼肌的作用[11]。牡蠣入腎經,具有斂陰潛陽,軟堅散結的功效。現代研究表明牡蠣有抗腫瘤、增強人體免疫力,抗衰老的作用[12],此外有研究發現牡蠣肉提取物可有效提高大鼠骨中鈣、鋅等微量元素的含量[13]。兩者配伍起到強筋健骨的作用。方中遠志歸心腎經,宣泄通達,開心氣、寧心神,既能交通心腎又能益智強識。石菖蒲歸心經,芳香走竄,具有聰耳明目、開心竅、安心神、益心智的作用,臨床上可用于治療心神失養導致的疾病。二者配伍使補中有降,補而不滯。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石菖蒲、遠志具有改善細胞凋亡和學習記憶的功能[14]。綜合上述,全方既補腎強心,健腦益智,又兼顧強筋健骨的功效。
研究結果表明,治療3個月后,滋腎壯骨膏結合綜合康復訓練和單純綜合康復訓練相比,能更有效地改善全面性發育遲緩患兒在適應性、粗大動作、語言、個人-社交能方面的能力,提高患兒Gesell量表DQ總分,臨床療效顯著,但在精細動作方面,二者的臨床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試驗組并無優勢。究其原因有以下方面:①精細動作對大腦思維活動以及注意力、感覺統合力的要求較高,活動主體的肌肉和末端關節需要具備較高的靈活度和協調能力。這就意味著患兒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和訓練。而本研究治療周期僅為3個月,可能治療時間尚短,導致無法明顯改善患兒精細動作方面的能力。②疫情等原因,病源流失,出現患兒復診不及時等情況,無法進行全面定期的隨訪工作,觀察指標僅限于治療3個月后。后期研究中還需要加強隨訪,延長治療周期,不斷探索新的治療方法,進一步完善治療兒童全面性發育遲緩的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