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燕,張洪均,姜智明,邵 菊,陶曉亮
(1. 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超聲科;2.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甲乳外科,江蘇 南通 226000)
乳腺良性結節是女性常見病,良性結節以纖維腺瘤、囊腫多見,且發病呈年輕化趨勢[1]。目前乳腺良性結節的治療包括保守療法與手術治療,而對于腫塊逐漸增加或呈現不典型增長的患者,則主張手術治療,以徹底切除病灶,消除臨床癥狀,并降低癌變風險[2]。既往多采用局部擴大切除術,達到治療疾病和控制復發的目的。但近年來,隨著臨床應用的增加,發現該術式存在術后并發癥和手術疤痕等不足[3],影響手術安全和患者滿意度。近年來有學者提出超聲引導下真空輔助旋切術,認為該術式不僅能保證手術療效,且具有較高安全性[4]。基于此,本研究通過探討超聲引導下真空輔助旋切術的療效,總結臨床經驗,以期為進一步優化臨床治療方案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380例乳腺良性結節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190例,行超聲引導下安珂(EnCor)真空輔助旋切術]和對照組(190例,行局部擴大切除術)。觀察組患者年齡23~62歲,平均年齡(44.29±13.18)歲;結節直徑10~28 mm,平均結節直徑(19.75±6.38)mm;結節位置:外上164例,外下26例;結節形態:橢圓形178例,不規則形12例;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BI-RADS)分級[5]:3級172例,4A級18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5~60歲,平均年齡(45.08±14.66)歲;結節直徑12~30 mm,平均結節直徑(19.29±7.12)mm;結節位置:外上160例,外下30例;結節形態:橢圓形171例,不規則形19例;BIRADS分級:3級170例,4A級2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乳腺疾病診治》[6]中乳腺良性結節的診斷標準;均經影像學檢查發現乳腺結節,BI-RADS分級為3~4A級;②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肺基礎疾病或肝、腎功能不全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凝血功能障礙或血液系統疾病者;④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1.2手術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PHILIPS超聲設備[上海寰熙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國食藥監械(進)字2014第3232839號,型號:EPIQ 5]輔助安珂(EnCor)活檢系統(美國SenoRX公司,型號:E5230)進行手術。術前進行常規超聲檢查,患者取平臥位,明確結節位置、大小、形態等基本情況。根據病變情況選擇進針點,一般進針點選擇乳房外側隱蔽處,且避開大血管。在超聲引導下于結節后方采用1.0%利多卡因(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2314,規格:20 mL∶0.4 g)3 mL+腎上腺素溶液(遂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1054,規格:1 mL∶1 mg)3~5 mL行局部浸潤麻醉。麻醉起效后在乳房外側腋前線處作3~5 mm切口,根據超聲指引對結節行多角度連續切割,至超聲顯示無低回聲占位后,提示完全切除成功。退出EnCor旋切刀(美國SenoRS公司,型號:E5230),按壓創口5~10 min,用免縫膠貼閉合切口,加壓包扎48 h。根據術中不同的超聲引導方式將觀察組患者分為聯合組(106例)和單一組(84例)。聯合組患者在進行結節切除時,先利用超聲縱切面,觀察并將EnCor旋切刀置于結節后側,再在超聲橫切面下,觀察乳腺結節與EnCor旋切刀及其與鄰近組織的位置關系,依據解剖位置關系及時調整EnCor旋切刀位置,使其在切除結節過程中始終能對準結節病灶。單一組患者術中則利用超聲引導,在縱切面下觀察,并將EnCor旋切刀置于結節后側,然后行多角度連續切割,完成結節切除。對照組患者術前利用超聲檢查明確病變部位、結節大小。采用喉罩(山東朱氏藥業集團有限公司,魯械注準20192080432,型號:17.5 cm×9.5 cm)通氣聯合全身靜脈麻醉,作2~4 cm乳暈切口,將結節及周邊1 cm組織全部切除,對切口進行連續美容美縫處理。將兩組患者的切除組織送檢。
