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元,徐成凱*
(1.江蘇大學附屬武進醫院普通外科,江蘇 常州 213164;2.徐州醫科大學武進臨床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無遠端轉移的胃癌患者中,Ⅰ~Ⅲ期胃癌可通過手術進行根治。胃癌根治術是通過切除原發腫瘤及遠處轉移淋巴、受累組織,以達到臨床治愈的手術方式。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及普及,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由于其安全、微創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胃癌患者治療中,相對于傳統的開腹手術,具有微創及患者術后并發癥少、恢復快等優點[1]。人工二氧化碳(CO2)氣腹對患者機體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有研究表明,人工CO2氣腹對患者存在呼吸、循環、應激等多方面不良影響[2],因此,對氣腹壓的選擇至關重要。本研究通過對比不同壓力CO2氣腹對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以期為患者行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時選擇合理的CO2氣腹壓,提高手術的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江蘇大學附屬武進醫院行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組(34例)、B組(33例)和C組(33例)。A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齡44~75歲,平均年齡(65.24±3.57)歲;體質量44~74 kg,平均體質量(60.24±5.66)kg;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分級(ASA)[3]:Ⅰ級21例,Ⅱ級13例。B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齡40~73歲,平均年齡(66.12±3.22)歲;體質量45~75 kg,平均體質量(61.08±5.42)kg;ASA:Ⅰ級19例,Ⅱ級14例。C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齡43~74歲,平均年齡(64.87±3.68)歲;體質量42~73 kg,平均體質量(60.71±5.36)kg;ASA:Ⅰ級21例,Ⅱ級12例。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江蘇大學附屬武進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對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實用胃腸惡性腫瘤診療學》[4]中胃癌的診斷標準;②均經胃鏡或病理學檢查為早期或局部進展期胃癌;③ASA為Ⅰ~Ⅱ級;④年齡40~75歲。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肺功能障礙者;②有結締組織疾病史者;③有全身性免疫疾病史者;④胃癌發生遠期轉移者;⑤伴有精神疾病者;⑥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⑦伴有門靜脈高壓者。
1.2治療方法3組患者均行常規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入室后采用多功能監護儀(易飛華通,型號:HXD-I C028)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包括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A組患者全身麻醉后建立CO2氣腹,氣流量為2~3 L/min,氣腹壓力維持在8~10 mmHg(1 mmHg=0.133 kPa),置入腹腔鏡[卡爾史托斯內窺鏡(上海)有限公司,型號:L-EJ-MLA26CK1]及其他器械,然后對胃周血管及其他組織進行常規處理,清掃淋巴結,并作5 cm左右的切口于上腹正中,清除胃部病灶,后行常規吻合及其他處理。B組和C組在建立氣腹時氣腹壓力分別為11~13 mmHg、14~16 mmHg,其余操作與A組一致。
1.3觀察指標①比較3組患者手術時間、腸鳴音出現時間、排氣時間及進食時間。②比較3組患者手術前后血漿D-乳酸水平。術前及術后48 h采集3組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置于抗凝管送檢。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漿,采用分光光度法檢測血漿D-乳酸水平。③比較3組患者氣腹前及放氣后40 min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指標包括HR、MAP等水平變化情況。④比較3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括出血、麻痹性腸功能障礙、早期腸粘連及切口感染。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例(%)]表示,多個樣本率的多重比較采用Bonferroni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多組間比較行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3組患者手術時間、腸鳴音出現時間、排氣時間及進食時間比較3組患者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腸鳴音出現時間、排氣時間、進食時間均少于B組、C組,B組患者腸鳴音出現時間、排氣時間、進食時間均少于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患者手術時間、腸鳴音出現時間、排氣時間及進食時間比較()

表1 3組患者手術時間、腸鳴音出現時間、排氣時間及進食時間比較()
