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棟 張慧娟
天津航天機電設備研究所 天津 300450
物資管理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起著保障和制約的作用。航天制造企業的物資多為精密物資,尤其是機電產品和元器件,不僅造價相對比較高昂,而且可代替性不強。為了有效保障生產經營活動的有序開展以及科學推進,必須將物資管理擺在關鍵的位置上,積極依托于信息技術手段來實現物資管理的創新與優化,最大程度提升物資管理成效,從而有力保障航天制造企業的整體發展質量以及經營效益。在把握物資管理的具體特征的基礎上,積極采用信息化的管理舉措,確保物資管理工作的高效深入推進。
在航天制造企業的經營發展實踐中,積極全面地推進物資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必須注重把握好物資管理的特征,同時,充分全面地理清物資管理的實際現狀,以此來運用科學且有效地管理舉措,最大程度提升物資管理水平與成效,真正推動物資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
航天制造企業的物資范疇是相對比較廣泛的,包括了金屬、非金屬、機電產品、儀器儀表、元器件、緊固件、五金工具等,在對不同種類的物資管理過程中,應充分有效地理清其具體化特征,以更好地保障物資管理的水平及成效。總體來看,物資分類廣、物資種類數量多、物資使用主體多元化[1]。同時,物資從科研生產單位提出需求到最后交付中間包含了對供應商的管理、計劃管理、采購管理、復驗管理、出入庫管理、安全管理、質量管理、財務審計等等,其中的每一項管理又都包含了很多的流程,可以說,物資管理是一項極為綜合、復雜、系統的管理工程,為保障航天制造企業的順利且高效發展,更應該注重整體革新管理模式,積極采用信息化管理,以此來保障物資管理的各個環節和科研生產的緊密結合。
為了卓有成效地保障航天事業的高質量發展,科學精準地提升企業運行成效,必須注重推動物資管理的高效開展。在提升物資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實踐過程中,首先必須梳理清晰現階段物資管理的實際現狀,以便針對性地解決現有問題,更好地夯實物資管理水平,提升物資保障配套效率。現階段在物資管理中尚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 物資信息賬目和實際無法實現數據的實時傳遞,缺乏追蹤化管理。為了科學全面地推進物資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更好地提升以及優化物資管理效率,應該注重對于各個狀態下的物資信息實現追蹤式管理,帳、實之間信息互通。現階段,物資管理還停留在原始階段,依靠傳統的“帳、物、卡”的管理模式在運行,雖然賬目已升級到物資管理系統軟件,但是登記卡還在繼續使用,簡單的登記“入庫、出庫、庫存”的信息,由于系統數據和實際操作的斷層,無法自動同步物資數量的變化,往往會有賬實不符的情況出現,而科研生產的必備物資多屬于精密且價格高昂的物資類型,若缺乏精細化管理,必然會造成物資的損失,甚至還有可能造成嚴重的成本消耗與浪費。與此同時,在物資流通以及使用環節中,缺乏必要地追蹤以及管控,這就使得管理者無法明確物資的不同狀態,很難做到精細化管控。
1.2.2 庫存成本高,消減困難。為充分且有效地提升物資管理效率,庫存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現階段,庫存管理工作同樣面臨著較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去庫存量的速度相對比較滯后,庫存壓力相對比較大,造成管理成本的攀升。由于航天事業的高速發展,型號任務的不斷增加,尤其是新研產品的增加,對物資的種類、規格、強度等都有新的要求,使得對原有庫存物資利用率不高,同時在新型物資的采購過程中,又會有新的庫存產生,由于航天制造企業的相關物資更新換代頻率比較快,需及時快速地清理庫存,否則會造成庫存積壓,造成嚴重的物資浪費。
1.2.3 物資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效率低下。為不斷提升物資管理的整體水平,應加強對物資流轉整個過程的監督把關,行之有效地推進信息化管理的有序深入,從各個環節提升效率以實現整體管理效能的提升。現階段,物資管理缺乏流程化、精細化、科學全面地監督把關及數據反饋機制。與此同時,管理方式趨于傳統,整體信息化程度不高,使得無法為管理者提供科學精準的決策依據。因缺乏精細化的信息技術運用,不僅無法實現信息的高效共享,也難以實現集約化管理,嚴重影響和制約管理實效。
為切實有效地提升物資管理實效,真正保障航天制造企業正常的生產秩序,必須注重科學全面地優化物資管理,積極實現物資管理的信息化以及標準化。通過確定具體化的管理目標,明確科學的設計原則,建構全面系統的技術方案,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信息化管理實效。
