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是塑造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的一個重要的教學途徑,高職院校要特別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并且把握好學校的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推動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發揮積極作用,讓思想政治工作與職業精神之間形成良好的融合作用。在當前的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是十分重要,特別是互聯網各種信息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既有正面積極的影響,也有負面的影響,因此,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踐行途徑,也是高職院校的使命擔當之一。但是,目前思想政治課程偏重于理論教學,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結合則相對較少,因此目前強化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是十分迫切的一項工作任務。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是與黨對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有著密切的聯系。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學與各類課程互相之間能夠形成聯動關系,并且在所有的課程之中發揮著重要的引領和指導作用。因此應該重視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對于思想政治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和難點進行解決,從而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有效性。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教師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仍然需要探索一些有效的路徑,這樣才能夠促進思想政治課程融入學生群體中,發揮出其應有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塑造作用,從而避免學生受到當前一些腐朽思想、落后思想的影響,強化學生的思想防線,并且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與理論自信,堅定地走社會主義的道路。
在立德樹人的教學視野中,教師幫助學生融入思想政治課程中,這是高等職業院校充分強化德育教育體系的一種表現。由于思想政治教學工作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和時代的特點進行調整,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本身應該融入實踐中,對學生的思想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思想政治課程本身就是凝聚學生思想意識的一種課程,教師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盡可能地運用好思想政治的理論工具,并讓學生能夠充分體會思想政治理論的價值,從而強化對人的塑造作用。
當前時代是一個紛繁復雜的時代,由于學生通過互聯網的途徑能夠獲取到多元化的知識,這些多元化的信息與知識,對于學生既有積極影響也有負面影響,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是對于學生的思想信念進行強化,幫助學生塑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面對事情的過程中能夠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這也是高等職業院校之所以要強化思想政治課程的一個現實基礎,由于當前社會充斥著各種不同的信息,包括各種國內外的信息十分復雜,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這些信息是不是正面積極的,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價值衡量標準,而思想政治課程正是賦予學生這種正確的價值選擇的一種重要路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是側重于強化學生對于價值方面的選擇與思考,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和體會當前時代復雜表面之下的本質。因此思想政治類的課程從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體系而言,是起到一種重要的統領作用,幫助學生建立起完善人格的必經過程,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高等職業院校一定要重視思想政治課程在整體教學體系當中的積極引領地位。
從人格的角度上看,由于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群體處在青年時代,即價值理念正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強化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有效性,也是為了進一步地補充和強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效果。由于青年學生的思想還正在成型與塑造過程中,學生是否對正確的理念有價值上的認同是十分重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往往并不僅僅是在課堂上面的交流,而是學生是否能夠將課堂中所掌握的思想理論知識轉移到日常的生活與學習的過程中。因此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要真正產生效果,應該側重于對學生人格形成因素的分析,包括學生在形成人格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一些思想階段,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堅持以唯物辯證法的思想去看待人的思想形成過程。這樣才能夠在高等職業院校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提高思想政治課程的效果。
綜合上述的分析,當前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板塊,其實是側重于提高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在本質上看,有效的思想政治課程對于學生的發展特別是人格的形成的價值理念的塑造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也是之所以高等職業院校要重視思想政治課程的有效性,提升幫助高職院校構建起更加科學的思想政治教學體系的重要前提。在這種科學的教學體系中,學生的人格能夠得到充分的錘煉,同時又能夠在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過程中,始終讓正確的思想占據學生的思想主陣地,在學生的知識體系中,始終以正確的理念引領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也有積極的培養作用。對于這些問題,高職院校的教學方向也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包括職業技能與職業道德的高度融合,并且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目標,形成強勁的學習動力,營造校內奮發向上的氛圍,可以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得以實現,但是前提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必須是持續并且有效的。
第一方面,當前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參與程度比較低。從目前的教學調查中可以發現,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在思想上的課堂方面參與度比較一般,而且不夠積極和不夠主動,其創造性也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在分類招生和對口招生等學生群體中,這種評價還是有普遍性的。因為大多數的學生在參與思想政治課堂的過程中,其實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依然不足,大多數的教師在思想政治課堂上面還是照本宣科,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所介紹的一些知識內容進行灌輸,也就是整個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只是教師的一言堂,沒有真正意義上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充分體會和理解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其實有賴于教師把理論知識介紹給學生,同時也要讓學生參與到對相關理論知識的融合與體會的過程里。簡單地說,就是讓學生與教師共同學習和參與到思想政治課堂中,讓思想政治課堂不再僅僅局限于教師,把相關理論灌輸給學生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而是能夠讓教師和學生有效的互動,形成一種良好的教學相長氛圍。
