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芬花
(甘肅省臨夏州職業技術學校,甘肅 臨夏 731100)
我國地形復雜,再加上以家庭為主體的農業生產模式,使農業機械化的推進遇到了一定困難。近年來,隨著社會和經濟發展,農業機械使用范圍和應用程度不斷增加,但是相比于國外農業生產先進國家,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整體還有待提高。目前應當結合我國農業發展現狀進行農業機械研發與生產,大型化農業機械設備在研發與生產的同時,也要兼顧到丘陵、山地等地區的小型農業機械生產與研發。
傳統農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現代經濟發展模式下,農業要取得競爭力必須從過去那種勞動密集型產業轉變為資本密集型,其特征就是加大資本投入,引入各種現代管理技術和農業機械,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將大量繁重勞動工作由機械替代,從而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增加經濟效益。長期以來,自然因素一直是限制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進入近代工業化社會后,隨著化肥、農藥等物資在農業中的應用,糧食產量迅速增長,農業生產效率也得到快速提高,但是相比于工業,目前農業在全球范圍內經濟效益還比較低。造成目前農業經濟效益較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農業作為基礎民生保障,政府對農業價格波動管控嚴格,另一方面則是目前我國的農業機械水平距離世界農業先進國家還有一定差距,無論是農業機械滲透率還是農業機械的數量、種類,均無法適應我國農業發展的需求。農業機械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勞動力投入,增加農業的勞動生產效率。
近年來,由于缺乏預見性,我國部分農產品在銷售過程中面臨“谷賤傷農”的現象,有些地區農產品豐收后卻由于市場需求不足,導致銷售困難。有些農戶在看到某種農產品市場需求較好時,盲目跟風,造成第二年市場飽和,不利于市場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機械的應用,方便根據農產品特點進行分區種植,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條件,選擇合適的品種種植,并配合市場引導,實現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于適宜糧食種植的平原地區,引導農戶進行規模化種植,選擇高產種子進行糧食生產,對于丘陵等適宜種植水果、蔬菜的地區,可以根據當地氣候資源,種植相應的農副產品。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業機械的應用可以提高農產品質量。相比于傳統生產方式,農業機械無論是在生產效率還是效果上,相比人力,在節約成本的同時,質量管控上也能夠做到較高水準、標準化操作,以改變以往農產品質量不穩定的現象。
農業機械的應用,大大拓展了農業的生產范圍,提高了生產效率。我國地形復雜,氣候條件多種多樣,因此在農業生產中受到自然條件影響較大,由于天氣因素造成的減產等十分常見,農業機械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強農業生產抵御風險的能力。近年來,我國針對部分地區耕地進行生態修復,將低產田改為高標準農田,不但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積,而且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農業機械的使用,將丘陵地帶等地形起伏不大的地區改為適合耕種的耕地。此外,農業機械的廣泛應用,還能夠顯著增加農產品產量,例如無人機播撒農藥,消除了以往人工播撒速度慢、農藥噴灑不均勻等弊端,大范圍無人機噴灑農藥,可以使害蟲在更大范圍內被迅速消滅,避免了害蟲的遷徙。在其他領域,例如土地深翻等環節,農業機械的使用,可以將土壤淺層中的害蟲通過深翻除掉,改變土壤板結等問題。當遇到干旱、水澇等自然災害時,農業機械還能通過滴灌、抽水排澇等幫助農民抵御自然災害,改變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
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化肥、農藥等過量使用,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并且由于農藥殘留等問題,農產品受到污染。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改變目前的生產局面,利用現代科技,探索出更加綠色的生產方式。傳統農業生產過程中,由于農藥的使用,造成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除草劑使用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損害,在這方面,可以利用機械設備,利用物力進行蟲害治理。一些農場為了清除害蟲,在農作物播種之前對土壤中的害蟲及其蟲卵采用火焰噴射,達到去除蟲害的目的,當農作物中出現雜草時,利用特殊農業機械設備進行火焰灼燒,從而去除雜草。隨著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出,利用機械設備降低農業生產對農藥、化肥的依賴,助力農業生產向著自動化、高效化、集約化方向發展,促使農業改變目前的發展局面,向著綠色農業方向發展。
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基本可以滿足我國農業生產需求,但是相比于國外先進農業機械,可靠性等指標還有待提高。在大型農用收割機等農業機械設備上,相比國外同類機械,故障率普遍偏高,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花費較多時間進行機械維護和故障排除,而且在整體使用壽命上普遍落后于國外同類農業機械設備。農業機械可靠性的提高,不但有利于降低農戶的農機使用成本,也能提高作業效率。
