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勝端
(北京市仁和醫院內分泌科,北京 102600)
甲狀腺炎是具有發病隱匿、病程長等特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可無癥狀,既往研究證實甲狀腺炎的發生與遺傳、自由基損傷及免疫等有關,可引起自身免疫功能異常和甲狀腺腫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1]。目前,臨床多采用甲狀腺素替代治療進行干預,其中左甲狀腺素屬人工合成激素,是目前臨床常用的治療藥物[2]。隨著研究深入,臨床發現硒元素與甲狀腺免疫系統密切相關,在甲狀腺激素合成、代謝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3]。因此,補充硒元素可能是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重要的治療方法,既往已有關于補硒在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中應用的報道[4]。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探討甲狀腺炎伴甲減患者應用硒酵母治療的效果。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北京市仁和醫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不同治療方案分為觀察組(48例,行硒酵母聯合左甲狀腺素治療)和對照組(32例,行常規左甲狀腺素治療)。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7、41例;年齡18~64歲,平均年齡(48.29±11.65)歲;病程6~54個月,平均病程(28.40±9.14)個月;甲狀腺腫大分度[5]:1度25例,2度14例,3度9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5、27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50.01±11.59)歲;病程5~56個月,平均病程(27.84±10.22)個月;甲狀腺腫大分度:1度16例,2度12例,3度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北京市仁和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符合甲減的診斷標準[6],患者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和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均>60 U/mL;②均在北京市仁和醫院接受內科治療,且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系統性血管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②合并惡性腫瘤或肝腎功能異常者;③伴有肺心病、嚴重心律失常或急性心肌梗死者;④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⑤精神或意識障礙,不能正常溝通者。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左甲狀腺素鈉(德國默克集團公司,注冊證號H20140051,規格:100 μg/片)口服治療,50 μg/次,1次/d。每2周增加一次劑量,每次增加25 μg,至200 μg/次后不再增加,并持續維持,連續治療半年。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硒酵母膠囊(蕪湖華信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532,規格:100 μg/粒)口服,100 μg/次,2次/d,治療半年。
1.3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療效。于治療后評價療效。顯效:癥狀消失,TGAb和TPOAb較治療前改善≥30%;有效:臨床癥狀改善,10%≤TGAb和TPOAb較治療前改善<30%;無效:未達到顯效和有效標準[7]。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指標及相關抗體水平。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5 mL空腹肘靜脈血,經離心機[上海天美生化儀器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型號:CT14DⅡ]在2 000 r/min轉速條件下實施10 min離心處理,對血清進行提取。通過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貝克曼庫爾特(美國)股份有限公司,型號:UniCel DxI 800 Access]檢測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及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美國雅培公司,型號:Alinity)檢測TGAb和TPOAb水平。③比較不同療效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甲狀腺腫大等臨床特征指標情況。甲狀腺腫大分度:1度腫大是指從外觀上沒有發現明顯的甲狀腺腫物,但是觸診的時候會發現病變;2度腫大是指望診表現為頸前隆起的腫物,但是病變在胸鎖乳突肌的范圍之內;3度腫大是指病變超過了胸鎖乳突肌外緣。
1.4統計學分析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算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療效比較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2.2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FT3、FT4及TS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T3和FT4水平比治療前高,TSH水平比治療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FT3和FT4水平均比對照組高,TSH水平比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FT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4:游離甲狀腺素;TSH:促甲狀腺激素。
組別 例數 FT3(pg/mL) FT4(ng/dL) TSH(mIU/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8 3.02±0.74 5.71±1.08* 0.61±0.18 1.08±0.43* 54.22±8.06 7.52±2.64*對照組 32 2.95±0.66 4.89±1.35* 0.63±0.21 0.83±0.31* 55.38±9.19 9.21±3.18*t值 0.432 3.008 0.455 2.832 0.596 2.583 P值 0.667 0.004 0.650 0.006 0.553 0.012
2.3兩組患者甲狀腺相關抗體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TGAb 和 TPOAb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TGAb和TPOAb水平均比治療前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甲狀腺相關抗體水平比較(IU/mL,)

表3 兩組患者甲狀腺相關抗體水平比較(IU/mL,)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TGAb: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POAb: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
組別 例數 TGAb TPOAb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8 490.26±83.44 220.12±63.43* 842.40±102.28 365.41±62.75*對照組 32 487.73±76.25 297.94±56.12* 846.73±98.66 436.28±76.31*t值 0.137 5.624 0.188 4.536 P值 0.891 0.005 0.851 0.004
2.4觀察組不同療效患者臨床特征比較不同療效患者性別、病程及甲狀腺腫大分級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顯效組年齡>25歲的患者占比顯著高于有效組和無效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7),見表4。

表4 觀察組不同療效患者臨床特征比較 [例(%)]
甲狀腺炎合并甲減是內分泌科常見病,目前臨床對其發病機制雖尚未完全闡明,但甲狀腺激素在該病病理進程中的作用已成為臨床共識,甲狀腺激素水平異常和功能紊亂與疾病發生、發展密切相關[8]。左甲狀腺素是含有內源性激素的人工制劑,含四碘甲狀腺原氨酸鈉,進入人體后可向FT3轉化,改善代謝水平[9]。楊升偉[10]還認為左甲狀腺素可通過調節CD4+/CD8+水平,糾正甲狀腺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紊亂狀態,減輕甲狀腺細胞免疫損傷。因而,左甲狀腺素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
近年來,有關硒元素與甲狀腺激素的關系研究不斷深入,一致認為硒元素在體內以硒蛋白形式存在,并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代謝過程,起到調節甲狀腺激素代謝和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11]。對于甲狀腺炎伴功能減退者,通過補硒保護甲狀腺細胞,增強抗氧化作用,并促進氧自由基的清除,達到治療作用[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優于對照組,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FT3、FT4及TSH水平均優于對照組,提示硒酵母用于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療效顯著。這可能是因經硒酵母干預后,甲狀腺功能恢復,甲狀腺細胞氧化還原系統紊亂狀態得以改善,免疫損傷減輕[13]。另外,本研究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GAb和TPOAb水平均比對照組低,提示硒酵母有助于減輕甲狀腺細胞損傷,這可能與硒元素增強過氧化物酶活性,阻斷異常免疫應答反應過程有關[14-15]。
本研究進一步對比觀察組不同療效患者的臨床特征,結果發現,顯效組年齡>25歲的患者占比顯著高于有效組和無效組,提示年齡可能是影響硒酵母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說明硒酵母用于25歲以上患者的效果更優。這可能是因青少年患者處于自身免疫炎癥的活躍期,補硒抑制自身免疫反應的作用有限[16]。因此,臨床對于青少年患者應注意優化治療方案,以保證療效。
綜上所述,硒酵母聯合左甲狀腺素治療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退療效顯著,有助于保護甲狀腺功能,但對青少年患者效果有限,臨床應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