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 姜冠宏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國內形勢錯綜復雜以及社會多樣化思潮的影響,高校的安全保衛工作面臨一些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必須認真研究解決。確保高校的安全穩定。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是高校發展的基石,同時對培養堅定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維護社會長治久安,促進和諧穩定與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著重對新形勢下高校保衛工作現狀進行客觀分析和研究,旨在發現高校保衛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切實有效的改革思路和應對策略。
安全問題,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問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多樣化思潮的不斷影響,高校的保衛工作形勢日趨復雜。作為培育高等專業人才的場所,其保衛工作的成效會直接影響校園的正常教學、科研和生活秩序,甚至是關乎社會的長治久安,因此高校安全保衛工作是各級黨委和政府關心的重點問題。目前大學校園大多實行開放式的管理,校內師生員工和流動人數不斷增多,校際互訪交流頻繁,校內及周邊商業網點林立等情況加速了高校校園的社會化發展,隨之而來的思想滲透、尋釁滋事、商業糾紛、盜竊財物、傳銷傳教、網絡詐騙甚至違法案件在校園內時有發生。因此,新形勢下的高校已成為社會的政治敏感區、社會矛盾的高發區和社會動態的晴雨表。與此同時,高校安全保衛部門的管理職權卻呈逐漸弱化之勢,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很多高校保衛工作建設情況相對滯后,基礎和力量也相對薄弱。因此,掌握和分析當前高校保衛工作的特點,研究新形勢下高校保衛工作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因地制宜調整保衛工作的策略和方向,努力創造安全、文明、和諧的校園內外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保衛工作重視力度不夠,軟硬件設施投入不足。很多高校存在重視教學科研而輕視校園保衛工作的問題,對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心存僥幸,麻痹大意,對待保衛方面的投入建設常常是決心在嘴上、打算在會上,落實在紙上,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真正涉及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時很難落實,導致校園保衛技防設施建設存在“短板”,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跟不上現實發展需求。甚至有些高校認為保衛部門的工作就是“看家護院,打更巡邏”,不需要很高的專業水平和技術能力,忽略了對保衛隊伍的重視與培養,從而導致保衛人員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業務培訓少,職業發展規劃不明朗,工作中缺乏實干性、主動性和創新性,處于應付了事的“混日子”狀態。再者,很多高校在保衛人員配備方面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比例要求。種種原因導致高校的安全工作發展遲緩,成效不明顯。
(二)安全保衛工作宣傳不徹底,管理模式單一。做好輿論宣傳對工作更好地推進和落實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有些高校不注重宣傳教育和思想引導的重要性,認為保衛工作不需要大力宣傳,不值得“興師動眾”去認真宣傳發動,做好日常巡邏管理就可以了。導致該辦的安全講座不辦,該開展的主題教育不開展,沒有認真做好對在校師生的安全教育和宣傳引導,致使校園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的管理模式逐漸發生了變化,以前那些傳統的、單一的工作運行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時期高校安全管理的需要,但很多高校沒有根據發展形勢的需要改革創新,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體系機制,加之保衛人員交流學習機會少,隊伍結構老齡化,管理理念和方式還停留在以前的老一套,嚴重制約了高校保衛工作的健康發展。
(三)高校師生安全防范意識弱,警惕性不高。現在的高校學生年齡一般在20歲上下,且大多是獨生子女,自理自立能力相對較差,心智發展不成熟,社會防范意識比較淡薄,對各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和問題不了解,缺乏安全防范意識,自我保護能力比較弱。同時,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豐富,高校學生個人物品不再是局限于被褥、熱水瓶、臉盆等簡單的生活用品,而是筆記本電腦、高檔手機等貴重財物,且數量不斷增多,那些心懷不軌的人將偷盜的目標瞄準了防范意識不強的在校大學生,導致校園內學生財物被盜案件時有發生。再者,在互聯網時代的沖擊下,近年來,大學校園一直是電信網絡詐騙的高發區,不良網貸的重災區。所謂的兼職刷單、網絡商品返現、高額勤工儉學、冒充親友借錢等詐騙手段讓很多學生深受其害。在生活中,有些學生為了方便使用電器,在宿舍私拉電線、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極易造成較大的消防安全隱患。這些問題從側面反映出大學生普遍存在自我防范意識淡薄、安全警惕性不高的特點,給高校的安全保衛工作帶來嚴峻挑戰。
(四)高校的開放式管理對保衛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教育資源的整合改革,高校擴招、合并,發展勢頭強勁,當下很多高校實行開放式管理模式,隨之衍生的進校人員數量增多,人員身份雜亂,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逐年遞增,與社會各方面來往交流頻繁,加大了進出校園的人員管控難度。同時,由于高校發展和維護的需要,基礎設施建設和翻修改造工程日益增多,導致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進入校園,且流動性大,難管理,門衛難以識別,不法之徒趁機“渾水摸魚”,伺機作案。另外,很多高校轉換了辦學思路,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深化,例如舉辦各類的對外培訓班、承接各種社會資格考試,舉辦成人繼續教育,開設專接本教學項目等等,進出人員身份復雜,難以辨認,無疑影響著高校校園的整體穩定,增加了高校保衛工作的難度和壓力,對保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西方思潮的滲透和周邊環境的影響加大了保衛工作的難度。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西方那套自由主義思潮不斷對我們的思想意識形態“陣地”進行侵蝕,社會中涌現出來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潮不可避免地滲透到高校校園中,學生中存在盲目攀比、理想信念淡薄、追求網絡世界的虛幻,沉溺于手機等電子設備不可自拔的現象。長期以來,西方反華勢力將高校學子視為實施“和平演變”戰略的主要對象,通過各種不良手段、采取各類方法對高校師生進行思想上的腐蝕和拉攏,很多高校學子在這些錯誤思潮的影響下,違規違紀,甚至個別的出現違法犯罪的行為。與校內簡單的商業環境相比,校園周邊的營商環境更為復雜多變,安全風險系數更高。以盈利為目的的餐飲攤點和娛樂網點琳瑯滿目,是校園周邊的“代表性單位”。雖然給高校學生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一些便利,但也存在不良的影響,網吧上網夜不歸宿,大排檔酗酒、KTV歡唱等行為嚴重損害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安全工作不保,何談教育引導”。高校安全保衛工作事關廣大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事關在校大學生的教育健康成長,牽動著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平安幸福,任何思想上的麻痹,工作上的疏忽,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