第二方面,當前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課堂在教學的內容方面,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明顯是不足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對于學生而言,如果授課的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結合的程度相對比較低,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存在脫節的現象,那么就很難打動學生,就無法充分發揮出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大多數的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師還是圍繞著理論進行教學,很少對生活里面的難點和熱點問題進行結合,包括一些社會上關注度比較高的焦點事件,或者是青年學生通常會遇到一些生活難題,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堂中很少展開來進行分析,也很少把這些現實生活中學生接觸得比較多的問題與相關理論進行結合,導致大多數的學生很難去體會和理解相關的理論。理論變得更加枯燥,學生自然沒有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就缺乏實際生活的指導作用。因此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應該要與實踐相結合,特別是與高職院校青年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真正打動這些學生的往往是一些社會的熱點和焦點,包括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比較多的一些問題,通過解決學生的現實困惑來打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實踐性的大門。
第三方面,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手段比較單一。教學手段將影響教學內容傳導的效果,如果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真正結合時代的一些手段與方式,就很難真正意義上拉近學生的距離,也不能真正發揮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應有的效果。在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大多數的教師選擇的都是比較傳統的一些教學方法,比如制作電子幻燈片,或者是以一些理論宣講的方式讓學生體會理解,但是像雨課堂或者是云端的互動教學等方式,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還不是十分廣泛,大多數的教師還是采取傳統的理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學生感覺相對比較枯燥。如果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方面應用的不是十分廣泛,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程也就是枯燥的理論教學方式,不可能真正意義上讓學生認同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價值,在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方面大多數教師無法成熟的融合這些手段,在課堂的節奏掌控以及在功能覆蓋面上還有一些不足的部分。
綜合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當前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課堂有效性方面,其實還面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解決的,幫助高職院校的學生充分體會和理解相關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這將有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也必然會對學生產生更加正面的引導作用。
從目前的情況看,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課堂在滿足有效性這一目標上,其實還是存在著一定距離。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其實囊括了不同專業的學生,不同專業的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的認知以及運用也有一定的差異。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與聯系要形成更加緊密的結合,無疑是需要教師基于傳統的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經驗,并且在注重總結和反思的過程中提出優化的策略。但是就目前的情況看,大多數的教師在學生的認知體系構建,以及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相關思想政治方面的認知上,還有一定的缺陷,只有這些問題得以解決,學生與教師之間才能夠在思想政治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得到共同促進,形成更加高效的思想政治教學氛圍,并且青年學生能夠真實有效地掌握正確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并且塑造出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基于上述的動機,對于當前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課堂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包括對課堂的認知程度和學習的效率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將有助于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師有的放矢地探索思想政治課堂有效化推進的策略。
第一方面,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堂要強化頂層設計和重視對師資力量的培養。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學有賴于有效的教師團隊知識,特別是激發教師與學生廣泛參與到思想政治課堂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更具備互動的效果。在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要通過教師團隊的素質提升,包括以訪問學習或繼續教育等方式,持續培養思政教師團隊的綜合素養,鼓勵教師能夠進一步投入到思想政治課堂的研究開發過程中,進一步培養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而且在辦學理念方面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包括密切關注學生的理論動態和基礎,為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提供第一手的資料支持,而且還要進行翻轉課堂的教學,讓學生能夠全方位進入課堂,成為課堂的真正主體,從而讓學生能夠以參與思想政治課堂中為榮,形成教學共同促進的這種良好的狀態。
第二方面,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課堂要有教學的有效性,也離不開對相關資源的運用,包括對一些科學技術的運用,這樣才能夠讓信息化的模式成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主流手段。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師要熟練掌握各種信息化的教學手段。針對層出不窮的信息化浪潮,教師要深入分析這些資源各自的優勢,而且要把握好使用的途徑和切入的階段,時刻關注信息化教學的一些前沿手段。高職院校的教師要熟悉運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并且處理好手段與目的之間的聯系,綜合運用信息化的手段進行教學,比如通過課前預習和課中教學聯動的方式,以云端教學推送一些教學任務,或者以任務驅動的方式鼓勵學生以多種形式展現自己對于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在課后也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布置作業延伸課堂的教學,從而以全過程和全員覆蓋的方式推動思想政治教學有效性的發展。
目前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比較重視,高職院校的教育也迎來了發展的機遇期。因此如何在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學的優勢,在應對新的情況和新的挑戰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在教師團隊和學生的融合過程中探索一些新的路徑,從而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人生觀與發展觀,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