1.3觀察指標①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基本情況。手術基本情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及切口愈合時間。出院標準:無需住院處理的并發癥。切口愈合標準:切口愈合,無炎癥和化膿反應[7]。②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包括皮膚瘀斑、血腫及術區積液。③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效果滿意度。非常滿意:術后雙乳外形相近,無并發癥和明顯瘢痕。滿意:雙乳基本對稱,中度纖維化,可見瘢痕,皮膚或腺體輕度缺損,無乳頭-乳暈錯位。不滿意:未達到上述標準[8]。④比較聯合組和單一組患者手術效果及旋切治療情況。旋切治療情況包括旋切次數和旋切治療時間。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行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基本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及切口愈合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基本情況比較()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基本情況比較()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術后住院時間(d) 切口愈合時間(d)觀察組 190 28.45±12.28 10.17±4.84 3.82±1.21 2.77±0.85對照組 190 49.01±15.63 12.28±3.70 4.16±1.38 5.35±1.06 t值 14.258 4.774 2.554 26.174 P值 <0.05 <0.05 <0.05 <0.05
2.2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術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皮膚瘀斑和血腫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觀察組患者術區積液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例(%)]
2.3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效果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對手術效果的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手術效果滿意度比較 [例(%)]
2.4聯合組和單一組患者手術效果比較聯合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單一組,手術滿意度顯著優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聯合組和單一組患者手術效果比較 [例(%)]
2.5聯合組和單一組患者旋切治療情況比較聯合組患者旋切次數少于單一組,旋切治療時間短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聯合組和單一組患者旋切治療情況比較()

表5 聯合組和單一組患者旋切治療情況比較()
組別 例數 旋切次數(次) 旋切治療時間(min)聯合組 106 12.53±5.09 11.64±4.72單一組 84 15.28±4.87 13.23±5.18 t值 5.381 3.127 P值 <0.05 <0.05
BI-RADS分級是乳腺結節主要分級標準,目前臨床多認為4A級及以下多為良性,而3至4A級是良性結節中具有惡變風險的結節類型,既往對于該類患者多主張通過局部擴大手術進行干預,以改善臨床癥狀,并防止惡變[9]。近年來,隨著微創手術理念的發展,乳腺結節術式也不斷改進。超聲引導下真空輔助旋切術將超聲技術用于手術,在超聲指引下可避免反復穿刺,簡化手術操作,減小手術創傷,減少術中出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及切口愈合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這也是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的原因。肖獻秋等[10]通過對比研究也證實EnCor旋切系統具有安全性高和術后恢復快的特點,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另外,EnCor還可對直徑小于1 cm的病灶進行活檢診斷和切除,擴大手術適應證范圍[11]。
在EnCor旋切手術治療過程中,利用超聲準確指引是保障治療成功的關鍵[12]。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單一組,手術滿意度顯著優于單一組,旋切次數少于單一組,旋切治療時間短于單一組,說明縱切面與橫切面的聯合應用有助于提高手術安全性和患者滿意度。在超聲縱切面引導下可實時動態觀察EnCor旋切刀切除結節的過程,判斷手術效果。但單一縱切面難以觀察EnCor旋切刀與乳腺結節鄰近組織的解剖位置關系,缺乏立體空間感[13],這可能造成術中過度切除正常乳腺組織,增加手術創傷,成為術后血腫和皮膚瘀斑等并發癥的誘因。而橫切面則可彌補縱切面觀察的不足,可清晰觀察結節病灶、判斷EnCor旋切刀與鄰近臟器組織的關系[14],從而在術中明確EnCor旋切方向,及時調整旋切刀對準結節,避免過度切除,降低術后并發癥風險,提高切除效率[15],這也是聯合組患者手術滿意度優于單一組的重要原因,說明將超聲縱切面與橫切面聯合用于EnCor旋切術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真空輔助旋切術治療乳腺結節效果顯著,術中采用超聲縱、橫切面進行聯合引導有助于改善手術效率,提高手術安全性和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