(一)加強在校師生的安全防范教育。安全防范,教育先行。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是前進的旗幟,開展安全宣傳教育、筑牢安全思想防線是高校保衛部門做好工作的基礎。日常工作中,保衛部門要聯合學校的宣傳部門,利用各種途徑,開展安全技能培訓、組織安全事故演習、安全專題活動、觀看安全警示教育視頻、新生入學安全教育、安全知識手冊發放等,創新開展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多樣的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加強在校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安全文化氛圍,激發師生自覺學習熱情,強化理論知識學習效果,將普法教育、安全教育、網絡安全意識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納入學校正常教學計劃,通過系統的課堂教學和知識考核。有效地讓他們掌握相關安全知識和技能,提高自防自救的能力。
(二)加強與屬地安全管理部門的交流合作。高校保衛部門要加強與轄區公安、消防、衛生、交通等政府管理部門的交流合作,形成綜合治理聯動機制,集中管理服務力量,群防群治,形成校地多方齊抓共管的新格局。綜合治理部門要進一步細化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任務,落實校園周邊安全責任管理范圍,增強各方工作合力,協調相關單位各司其職,主動作為,切實發揮其安全管理服務的作用,取得實效。高校保衛部門要帶頭完善、提高綜合治理協同配合效率,推進各方工作體系機制建設,不斷鞏固治理效果,創造良好穩定的周邊社會環境。同時要嚴密掌握周邊治安動態,研判周邊安全形勢,向其他單位及時通報反饋校園安全穩定情況,加強治安防控,堅持常抓不懈,切實提高校園及周邊綜治統籌協調水平,全力預防和減少校園及其周邊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加強制度建設,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校園安全是社會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高校要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效果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要突出重點領域、重點部位、重點環節,加強制度建設,狠抓工作落實。一是要建立健全各類應急突發事件的處理預案,掌握科學的處置程序、內容和方法,確保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夠快速出動、有效處置,避免造成重大損失;二是要推行安全工作責任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擔起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三是高校要圍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則,統籌發展和安全,建立安全管理機制,不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巡查,及時化解安全風險,消除安全隱患,嚴防事故發生。安全保衛部門要不定期開展校園安全反饋會,聽取師生員工意見和建議,針對性做好服務,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全力維護校園安全形勢的持續穩定。
(四)加強保衛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綜合素質。建設一支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高效的執行力、處置力的保衛隊伍是新形勢下高校加強保衛工作的有效路徑。想打造出一支保衛“勁旅”,筑牢安全工作基礎,應做好如下幾點:一是加強隊伍的專業能力培訓,通過專題研討、案例教學、培訓輔導、應急演練等多種形式,提升人員的綜合素質;二是要強化保衛干部員工的道德修養,樹立愛崗敬業、團結同志、遵紀守法、關愛師生、全心全意服務的奉獻意識;三是要多鼓勵、多支持保衛人員通過各種方式學習文化知識,擴大知識半徑,拓展視野格局,轉變落后思想,創新工作思路,切實提高業務水平;四是要嚴肅工作紀律,強化工作作風,將工作生活區分開,不搞“大鍋飯”,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激勵機制,調動保衛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做到賞罰分明、管理有序、團結友愛;五是要培養保衛骨干力量,樹立先進典型,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要加強高校之間工作人員的交流學習,采用學術交流、參觀走訪、座談學習等方式汲取兄弟院校先進做法,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擴大視野,不斷提升保衛力量。
(五)加大經費投入,提升校園“三防”建設力度。新形勢下加強高校保衛工作“三防”建設力度是提升校園安全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高校主要管理者應該加大保衛工作經費投入力度,對老舊破損、性能落后的安全防護設備進行換代升級,要懂得“舍得花錢保平安,平安才能更好地促進發展”這個道理,進一步加強人防、物防、技防“三防”體系的有機結合,牢固樹立物防是基礎、技防是手段、人防是關鍵的理念,在重要區域安排專人定崗負責,明確任務范圍和崗位職責,做到隨時在崗、不隨意離崗,在重點部位強化物防設施建設,加裝防護欄、安全門、鐵絲網等設施;在重要場所安裝防火報警、可視監控、周界報警系統等技防設施,充分發揮現代科技全天候、全方位防范的作用,形成以技防為主、再輔之以人防、物防的立體防范網,推進校園“三防”一體化建設,提升高校保衛工作的管理服務水平和信息化建設水平,深化“平安校園”創建工作。
新形勢下,高等院校要清醒認識到做好安全保衛工作的重要性,絲毫不能麻痹大意,高校保衛部門要掌握和分析當前高校保衛工作的特點、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具體挑戰,因地制宜調整保衛工作策略和方向,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針對性地建構立體化、多元化、科學化、現代化的防范機制體系,努力創造安全、文明、和諧的校園內外環境,杜絕校園安全隱患和事故的發生,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