對于航天制造企業而言,物資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依托于科學化、精細化的物資管理目標,推動物資管理工作的深入健康發展,從而提升物資管理效率。因此,在物資管理實踐過程中,梳理清晰信息化建設的具體化目標是首要前提。第一,實現物資分類和基礎信息的數據庫建設,建立科學的企業內部物資編碼系統,對不同物資的有效編碼以及全面登記造冊,為其他應用系統提供統一的物資分類編碼和物資編碼,具備企業內部的通用性。通過系統建構以及編碼梳理,實現在企業內部信息全面快速共享,真正有效地提升以及優化物資管理的成效,保障物資管理工作的深入全面開展。第二,依托于科學化地物資管理模式,在全面實現物資有效分類的基礎上,實現對物資的精細分類以及科學把關。同時,依托于信息化管理,實現對物資的有效管控以及科學追蹤,進一步細化不同類型物資的管理模式,實現物資的全流程化管理,確保物資的科學統籌。第三,依托于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對物資成本的精準管控及結構優化。傳統形態的物資管理模式較為混亂無序,不僅容易造成物資的丟失,甚至還會造成較為嚴重的成本消耗以及資源浪費。為此,在推進物資管理信息化的進程中,要注重科學有序地調控物資成本,實現成本管理的精細化以及全面化,更進一步地夯實物資管理工作的整體實施水平,真正為企業“減負”。第四,依托于科學全面地信息化管理體系,實現不同業務之間的高效整合,切實有效地提升航天決策質量和決策效率。目前各個業務系統與物資系統是相互獨立的,很難把握各環節之間的內在聯系,無疑影響著物資管理的整體水平。為此,依賴于科學高效地信息化管理體系,實現對物資管理以及業務管理的全面統籌,繼而更好地保障決策質量與成效,確保航天制造企業得以健康長效發展。
為全方位推動物資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科學且高效化地提升物資管理實效,積極把握信息化管理的科學方向,充分運用科學的設計原則以及方法,確保物資管理系統真正發揮作用,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切實的數據支持和分析依據[2]。第一,明確物資管理范圍,規范物資的名稱。在物資管理信息化的設計過程中,應明確物資管理的具體范圍,不斷細化物資種類的名稱。科研生產的必備物資類型是復雜且系統的,在對其的管理實踐中,必須做好科學合理的物資分類,充分明確物資范圍,以便于設計人員及物資計劃對需求可以充分理解和定義,減小溝通成本的同時,提升物資供需之間的配套程度。第二,在物資管理信息化系統的設計過程中,要全面把握系統設計的科學原則。物資管理信息化系統是復雜綜合的,涉及物理管理的方方面面以及各個流程,因此,必須確保信息系統的先進性和科學性,同時要考慮信息化系統與企業的其他系統之間的深度融合和數據傳遞,以此來整體優化、提升企業的發展質量以及經營成效。鑒于此,在系統設計的過程中,要進行必要地優化,確保不同系統之間的融合以及信息共享,更好地保障企業的決策質量。第三,模塊化、智能化、便捷化的系統操作平臺及界面。在操作平臺中應充分考慮在實際管理中的實用性,同時也要保障操作界面的靈活性以及便捷性,確保相關人員可以快速操作界面,實現對物資的科學管理。為提升這一系統的整體應用實效,因此在系統平臺的建構過程中,要實現功能的模塊化管理。在對物資管理的全流程進行系統的梳理之后,對系統操作平臺中將物資分類、出入庫、庫存、數據統計等各個模塊進行系統化地梳理,以此來切實高效地保障物資管理工作的統籌推進。第四,科學精細化地數據分析。推進物資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切實保障物資管理的整體實效,應該注重卓有成效地保障系統應用成效。可以說,物資管理系統中反饋出來的內容是豐富且多元化的,這些豐富的信息本身具有較強的價值和作用。在實踐過程中,應該有效梳理清晰數據價值,積極在系統內部設計數據分析以及決策體系,切實有效地提升數據信息資源的整體利用率。如在系統內部要設置物資信息數據分析體系,同時也要反饋生產系統的運行進展等,將相關聯的數據系統整合起來,形成完整而全面化地分析機制,確保數據分析工作的深入開展。
為了保障物資管理成效,不斷推進信息化管理的深入開展,必須對整個信息化系統的功能架構充分論證、總體設計、全面建構,主要包含三大模塊[3]。第一,物資編碼功能以及庫房管理功能,物資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實現對不同種類物資的有序編碼是重要的前提。為此,要依托于科學的編碼系統來進行有序編碼。每類物資都應該具備獨特的編碼,這是它的身份象征。同時,在功能架構中,還應該注重加強庫房管理。將物資編碼后,按照它對應的類型和狀態來進行有效管控,確保對各種狀態下的物資流轉實現全流程的追蹤化管理。第二,物資需求計劃功能。各生產系統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來進行物資申請,在系統中進行報備,由上級部門審核后,系統物資采購計劃形成,并進入執行階段。在系統中,既可以反饋物資采購的進度,也需要將庫存情況反饋出來。將物資采購與庫存管理進行有效結合,最大程度提升物資管理實效,優化物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第三,數據反饋以及分析系統。在航天制造企業物資管理信息化體系中,要注重完善信息管理機制,實現數據化管理,積極有效地提升信息數據的整體處理成效,更好地進行信息數據的統計和分析,進而為決策提供精確的數據支持,提高物資管理保障水平,為航天制造企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夯實根基。
在航天事業的發展過程中,物資管理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為進一步加強物資管理水平,提升物資管理效率,應注重積極推動物資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和系統集成,實現物資周轉的全流程智能化、自動化、數字化、可視化,高效保障科研生產的順利進行,助推世界一流宇航企業建設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