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朝陽
誠合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3
處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進程有所加快,這也是社會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能夠產生有利影響。基于此,相關企業應該對“互聯網+”這一概念予以全面了解,并對“互聯網+”與企業信息化工作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明確“互聯網+”的內容、作用及應用措施,同時也要對企業內部的各項工作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對于不同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予以確定,在這一基礎上,對“互聯網+”進行科學應用,將其與企業內部各項工作的開展聯系起來,以此提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增強工作質量。
對于處在“互聯網+”背景下的信息通信技術部分來說,其與企業信息化工作的一些內容相對應,比如,要素互聯、控制,數據挖掘等等,這些都涉及企業內部的相關建設工作,主要作用就是提升企業本身的連接指數及生產工作效率,并且還能夠實現企業內部相關資源與互聯網資源之間的交互共享,以此幫助相關企業尋找新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推動企業的長效發展。另外,就實際情況分析,企業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愿景涉及3個方面。其一,針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流程予以科學規范,并且還要對信息化工具予以充分利用,在信息化的基礎上,構建完善標準的管理制度;其二,信息化工作的開展,有助于提升企業各項工作的效率與效果,使得企業在生產運營工作中,能夠節省出更多的成本;其三,深入發掘企業新的業務場景,使其能夠成為企業新業務的切入點,從而為企業創造出新的經濟效益,增加企業自身的利潤增長點[1]。
2.1.1 提高企業內部的連接指數與效率。在“互聯網+”的時代下,連接已經成為不同行業領域的發展基礎,這也是時代的發展趨勢。處在信息化的社會中,數據信息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實際經營發展過程中,相關企業會面臨大量的數據信息,這就需要其做好相應的信息規劃管理工作,并對數據信息進行科學分析,以此保障決策的正確性。在具體的信息管理工作中,企業需要對信息收集范圍予以擴大,保證數據信息的全面性,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2]。在對相關數據信息進行規劃管理時,應該結合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對不同方面的工作信息予以合理規劃,比如,相關企業在開展工程項目的建設工作時,需要針對該項目建立相應的信息管理系統,對于工程項目建設中的設計、施工等不同環節的數據信息進行全面收集與科學規劃,對材料、設備等資源信息予以明確,落實好設計階段的市場價格、現場施工環境等多項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時還要將類似工程項目的建設資料納入到數字化信息的提取范圍,使得信息互聯的發展空間更加廣闊,以此增強其自身的可能性。
2.1.2 增強設備智能化水平,提升連接深度。企業若想實現信息化工作,增強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則應該引入信息化、自動化設備,擴大這些設備的應用范圍,與此同時,在具備一定信息化水平條件的設備上,還應該對工程控制編程應用的深度予以提高,進一步提升相關設備的智能化水平[3]。另外,在引入開發新設備時,相關企業應該從選型、采購以及配置等諸多方面,對設備的聯網、智能化控制水平進行明確,將其當作是重要的一項參數,結合其他參考數據信息,對設備的智能化功能進行科學開發,進而發揮出實際效用。此外,相關企業還需要提高相應的連接效率。在具體的生產環節中,應該將RFID射頻、條碼以及二維碼等具有自動識別功能的技術應用到生產工作之中,這也有利于提高信息提取的實時性,保障信息提取效率。比如,保險經紀公司在開展業務時,可以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構建完善的賬戶系統,專門為相關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而用戶在查詢信息及繳納費用時,則可以通過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方式,登錄專屬于自己的個人賬戶系統,這樣則能夠提高服務效率,同時也能夠精簡相關業務流程,加快業務進度。所以,有關企業應該加強對該技術的重視,并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進一步提高生產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2.1.3 消除信息孤島,加強數據挖掘利用。相關企業在經過長時間信息系統的建設之后,其信息化管理的核心早已不在數據信息收集這一方面上,而開始偏重于數據信息的挖掘利用方面。就企業的具體經營情況來看,其所面臨的數據信息量非常大,不過數據質量得不到保障,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從而導致相關工作信息數據無法集中利用,這樣就會產生相應的信息孤島[4]。處在信息孤島上,不僅看不到想看的數據信息,即使有價值的數據信息也會大量的無用信息所稀釋以及沖散,這就使得用戶找不到自己所需的數據信息,這一問題在當下數據信息的挖掘利用方面相對比較突出。現階段,互聯網已經逐步邁入到相應的讀圖時代,相關企業若想提高自身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實現對多種數據信息的挖掘利用,就應該對信息孤島這一現象予以消除,而且要做好信息共享及投放,通過直觀、精準且具有指向性的信息投放及收集,提高挖掘效率及利用效果。