注:與A組比較,aP<0.05;與B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h) 腸鳴音出現時間(d) 排氣時間(d) 進食時間(d)A組 34 2.88±0.55 2.01±0.48 2.21±0.75 2.42±0.56 B組 33 3.02±0.54 3.11±0.66a 3.72±0.42a 4.12±0.53a C組 33 2.76±0.57 4.81±0.74ab 5.09±0.88ab 5.62±1.07ab F值 1.824 185.343 137.700 148.877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3組患者手術前后血漿D-乳酸水平比較3組患者術前血漿D-乳酸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C組患者術后血漿D-乳酸水平均顯著高于同組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A組患者血漿D-乳酸水平顯著低于B組、C組術后,B組顯著低于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患者手術前后血漿D-乳酸水平比較(mmol/L,)

表2 3組患者手術前后血漿D-乳酸水平比較(mmol/L,)
注:與A組術后比較,aP<0.05;與B組術后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術前 術后A組 34 2.97±0.68 2.90±0.54 B組 33 2.92±0.74 4.69±0.62a C組 33 2.96±0.72 9.38±1.23ab F值 0.046 514.872 P值 >0.05 <0.05
2.3 3組患者氣腹前及放氣后40 min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3組患者氣腹前HR、MA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C組患者放氣后40 min HR、MAP水平均顯著高于同組氣腹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放氣后40 min HR、MAP水平均顯著低于B組、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C組患者放氣后40 min HR、MA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3組患者氣腹前及放氣后40 min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表3 3組患者氣腹前及放氣后40 min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氣腹前比較,*P<0.05。HR:心率;MAP:平均動脈壓。1 mmHg=0.133 kPa。
組別 例數 HR(次/min) MAP(mmHg)氣腹前 放氣后40 min 氣腹前 放氣后40 min A組 34 78.02±8.44 80.38±7.79 94.18±7.76 96.02±6.58 B組 33 80.51±7.08 85.01±7.27* 93.66±8.09 99.01±5.77*C組 33 80.18±7.77 87.68±7.42* 93.46±7.21 102.16±8.05*F值 1.014 8.144 0.078 6.704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3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3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3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例(%)]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術中建立人工CO2氣腹可獲得清晰的術野,氣腹的壓力越高,術野越清晰,越便于手術操作[5]。CO2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不易引起血栓形成,是人工氣腹首選的氣體,但是人工CO2氣腹會引起諸多病理、生理變化,如腹內壓升高引起機械性壓迫等[6]。不良影響均與腹內壓升高有關,且不良影響可體現在呼吸、循環、神經內分泌、消化和炎性應激等各個方面,因此在進行手術時選擇合適的人工CO2氣腹壓,不僅能夠保持術野清晰,還能夠降低不良影響[7]。
本研究結果顯示,3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前血漿D-乳酸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A 組患者腸鳴音出現時間、排氣時間、進食時間均少于B組、C組,B組患者腸鳴音出現時間、排氣時間、進食時間均少于C組,提示氣腹壓力越高,患者腸功能受損越重,術后恢復越慢。血漿D-乳酸水平可評估患者腸道功能,水平越高提示患者腸道功能越差,可能是因為氣腹高壓使門靜脈壓升高,血液循環受阻,導致胃腸道供血不足,進而影響腸道功能[8]。同時,高CO2氣腹壓干擾了肺氣體交換和分布功能,使患者肺功能降低,導致腸道供氧不足,而CO2濃度過高會讓腹膜吸收過多,致使患者產生高血酸癥以及出現酸中毒,影響患者腸道進一步氧供[9]。高CO2氣腹壓的壓迫作用,會造成腸黏膜血供減少,引起損傷。有研究顯示,腹腔鏡胃鏡根治術中建立較小的人工氣腹壓力,對患者腸道損傷較小,腸道功能恢復更快[10],與本研究結果相似。
本研究結果顯示,B組、C組患者在放氣后40 min HR、MAP水平均高于同組氣腹前和A組放氣后40 min,且A組患者在氣腹前、放氣后40 min HR、MAP水平變化不明顯,提示隨著CO2氣腹壓力的升高,對患者機體循環系統的影響加重??赡茉蚴荂O2氣腹壓力改變了患者心臟前后負荷,抑制了心臟功能。建立氣腹時向患者腹腔內注入CO2氣體,患者腹腔內壓力快速升高,靜脈血被迅速擠壓至胸腔靜脈內,回心血量暫時增多,心臟前負荷和心輸出量增加,心率加快[11]。腹內壓對血管的機械作用,致使血回流心臟阻力增加,造成心臟后負荷增加。大量CO2氣體吸收入血,引發機體高碳酸血癥,間接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山茶酚胺釋放增多,導致患者心輸出量、心率及血壓升高,同時,腹膜的擴張會引起血管迷走神經反射,致使患者心律失常[12]。人工氣腹還能夠使機體分泌多種激素,如多巴胺、腎上腺素等,溶解入血后通過與其受體結合,引起患者冠狀動脈收縮,心肌耗氧量增加,導致心臟灌血不足[13]。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3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A組術后發生出血的患者有1例,且未發生腸早期粘連,而B組、C組術后發生出血的患者分別有2例和3例,發生腸早期粘連的患者分別有1例和2例,說明在較小的人工CO2氣腹壓力下行胃癌根治術,更利于患者術后腸道功能的恢復。
綜上所述,腹腔鏡胃癌根治術中在保證術野清晰的情況下,建立較少的人工CO2氣腹壓能降低患者腸黏膜損傷,保持血流動力學穩定,利于術后腸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