目前我國農業機械種類基本能滿足農業生產需求,但是在特殊領域,農業機械應用范圍還未實現,造成依靠人力的現象。由于農業生產過程中涉及不同種類農作物,有些農作物種植規模較小,屬于我國特有農產品,國外缺乏同類機械設備,對于國內農業機械生產者來說,較高的研發投入與較小的市場需求,造成農業機械生產廠家缺乏動力去研制,相關農業機械設備存在空白。此外,部分農業機械設備功能單一,缺乏多用途能力,農戶在購買農業機械過程中,往往需要同時購買多種農業機械設備才能滿足生產要求,無形中增加了生產成本,不利于農業機械的銷售。相比于國外農業機械先進企業,我國農業機械生產廠家整體上規模普遍偏小,各個農業機械生產廠家競爭激烈,技術研發投入普遍不足,同質化競爭嚴重,這些問題反過來限制了農業機械設備的研發與升級。因此,需要擴大企業規模,增加研發與投入才能改變目前農業機械種類不足、用途單一的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機械發展思路參考美國大農業發展模式,在農業機械設備研發上主要以滿足規模化種植為主,因此農業機械設備普遍向著大型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我國目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因此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規模普遍偏小,在農業機械應用中,采取自主購買的模式明顯不符合農戶生產實際需求,因此大部分農戶往往采用租賃或者購買服務的方式實現機械化收割與種植。由于目前農業機械化收割中采取購買服務或者租賃機械設備的成本較高,造成農戶對農業生產積極性不足,耕地棄耕的現象較為嚴重。在一些丘陵地區或者山區,地塊普遍偏小,采用現有的大型農業機械明顯適應性不強,而在小型農業機械研發與生產方面,我國農業機械生產廠家普遍技術儲備不足,再加上農業生產地形復雜,大量耕地屬于丘陵、山地,因此在農業機械設備生產與研發中,應當積極參考日本農業機械,研發與生產出更符合現階段我國農業發展需求的機械設備。
在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要注意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相結合,根據當地的氣候、地形、地貌、土壤條件來推動機械化。對于平原地區,應當參考美國大農業發展模式,積極推進大型收割機等農用機械設備應用,同時注重無人機、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應用,發揮規模優勢,降低農業機械的應用成本,發揮規模優勢,實現農業機械為農民增產增收,改變以往農業落后的生產方式。在丘陵、山區等地區,除了傳統農副業生產,在推進農業機械化時,要注重當地的地形,采用小型農業機械進行收割、種植。這樣不但可以降低農戶對農業機械的購買成本,也能更加適應當地的生產環境。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機械化,可以最大程度改變目前部分地區農業生產落后的局面,同時兼顧當地的實際農業生產條件,避免盲目推進農業機械化而造成的各種矛盾,讓農業機械真正服務于農業生產。
針對目前我國農業機械研發與生產中的問題,需要通過技術創新,增加科研資金與技術投入。首先,政府相關農業技術部門應當發揮財政作用,對高校等科研單位提供農業機械設備研發資金,鼓勵高校科研人員集中攻關當前機械設備研發與生產中的技術空白,改變目前機械設備研發與生產中存在質量較差、可靠性不足的缺點,切實提高農業機械產品質量;其次,要發揮市場力量,針對目前一批技術落后、缺乏市場競爭力的農業機械產品,取消相關農機補貼,采用市場淘汰的方式逐漸將落后的農業機械設備淘汰,鼓勵技術先進的農業機械設備進入農業生產領域;最后,要注重農業機械設備與先進技術的結合,隨著無人機、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日漸成熟,傳統有人操作農業機械設備正在向著無人化方向發展,農業機械設備在研發與生產中要增加與智能技術的集合,通過將新技術、新概念引入到農業機械研發生產中,增加農業機械的技術水平,將農業生產自動化推向新的高度。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者普遍以家庭為生產單位,因此在農業機械購買中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較為明顯。要改變這種局面,需要當地農業部門適當增加農業機械購買補貼,對于農民購買高效型、節能型、綠色型設備,應當在國家原有補貼基礎上增加當地的農業機械補貼,從而降低農民購買農機的資金成本,對于購買農業機械的種類也要適當擴大,根據當地農業生產實際需求,適當擴大農業機械的補貼范圍。為了更好服務于農民,要嚴格監督當地的農業機械購買補貼的使用范圍和使用對象,確保購買農機補貼的資金符合實際需求。為了促進農業機械的使用推廣,地方政府還應當注重金融手段的使用,對于購買農業機械設備的農戶,可以與銀行簽訂金融合作,采用專項貸款的方式給農戶提供低息貸款,降低農戶購買農用機械的門檻。
農村作為教育薄弱區,目前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群體普遍存在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缺乏農業機械知識的問題。要快速推進農業機械化,就必須打造一支技術過硬、扎根鄉村的農業機械操作人員。在培養農業機械操作手過程中,首先要精準選擇從事農業生產的一線人員,例如當地的返鄉青年、種糧大戶、本地農業技術人員等,組成一支專業的農業機械學習隊伍,定期開展農業機械知識講座、農業機械設備使用競賽等,形成一支技術穩定的農業機械操作隊伍;其次,要發揮農業機械生產廠家的技術優勢,在銷售農業機械生產點,為購買農業機械的用戶提供技術支持,讓購買者放心購買,安心使用;最后,要提高農業機械操作人員的待遇,加大對務農人員的獎勵力度,從而提高務農人員的積極性,制定務農人員相關社會保障制度與退休補助,從而推動更多人才投身到農業機械生產中。
農業是立國之本,只有實現農業機械化,才能繁榮農村經濟,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大力推廣和引進新型農業機械和新技術,充分發揮無人化、智能化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能有效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