2.1.4 全面梳理信息系統,增強信息系統的互聯性。相關企業在開展信息化工作時,應該提前做好信息化建設工作,要引入信息技術,將“互聯網+”與企業各項工作進行充分合理的融合,同時還要構建完善的信息系統,利用該系統實現與企業相關業務工作的聯合,從而增強企業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比如,相關企業在開展檔案管理工作時,可以針對紙質檔案建立電子文檔,將其儲存在信息管理系統中,利用信息技術增設電子索引,則能夠對電子文檔進行查閱瀏覽;企業在對財務進行管理時,也可以利用信息系統[5]。不過,這兩項工作所使用的信息系統是不同的,所以,相關企業在構建信息系統時,需要做好相應的梳理工作,不僅要擴大信息系統的應用范圍,還要對不同工作所需的信息系統予以明確,將不同信息系統區分開來,促使不同業務能夠順利開展。
另外,企業還應該注重不同信息系統之間的互聯,提高信息系統的應用效果。企業需要對不同信息系統的作用予以科學驗證,確保信息系統數據的輸出能夠為業務落實提供相應的依據。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應該加強信息系統與實際業務之間的聯系,保證有關信息與相對應的業務保持一致。與此同時,企業在梳理信息系統時,應該將其中存在的沒有任何意義的功能予以消除,精簡信息系統,提高該系統的應用效果。在加強信息系統互聯時,企業可以針對內部工作打造相應的數據挖掘平臺,并開發相應的信息收集、分析、反饋平臺系統,將二者整合成為一個信息管理中心系統,將其與企業內部各部門的不同信息系統進行連接,在連接過程中,要考慮到不同信息系統之間的兼容性,通過有效的互聯,企業管理者則能夠從信息中心系統獲取到不同業務工作的數據信息,能夠根據這些數據信息,了解到各項業務工作的具體情況,也能夠在這一基礎上,做好各項工作的規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質量[6]。
企業在“互聯網+”背景下,需要具備一定的連接能力,這關乎企業自身的生存發展。若是企業沒有相應的連接能力,其內部的各項業務將無法順利開展,這樣就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較大的阻礙。因此,相關企業應該加強對“互聯網+”的重視,并且要做好相應的信息化建設工作。
2.2.1 自主深入開發信息平臺。當前,若是互聯網在發展過程中,缺少龐大的用戶群,那么企業的自主平臺,比如,企業官網等信息平臺,在互聯網交互方面發揮的實際作用就會逐漸變小。面對這種情況,相關企業則應該加強對具有大量用戶基礎的開放性平臺的應用,比如,微信、微博等相關信息平臺,在這一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深入研發企業個性化的信息平臺,建立完善的互聯網交互通道,使其能夠滿足企業的經營發展需求[7]。
基于此,相關企業可以將微信公眾號、微博作為信息平臺,利用網絡自媒體在傳播方面的優勢,通過信息平臺,對企業形象、產品、技術等多個方面進行宣傳,而且要提取精華信息在自媒體信息平臺上進行廣泛傳播,利用這一方式將內外網資源、信息通道予以有效打開。有關企業可以在微信服務號上設置相應的外部營銷服務功能,微信企業號則是管控企業內部及合作方的支撐平臺,進而幫助企業連接好相應的生態圈。對于微信企業號來說,其主要是應用了企業通訊錄,以及與企業經營發展模式相匹配的組織架構,能夠為企業的經營發展提供可靠的開發平臺,其提供的二次開發接口也能夠實現企業移動客戶端的科學接入,借助成熟完善的技術平臺,通過企業的自主開發,建立企業、員工、供應及信息系統這幾個方面之間的聯系,推動企業互聯網資源的交互共享,幫助其達到移動辦公的目的,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8]。
2.2.2 合理配置互聯網資源。相關企業在自身的經營運行過程中,引入“互聯網+”這一技術時,應該對互聯網平臺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索,并且要結合實際情況,對相關資源的配置進行科學優化,對于互聯網的傳播優勢予以充分應用。比如,保險企業在開展業務時,可以利用互聯網加大對各類保險業務的宣傳力度,將保險類型及重要作用介紹的更加全面,吸引更多的客戶資源,進一步促進保險企業的發展。另外,相關建筑企業在針對某一工程項目進行投資決策時,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挖掘相似項目的建設資料,通過對相關數據信息的參考,增強投資決策的正確性。這樣也有利于提高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通過信息化工作創造出更多的利潤[9]。
2.2.3 企業經營管理的信息化。相關企業在具體的經營管理工作中,也要做好信息化建設工作,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各項業務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企業可以利用信息管理系統將內部各部門連接起來,同時也要為各部門配備相應的子系統,要求各部門在開展各項工作時,充分利用子信息系統,這樣則能夠在該系統中產生與該部門各項工作相關的數據信息,管理者則能夠通過中心管理系統,查看不同部門的經營情況,并能夠結合相應的數據信息,對部門工作進行科學調整[10]。
企業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開展各項工作時,需要注重工作本身的信息化水平,確保各項工作的方式及模式,與社會時代的發展趨勢相適應,這樣才能夠保障企業的良好發展狀態。所以,相關企業應該將信息化建設工作予以有效落實,并且要將該工作的實際效用充分發揮出來,以此實現信息化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